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土中应力计算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38
文件大小:4.45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1节 土的自重应力 第2节 基底压力 第3节 地基附加应力 第4节 有效应力原理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三章土中应力计算 内蒙古科技大学 建上木工程学院

第三章土中应力计算 内蒙古科技大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概述 自重应力:地基中源于土体自身重量的应力。 基底压力:建筑物的荷载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在 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产生的接触应力。 附加应力:建筑物的荷载在土体中产生的在原有应 力基础上的应力的增量

概述 自重应力:地基中源于土体自身重量的应力。 基底压力:建筑物的荷载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在 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产生的接触应力。 附加应力:建筑物的荷载在土体中产生的在原有应 力基础上的应力的增量

附加应力造成了地基士的变形(处于欠固结状态的 土,自重应力也是变形产生的因素之一),从而导致 了地基中各点的竖向和侧向位移。 本章主要讨论地基中的应力、为下一章求解竖向位 移(沉降)做准备。 土体的应力一应变关系十分复杂,常呈弹、粘、 塑性,并且呈非线性、各向异性,还受应力历史的影 响。 地基土中附加应力的正确计算和地基土体性状的正 确描述是提高沉降计算精度的两个关键问题

附加应力造成了地基土的变形(处于欠固结状态的 土,自重应力也是变形产生的因素之一) ,从而导致 了地基中各点的竖向和侧向位移。 本章主要讨论地基中的应力、为下一章求解竖向位 移(沉降)做准备。 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十分复杂,常呈弹、粘、 塑性,并且呈非线性、各向异性,还受应力历史的影 响。 地基土中附加应力的正确计算和地基土体性状的正 确描述是提高沉降计算精度的两个关键问题

要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必须控制其沉 降量和不均匀沉降差值(差异沉降量)不超过一定 范围,对软粘士地基上的建筑物尤为重要。沉降分 析是土力学的基本课题之一。 沉降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土体产生变形的原因 和土体本身的性状两个方面。 土体产生变形的原因主要是士体中应力状态的改 变(如地面荷载引起地基中应力场的改变,在地基 中产生附加应力)。 土体本身的性状主要指土的压缩性(或应力-应 变关系),是指土体在附加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效应

要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必须控制其沉 降量和不均匀沉降差值(差异沉降量)不超过一定 范围,对软粘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尤为重要。沉降分 析是土力学的基本课题之一。 沉降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土体产生变形的原因 和土体本身的性状两个方面。 土体产生变形的原因主要是土体中应力状态的改 变(如地面荷载引起地基中应力场的改变,在地基 中产生附加应力)。 土体本身的性状主要指土的压缩性(或应力-应 变关系),是指土体在附加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效应

第1节土的自重应力 在荷载作用之前,地基中存在初始应力场。初 始应力场常与土体自重、地基土地质历史以及地 下水位有关。在工程应用上,计算初始应力场时 常假设天然地基为水平、均质、各向同性的半无 限空间,土层界面为水平面。于是在任意竖直面 和水平面上均无剪应力存在

第1节 土的自重应力 在荷载作用之前,地基中存在初始应力场。初 始应力场常与土体自重、地基土地质历史以及地 下水位有关。在工程应用上,计算初始应力场时 常假设天然地基为水平、均质、各向同性的半无 限空间,土层界面为水平面。于是在任意竖直面 和水平面上均无剪应力存在

一、均质土的自重应力 天然地面 777 7777●777777777 图3.1均质土中的竖向自重应力

一、均质土的自重应力

地基中的初始应力,即地基中任一点的自重应力 只需用竖向应力和水平向应力表示。天然地面下任 意深度处水平面上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Og=y Z 竖直面上的水平向自重应力为 Ocx=Ko Ocz KoYZ K为静止侧压力系数

地基中的初始应力,即地基中任一点的自重应力, 只需用竖向应力和水平向应力表示。天然地面下任 意深度z处水平面上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cz= z 竖直面上的水平向自重应力为 cx=K0 cz = K0  z K0 为静止侧压力系数

二、成层土的自重应力 土中竖向和侧向的自重应力一般均指有效自重应 力,计算时,对地下水位以下土层必须以有效重度 y·代替天然重度。为简便起见,常把竖向有效自 重应力oz简称为自重应力,并以符号σ表示。 成层地基中第层土底面的自重应力的计算公式 为

二、成层土的自重应力 土中竖向和侧向的自重应力一般均指有效自重应 力,计算时,对地下水位以下土层必须以有效重度  ' 代替天然重度。为简便起见,常把竖向有效自 重应力cz简称为自重应力,并以符号c表示。 成层地基中第n层土底面的自重应力的计算公式 为

例题3.1 地下水位变化对自重应力的影响 细 Y=19kN/m 38kP: 原地下水位 砂 =19.4kN/m 6.5白 变动后 地下水位 %-7.4k/m 09 0 212 96.6kPa ←—16.6kPa70 图3.3地下水位下降对士中自重应力的影响 图3.2土的自重应力计算及其分布图 0-2线为原来自重应力的分布: 0-1'-2为地下水位变动后自重应力的分布

例题3.1 地下水位变化对自重应力的影响

第2节基底压力 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在基础底面 与地基之间必然产生接触应力。基底压力分布与 基础的大小和刚度、作用于基础上荷载的大小和 分布、地基土的力学性质以及基础的埋深等因素 有关

第2节 基底压力 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在基础底面 与地基之间必然产生接触应力。基底压力分布与 基础的大小和刚度、作用于基础上荷载的大小和 分布、地基土的力学性质以及基础的埋深等因素 有关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