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

第四章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 §4-1化学反应速度 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某化学反应的 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的速率。 对于均匀体系的恒容反应,习惯用单位时间内反 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而且习 惯取正值。浓度单位通常用mol·L,时间单位视反应 快慢,可分别用秒(s)、分(min)或小时(h)等表示。这样, 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可为 molL-1.s-I、 mol L-1. mint molL-Ihl
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 §4-1 化学反应速度 化学反应速率 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某化学反应的 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的速率。 对于均匀体系的恒容反应,习惯用单位时间内反 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而且习 惯取正值。浓度单位通常用mol·L-1,时间单位视反应 快慢,可分别用秒(s)、分(min)或小时(h)等表示。这样, 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可为mol·L-1·s-1 、mol·L-1·min-1 、 mol·L-1·h-1…

例如,在给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 3H 2NH 起始浓度/molL-12.03.0 2s末浓度/mo1L-1 1.8 0.4 该反应平均速率若根据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可分别表示为: △c(N2)(18-20)molL =0.1mo1.L-1.s (2-0 7(H2)= △c(H (24-3.0)molL =0.3mo1.I.s 盘t (2-0)s (1H3) △c(IH3)(0.4-0)mol·L 0.2mol. L.s t (2-0)s
例如,在给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 N2 + 3H2 ─→ 2NH3 起始浓度/mol·L-1 2.0 3.0 0 2s末浓度/mo1·L-1 1.8 2.4 0.4 该反应平均速率若根据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可分别表示为:

显然,在这里用三种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是1:3:2,它们之 间的比值为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物质分子式前的系数比 对于一般反应: aA+ bb =dd + eE 平均反应速率 V=△CA/a△t b△t =△CD/d△t=△CE/e△t
显然,在这里用三种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是1:3:2,它们之 间的比值为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物质分子式前的系数比。 对于一般反应: aA + bB = dD + eE 平均反应速率: v = ΔCA/aΔt = ΔCB/bΔt =ΔCD/dΔt = ΔCE/eΔt

反应速率 ①某一时刻的反应速率、瞬时速率; ②平均速率V=vB-(△cB/△At) 8用反应中的任何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数 值上都是一样的; 瞬时速率的测定可以由作图法得到
反应速率: ① 某一时刻的反应速率、瞬时速率; ②平均速率 = B –1 (ΔcB /Δt) ③用反应中的任何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数 值上都是一样的; ④ 瞬时速率的测定可以由作图法得到

1、碰撞理论 碰撞理论 反应物分子(或原子、离子)之间必须相互碰撞,才 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反应物分子之间并不是每 次碰撞都能发生反应 能量因f=e(E 反应速率与碰撞频率Z,分子有效碰撞分 数,以及方位因子p有关 V=P× /xZ
1、碰撞理论 碰撞理论 反应物分子(或原子、离子)之间必须相互碰撞,才 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反应物分子之间并不是每 一次碰撞都能发生反应。 能量因 f=e(-E a/RT ) ZAB v = P f ◼反应速率与碰撞频率Z,分子有效碰撞分 数f,以及方位因子p有关

2、过渡状态理论 过渡状态理论认为:化学反应不只是通过反应物分子之 间简单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碰撞后先要经过一个中 间的过渡状态,即首先形成一种活性集团(活化配合物) 在下列反应中A+BC AB+C 反应过程中随着A,B,C三原子相对位置的改变形成活化 络合物(AB.C)(过渡状态) A+BC (A..B.C)→AB+C () NO+CO-NOO. CO-NO+CO PC产物) R反应物 反应途径
2、过渡状态理论 在下列反应中A+BC → AB+C 反应过程中随着A,B,C三原子相对位置的改变形成活化 络合物(A…B…C)‡ (过渡状态): A+BC → (A…B…C)‡→ AB+C 过渡状态理论认为:化学反应不只是通过反应物分子之 间简单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碰撞后先要经过一个中 间的过渡状态,即首先形成一种活性集团(活化配合物) NO2+CO →NO … O…CO →NO+CO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基元反应:对于简单反应,反应物分子 在有效碰撞中经过一次化学变化就能转化 为产物的反应 2,基元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可由 质量作用定律描述
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基元反应: 对于简单反应,反应物分子 在有效碰撞中经过一次化学变化就能转化 为产物的反应。 2.基元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可由 质量作用定律描述

aA+ bB G (dc /dt) (dcr/dt) (dcc /dt -k(C.(CB) k称为反应的数率常数
aA + bB = gG k称为反应的数率常数 (d / d ) 1 c t a vB A = − (d / d ) 1 c t b B = − (d / d ) 1 c t g G = − b B a A = k(c ) (c )

①可理解为当反应物浓度都为 ②h化学反应本身决定,是化学反应在 定温度时的 ③相同条件下, ④的数值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3,非基元反应: 反应物分子需经几步反应才能转化为生成 物的反应
k称为反应的数率常数: ① 可理解为当反应物浓度都为单位浓度时的 反应速率; ② k由化学反应本身决定,是化学反应在一 定温度时的特征常数; ③ 相同条件下,k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④ k的数值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3.非基元反应: 反应物分子需经几步反应才能转化为生成 物的反应

4.非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式 不能只根据反应式写出其反应速率方程,必 须根据实验测定的结果及验证,推出反应的 反应机理 复杂的非基元反应→分成若干个基元反应 反应最慢的一步作为控制步骤 最慢的一个反应就控制了该复杂反应的反应 速率
4.非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式 不能只根据反应式写出其反应速率方程,必 须根据实验测定的结果及验证,推出反应的 反应机理 复杂的非基元反应 → 分成若干个基元反应 → 反应最慢的一步作为控制步骤 最慢的一个反应就控制了该复杂反应的反应 速率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沉淀滴定法.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定量分析概论 10.2 定量分析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10.3 滴定分析.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分子结构.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原子结构.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马俊义).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溶液、胶体.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三章(3-3)酸碱pH计算.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四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三章(3-8)酸碱滴定应用.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二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二章(2-3)数据评价方法(修改).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三章(3-4)有效数字与运算规则(修改).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吸光光度法.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配位滴定法.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3.8.1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3.8.2 CO2对酸碱滴定的影响 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 4.1 概述 4.2 络合平衡.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试卷,含答案).doc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讲义电子教案.doc
- 浙江工商大学:《高级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食品专业)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pdf
- 《对称性、轨道和光谱》PDF电子书.pdf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电子教案(共十章).doc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1.1.1.3).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1.4.1.5).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教案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 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doc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3.3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3.1 化学反应速率 3.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四章 物质结构简介 4.5 离子键 4.6 共价键 4.7 分子间力和氢键.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四章 物质结构简介 4.3 原子核外电子结构 4.4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六章 分析化学概论.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七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7.1 酸碱质子理论 7.2 影响酸碱平衡的因素 7.3 酸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七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7.4 酸碱指示剂 7.5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7.6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