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

第九章氧化还原反应 9-1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在CuSO溶液中放入一片Zn,将发生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Zn(s)+ Cut(ag)- Zn2+(ag+ Cu(s) 在溶液中电子直接从Zn片传递给Cu2+,使 Cu2在Zn片上还原而析出金属Cu,同时 Zn氧化为Zn2+。这个反应同时有热量放 出,这是化学转专化为电能的结果
§9-1 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在CuSO4溶液中放入一片Zn,将发生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Zn(s) + Cu2+(aq) Zn2+(aq) + Cu(s) 在溶液中电子直接从Zn片传递给Cu2+,使 Cu2+在Zn片上还原而析出金属Cu,同时 Zn氧化为Zn2+。这个反应同时有热量放 出,这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结果。 ◼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

这一反应可在下列装置中分开进行 盐C桥 Zn u SO Cu2+ So
这一反应可在下列装置中分开进行

盐桥在U型管 中装满用饱和 A KC溶液和琼胶 作成的冻胶。 盐C桥 这种装置能将化学 n u 能转变为电能,称 为原电池 SON Cuz- so Primary Cell
◼ 盐桥:在U型管 中装满用饱和 KCl溶液和琼胶 作成的冻胶。 ◼这种装置能将化学 能转变为电能,称 为原电池 (Primary Cell)

正板(铜电极) Cu2++ 2e- Cu A 负极(锌电极) Zn Zn2++2e 盐C桥 n u 正、负两极分别发 生的反应,称为电 SON Cuz- so 极反应
◼ 正极(铜电极): Cu2+ + 2e- Cu ◼ 负极(锌电极): Zn Zn2+ + 2e- ◼正、负两极分别发 生的反应,称为电 极反应

电池反应:Zn+Cu2+=Cu+Zn2 (总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得失 盐桥的作用:使C向锌盐方向移动, K向铜盐方向移动,使Zn盐和Cu 盐溶液一直保持电中性,从而使电 子不断从Zn极流向Cu极
◼电池反应:Zn+ Cu2+ = Cu+ Zn2+ (总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得失 ◼盐桥的作用:使Cl-向锌盐方向移动, K+向铜盐方向移动,使Zn盐和Cu 盐溶液一直保持电中性,从而使电 子不断从Zn极流向Cu极

原电池的表示方法 (ZnZn2+(C1 Cu2+(C2) Cu(+) 表示液固相有一界面 表示盐桥。 在有气体参加的电池中还要表明气体 的压力,溶液要表明浓度
◼原电池的表示方法: (-)Zn|Zn2+ (C1 ) ‖ Cu2+ (C2 )|Cu(+) “|”表示液-固相有一界面; “‖”表示盐桥。 在有气体参加的电池中还要表明气体 的压力,溶液要表明浓度

例如 Pt/H2(100KPa) H*(1.0mol-L)ICr2O72(10moI-L )r3+1.0moL),H+(1.0×102moLP(+) 负极H22H++2e 正极C2O2+14H++6e.2Cr3++7H2O 总反应C2O72+13H2+8H+=2Cr3+ +7HO
例如: Pt|H2 (100KPa)|H+(1.0mol‧L)‖Cr2O7 2(10mol‧L - ),Cr3+(1.0mol‧L - ), H+(1.010-2mol‧L)|Pt(+) 负极:H2 2H+ + 2e- 正极:Cr2O7 2- +14H+ +6e- 2Cr3++7H2O 总反应:Cr2O7 2- + 13H2 + 8H+ = 2Cr3+ +7H2O

§9-2电极电势的应用 在Cu-zn原电池中,为什么检流计的指 针只偏向一个方向,即电子由Zn传递给 u2+,而不是从cu传递给Zn2+?这是因 为原电池中zn电极的电极电势比Cu电极 的电极电势更负(或更低)。 电极电势是怎样产生的?是什么原因引 起各个电极的电势不同呢?
§9-2 电极电势的应用 ◼ 在Cu-Zn原电池中,为什么检流计的指 针只偏向一个方向,即电子由Zn传递给 Cu2+,而不是从Cu传递给Zn2+?这是因 为原电池中Zn电极的电极电势比Cu电极 的电极电势更负(或更低)。 ◼ 电极电势是怎样产生的?是什么原因引 起各个电极的电势不同呢?

双电层理论 德国化学家 W.H. Nernst在1889年提 双电层理论”对电极电势给予了说明 “双电层理论”认为:金属晶体里有金 属阳离子和公共化电子。当把金属放入 含有该金属离子的浓溶液时,有两种反 应的倾向存在
双 电 层 理 论 ◼ 德国化学家W.H.Nernst在1889年提出 “双电层理论”对电极电势给予了说明。 ◼ “双电层理论”认为:金属晶体里有金 属阳离子和公共化电子。当把金属放入 含有该金属离子的浓溶液时,有两种反 应的倾向存在

一方面,金属表面构成晶格的金属离 子和极性大的H2O分子相互吸引,从 而使金属具有一种以水合离子的形式 进入金属表面附近的溶液中的倾向 几沉积Mn+ (ag+ne 金属越活泼,溶液越稀,这种倾向就 越大
◼ 一方面,金属表面构成晶格的金属离 子和极性大的H2O分子相互吸引,从 而使金属具有一种以水合离子的形式 进入金属表面附近的溶液中的倾向: M Mn+(aq) + ne-, ◼ 金属越活泼,溶液越稀,这种倾向就 越大。 沉 积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原子结构.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马俊义).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溶液、胶体.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三章(3-3)酸碱pH计算.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四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三章(3-8)酸碱滴定应用.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二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二章(2-3)数据评价方法(修改).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三章(3-4)有效数字与运算规则(修改).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三章 滴定分析概述.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五章 配位滴定.ppt
- 四川大学:《绿色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考试试题化学.doc
- 四川大学:《绿色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设计更加安全化学品的应用.ppt
- 四川大学:《绿色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绿色化学方法.ppt
- 四川大学:《绿色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绿色化学的应用、第七章 绿色化学发展趋势.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分子结构.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定量分析概论 10.2 定量分析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10.3 滴定分析.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沉淀滴定法.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吸光光度法.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配位滴定法.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3.8.1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3.8.2 CO2对酸碱滴定的影响 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 4.1 概述 4.2 络合平衡.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试卷,含答案).doc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讲义电子教案.doc
- 浙江工商大学:《高级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食品专业)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pdf
- 《对称性、轨道和光谱》PDF电子书.pdf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电子教案(共十章).doc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1.1.1.3).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1.4.1.5).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教案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 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doc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3.3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