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四章 物质结构简介 4.5 离子键 4.6 共价键 4.7 分子间力和氢键

物质结构 氢原子、类氢原子—电子运动的特殊性 多电子分子-电子结构与原子基本性质的关 系 分子-化学键
物质结构 ◼ 氢原子、类氢原子—电子运动的特殊性 ◼ 多电子分子---电子结构与原子基本性质的关 系 ◼ 分子---化学键

§4-5高子键 高子键的形飯和性质 n1.高子键的形戚 高子键的性质 、高子的结构 M离子电看 n2高子 离子的电子构型 三、高子健的度
§4-5 离子键 ◼一、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 ◼1.离子键的形成 ◼2.离子键的性质 ◼二、离子的结构 ◼1.离子电荷 ◼2.离子半径 ◼3.离子的电子构型 ◼三、离子键的强度

化学键理论发展简介 ■19世纪初原子分子学说建立 1916年科塞尔( Kossel德国)提出离子键理论 1916年路易斯(G.N. Lewis美国)等建立经典价键理论 1927年海特勒和伦敦形成现代价键理论 1931年鲍林和斯莱脱提出杂化轨道理论 1932年密立根(1966年诺贝尔化学奖) 洪特(德国)提出分子轨道理论 1940年西德威克( Sidgwick)等提出价层电子对 互斥理论
化学键理论发展简介 ◼ 19世纪初 原子分子学说建立 ◼ 1916年 科塞尔(Kossel德国)提出离子键理论 ◼ 1916年 路易斯(G.N. Lewis美国)等建立经典价键理论 ◼ 1927年 海特勒和伦敦形成现代价键理论 ◼ 1931年 鲍林和斯莱脱提出杂化轨道理论 ◼ 1932年 密立根(1966年诺贝尔化学奖) 洪特(德国) 提出分子轨道理论 ◼ 1940 年 西 德 威 克 (Sidgwick) 等 提 出 价 层 电 子 对 互斥理论

高子键的形和性质國。 1.高子健的形咸 电子得失 静电引力 ■离子型化合物 NaC晶体 Na 3s) d(s2→Nac c|(3s23p5) 1916年科塞尔( Kossel德国)提出
Na+ (2s 22p 6 ) Cl- (3s 23p 6 ) 一、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 Na+Cl- 1916年 科塞尔(Kossel德国)提出 Na (3s1) Cl (3s23p5) 1.离子键的形成 ◼电子得失 ◼静电引力 ◼离子型化合物 NaCl晶体

g.高子键的性质 ■离子键无方向性 离子键无饱和性 键的离子性与元素电负性的关系
2.离子键的性质 ◼ 离子键无方向性 ◼ 离子键无饱和性 ◼ 键的离子性与元素电负性的关系

二、高子的结构 1.离子电着 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得 到电子成为负离子。 正负离子的电荷越高,静电引 力越大,离子键越强。 同一原子形成的离子电荷不同 其性质有很多差异。例如 Fe2+:浅绿色,具有还原性; Fe3+:棕黄色,具有氧化性
二、离子的结构 ◼ 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得 到电子成为负离子。 ◼ 正负离子的电荷越高,静电引 力越大,离子键越强。 ◼ 同一原子形成的离子电荷不同, 其性质有很多差异。例如, ◼ Fe2+:浅绿色,具有还原性; ◼ Fe3+:棕黄色,具有氧化性。 1.离子电荷

2.离子的橙表4-10 离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aLi+Mg2+>A|3+ FeZ+(76pm)>Fe3+(64pm) K+(133pm)<cr(181pm) 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左上方和右下方对角线上的正 离子半径近似相等。例如,Lit(60pm)-Mg2+(65pm); Na+(95pm)-Ca2+(99pm) ■半径越小,电荷越大,离子间引力越大,离子键越 牢固
◼ 离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Li+Mg2+>Al3+ ◼Fe2+ (76pm) >Fe3+(64pm) ◼K+ (133pm) <Cl- (181pm) ◼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左上方和右下方对角线上的正 离子半径近似相等。例如,Li+(60pm)-Mg2+ (65pm); Na+ (95pm) -Ca2+ (99pm) ◼半径越小,电荷越大,离子间引力越大,离子键越 牢固。 2.离子的半径 ◼表4-10

3.离子的电子构型 原子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成为正离子 或负离子是发生在价电子层上的。 离子有5种电子构型: 2e 8e Li+(1s2) Na+(252p6) 18e Be2+(1s2)C(3s23p5) Zn2+(3s23p63d10) 18+2e 9~17e,又称不饱和电子构型 Pb2+(5525p65d106s2) e+(3s23p63 F∈ 3d) Cr3+(3s23p63d3)
3.离子的电子构型 9~17e,又称不饱和电子构型 Fe2+(3s 23p 63d 6 ) Cr3+(3s 23p 63d 3 ) 2e Li+(1s2) Be2+(1s2) 8e Na+(2s22p6) Cl-(3s23p6) 18e Zn2+(3s23p63d10) 18+2e Pb2+(5s25p65d106s2 ) ▪原子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成为正离子 或负离子是发生在价电子层上的。 ▪离子有5种电子构型:

离子的电子构型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a Nacl Cuc Nat(95pm) Cu+(96pm) Na+(2s22pb) cu+(3s23p3d10 ■NaC的熔点1074K CuC的熔点703K NaC的沸点1686K cuC的沸点1763K NaC易溶于水 ■CuC难溶于水 Na+不易形成配离子 cut能形成配离子
离子的电子构型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 NaCl ◼ Na+(95pm) ◼ Na+(2s22p6) ◼ NaCl的熔点1074K ◼ NaCl的沸点1686K ◼ NaCl易溶于水 ◼ Na+不易形成配离子 ◼ CuCl ◼ Cu+(96pm) ◼ Cu+(3s23p63d10) ◼ CuCl的熔点703K ◼ CuCl的沸点1763K ◼ CuCl难溶于水 ◼ Cu+能形成配离子

三、高子键襁度 与离子的电荷数成正比; 与核间距成反比。 晶格能U Na+(g+cl (=Nacl(s 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表4-11晶格能与离子型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三、离子键强度 ◼ 与离子的电荷数成正比; ◼ 与核间距成反比。 ◼ 晶格能U ◼ Na+(g)+Cl-(g)=NaCl(s) ◼ 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 表4-11 晶格能与离子型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3.1 化学反应速率 3.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3.3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教案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 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doc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1.4.1.5).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1.1.1.3).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电子教案(共十章).doc
- 《对称性、轨道和光谱》PDF电子书.pdf
- 浙江工商大学:《高级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食品专业)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讲义电子教案.doc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试卷,含答案).doc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3.8.1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3.8.2 CO2对酸碱滴定的影响 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 4.1 概述 4.2 络合平衡.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配位滴定法.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吸光光度法.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沉淀滴定法.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定量分析概论 10.2 定量分析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10.3 滴定分析.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四章 物质结构简介 4.3 原子核外电子结构 4.4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六章 分析化学概论.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七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7.1 酸碱质子理论 7.2 影响酸碱平衡的因素 7.3 酸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ppt
-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七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7.4 酸碱指示剂 7.5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7.6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ppt
-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子教案 第十章 界面现象.ppt
-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ppt
-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化学平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化学——电解质溶液.ppt
- 《结构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讲稿,共十章).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集锦)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集锦)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集锦)第三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集锦)第四章 溶液.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集锦)第五章 相平衡.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集锦)第六章 化学平衡.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集锦)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集锦)第八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集锦)第九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集锦)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