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口腔等专业五年制本科使用)
《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口腔等专业五年制本科使用) I前言 本实验教学大纲列出了本学科的范畴及基本内容,要求学生在系统解剖知识的基础上,通过 对尸体解剖操作、局部标本观察、活体观察与触摸、多媒体,以及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本学科 的学习,突出“三基”要求,培养辩证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独立自学能力。达到理解基础理论,加 深巩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为学习相关课程以及临床主要课程:内、外、妇、儿等, 打下一定的局部解副学基础。 为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医学人才,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预防的基本知识和较熟练的临床诊疗技能,具有创新 思维和较强的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达到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水平的临床医师。 木大纲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美容、麻醉等本科专业使用。教学内容中 画实线部分表示掌握内容,画虚线部分表示熟悉内容,无画线部分为了解内容。总教 学参考学时为56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1:3。即讲课14学时,实验42学时。选用全国统编教 材《局部解剖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彭裕文主编。 教学组织方法和教学时数见理论教学大纲。 Ⅱ正文 实验一头部 一、教学目的 学习颅顶的层次及结构特点,神经血管来源与分布,腮腺咬肌区的的神经、血 管以及腮腺导管的走行开口 二、教学要求 (一)预顶 1,熟悉桶顶的层次及结构特点」 2.了解其神经血管来源与分布。 (二)颅底 1.熟悉垂体的毗邻。 2.熟悉海绵窦的位置、穿经结构及交通关系。 3.了解颅前、中、后窝的境界,以及出入各孔的结构及毗邻关系。 (二)面部 1.了解皮肤、浅筋膜和表情肌配布。 2.熟悉面部血管的行程分布 3.熟卷面神经分支和分布,熟悉三叉神经的终末支一一眶上神经、匡下神经、颜 神经的出孔位置及分布。 4.熟悉腮腺的位置、形态分部及腮腺鞘。 5.熟悉穿过腮腺的神经、血管以及腮腺导管投影及开口 1
1 《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口腔等专业五年制本科使用) Ⅰ 前 言 本实验教学大纲列出了本学科的范畴及基本内容,要求学生在系统解剖知识的基础上,通过 对尸体解剖操作、局部标本观察、活体观察与触摸、多媒体,以及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本学科 的学习,突出“三基”要求,培养辩证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独立自学能力。达到理解基础理论,加 深巩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为学习相关课程以及临床主要课程:内、外、妇、儿等, 打下一定的局部解剖学基础。 为培养适应 21 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医学人才,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预防的基本知识和较熟练的临床诊疗技能,具有创新 思维和较强的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达到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水平的临床医师。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美容、麻醉等本科专业使用。教学内容中 画实线部分表示掌握内容,画虚线部分表示熟悉内容,无画线部分为了解内容。总教 学参考学时为 56 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 1:3。即讲课 14 学时,实验 42 学时。选用全国统编教 材《局部解剖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彭裕文主編。 教学组织方法和教学时数见理论教学大纲。Ⅱ 正文 实验一 头部 一、教学目的 学习颅顶 的层次及结构特 点,神经血管 来源与分布,腮 腺咬肌区的的神 经、血 管以及腮腺导管的走行开口。 二、教学要求 (一)颅顶 1.熟悉颅顶的层次及结构特点。 2.了解其神经血管来源与分布。 (二)颅底 1.熟悉垂体的毗邻。 2.熟悉海绵窦的位置、穿经结构及交通关系。 3.了解颅前、中、后窝的境界,以及出入各孔的结构及毗邻关系。 (三)面部 1.了解皮肤、浅筋膜和表情肌配布。 2.熟悉面部血管的行程分布。 3.熟悉面神经分支和分布,熟悉三叉神经的终末支――眶上神经、眶下神经、颏 神经的出孔位置及分布。 4.熟悉腮腺的位置、形态分部及腮腺鞘。 5.熟悉穿过腮腺的神经、血管以及腮腺导管投影及开口.
6.了解面部筋膜间隙及交通关系。 7,了解面深部结构。 8.熟悉颅内、外静脉交通关系及意义。 三、教学内容 (一)颅顶 1.切开并剥离皮肤。 2。观察浅筋膜的形态特点,寻找前组血管和神经(滑车上动脉、静脉、神经 眶上动脉、静脉和神经),后组血管和神经(枕动脉、静脉、枕太神经)。 3。清除浅筋膜 4.观察帽状避膜,从正中矢状切口上观察腰膜下疏松组织和顺骨外膜。 5.从正中失状切口上观察颅骨的外板、内板和二者之间板隐及板障静脉(骨标 本)。 (二)颞区 1.切口并剥离掉皮肤。 2.在耳崩的浅筋膜内寻找颗浅动脉、前脉、耳颞神经。在耳后的浅筋膜内 寻找耳后动脉静脉、枕小神经。 3。清除浅筋膜,观察其下的灏筋膜 4.切除一部分颞筋膜,观察颞筋膜下的颞肌。 (三)颅底 .丛矢状切面观察垂体的毗邻。 2 在蝶鞍两侧,观察海绵窦境界及窦内穿行的神经和血管,将硬脑膜切开使海 综窦暴展,清除窦内血块,录认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祭、上颌神经、 颈内动魅和展神款。 3.观察烦后窝结构 (四)面部 1,切开并剥离皮肤,不得过深以免损伤神经和表情肌。 2.清理观察表情肌。 3.解剖面动脉及分支(上下唇动脉)分离面静脉 4,分离修洁腿腺上缘的颗浅动脉、耳颗神经和面神经题支。 5.在眶下缘中点下方Q59m处分开提上唇肌寻找眶下血管和神经 6.在颊孔处分开降口角肌找出颏血管和颊神经。 7.在腮腺前缘解剖分离腮腺导管、…面神经支、面神经颊支k在腮腺下端 寻找面神经下额缘支和孤支。 8。解剖修洁下颌后静脉。 9.切开腮腺咬肌筋膜形成的腮腺囊(鞘)暴露腮腺。 10. 面侧深区不解剖 实验二颈部
2 6.了解面部筋膜间隙及交通关系。 7.了解面深部结构。 8.熟悉颅内、外静脉交通关系及意义。 三、教学内容 (一)颅顶 1. 切开并剥离皮肤。 2. 观察浅筋膜的形态特点,寻找前组血管和神经(滑车上动脉、静脉、神经, 眶上动脉、静脉和神经),后组血管和神经(枕动脉、静脉、枕大神经)。 3. 清除浅筋膜。 4. 观察帽状腱膜,从正中矢状切口上观察腱膜下疏松组织和颅骨外膜。 5. 从正中矢状切口上观察颅骨的外板、内板和二者之间板障及板障静脉(骨标 本)。 (二) 颞区 1. 切口并剥离掉皮肤。 2. 在耳 前的浅筋 膜内寻找 颞浅动脉 、静脉、 耳颞神经。在 耳后的浅 筋膜内 寻找耳后动脉、静脉、枕小神经。 3. 清除浅筋膜,观察其下的颞筋膜。 4. 切除一部分颞筋膜,观察颞筋膜下的颞肌。 (三) 颅底 1. 从矢状切面观察垂体的毗邻。 2. 在蝶鞍两侧,观察海绵窦境界及窦内穿行的神经和血管,将硬脑膜切开使海 绵窦暴露,清除窦内血块,寻认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 颈内动脉和展神经。 3. 观察颅后窝结构。 (四) 面部 1. 切开并剥离皮肤,不得过深以免损伤神经和表情肌。 2. 清理观察表情肌。 3. 解剖面动脉及分支(上、下唇动脉),分离面静脉。 4. 分离修洁腮腺上缘的颞浅动脉、耳颞神经和面神经颞支。 5. 在眶下缘中点下方 0.5cm 处,分开提上唇肌,寻找眶下血管和神经。 6. 在颏孔处分开降口角肌找出颏血管和颏神经。 7. 在腮腺前缘,解剖分离腮腺导管、面神经颧支、面神经颊支,在腮腺下端 寻找面神经下颌缘支和颈支。 8. 解剖修洁下颌后静脉。 9. 切开腮腺咬肌筋膜形成的腮腺囊(鞘)暴露腮腺。 10. 面侧深区不解剖。 实验二 颈部
一、教学目的 学习颈部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颈根部、颈外侧区的层次结构。 二、教学要求 1、熟悉颈阔肌、颈浅静脉及皮神经的分布。 2、熟悉下颌下三角的构成及内容。 3、熟悉颈动脉三角的境界,预动脉鞘的构成、内容及毗邻关系。 4、掌握甲状腺前面的层次结构,甲状腺的位置、被膜、固定装置和毗邻,甲状 粮的而管和神经。 5、了解胸锁乳突肌区的范围及浅层结构,了解颈丛的组成和位置 6、了解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的境界和内容。 7、了解枕三角的境界和内容 8、掌握斜角肌间隙的构成,通过的结构及相互关系。 9、了解臂丛的构成及锁骨上分支。 10、掌握锁骨下动脉的分支。 11、掌握锁骨下静脉、静脉角及胸导管的行径 三、教学内容 (一)、浅层结构 1,切开并由内侧向外翻起皮肤显露须浅筋膜和须阔肌。 2.将颈阁肌从颈筋膜浅层剥离,翻至下颌下缘,于下领角后下方找出面神 经预支。 3。寻找清理颈外静脉、颈前静脉,并注意清理颈浅淋巴结和位于静脉深面的颈 横神经。 (二)、舌骨上区 1.保留已解剖出的神经血管,剥离并切断胸锁乳突肌起点,将其翻向乳突。 2.清除此区的颈筋膜浅层,暴露并清理舌骨上肌群。 3.在颏下清理颏下淋巴结。在二腹肌与下颌骨下缘之间清理下颌下淋巴结 及下 领下腔。注意下领下腺深面有面动脉,表面有面静肽。 4.翻起下颌舌骨肌,于舌骨舌肌的表面寻找舌下神经下领下腺管、舌神 祭和与基相连的下颜下神经节。 (三)、舌骨下X 1. 清除舌骨以下的颈筋膜浅层,暴露并清理舌骨下肌群,于各肌之外缘寻认支 配它们的神经一一预祥,追弦洁理预拌。 2.保留颈袢及分支,清除颈动脉鞫表面之颈深淋巴结。 3.切开颈动脉鞘,清理颈内静脉及其屈支(面静脉、舌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 4.清理须总动脓的分支原内须外动脉,观察须动脉寨藐动脉小球。追踪颈 外动脉至腮腺,见其发出的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枕动脉,耳 后动脉和咽升动脉 3
3 一、教学目的 学习颈部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颈根部、颈外侧区的层次结构。 二、教学要求 1、熟悉颈阔肌、颈浅静脉及皮神经的分布。 2、熟悉下颌下三角的构成及内容。 3、熟悉颈动脉三角的境界,颈动脉鞘的构成、内容及毗邻关系。 4、掌握甲状腺前面的层次结构,甲状腺的位置、被膜、固定装置和毗邻,甲状 腺的血管和神经。 5、了解胸锁乳突肌区的范围及浅层结构,了解颈丛的组成和位置。 6、了解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的境界和内容。 7、了解枕三角的境界和内容。 8、掌握斜角肌间隙的构成,通过的结构及相互关系。 9、了解臂丛的构成及锁骨上分支 。 10、掌握锁骨下动脉的分支。 11、掌握锁骨下静脉、静脉角及胸导管的行径。 三、教学内容 (一)、浅层结构 1. 切开并由内侧向外侧翻起皮肤,显露颈浅筋膜和颈阔肌。 2. 将颈 阔肌从颈 筋膜浅层 剥离,翻 至下颌下 缘,于下 颌角后 下方找出 面神 经颈支。 3. 寻找清理颈外静脉、颈前静脉,并注意清理颈浅淋巴结和位于静脉深面的颈 横神经。 (二)、舌骨上区 1. 保留已解剖出的神经血管,剥离并切断胸锁乳突肌起点,将其翻向乳突。 2. 清除此区的颈筋膜浅层,暴露并清理舌骨上肌群。 3. 在颏 下清理颏 下淋巴结 。在二 腹肌与下 颌骨下缘 之间清理 下颌下淋 巴结 及下 颌下腺。注意下颌下腺深面有面动脉,表面有面静脉。 4. 翻起 下颌舌骨 肌,于舌 骨舌肌的 表面寻找舌下 神经、下 颌下腺管 、舌神 经和与其相连的下颌下神经节。 (三)、舌骨下区 1. 清除舌骨以下的颈筋膜浅层,暴露并清理舌骨下肌群,于各肌之外缘寻认支 配它们的神经――颈袢,追踪清理颈袢。 2.保留颈袢及分支,清除颈动脉鞘表面之颈深淋巴结。 3.切开颈动脉鞘,清理颈内静脉及其属支(面静脉、舌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 4. 清理颈总动脉的分支颈内、颈外动脉,观察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追踪颈 外动脉至腮腺,见其发出的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枕动脉,耳 后动脉和咽升动脉
5.清理颈内动脉 6.清理追查舌下神经。 7.清理迷走神经及发出的心支,在气管与食管沟内找出喉返神经,在下神经节 附近找出喉上神经,并清理追踪至分为猴内、外支。 8。切断并向上翻起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观察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 的甲状腺鞘(假被膜),于侧叶前面切开假被膜观察甲状腺表面的真被膜(纤 维囊),二层被膜之间连结疏松并见血管 9.观察甲状腺形态位置,毗邻。解剖甲状腺上、下动脉,解剖猴上神经与喉返 神经。 10.寻找甲状旁腺。 (四)、颈外侧区和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 1,清除颈外侧区和胸锁乳突肌区的浅筋膜和敖套筋膜(颈深筋膜浅层)。 2.于胸锁乳突肌后缘解剖剧神经、颈丛的分支,追踪膈神经至胸廊上口 3.于斜角肌间隙内解剖臂丛的根、王股,并追踪其锁骨上部的分支。 4.观察樵动脉三角的境界,解剖修渍樵血管、甲状腺下动脉簦 5.在颈动脉髓后方解剖胸导管,追踪至注入静脉角处。 6。解修清迷走神经及喉返神经。 7,解剖并修洁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及其分支。 8.王须动眺髓后友迷走神经内侧解剖颈交感玉。 实验三胸部 一、教学目的 学习胸壁、胸膜、肺以及纵隔的层次结构及其内部各结构的毗邻关系。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胸部的境界、体表标志、胸部的标志线。 2、掌握胸壁浅层结构及肌的配布,熟悉女性乳房位置和淋巴引流及其临床意义。 3、掌握胸膜分部、胸膜腔的构成及胸膜形成的韧带和隐窝,掌握胸膜反折线的 体表投影。 4、掌握肺的位置和分叶、体表投影,掌握肺门、肺根,了解支气管肺段,掌握 肺的动脉和静脉,了解肺的淋巴和神经。 5、观察并熟悉纵隔的境界和分区。 6、了解胸腺的位置、掌握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7、掌握主动弓的三大分支及毗邻关系,掌握动脉导管三角的位置和内容。 8、掌握气管胸部的毗邻。掌握左、右主支气管的行径和毗邻。 9、观察心包腔,掌握心包横窦、斜窦、前下窦的位置,掌握心的位置与体表投 影,掌握心与心包的毗邻。 10、掌握食管与胸导管的位置、走行和毗邻,熟悉胸主动脉、奇静脉、半奇静 脉、副半奇静脉的位置,了解交感干、内脏大小神经。了解胸内淋巴结。 4
4 5. 清理颈内动脉。 6. 清理追查舌下神经。 7. 清理迷走神经及发出的心支,在气管与食管沟内找出喉返神经,在下神经节 附近找出喉上神经,并清理追踪至分为喉内、外支。 8. 切断并向上翻起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观察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 的甲状腺鞘(假被膜),于侧叶前面切开假被膜观察甲状腺表面的真被膜(纤 维囊),二层被膜之间连结疏松并见血管。 9. 观察甲状腺形态位置,毗邻。解剖甲状腺上、下动脉,解剖喉上神经与喉返 神经。 10. 寻找甲状旁腺。 (四)、 颈外侧区和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 1. 清除颈外侧区和胸锁乳突肌区的浅筋膜和封套筋膜(颈深筋膜浅层)。 2. 于胸锁乳突肌后缘解剖副神经、颈丛的分支,追踪膈神经至胸廓上口。 3. 于斜角肌间隙内解剖臂丛的根、干、股,并追踪其锁骨上部的分支。 4. 观察椎动脉三角的境界,解剖修洁椎血管、甲状腺下动脉等。 5. 在颈动脉鞘后方解剖胸导管,追踪至注入静脉角处。 6. 解剖修洁迷走神经及喉返神经。 7. 解剖并修洁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及其分支。 8. 于颈动脉鞘后方、迷走神经内侧解剖颈交感干。 实验三 胸部 一、教学目的 学习胸壁、胸膜、肺以及纵隔的层次结构及其内部各结构的毗邻关系。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胸部的境界、体表标志、胸部的标志线。 2、掌握胸壁浅层结构及肌的配布,熟悉女性乳房位置和淋巴引流及其临床意义。 3、掌握胸膜分部、胸膜腔的构成及胸膜形成的韧带和隐窝,掌握胸膜反折线的 体表投影。 4、掌握肺的位置和分叶、体表投影,掌握肺门、肺根,了解支气管肺段,掌握 肺的动脉和静脉,了解肺的淋巴和神经。 5、观察并熟悉纵隔的境界和分区。 6、了解胸腺的位置、掌握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7、掌握主动弓的三大分支及毗邻关系,掌握动脉导管三角的位置和内容。 8、掌握气管胸部的毗邻。掌握左、右主支气管的行径和毗邻。 9、观察心包腔,掌握心包横窦、斜窦、前下窦的位置,掌握心的位置与体表投 影,掌握心与心包的毗邻。 10、掌握食 管与胸导管的 位置、走行和 毗邻,熟悉胸 主动脉、奇静 脉、半奇静 脉、副半奇静脉的位置,了解交感干、内脏大小神经。了解胸内淋巴结
三、教学内容 1、解剖察肋间外肌及肋间外膜、肋间内肌、肋间血管和神经。 2、开胸。注意分离保护胸膜。 3、解剖胸廓内动脉、静脉及胸横肌,胸内筋膜。 4、观察胸膜、探查胸腹腔、胸膜返折线、胸膜隐良。观察胸腺三角和心包三角 5、观察肺胸膜、肺根,探查肺韧带。解剖肺根内结构并逐一切断。切断肺韧带, 取出胜。观察肺的形态,辨认肺门结构。 6、观察纵的境界和位置,观察纵左、右.侧面,体会纵隔的分区.。探查食管 后隐窝。 T、在上纵隔前方寻认胸腺,并清除。 8、在左、右肺根前方,心包两创,清理修洁神经、心包隔血管。 9、清除上纵照前面的绩籬组织,暴露并清理大血管(上腔静脉及属支位于前方 主动脉弓及其分支位于稍后)。 10、注意纵隔前淋巴结。找出从颈部下行的神经(交感及迷走的心支) 1山、解剖并观察动脉导管(找动脉韧带)三角。 12、找出跨越主动脉弓向下行的左迷走神经,并解剖该神经发出的猴返神经 13、观察气管的位置,毗邻,左、右支气管及夹角(可用游离标本观察)。 14、解剖心包。观察心包构成及心包腔。探查心包楷宽、斜室和前下蜜 15、观察心脏的位置和体表投影,取出心脏,解剖观察心的外形、血管及心腔结 构。 16、解剖后纵隔内绩枃,一一清理修洁: 17、迷走神经及到肺丛和心丛分支。 18、食管及食管神经丛。 19、胸主动脉及分支。 20、胸导管。 21、奇静脉、半奇静和半奇静脉及属支。 22、交感王内脏太神经和内脏小神经。 23、观察后纵隔各器官间的毗邻关系。 实验四腹部 一、实验目的 学习腹前外侧壁、腹股沟区、腹膜与腹膜腔、结肠上区、结肠下区、腹膜后隙的 局部层次结构。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腹前外侧壁层次 2、掌握浅筋膜特点 3、了解浅静脉的流注,皮神经的分布。 4、了解腹前外侧壁三层扁肌配布,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腹膜壁层。 5
5 三、教学内容 1、解剖观察肋间外肌及肋间外膜、肋间内肌、肋间血管和神经。 2、开胸。注意分离保护胸膜。 3、解剖胸廓内动脉、静脉及胸横肌,胸内筋膜。 4、观察胸膜、探查胸膜腔、胸膜返折线、胸膜隐窝。观察胸腺三角和心包三角。 5、观察肺胸膜、肺根,探查肺韧带。解剖肺根内结构并逐一切断。切断肺韧带, 取出肺。观察肺的形态,辨认肺门结构。 6、观察纵隔的境界和位置,观察纵隔左、右侧面,体会纵隔的分区。探查食管 后隐窝。 7、在上纵隔前方寻认胸腺,并清除。 8、在左、右肺根前方,心包两侧,清理修洁膈神经、心包膈血管。 9、清除上纵膈前面的结缔组织,暴露并清理大血管(上腔静脉及属支位于前方, 主动脉弓及其分支位于稍后)。 10、注意纵隔前淋巴结。找出从颈部下行的神经(交感及迷走的心支)。 11、解剖并观察动脉导管(找动脉韧带)三角。 12、找出跨越主动脉弓向下行的左迷走神经,并解剖该神经发出的喉返神经。 13、观察气管的位置,毗邻,左、右支气管及夹角(可用游离标本观察)。 14、解剖心包。观察心包构成及心包腔。探查心包横窦、斜窦和前下窦。 15、观察心脏的位置和体表投影,取出心脏,解剖观察心的外形、血管及心腔结 构。 16、解剖后纵隔内结构,一一清理修洁: 17、迷走神经及到肺丛和心丛分支。 18、食管及食管神经丛。 19、胸主动脉及分支。 20、胸导管。 21、奇静脉、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及属支。 22、交感干、内脏大神经和内脏小神经。 23、观察后纵隔各器官间的毗邻关系。 实验四 腹部 一、实验目的 学习腹前外侧壁、腹股沟区、腹膜与腹膜腔、结肠上区、结肠下区、腹膜后隙的 局部层次结构。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腹前外侧壁层次。 2、掌握浅筋膜特点。 3、了解浅静脉的流注,皮神经的分布。 4、了解腹前外侧壁三层扁肌配布,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腹膜壁层
5、掌握腹直肌鞘及腹外斜肌腱膜所形成的结构。 6、熟悉腹内斜肌及腹横肌腱形成的结构。 7、掌握腹前外侧壁浅、深血管和神经。 8、掌握腹股沟区层次的结构特点。 9、掌握腹股沟管。 10、观察了解腹膜腔配布及腹膜腔,观察了解腹膜形成的结构。 11、熟悉胃的形态和分部,掌握胃的毗邻和韧带,掌握胃的血管、神经和淋巴 引流。 12、熟悉十二指肠的位置和毗邻。了解十二指肠的血管 13、掌握肝的位置、毗邻及投影:熟悉肝的韧带与膈下间隙:掌握肝门与肝蒂 的结构及概念:掌握肝外胆道:了解肝的分叶、分段、肝的淋巴流向。 14、了解胰各部的位置和毗邻,胰管和副胰管及其开口部位,了解胰的血供和 淋巴流向 15、掌握脾的位置和毗邻,熟悉脾的韧带,了解脾的血管。 16、掌握空、回肠位置及结构特点,掌握肠系膜及其动脉。 17、掌握盲肠和阑尾的位置,熟悉结肠的分部、血管和淋巴引流。 18、掌握门静脉组成,毗邻和属支。 19、了解腹膜后隙的位置、境界与交通。 20、掌握肾脏的位置与毗邻,掌握肾蒂内的结构及排列关系,了解肾段、熟悉 肾的血管,了解肾的淋巴,了解肾的被膜 21、熟悉输尿管腹部的行径。 22、了解肾上腺的毗邻和血管 23、掌握主动脉腹部及分支。 24、掌握下腔静脉及属支 25、了解腰交感干。 26、了解腹膜后隙的位置、境界与交通。 27、掌握肾脏的位置与毗邻,掌握肾蒂内的结构及排列关系,了解肾段、熟悉 肾的血管,了解肾的淋巴,了解肾的被膜 28、了解肾上腺的毗邻和血管。 29、掌握主动脉腹部及分支。 30、了解腰交感干。 三、教学内容 1、沿前正中线切开并向两侧翻起腹部皮肤。 2、观察腹前外侧壁的浅筋膜在脐以下分成Camper筋膜和Scarpa筋膜 3、在浅筋膜内副查浅血管(旋髂浅动脉、腹壁浅动脉、脐周静脉网、胸腹壁静 脉、腹壁浅静脉)。 4、在离前正中线2~3Cm处寻认肋间神经前皮支,在腋中线寻认肋间神经外侧 皮支。 6
6 5、掌握腹直肌鞘及腹外斜肌腱膜所形成的结构。 6、熟悉腹内斜肌及腹横肌腱形成的结构。 7、掌握腹前外侧壁浅、深血管和神经。 8、掌握腹股沟区层次的结构特点。 9、掌握腹股沟管。 10、观察了解腹膜腔配布及腹膜腔,观察了解腹膜形成的结构。 11、熟悉胃 的形态和分部 ,掌握胃的毗 邻和韧带,掌 握胃的血管、 神经和淋巴 引流。 12、熟悉十二指肠的位置和毗邻。了解十二指肠的血管。 13、掌握肝 的位置、毗邻 及投影;熟悉 肝的韧带与膈 下间隙;掌握 肝门与肝蒂 的结构及概念;掌握肝外胆道;了解肝的分叶、分段、肝的淋巴流向。 14、了解胰各 部的位置和毗 邻,胰管和副 胰管及其开口 部位,了解胰 的血供和 淋巴流向。 15、掌握脾的位置和毗邻,熟悉脾的韧带,了解脾的血管。 16、掌握空、回肠位置及结构特点,掌握肠系膜及其动脉。 17、掌握盲肠和阑尾的位置,熟悉结肠的分部、血管和淋巴引流。 18、掌握门静脉组成,毗邻和属支。 19、了解腹膜后隙的位置、境界与交通。 20、掌握肾 脏的位置与毗 邻,掌握肾蒂 内的结构及排 列关系,了解 肾段、熟悉 肾的血管,了解肾的淋巴,了解肾的被膜。 21、熟悉输尿管腹部的行径。 22、了解肾上腺的毗邻和血管。 23、掌握主动脉腹部及分支。 24、掌握下腔静脉及属支。 25、了解腰交感干。 26、了解腹膜后隙的位置、境界与交通。 27、掌握肾 脏的位置与毗 邻,掌握肾蒂 内的结构及排 列关系,了解 肾段、熟悉 肾的血管,了解肾的淋巴,了解肾的被膜。 28、了解肾上腺的毗邻和血管。 29、掌握主动脉腹部及分支。 30、了解腰交感干。 三、教学内容 1、沿前正中线切开并向两侧翻起腹部皮肤。 2、观察腹前外侧壁的浅筋膜在脐以下分成 Camper 筋膜和 Scarpa 筋膜。 3、在浅筋膜内剖查浅血管(旋髂浅动脉、腹壁浅动脉、脐周静脉网、胸腹壁静 脉、腹壁浅静脉)。 4、在离前 正中线 2~3cm 处寻认肋 间神经前皮支 ,在腋中线寻 认肋间神经外 侧 皮支
5、保留动脉和皮神经后清除浅筋膜 6、渣理腹外斜肌及其避膜,清理观察皮下环,纯性分离精索(子宫圆韧带)内侧 和外侧,暴露皮下环的内侧脚和外侧脚:提起索(子宫圆韧带),清理翻转 韧带。 7、在皮下环上方寻找酪腹下神经的末支,追踪至髂前上棘附近。在酪腹下神经 的下方。寻找髂腹股沟神经,见其伴随精索走行并于皮下环浅出。生殖股神 经随精索内侧下行至阴囊。 8、打开腹股沟管前壁,暴露精索。 9、观察腹股沟管上壁,解剖观察提睾肌,观察腹股沟管下壁和后壁 10、探查腹股沟管深环,可见腹横筋膜延伸为精索内筋膜。 11、确认并观察腹股沟三角的境界。 12、自腋中线切短腹外斜肌,翻向内侧,暴露并清理腹内斜肌,观察基形成的 。 13、沿腹外斜肌切口内侧,切断腹内斜肌,方法相同,分离腹内斜肌与腹横肌 将腹内斜肌翻向内侧,可见二肌之间有肋间神经和酪腹下神经等走行。 14、观察腹横肌的形态及基参与形成的联合融。 15、沿腹直肌鞘的中线纵行切开鞘前层,将腹直肌与鞘前层分离,观察腹直肌 起止、形态 16、将腹直肌与其深面的腹直肌鞘后层分离,平髂嵴高度切断腹直肌翻向两端。 检查鞘的构成,鞘内的腹壁上、下动脉以及鞘后层的弓状线。 17、腹膜及腹膜腔。 (1)在腹前壁作十字切口,切开腹横筋膜及腹膜,打开腹膜腔。 (2)探查并体会脏壁两层及腹膜腔。 (3)观察大网膜和小网膜。注意胃结肠韧带 (4)探查肝的韧带和网膜孔 (5)扣摸和脾的韧带。 (6)触摸士二指肠悬韧带。 (7)认肠系膜、尾系膜、乙状结肠系膜、横结肠系膜 (8)探查题下间隙。左、右肝上间隙,左、右肝下间隙。 (9)观察左、右肠系膜窦,观察左、右结肠旁泡 (10)探查直肠膀胱陷凹,或直肠子宫路凹与膀胱子宫陷凹。 (11)观察腹前壁的皱壁和凹陷 18、结肠上x (1)解剂胃的血管、淋巴结和神经。 (2)解剖胰、土二指肠上半部和脾的动哒 (3)解别肝大二指肠韧带和胆囊 19、结肠下区 (1)区别辨认各段肠管 7
7 5、保留动脉和皮神经后清除浅筋膜。 6、清理腹外斜肌及其腱膜,清理观察皮下环,钝性分离精索(子宫圆韧带)内侧 和外侧,暴露皮下环的内侧脚和外侧脚;提起精索(子宫圆韧带),清理翻转 韧带。 7、在皮下环上方寻找髂腹下神经的末支,追踪至髂前上棘附近。在髂腹下神经 的下方。寻找髂腹股沟神经,见其伴随精索走行并于皮下环浅出。生殖股神 经随精索内侧下行至阴囊。 8、打开腹股沟管前壁,暴露精索。 9、观察腹股沟管上壁,解剖观察提睾肌,观察腹股沟管下壁和后壁。 10、探查腹股沟管深环,可见腹横筋膜延伸为精索内筋膜。 11、确认并观察腹股沟三角的境界。 12、自腋中 线切短腹外斜 肌,翻向内侧 ,暴露并清理 腹内斜肌, 观察其形 成的 结构。 13、沿腹外斜肌切口内侧,切断腹内斜肌,方法相同,分离腹内斜肌与腹横肌, 将腹内斜肌翻向内侧,可见二肌之间有肋间神经和髂腹下神经等走行。 14、观察腹横肌的形态及其参与形成的联合腱。 15、沿腹直肌 鞘的中线纵行 切开鞘前层, 将腹直肌与鞘 前层分离,观 察腹直肌 起止、形态。 16、将腹直肌与其深面的腹直肌鞘后层分离,平髂嵴高度切断腹直肌翻向两端。 检查鞘的构成,鞘内的腹壁上、下动脉以及鞘后层的弓状线。 17、腹膜及腹膜腔。 (1) 在腹前壁作十字切口,切开腹横筋膜及腹膜,打开腹膜腔。 (2) 探查并体会脏壁两层及腹膜腔。 (3) 观察大网膜和小网膜。注意胃结肠韧带。 (4) 探查肝的韧带和网膜孔。 (5) 扪摸胃和脾的韧带。 (6) 触摸十二指肠悬韧带。 (7) 辨认肠系膜、阑尾系膜、乙状结肠系膜、横结肠系膜。 (8) 探查膈下间隙。左、右肝上间隙,左、右肝下间隙。 (9) 观察左、右肠系膜窦,观察左、右结肠旁沟。 (10)探查直肠膀胱陷凹,或直肠子宫陷凹与膀胱子宫陷凹。 (11)观察腹前壁的皱壁和凹陷。 18、结肠上区 (1) 解剖胃的血管、淋巴结和神经。 (2) 解剖胰、十二指肠上半部和脾的动脉。 (3) 解剖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胆囊。 19、结肠下区 (1) 区别辨认各段肠管
(2)解剖肠系膜上动肽和静肽 (3)解剖肠系膜下动脉和静脉。 (4)解剖观察士二指肠和腹及其周围血管 20、观察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21、解剖观察肾的被膜、肾蒂、血管和耻邻结检 22、解剂观察腹主动脉及分支 (1)清理腹腔王、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及周围神经、淋巴结、残存腹膜, (2)在腰大肌前面寻认解剖柴丸动脉和柴丸静脉。 (3)清理出腹主动脉其它分支。 23、清理出下腔静脉及其主要属支。 24、探查膈。膈的起点、膈脚、胸肋三角和腰肋三角 25、剖查腹腔神经丛、腰交感干。 实验五盆部与会阴 一、教学目的 学习盆腔器官的位置、毗邻、血供、淋巴回流与神经支配。了解盆膈的构成,输精管盆段及 精囊腺,盆部的神经及淋巴引流,尿生殖区的层次结构与血管神经,阴茎的构造,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直肠的位置、毗邻、血供、淋巴回流与神经支配。 2.掌握膀胱位置、毗邻,前列腺位置、形态与肚邻。 3.掌握子宫位置、毗邻,固定装置与血供,淋巴回流,卵巢位置,固定装置及血供。 4.堂据坐骨直肠窝境界及内容物。 5.熟悉女性输尿管盆部的行径,输尿管位置,分部及血供。 6.熟悉阴囊及壑丸、精索被膜。 7.了解盆膈的构成,输精管盆段及精囊腺,盆部的神经及淋巴引流,会阴的概念,尿生殖区 的层次结构与血管神经,阴茎的构造。 三、教学内容 1.观察盆腔脏器的排列、 2,观察盆腔的腹膜。 3.追查输尿管,输精管或子宫园韧荧 4.据切盆部,平第4,5腰推间,水平银断躯干。 5.探套盆筋膜间隙 6,解剖察盆部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7.解剖阴茎。 8.解副阴囊。 9.正中矢状面平分盆部和会阴。 10.观察尿道。 11.解削肛门三角 8
8 (2) 解剖肠系膜上动脉和静脉。 (3) 解剖肠系膜下动脉和静脉。 (4) 解剖观察十二指肠和胰及其周围血管。 20、观察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21、解剖观察肾的被膜、肾蒂、血管和毗邻结构。 22、解剖观察腹主动脉及分支。 (1) 清理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及周围神经、淋巴结、残存腹膜。 (2) 在腰大肌前面寻认解剖睾丸动脉和睾丸静脉。 (3) 清理出腹主动脉其它分支。 23、清理出下腔静脉及其主要属支。 24、探查膈。膈的起点、膈脚、胸肋三角和腰肋三角。 25、剖查腹腔神经丛、腰交感干。 实验五 盆部与会阴 一、教学目的 学习盆腔器官的位置、毗邻、血供、淋巴回流与神经支配。了解盆膈的构成,输精管盆段及 精囊腺,盆部的神经及淋巴引流,尿生殖区的层次结构与血管神经,阴茎的构造。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直肠的位置、毗邻、血供、淋巴回流与神经支配。 2.掌握膀胱位置、毗邻,前列腺位置、形态与毗邻。 3.掌握子宫位置、毗邻,固定装置与血供,淋巴回流,卵巢位置,固定装置及血供。 4.掌握坐骨直肠窝境界及内容物。 5.熟悉女性输尿管盆部的行径,输尿管位置,分部及血供。 6.熟悉阴囊及睾丸、精索被膜。 7.了解盆膈的构成,输精管盆段及精囊腺,盆部的神经及淋巴引流,会阴的概念,尿生殖区 的层次结构与血管神经,阴茎的构造。 三、教学内容 1.观察盆腔脏器的排列。 2.观察盆腔的腹膜。 3.追查输尿管、输精管或子宫园韧带。 4.锯切盆部,平第 4,5 腰椎间,水平锯断躯干。 5.探查盆筋膜间隙。 6.解剖观察盆部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7.解剖阴茎。 8.解剖阴囊。 9.正中矢状面平分盆部和会阴。 10.观察尿道。 11.解剖肛门三角
12.解剖尿生殖三鱼。 实验六脊柱区 一、教学目的 学习背部由浅入深的层次结构以及脊髓外被三层被膜 二、教学要求 1,熟悉背部体表标志 2.熟悉背部由浅入深的结构层次。 3.熟悉背部的肌肉层次,位置和作用 4.熟悉胸腰筋膜的位置和分布。 5,熟悉听诊三角、腰上三角的组成,内容及临床意义。 6.了解腰下三角的位置,枕大神经和睿上皮神经的位置和分布。 7.了解背深部的血管和神经。 三、教学内容 L摸认林处降凸、上顶线、乳突、第7颈推棘笑肩胛☒、.启峰启骨下角第12.肋 髂嵴、.解后上棘,骶角和颈、.胸、.腰推棘突等骨性标志。 2.解剂皮神经和浅血管:暴露出深筋膜。 3.解剖背深筋膜浅层」 4视察背浅肌及浅部肌间三角。 5.解剂斜方肌和背阔肌。 6.观察背浅肌深层和腰上,三角。 7.解剖背深筋膜深层。 8.解副聚資肌。 9.解剂枕下三角 10.解剖推管。 实验七上肢 一、教学目的 学习肩部、腋腔、臂前区、肘前区、前臂前区、手掌、三角肌区、肩用区、臂后 区、肘后区、前臂后区局部层次结构。 二、教学要求 (一)、腋脖 1,熟悉上肢的境界、分部和表面解剖。 2.了解腋区境界、位置、浅层结构。了解腋腔各壁的构成。 3.掌握腔后壁的层次结构,掌握三边孔与四边孔及穿行结构 4,掌握腋腔的内容(腋动脉分段,分支及其与臂丛的毗邻关系, 5.掌握骸淋巴结的位置及流注关系)。 6.掌握肩胛动脉网的构成及临床意义 (二)、臂前区 9
9 12.解剖尿生殖三角。 实验六 脊柱区 一、教学目的 学习背部由浅入深的层次结构以及脊髓外被三层被膜。 二、教学要求 1.熟悉背部体表标志。 2.熟悉背部由浅入深的结构层次。 3.熟悉背部的肌肉层次,位置和作用。 4.熟悉胸腰筋膜的位置和分布。 5.熟悉听诊三角、腰上三角的组成,内容及临床意义。 6.了解腰下三角的位置,枕大神经和臀上皮神经的位置和分布。 7.了解背深部的血管和神经。 三、教学内容 1.摸认枕处隆凸、上项线、乳突、第 7 颈椎棘突、肩胛冈、肩峰、肩胛骨下角、第 12 肋、 髂嵴、髂后上棘、骶角和颈、胸、腰椎棘突等骨性标志。 2.解剖皮神经和浅血管,暴露出深筋膜。 3.解剖背深筋膜浅层。 4.观察背浅肌及浅部肌间三角。 5.解剖斜方肌和背阔肌。 6.观察背浅肌深层和腰上三角。 7.解剖背深筋膜深层。 8.解剖竖脊肌。 9.解剖枕下三角。 10.解剖椎管。 实验七 上肢 一、教学目的 学习肩部、腋腔、臂前区、肘前区、前臂前区、手掌、三角肌区、肩胛区、臂后 区、肘后区、前臂后区局部层次结构。 二、教学要求 (一)、腋腔 1.熟悉上肢的境界、分部和表面解剖。 2.了解腋区境界、位置、浅层结构。了解腋腔各壁的构成。 3.掌握腋腔后壁的层次结构,掌握三边孔与四边孔及穿行结构。 4.掌握腋腔的内容(腋动脉分段,分支及其与臂丛的毗邻关系, 5.掌握腋淋巴结的位置及流注关系)。 6.掌握肩胛动脉网的构成及临床意义。 (二)、臂前区
1.堂探头静歌及贵要静脉的行径 2.掌握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的走行 和分布 3.掌握肱动脉的走行、分支和分布。 (三)、肘前区 1.掌握时正中静脉与头静脉、贵要静脉吻合类型及应用意义。 2.了解滑车上淋巴结 3.掌握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排列关系。 4.掌握肘关节动脉网的构成 (四)、前臂前区 1.了解浅层结构、前骨筋膜鞘构成及肌肉的配布 2.掌握前臂前区血管神经束的构成、行径。 (五)、手 1.了解手掌的表面解剖、手掌的皮肤特点和神经支配。 2.熟悉手掌深筋膜、骨筋膜鞘构成及内容。 3.掌握腕管的构成及内容和临床意义。 4.掌握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分支 5,掌浅弓和掌深弓构成及分支。 6,熟悉掌中间隙、鱼际间隙的位置和交通 (六)、三角肌区、肩胛区 1.掌握三角肌区、肩胛区的血管和神经。 2.堂挥肩胛动脉网构成及临床意义。 (七)、臂后区 1,了解浅层结构及臂后区骨筋膜鞘 2.熟悉桡神经及肱深血管的行程、分支、分布。 (八)、时后风 了解肘后三角和肘外侧三角。 (九)、前臂后区 1.了解浅层结构、后骨筋膜椭的构成及肌肉配布。 2.掌握骨间后血管、神经行程和分布。 三、教学内容 1、腋腔 (1、切口及翻起皮片。 (2)、解剖浅筋膜,寻找分离胸廊内动脉的前穿支和肋间神经前皮支,肋间后动脉 外侧穿支及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3)、解剖乳房。 (4)、清除浅筋膜,暴露观察胸大肌、前锯肌。 (5)、沿胸大肌起点切开并翻向外上方(注意与该肌有关的胸肩峰动脉,胸内、外 10
10 1.掌握头静脉及贵要静脉的行径。 2.掌握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的走行 和分布。 3.掌握肱动脉的走行、分支和分布。 (三)、肘前区 1.掌握肘正中静脉与头静脉、贵要静脉吻合类型及应用意义。 2.了解滑车上淋巴结。 3.掌握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排列关系。 4.掌握肘关节动脉网的构成。 (四)、前臂前区 1.了解浅层结构、前骨筋膜鞘构成及肌肉的配布。 2.掌握前臂前区血管神经束的构成、行径。 (五)、手掌 1.了解手掌的表面解剖、手掌的皮肤特点和神经支配。 2.熟悉手掌深筋膜、骨筋膜鞘构成及内容。 3.掌握腕管的构成及内容和临床意义。 4.掌握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分支。 5.掌浅弓和掌深弓构成及分支。 6.熟悉掌中间隙、鱼际间隙的位置和交通。 (六)、三角肌区、肩胛区 1.掌握三角肌区、肩胛区的血管和神经。 2.掌握肩胛动脉网构成及临床意义。 (七)、臂后区 1.了解浅层结构及臂后区骨筋膜鞘。 2.熟悉桡神经及肱深血管的行程、分支、分布。 (八)、肘后区 了解肘后三角和肘外侧三角。 (九)、前臂后区 1.了解浅层结构、后骨筋膜鞘的构成及肌肉配布。 2.掌握骨间后血管、神经行程和分布。 三、教学内容 1、腋腔 (1)、切口及翻起皮片。 (2)、解剖浅筋膜,寻找分 离胸廓内动脉的前穿支和肋间神经前皮支, 肋间后动脉 外侧穿支及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3)、解剖乳房。 (4)、清除浅筋膜,暴露观察胸大肌、前锯肌。 (5)、沿胸大肌起点切开并 翻向外上方(注意与该肌有关的胸肩峰动脉 ,胸内、外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遵义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局部解剖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等本科专业使用).pdf
- 遵义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供本科智能医学专业使用).pdf
- 遵义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人体解剖学理论教学大纲(供本科智能医学专业使用).pdf
- 遵义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供本科运动康复、康复治疗专业使用).pdf
- 遵义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供本科检验技术、预防、临药、影技等专业使用).pdf
- 遵义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人体解剖学理论教学大纲(供本科检验技术、预防、临药、影技等专业使用).pdf
- 遵义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供本科医学护理学、助产专业使用).pdf
- 遵义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Systematic Anatomy(含实验及教案讲义,共二十一章,含实验).pdf
- 南华大学:2019版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pdf
- 山西师范大学:《人体组织与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科技学院:《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pdf
- 郑州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免疫学防治(主讲:李付广,打印版).docx
- 郑州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肿瘤免疫 Immunity to Tumors(英文版).docx
- 郑州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免疫缺陷病(打印版).docx
- 郑州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移植免疫 Transplantation Immunology.docx
- 郑州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超敏反应(打印版)HYPERSENSITIVITY.docx
- 郑州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抗体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抗体的发现.docx
- 郑州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淋巴细胞发育、迁移及分化抗原表达.docx
- 郑州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免疫学基础(打印版)Medical Immunology.docx
- 郑州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免疫学教案(任课教师:杜英).docx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用,负责人:李帆).doc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寄生虫学)人体寄生虫学概述、绦虫.ppt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寄生虫学)医学蠕虫——线虫.ppt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寄生虫学)医学蠕虫——吸虫.ppt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寄生虫学)医学原虫.ppt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寄生虫学)医学节肢动物.ppt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寄生虫学)实验五寄生虫实验.ppt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练习习题库(选择题含答案).docx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10 免疫学应用.doc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11 实验一 免疫学实验.doc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12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doc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13 实验二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doc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14 细菌的生理与变异.doc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15 实验三 细菌的接种及生长现象.doc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16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doc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17 实验四 微生物的分布与消毒灭菌.doc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18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doc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19 化脓性细菌.doc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01 绪论(负责人:李帆).doc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20 消化道传播细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