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10讲 曲线详细测设的直角坐标法

土木工程測量学教程(下)教亲 10-1 第10讲 教学目标:掌握曲线坐标计算公式,掌握坐标变换的公式和测设数据计算的方法 以及测设方法 重点难点:曲线点坐标计算,曲线点在两种坐标系中的坐标变换,测设数据计算 5-5曲线详细测设的直角坐标法(自学) 5-6任意点极坐标法测设曲线 任意点极坐标法测设曲线的原理 优点:设站灵活,不受地形条件限制,主点和曲线细部点可同时测设 关键:统一直角坐标系下的控制点、曲线点直角 坐标的计算以及测设数据的计算 原理 首先计算曲线点A在ZH-xy坐标系中的坐标 y),通过坐标变换计算出其在O-XY坐标系中 的坐标(X,Y),当已知控制点M、N在OXY坐 标系中的坐标时,即可用坐标反算的方法计算出 MN的坐标方位角以及MA的坐标方位角aMA及 其水平距离dMA,将仪器安置在M点后视N点, 设置度盘读数为aMN,然后转动照准部,当度盘 读数为aM时得到MA的方向,在此方向上测设 水平距离dMA,就可以测设出曲线点A。 坐标计算 坐标系的建立主要取决于控制点的情况。如果控制点是为测设曲线而布设的,则坐标系 般采用ZH—Y坐标系统;如果控制点是既有控制点,则控制点所在的坐标系就是统一坐 标系,即既有坐标系统。 1.zH_XY测量坐标系下曲线点坐标计算 ZH-HY段 曲线点的坐标根据缓和曲线 40R2b2 y 6R0336R3
土木工程测量学教程(下)教案 10-1 O M N ZH H Y Y H H Z A B C α M N αMA dMA α MN x y y O x 第10讲 教学目标:掌握曲线坐标计算公式,掌握坐标变换的公式和测设数据计算的方法 以及测设方法。 重点难点:曲线点坐标计算,曲线点在两种坐标系中的坐标变换,测设数据计算 5—5 曲线详细测设的直角坐标法(自学) 5—6 任意点极坐标法测设曲线 一. 任意点极坐标法测设曲线的原理 优点:设站灵活,不受地形条件限制,主点和曲线细部点可同时测设。 关键:统一直角坐标系下的控制点、曲线点直角 坐标的计算以及测设数据的计算。 原理: 首先计算曲线点A在ZH-xy坐标系中的坐标 (x,y),通过坐标变换计算出其在 O-XY 坐标系中 的坐标(X,Y),当已知控制点 M、N 在 O-XY 坐 标系中的坐标时,即可用坐标反算的方法计算出 MN的坐标方位角以及 MA的坐标方位角αMA 及 其水平距离 dMA ,将仪器安置在 M 点后视 N 点, 设置度盘读数为αMN,然后转动照准部,当度盘 读数为αMA 时得到 MA 的方向,在此方向上测设 水平距离 dMA,就可以测设出曲线点 A。 二. 坐标计算 坐标系的建立主要取决于控制点的情况。如果控制点是为测设曲线而布设的,则坐标系 一般采用 ZH—XY 坐标系统;如果控制点是既有控制点,则控制点所在的坐标系就是统一坐 标系,即既有坐标系统。 1.ZH—X Y 测量坐标系下曲线点坐标计算 ZH~HY 段 曲线点的坐标根据缓和曲线 6 336 40 3 0 3 7 0 3 2 0 2 5 = − = − R l l Rl l y R l l x l A A A A A A

土木工程測量学教程(下)教亲 10-2 方程计算 当曲线右偏时y4坐标为正,左偏时y坐标为负 HYYH段曲线点的坐标为 xg=Sinar yB=+R(I-cosaB)+plf 式中an=EB一人m+Bn,曲线右偏时y坐标为正,左偏时ym坐标为负 YHHZ段曲线点在以HE点为原点,以HZ点切线为X轴,交点至HZ方向为正向的测 量坐标系(HZ-XY)下的坐标为 C40R22 7c C 6336Rl3 式中,lc为C点到缓和曲线起点的曲线长;按里程增加方向,当曲线右偏时yc坐标为正, 左偏时yc坐标为负。 根据坐标平移、旋转公式,将YHHZ段曲线点的坐标换算到ZH—XY坐标系下,为 式中,y为两坐标系X轴间的夹角,其与线路转向角的关系是:y=az或y=-ay;xmz、yHz 为HZ点在ZH—XY下的坐标,且为 xHz=T(I+cosy) ym=± Tiny 2既有坐标系下曲线点坐标计算 既有坐标系下曲线点坐标计算分两步:第一步是按前述方法计算出整条曲线在ZH-XY 坐标系下的坐标:第二步是根据ZHX坐标系与既有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应用坐标平移 旋转公式,将坐标转换到既有坐标系O-XY下 3控制点的坐标计算 若控制点为既有控制点,则其坐标为既有坐标;若控制点是专为测设曲线而建立的,则
土木工程测量学教程(下)教案 10-2 方程计算: 当曲线右偏时 yA 坐标为正,左偏时 yA 坐标为负。 HY~YH 段曲线点的坐标为: = − + = + [ (1 cos ) ] sin y R p x R m B B B B 式中 + 0 − = R KB K HY B ,曲线右偏时 yB 坐标为正,左偏时 yB 坐标为负。 YH~HZ 段曲线点在以 HZ 点为原点,以 HZ 点切线为 X 轴,交点至 HZ 方向为正向的测 量坐标系(HZ—X'Y' )下的坐标为 式中,lC为 C 点到缓和曲线起点的曲线长;按里程增加方向,当曲线右偏时 y'C 坐标为正, 左偏时 y'C坐标为负。 根据坐标平移、旋转公式,将 YH~HZ 段曲线点的坐标换算到 ZH—XY 坐标系下,为 + − = HZ HZ C C C C y x y x y x sin cos cos sin 式中,γ为两坐标系 X 轴间的夹角,其与线路转向角的关系是:γ=Z 或γ= -Y ;xHZ、yHZ 为 HZ 点在 ZH—XY 下的坐标,且为 = = + sin (1 cos ) y T x T HZ HZ 2.既有坐标系下曲线点坐标计算 既有坐标系下曲线点坐标计算分两步:第一步是按前述方法计算出整条曲线在 ZH—XY 坐标系下的坐标;第二步是根据 ZH—XY 坐标系与既有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应用坐标平移、 旋转公式,将坐标转换到既有坐标系 O—XY 下。 3.控制点的坐标计算 若控制点为既有控制点,则其坐标为既有坐标;若控制点是专为测设曲线而建立的,则 6 336 40 3 0 3 7 0 3 2 0 2 5 = − = − − R l l Rl l y R l l x l C C C C C C

土木工程測量学教程(下)教亲 应测算其坐标。 、测设数据计算 tga,=2-y 根据坐标反算的基本公式计算测设数据 √(x,-x)+(y1-y)2
土木工程测量学教程(下)教案 10-3 应测算其坐标。 二、测设数据计算 根据坐标反算的基本公式计算测设数据: = − + − − − = 2 2 , , ( ) ( ) i j j i j i j i j i i j D x x y y x x y y tg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协方差传播律及权.ppt
-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二章 精度指标与误差传播.ppt
-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平差应用实例.ppt
- 《测量学 Engineering Survey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述.ppt
- 中国地质大学:《数字测图》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数字测图成果的三维可视化.ppt
- 中国地质大学:《数字测图》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数字测图软件系统(MAPSUV)的设计.ppt
- 中国地质大学:《数字测图》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数学基础.ppt
- 中国地质大学:《数字测图》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数字测图外业.ppt
- 中国地质大学:《数字测图》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数字测图系统硬件.ppt
- 中国地质大学:《数字测图》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数字测图概述.ppt
- 中国地质大学:《数字测图》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导学(樊文有).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试验理论和现代测量技术》第五章 信号的指示和记录.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试验理论和现代测量技术》第二章 传感器的基本类型和工作原理.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试验理论和现代测量技术》第三章 信号的调理和运算.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试验理论和现代测量技术》第一章 测量、仪表及其标定.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试验理论和现代测量技术》第四章 信号的传输.ppt
- 广东工业大学:《工程测量》课程电子教案(实验实习指导书,共三部分,主编:张坤宜).doc
- 广东工业大学:《工程测量》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距离测量.pps
- 广东工业大学:《工程测量》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角度测量.pps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11讲 桥梁施工测量.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12讲 直线桥墩台定位及其纵横轴线测设.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13讲 隧道施工测量.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14讲 隧道洞内控制测量.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1讲 工程测量概述.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2讲 三角网的角度观测.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3讲 控制网平差.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4讲 条件平差算例.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5讲 线路测量.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6讲 定测放线和中桩测设.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7讲 线路施工测量.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8讲 第5章.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9讲 缓和曲线偏角计算公式.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制作:罗新宇,姚德新,王丹英).ppt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隧道施工测量.ppt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控制网平差.ppt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施工控制测量.ppt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曲线测设.ppt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桥梁施工测量.ppt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线路测量.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