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12讲 直线桥墩台定位及其纵横轴线测设

土木工程測量学教程(下)教亲 l2-1 第12讲 教学目标:了解直线桥墩台定位的主要方法,掌握交会法墩台定位数据计算及交 会方法,理解示误三角形的意义及其指标,掌握纵横轴线测设的方法和要点,了 解桥梁竣工测量的内容和方法 重点难点:墩台交会数据计算,交会放样方法 -4直线桥墩台定位及其纵横轴线测设 在桥梁施工测量中,主要的工作是墩台定位。 直线桥墩台中心坐标计算 设桥轴线控制点A为施工坐标系的原点,其里程为DKA,第i号墩的里程为DK,则该 墩中心的坐标x、y为 (16-11) 若第μ-1号墩中心的里程为DK:1,则第i号墩与第μ-1号墩的跨距为 1=DK, -DK (16-12) 二.直线桥墩台定位方法 1.直接测距法 直接测距法测设的顺序最好从一端到另一端,并在终端与桥轴线上的控制桩进行校核, 达到精度要求后,将其闭合差按比例分配于各跨距内:也可从中间向两端测设。一般不允许 从桥轴线两端的控制桩向中间测设,因为这样会将误差积累在中间衔接的一跨上,可能影响 桥梁的架设。 2.任意点置镜极坐标法 用任意点置镜极坐标法测设出墩台中心以后,须另行置镜检核。 3.前方交会法 如果桥墩所处的位置河水较深,无法直接丈量,也不便于架设反光镜时,则可采用前方 交会法测设墩位。前方交会法既可用于直线桥的墩台定位测量,也可用于曲线桥的墩台定位
土木工程测量学教程(下)教案 12-1 第12讲 教学目标:了解直线桥墩台定位的主要方法,掌握交会法墩台定位数据计算及交 会方法,理解示误三角形的意义及其指标,掌握纵横轴线测设的方法和要点,了 解桥梁竣工测量的内容和方法。 重点难点:墩台交会数据计算,交会放样方法 6—4 直线桥墩台定位及其纵横轴线测设 在桥梁施工测量中,主要的工作是墩台定位。 一. 直线桥墩台中心坐标计算 设桥轴线控制点 A 为施工坐标系的原点,其里程为 DKA,第 i 号墩的里程为 DKi,则该 墩中心的坐标 xi、yi 为 = = − i 0 i i A y x DK DK (16—11) 若第 i-1 号墩中心的里程为 DKi-1,则第 i 号墩与第 i-1 号墩的跨距为 i DKi DKA l = − (16—12) 二. 直线桥墩台定位方法 1.直接测距法 直接测距法测设的顺序最好从一端到另一端,并在终端与桥轴线上的控制桩进行校核, 达到精度要求后,将其闭合差按比例分配于各跨距内;也可从中间向两端测设。一般不允许 从桥轴线两端的控制桩向中间测设,因为这样会将误差积累在中间衔接的一跨上,可能影响 桥梁的架设。 2. 任意点置镜极坐标法 用任意点置镜极坐标法测设出墩台中心以后,须另行置镜检核。 3. 前方交会法 如果桥墩所处的位置河水较深,无法直接丈量,也不便于架设反光镜时,则可采用前方 交会法测设墩位。前方交会法既可用于直线桥的墩台定位测量,也可用于曲线桥的墩台定位 测量

土木工程測量学教程(下)教亲 l2-2 a)方交会法的基本原理 如图α、B;可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和第i号墩中心的坐标计算。测设时,置镜于C、D两 点,分别后视B和A定向,再分别测设a、B,则两条方向线的交点即为第i号墩中心的 2.编算测设数据表 为了便于作业,应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和墩台中心的坐标,预先将测设数据编制成表。墩 台定位测设数据表主要包括:置镜点、后视点、后视定向读数、前视水平度盘读数等, 后视定向读数可以安置为0°00′000″,此时要计算、B;,然后依据实际位置关系 确定墩台定位时的仪器水平度盘读数。后视定向读数也可以 安置为置镜点至后视点的坐标方位角,墩台定位时仪器水平 度盘的读数为置镜点至前视点的坐标方位角。后者的优点是 不需要计算a、B,后视定向点可以灵活选择。 3.示误三角形 示误三角形的最大边长或两交会方向与桥中线交点间 的长度,在墩台下部(承台、墩身)不应大于25mm,在墩 台上部(托盘、顶帽、垫石)不应大于15mm。若交会的 个方向为桥轴线,则以其它两个方向线的交会点P1投影在 桥轴线上的P点作为墩台中心。交会方向中不含桥轴线方向时,示误三角形的边长不应大于 30mm,并以交会得的示误三角形的重心作为桥墩台中心。 为保证墩台交会必要的精度,必须对交会角的大小加以限制。如果交会的一个方向为桥 轴线方向,当置镜点位于桥轴线两侧时,交会角应在90°~150°之间:当置镜点位于桥轴 线一侧时,交会角应在60°~110°之间 三.纵横轴线测设 为消除仪器误差和便于恢复墩台的纵横轴线,测设时,应采用经纬仪正倒镜分中法,并 在墩台两侧的适当位置以不少于3个木桩将纵横轴线的方向予以标定,这些轴线标志桩称为 护桩。护桩应位于施工场地以外、地质情况稳定、土质坚实处;若工期较长,则还应用水泥 包桩或埋设混凝土桩,防止点位变化。护桩设出后,要对其统一进行编号并绘制点之记,以 便于管理和使用 例6-3 6-5桥梁竣工测量 墩台施工完成后架梁前,应做如下测量工作
土木工程测量学教程(下)教案 12-2 a) 方交会法的基本原理 如图i、βi 可 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和第 i 号墩中心的坐标计算。测设时,置镜于 C、D 两 点,分别后视 B 和 A 定向,再分别测设i、βi ,则两条方向线的交点即为第 i 号墩中心的 位置。 2. 编算测设数据表 为了便于作业,应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和墩台中心的坐标,预先将测设数据编制成表。墩 台定位测设数据表主要包括:置镜点、后视点、后视定向读数、前视水平度盘读数等。 后视定向读数可以安置为 0°00′00.0″,此时要计算i、βi ,然后依据实际位置关系 确定墩台定位时的仪器水平度盘读数。后视定向读数也可以 安置为置镜点至后视点的坐标方位角,墩台定位时仪器水平 度盘的读数为置镜点至前视点的坐标方位角。后者的优点是 不需要计算i、βi ,后视定向点可以灵活选择。 3. 示误三角形 示误三角形的最大边长或两交会方向与桥中线交点间 的长度,在墩台下部(承台、墩身)不应大于 25mm,在墩 台上部(托盘、顶帽、垫石)不应大于 15mm。若交会的一 个方向为桥轴线,则以其它两个方向线的交会点 P1 投影在 桥轴线上的 P 点作为墩台中心。交会方向中不含桥轴线方向时,示误三角形的边长不应大于 30mm,并以交会得的示误三角形的重心作为桥墩台中心。 为保证墩台交会必要的精度,必须对交会角的大小加以限制。如果交会的一个方向为桥 轴线方向,当置镜点位于桥轴线两侧时,交会角应在 90°~150°之间;当置镜点位于桥轴 线一侧时,交会角应在 60°~110°之间。 三. 纵横轴线测设 为消除仪器误差和便于恢复墩台的纵横轴线,测设时,应采用经纬仪正倒镜分中法,并 在墩台两侧的适当位置以不少于 3 个木桩将纵横轴线的方向予以标定,这些轴线标志桩称为 护桩。护桩应位于施工场地以外、地质情况稳定、土质坚实处;若工期较长,则还应用水泥 包桩或埋设混凝土桩,防止点位变化。护桩设出后,要对其统一进行编号并绘制点之记,以 便于管理和使用。 例 6-3 6—5 桥梁竣工测量 墩台施工完成后架梁前,应做如下测量工作。 B C P1 A P P2 P3 D 图 16—27 γ

土木工程測量学教程(下)教亲 12-3 1.测定墩台中心、纵横轴线及跨距 跨距与设计跨距之差超过2cm时,应根据墩台设计允许偏差逐墩调整跨距 2.丈量墩台各部尺寸 以墩台纵横轴线为依据,丈量顶帽的长和宽;按设计尺寸放样支座轴线及梁端轮廓线, 并弹出墨线,供支座安装和架梁使用。 3.测定墩帽和支承垫石的高程 如果运营期间要对墩台进行变形观测,则应对两端岸水准点及各墩顶的水准标以不低于 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联测 桥梁竣工后,应测定桥中线、纵横坡度等并根据测量结果,按规定编绘墩台中心距表、 墩顶水准点和垫石高程表、墩台竣工平面图、桥梁竣工平面图等
土木工程测量学教程(下)教案 12-3 1.测定墩台中心、纵横轴线及跨距 跨距与设计跨距之差超过 2cm 时,应根据墩台设计允许偏差逐墩调整跨距。 2.丈量墩台各部尺寸 以墩台纵横轴线为依据,丈量顶帽的长和宽;按设计尺寸放样支座轴线及梁端轮廓线, 并弹出墨线,供支座安装和架梁使用。 3.测定墩帽和支承垫石的高程 如果运营期间要对墩台进行变形观测,则应对两端岸水准点及各墩顶的水准标以不低于 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联测。 桥梁竣工后,应测定桥中线、纵横坡度等并根据测量结果,按规定编绘墩台中心距表、 墩顶水准点和垫石高程表、墩台竣工平面图、桥梁竣工平面图等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11讲 桥梁施工测量.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10讲 曲线详细测设的直角坐标法.doc
-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协方差传播律及权.ppt
-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二章 精度指标与误差传播.ppt
-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平差应用实例.ppt
- 《测量学 Engineering Survey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述.ppt
- 中国地质大学:《数字测图》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数字测图成果的三维可视化.ppt
- 中国地质大学:《数字测图》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数字测图软件系统(MAPSUV)的设计.ppt
- 中国地质大学:《数字测图》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数学基础.ppt
- 中国地质大学:《数字测图》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数字测图外业.ppt
- 中国地质大学:《数字测图》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数字测图系统硬件.ppt
- 中国地质大学:《数字测图》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数字测图概述.ppt
- 中国地质大学:《数字测图》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导学(樊文有).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试验理论和现代测量技术》第五章 信号的指示和记录.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试验理论和现代测量技术》第二章 传感器的基本类型和工作原理.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试验理论和现代测量技术》第三章 信号的调理和运算.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试验理论和现代测量技术》第一章 测量、仪表及其标定.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试验理论和现代测量技术》第四章 信号的传输.ppt
- 广东工业大学:《工程测量》课程电子教案(实验实习指导书,共三部分,主编:张坤宜).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13讲 隧道施工测量.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14讲 隧道洞内控制测量.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1讲 工程测量概述.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2讲 三角网的角度观测.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3讲 控制网平差.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4讲 条件平差算例.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5讲 线路测量.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6讲 定测放线和中桩测设.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7讲 线路施工测量.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8讲 第5章.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讲义(下册)第9讲 缓和曲线偏角计算公式.doc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制作:罗新宇,姚德新,王丹英).ppt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隧道施工测量.ppt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控制网平差.ppt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施工控制测量.ppt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曲线测设.ppt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桥梁施工测量.ppt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线路测量.ppt
- 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角度测量.ppt
- 黑龙江工程学院:《遥感原理与应用》习题库.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