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综合试卷5(答案)

参考答案 (五)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C2、D3、B4、B5、C6、C7、B8、B9、B10、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BDE2、ABCD3、ABC4、BCD5、BCD6、ABE7、BD8、BC9、ABC10ABCD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2. V3. V4. ×5. V6. V7. V8. × 9. V10.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5分①该资产的年折日率=2/6=1/3②第一年应计提折旧额=32400×1/3=10800元1分③第二年应计提折旧日额=(32400-10800)×1/3=7200元1分④第三年应计提折旧日额=(32400-10800-7200)×1/3=4800元1分③第四年应计提折旧日额=(32400-10800-7200-4800)×1/3=3200元1分③第五年应计提折日额=(32400-10800-7200-4800-3200-700)×1/2=2850元0.5分①第六年应计提折旧额=2850元0.5分2.5分①第一年末,计提坏账准备:100000×3%=300元1分②第二年末,计提坏账准备:120000×3%o-300+600=660元2分③第三年末,计提坏账准备:130000×3%o-360-500=-470元2分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单式记账法在实际运用中手续简便,但它不能全面反映经济活动过程,账户记录的数字之间缺之必然的联系,导致会计资料不完整,难以满足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复式记账法能够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在复式记账法下,账户记录的结果可以进行试算平衡,有利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2.直接费用是指能够确认属于某种产品、并能根据原始凭证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中去的费用。间接费用是指不能确认属于某种产品,因而不能根据原始凭证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的费用。一般而言,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为直接费用,制造费用为间接费用。3.会计人员的职责是指会计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应尽的职务和责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进行会计核算。(2)实行会计监督。(3)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拟订本单位办理会计事项的制度和具体办法,并组织贯彻执。(4)参与拟订经济计划、业务计划、考核分析预算和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提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和措施。(5)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妥善保管会计凭证、账薄、报表等会计档案资料。会计人员的权限是指会计人员在自已的工作岗位上拥有的权利范围。具体包括:1)会计人员有权要求单位有关部门、人员认真执行计划、预算,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和财务会计制度。2)会计人员有权参与本单位编制计划、制度定额,签订经济合同,参与有关的生产、经营管理会议。3)会计人员有权监督检查本单位有关部门的财务收支、资金使用和财产保管、收发、计量、检验等情况。六、业务题(35分)1.30分(每小题2分)26180(1)借:在途物资一A材料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442030600贷:银行存款
参考答案(五)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D 3、B 4、B 5、C 6、C 7、B 8、B 9、 B 1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BDE 2、ABCD 3、ABC 4、BCD 5、BCD 6、ABE 7、BD 8、BC 9、ABC 10ABCD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5分 ①该资产的年折旧率=2/6=1/3 ②第一年应计提折旧额=32400×1/3=10800元 1分 ③第二年应计提折旧额=(32400-10800)×1/3=7200元 1分 ④第三年应计提折旧额=(32400-10800-7200)×1/3=4800元 1分 ⑤第四年应计提折旧额=(32400-10800-7200-4800)×1/3=3200元 1分 ⑥第五年应计提折旧额=(32400-10800-7200-4800-3200-700)×1/2=2850元 0.5分 ⑦第六年应计提折旧额= 2850元 0.5分 2. 5分 ①第一年末,计提坏账准备:100000×3‰=300元 1分 ②第二年末,计提坏账准备:120000×3‰-300+600=660元 2分 ③第三年末,计提坏账准备:130000×3‰-360-500=-470元 2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单式记账法在实际运用中手续简便,但它不能全面反映经济活动过程,账户记录的数字之间缺乏 必然的联系,导致会计资料不完整,难以满足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复式记账法能够全面反映经济 活动情况;在复式记账法下,账户记录的结果可以进行试算平衡,有利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2. 直接费用是指能够确认属于某种产品、并能根据原始凭证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中去的费用。间 接费用是指不能确认属于某种产品,因而不能根据原始凭证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的费用。一般而 言,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为直接费用,制造费用为间接费用。 3. 会计人员的职责是指会计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应尽的职务和责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进行会计核算。(2)实行会计监督。(3)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拟 订本单位办理会计事项的制度和具体办法,并组织贯彻执。(4)参与拟订经济计划、业务计划、考 核分析预算和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提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和措施。(5)按照国 家会计制度的规定,妥善保管会计凭证、账薄、报表等会计档案资料。 会计人员的权限是指会计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拥有的权利范围。具体包括:1)会计人员有 权要求单位有关部门、人员认真执行计划、预算,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和财务会计制度。2)会计人员 有权参与本单位编制计划、制度定额,签订经济合同,参与有关的生产、经营管理会议。3)会计人 员有权监督检查本单位有关部门的财务收支、资金使用和财产保管、收发、计量、检验等情况。 六、业务题(35分) 1. 30分(每小题2分) (1)借:在途物资—A材料 261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4420 贷:银行存款 30600

(2)借:原材料一A材料26180贷:在途物资一A材料26180(3)借:生产成本一甲产品43000乙产品16000贷:原材料一A材料13000-B材料46000借:应收账款35100(4)贷:主营业务收入一甲产品3000051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5)借:库存现金3000贷:银行存款3000(6)借:管理费用800贷:银行存款80056160(7)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一乙产品48000应交税费8160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8)借:银行存款58500贷:应收账款58500(9)借:库存现金3501650管理费用2000贷:其他应收款280(10)批准前借:待处理资产损益贷:库存现金280280批准后借:其他应收款280贷:待处理资产损益(11)批准前1000借:原材料-C材料贷:待处理资产损益1 0001000批准后借:待处理资产损益1 000贷:管理费用(12)借:生产成本一甲产品23600乙产品14600制造费用62004600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49000600(13)借:财务费用600贷:应付利息4000(14)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800贷:银行存款4800(15)借:制造费用3400管理费用1490贷:累计折旧48902.5分(1)资产类项目:2分应收账款:6500+300=6800预付账款:2400+400=2800
(2) 借:原材料—A材料 26180 贷:在途物资—A材料 26180 (3)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43000 —乙产品 16000 贷:原材料—A材料 13000 —B材料 46000 (4) 借:应收账款 35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5100 (5) 借:库存现金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6) 借:管理费用 800 贷:银行存款 800 (7) 借:银行存款 56160 贷:主营业务收入—乙产品 4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8160 (8) 借:银行存款 58500 贷:应收账款 58500 (9) 借:库存现金 350 管理费用 1650 贷:其他应收款 2000 (10) 批准前 借:待处理资产损益 280 贷:库存现金 280 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 280 贷:待处理资产损益 280 (11) 批准前 借:原材料-C材料 1 000 贷:待处理资产损益 1 000 批准后 借:待处理资产损益 1 000 贷:管理费用 1 000 (12)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23600 —乙产品 14600 制造费用 6200 管理费用 4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49000 (13) 借:财务费用 600 贷:应付利息 600 (14) 借:制造费用 4000 管理费用 800 贷:银行存款 4800 (15) 借:制造费用 3400 管理费用 1490 贷:累计折旧 4890 2. 5分 (1)资产类项目:2分 应收账款:6500+300=6800 预付账款:2400+400=2800

存货:30000+40000+8000=78000固定资产:1000000-150000=850000(2)负债类项目:2分应付账款:3700+300=4000预收账款:1900+1200=3100应付利息:420应付利润:570:1分(3)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实收资本:2000000
存货:30000+40000+8000=78000 固定资产:1000000-150000=850000 (2)负债类项目:2分 应付账款:3700+300=4000 预收账款:1900+1200=3100 应付利息:420 应付利润:570 (3)所有者权益类项目: 1分 实收资本:200000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综合试卷4(答案).pdf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综合试卷3(答案).pdf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综合试卷2(答案).pdf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综合试卷1(答案).pdf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综合试卷1(题目).doc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综合试卷4(题目).doc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综合试卷5(题目).doc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综合试卷3(题目).doc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综合试卷2(题目).doc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2章 会计工作组织 第二节 会计机构.ppt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2章 会计工作组织 第一节 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原则和内容.ppt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2章 会计工作组织 第四节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ppt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2章 会计工作组织 第三节 会计人员.ppt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1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ppt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知识点题库)第十一章 会计工作组织(含参考答案).docx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十二章 会计工作组织(题目).doc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十二章 会计工作组织(参考答案).doc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pptx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1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ppt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1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编制.ppt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Chapter 7 Long-lived Assets and Depreciation.pdf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Chapter 6 Valuing Inventories, Cost of Goods Sold, and Gross Profit.pdf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Chapter 4 Accounting Cycle(Ⅲ).pdf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Chapter 5 Sales Revenue, Cash, and Accounts Receivable.pdf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Chapter 2 Accounting Cycle(Ⅰ).pdf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Chapter 1 Accounting and Its Environment.pdf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Chapter 3 Accounting Cycle(Ⅱ).pdf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企业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武汉理工大学:陈晓芳).ppt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会计人 之 “中国梦 ”.ppt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会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趋势.ppt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Public Finance A.doc
- 《公共财政学》课程授课教案(完整讲义,共十六章,华北理工大学:鲁敏).doc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点)公共财政学重点难点.docx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公共财政学 Public Finance(共九章).ppt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公共财政学A卷(试题).doc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公共财政学B卷(试题).doc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公共财政学A卷(答案).doc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公共财政学B卷(答案).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Microeconomics(一).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Macroeconomics(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