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22年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汇编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22版理论课教学大纲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2022 版理论课教学大纲

目录《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3..23《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33.42《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50.59《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高频电路》课程教学大纲..68《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大纲77《信息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86《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93《MATLAB与工程应用》课程教学大纲,103《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109.119《信息网络》课程教学大纲,《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26..134《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嵌入式系统原理应用》课程教学大纲145.155《FPGA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164171《语音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179《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186193《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大纲,《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大纲..199205《移动应用系统开发》课程教学大纲,《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教学大纲2132
2 目录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4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3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3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33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42 《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50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59 《高频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68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大纲. 77 《信息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86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93 《MATLAB 与工程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103 《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109 《信息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119 《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26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34 《嵌入式系统原理应用》课程教学大纲.145 《FPGA 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155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164 《语音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171 《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179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186 《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大纲. 193 《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大纲. 199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课程教学大纲. 205 《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213

221《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27233《片上系统(SoC)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39《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电子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49.255《电子线路CAD》课程教学大纲《电器及PLC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63.271《逻辑电路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79《通信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88《集成电路工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294《微纳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教学大纲2
3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21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27 《片上系统(SoC)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33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39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49 《电子线路 CAD》课程教学大纲.255 《电器及 PLC 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63 《逻辑电路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71 《通信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79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288 《微纳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教学大纲.294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Fundamentals of CircuitAnalysis)执笔者:邵强审核人:钟昌乐编写日期:2022年9月课程基本信息一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课单位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工程学科基础课程课程类型否课程性质必修课是否为双语学分数3.5学分学时数总学时52学时,其中:实验12学时:课外0学时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后续课程模拟电子技术二、课程简述《电路分析基础》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电阻电路的基本分析: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动态电路的相量分析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运算: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电工理论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本课程的学习对树立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其课程目标主要表在以下三方面:课程目标1:应使学生牢固掌握电路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典型应用。课程目标2:应使学生学会分析电路的基本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课程目标3:理解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够用电路分析的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计算一些简单、典型的实际电路。4
4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Fundamentals of Circuit Analysis) 执笔者:邵强 审核人:钟昌乐 编写日期:2022 年 9 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开课单位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类型 工程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课 是否为双语 否 学分数 3.5 学分 学时数 总学时 52 学时,其中:实验 12 学时;课外 0 学时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后续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 二、课程简述 《电路分析基础》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电阻电路的基本分析;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动态电路的 相量分析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运算;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 决电工理论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对树立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培养学生的 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其课程目 标主要表在以下三方面: 课程目标 1:应使学生牢固掌握电路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典 型应用。 课程目标 2:应使学生学会分析电路的基本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 课程目标 3:理解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够用电路分析的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计算一 些简单、典型的实际电路

本课程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起到如下支撑作用:课程目标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支撑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权重1-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表述电1-工程知识课程目标1,20.2子信息领域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建模及求解。2-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2-问题分析0.2原理,识别并判断电子信息专业复杂工程问题中课程目标2的关键环节。4-1.能够通过科学原理、调研、文献研究等方法0.24-研究分析并研究特定的电子信息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目标3解决方案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一)考核目标《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对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电路理论的基础知识,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二)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采取平时作业、平时考勤和期末闭卷考试。(三)成绩评定考试成绩(60%)+平时作业(30%)+平时考勤(10%)五、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以“章”为单位说明本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安排、重点、难点、课程思政,以及为达成教学目标或核心能力培养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格式如下: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重点:元件的伏安关系及功率计算、基尔霍夫定律难点: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课程思政:简述经典的电路规律的发现,讲述科学家们的科学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技术介绍与举例教学一、基本内容:1、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概念,线性与非线性的概念。2、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5
5 本课程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起到如下支撑作用: 课程目标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支撑 权重 1-工程知识 1-1.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表述电 子信息领域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建模及求解。 课程目标 1,2 0.2 2-问题分析 2-1.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 原理,识别并判断电子信息专业复杂工程问题中 的关键环节。 课程目标 2 0.2 4-研究 4-1. 能够通过科学原理、调研、文献研究等方法 分析并研究特定的电子信息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 解决方案 课程目标 3 0.2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目标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对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 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 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电路理论的基础知识,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采取平时作业、平时考勤和期末闭卷考试。 (三)成绩评定 考试成绩(60%)+平时作业(30%) +平时考勤(10%) 五、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章”为单位说明本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安排、重点、难点、 课程思政,以及为达成教学目标或核心能力培养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格式如下: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一、基本内容: 1、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概念,线性与非线性的概念。 2、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 重点:元件的伏安关系及功率计算、基尔霍夫定律 难点: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 课程思政: 简述经典的电路规律的发现,讲述科学家们的科学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培 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技术介绍与举例教学

3、电阻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及功率的计算。4、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5、时变与非时变的概念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时变与非时变的概念;理解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概念,线性与非线性的概念,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掌握电阻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及功率的计算,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重点: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难点:含多个电源的混连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不对称三角形与星形互换课程思政:建立学生的科研思维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分析与举例教学一、基本内容:1、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2、三角形与星形互换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电阻三角形与星形互换:掌握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重点: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难点:节点电压法:课程思政:无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举例教学一、基本内容:1、支路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2、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二、基本要求:了解支路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掌握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第四章电路定理重点:叠加定理和齐性定理,戴维南和诺顿定理6
6 3、电阻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及功率的计算。 4、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5、时变与非时变的概念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时变与非时变的概念;理解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概念,线 性与非线性的概念,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掌握电阻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 控源的伏安关系及功率的计算,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一、基本内容: 1、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 变换,输入电阻。 2、三角形与星形互换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电阻三角形与星形互换;掌握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电压源、 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一、基本内容: 1、支路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 2、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 二、基本要求: 了解支路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掌握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 第四章 电路定理 重点: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 等效变换,输入电阻。 难点:含多个电源的混连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不对称三角形与星形互换 课程思政:建立学生的科研思维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分析与举例教学 重点: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 难点:节点电压法; 课程思政:无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举例教学 重点:叠加定理和齐性定理,戴维南和诺顿定理

难点:戴维南和诺顿定理课程思政:无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举例教学一、基本内容:1、叠加定理和齐性定理。2、替代定理。3、戴维南和诺顿定理。4、对偶定理。二、基本要求:理解替代定理,对偶定理:掌握叠加定理和齐性定理,戴维南和诺顿定理。第五章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重点: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阻抗与导纳,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相量图,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难点:相量运算、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课程思政:无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举例教学一、基本内容:1、正弦量,相量法基础,有效值和相位差的概念。2、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3、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4、阻抗与导纳。5、电路的相量图表示法。6、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7、正弦稳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及计算,复功率的概念及最大功率传输。二、基本要求:理解正弦量的表示方法,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功率和储能,电路性质及其判定:功率因数及提高,复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阻抗与导纳,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相量图,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正弦稳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最大功率传输。第六章含耦合电感电路分析重点:耦合电感的VCR,含互感电路的分析,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阻抗变换作用,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方法7
7 一、基本内容: 1、叠加定理和齐性定理。 2、替代定理。 3、戴维南和诺顿定理。 4、对偶定理。 二、基本要求: 理解替代定理,对偶定理;掌握叠加定理和齐性定理,戴维南和诺顿定理。 第五章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 一、基本内容: 1、正弦量,相量法基础,有效值和相位差的概念。 2、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 3、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4、阻抗与导纳。 5、电路的相量图表示法。 6、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7、正弦稳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及计算,复功率的概 念及最大功率传输。 二、基本要求: 理解正弦量的表示方法,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功率和储能,电路性质及其判定;功率 因数及提高,复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阻抗与导纳,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相量图,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正弦稳态电路的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最大功率传输。 第六章 含耦合电感电路分析 难点:戴维南和诺顿定理 课程思政:无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举例教学 重点: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阻抗与导纳,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相量图,正弦稳态电路 的相量分析法 难点:相量运算、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课程思政:无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举例教学 重点:耦合电感的 VCR,含互感电路的分析,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阻抗变换作用,含 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方法

难点:互感的伏安关系,含互感电路的分析课程思政:无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举例教学一、基本内容:1、互感、互感系数、耦合系数、同名端的概念,耦合电感元件的VCR,去耦等效电路。2、含互感电路的分析。3、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阻抗变换作用,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二、基本要求:理解互感、同名端、耦合系数的概念。掌握耦合电感的VCR,含互感电路的分析,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阻抗变换作用,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方法,第七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重点: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难点: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课程思政:无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举例教学一、基本内容:1、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2、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3、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二、基本要求:理解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第八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重点: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和频率特性难点:RLC并联谐振电路的计算课程思政:无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举例教学一、基本内容:1、RLC串联谐振的概念,谐振的条件、特点、频率特性。2、RLC并联谐振的概念,谐振的条件、特点、频率特性。二、基本要求:理解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的概念。掌握RLC串、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和频率特性。8
8 一、基本内容: 1、互感、互感系数、耦合系数、同名端的概念,耦合电感元件的 VCR,去耦等效电路。 2、含互感电路的分析。 3、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阻抗变换作用,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 二、基本要求: 理解互感、同名端、耦合系数的概念。掌握耦合电感的 VCR,含互感电路的分析,理想 变压器的伏安关系,阻抗变换作用,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七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一、基本内容: 1、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2、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3、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二、基本要求: 理解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有效值、平均值和 平均功率。 第八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一、基本内容: 1、RLC 串联谐振的概念,谐振的条件、特点、频率特性。 2、RLC 并联谐振的概念,谐振的条件、特点、频率特性。 二、基本要求: 理解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的概念。掌握 RLC 串、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和频率特性。 难点:互感的伏安关系,含互感电路的分析 课程思政:无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举例教学 重点: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难点: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课程思政:无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举例教学 重点: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和频率特性 难点:RLC 并联谐振电路的计算 课程思政:无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举例教学

第九章二端口网络重点: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难点:二端口网络的参数计算课程思政:无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举例教学一、基本内容:1、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2、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3、二端口网络的连接。二、基本要求:了解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二端口网络的连接;掌握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第十章三相电路重点:对称三相电路线电压与相电压关系、线电流与相电流关系,对称三相电路分析难点:对称三相电路不对称故障分析课程思政:无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举例教学一、基本内容:1、对称三相电路。2、不对称三相电路。3、三相电路的功率。二、基本要求:了解三相电路基本名词。理解对称三相电路不对称故障分析,三相电路的功率: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线电压与相电压关系、线电流与相电流关系,对称三相电路分析。第十一章动态电路分析重点:会运用换路定律确定初始状态,时间常数的概念及计算,全响应的两种分解形式,直流电源作用下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三种形式及其判别式难点:一阶电路初始值的求解课程思政:无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举例教学一、基本内容:1、一阶电路方程的建立,换路定律及初始状态计算。2、时间常数的概念及计算。3、全响应的两种分解形式,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暂态响应与稳态响应。9
9 第九章 二端口网络 一、基本内容: 1、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 2、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3、二端口网络的连接。 二、基本要求: 了解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二端口网络的连接;掌握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 第十章 三相电路 一、基本内容: 1、对称三相电路。 2、不对称三相电路。 3、三相电路的功率。 二、基本要求: 了解三相电路基本名词。理解对称三相电路不对称故障分析,三相电路的功率;掌握对称 三相电路线电压与相电压关系、线电流与相电流关系,对称三相电路分析。 第十一章 动态电路分析 一、基本内容: 1、一阶电路方程的建立,换路定律及初始状态计算。 2、时间常数的概念及计算。 3、全响应的两种分解形式,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暂态响应与稳态响应。 重点: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 难点:二端口网络的参数计算 课程思政:无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举例教学 重点:对称三相电路线电压与相电压关系、线电流与相电流关系,对称三相电路分析 难点:对称三相电路不对称故障分析 课程思政:无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举例教学 重点:会运用换路定律确定初始状态,时间常数的概念及计算,全响应的两种分解形式, 直流电源作用下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三种形式及其判别式 难点:一阶电路初始值的求解 课程思政:无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举例教学

4、阶跃函数和阶跃响应。5、直流电源作用下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6、二阶电路方程的建立,固有频率的概念。7、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三种形式及其判别式。二、基本要求:了解阶跃函数和阶跃响应;理解一阶电路方程的建立,二阶电路方程的建立,固有频率的概念;掌握会运用换路定律确定初始状态,时间常数的概念及计算,全响应的两种分解形式,直流电源作用下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三种形式及其判别式。实验一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实验内容:1.测量直流电流表的内阻;2.测量直流电压表的内阻;3.进行误差计算实验目的:1.熟悉电工实验台上各类电源及各类测量仪表的布局和使用方法:2.掌握指针式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测量方法:3.熟悉电工仪表测量误差的计算方法。实验设备与器件:1.可调直流电源2.指针式电表3.可调电阻器4.固定电阻器实验二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实验内容:1.测定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2.测定非线性灯的伏安特性:3.测定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实验目的:1.学会识别常用电路元件的方法;2.掌握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3.掌握实验台上直流电工仪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实验设备与器件:1.可调直流电源2.直流数字毫安表3.直流数字电压表4.各种待测元件实验三受控源的研究实验内容:1.测量受控源VCCS的转移特性:2.测量受控源CCVS的转移特性10
10 4、阶跃函数和阶跃响应。 5、直流电源作用下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 6、二阶电路方程的建立,固有频率的概念。 7、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三种形式及其判别式。 二、基本要求: 了解阶跃函数和阶跃响应;理解一阶电路方程的建立,二阶电路方程的建立,固有频率的 概念;掌握会运用换路定律确定初始状态,时间常数的概念及计算,全响应的两种分解形式,直 流电源作用下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三种形式及其判别式。 实验⼀ 基本电⼯仪表的使⽤ 实验内容: 1.测量直流电流表的内阻; 2.测量直流电压表的内阻; 3. 进⾏误差计算 实验目的: 1.熟悉电⼯实验台上各类电源及各类测量仪表的布局和使⽤⽅法; 2.掌握指针式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测量⽅法; 3. 熟悉电⼯仪表测量误差的计算⽅法。 实验设备与器件: 1.可调直流电源 2.指针式电表 3.可调电阻器 4.固定电阻器 实验二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实验内容: 1.测定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2.测定⾮线性灯的伏安特性; 3. 测定半导体⼆极管的伏安特性; 实验目的: 1.学会识别常⽤电路元件的⽅法; 2.掌握线性电阻、⾮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3.掌握实验台上直流电⼯仪表和设备的使⽤⽅法。 实验设备与器件: 1.可调直流电源 2. 直流数字毫安表 3.直流数字电压表 4.各种待测元件 实验三 受控源的研究 实验内容: 1.测量受控源 VCCS 的转移特性; 2.测量受控源 CCVS 的转移特性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语音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路CAD》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测量》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模拟电子技术简明教程》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无线通信》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电路》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佛山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22年版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汇编.pdf
-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Modern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and Its Applications.docx
- 西安交通大学:《非电量电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pdf
- 西安交通大学:《非电量电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4章 电感式传感器.pdf
- 西安交通大学:《非电量电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测量的基本知识.pdf
- 西安交通大学:《非电量电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测量误差.pdf
- 西安交通大学:《非电量电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电阻式传感器.pdf
- 西安交通大学:《非电量电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电感式传感器.pdf
- 《CMOS模拟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基于下极板采样和噪声抵消结构的低功耗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设计.pdf
- 《CMOS模拟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3章 模拟电路的噪声与非线性.pdf
- 《CMOS模拟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1章 概述(西安交通大学:张鸿).pdf
- 《CMOS模拟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2章 OTA分析与设计.pdf
- 《CMOS模拟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4章 开关电容电路.pdf
- 《CMOS模拟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6章 有源滤波器.pdf
- 《CMOS模拟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5章 电流和电压基准.pdf
- 《CMOS模拟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8章 振荡器与频率综合.pdf
- 《CMOS模拟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7章 模数转换器.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课程概述.pptx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线性系统理论基础.pptx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概率论.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