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0
文件大小:89.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周子力执笔人:田海峰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物理工程学院课程名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课程编号:074303英文名称: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总学时:36实验学时:0理论学时:36学分:开设专业:通信工程先修课程:通信原理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一门通信工程专业选修课,也是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通信网的基本技术的入门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对现代通信网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认识,并了解现代通信的现状与发展方向,为从事通信工程专业的工作和今后继续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掌握通信网的基本概念、质量指标和现代通信网的组成。2.掌握电话网、长途网及本地网的网络结构、路由的含义、设置及选择。了解传输链路与SDH传输网的结构组成。3.理解图论的基本理论及其在路由选择和站址选择的应用方法,理解排队论的基本概念和典型的排队系统组成。4.了解B-ISDN的基本概念和信息传递方式、ATM的基本原理和ATM网的网络结构、知道ATM标准、ATM交换以及与其他网络的互连关系。5.理解接入网的基本概念、了解有线接入网中三种接入方式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HDSL和ADSL的系统结构和系统的配置方式。了解固定无线接入网和移动无线接入网的基本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周子力 执笔人:田海峰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物理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课程编号:074303 英文名称: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 总 学 时:36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0 学 分: 开设专业:通信工程 先修课程:通信原理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通信工程专业选修课,也是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通信网的基本技术的入 门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对现代通信网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认识,并了解现代通 信的现状与发展方向,为从事通信工程专业的工作和今后继续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 掌握通信网的基本概念、质量指标和现代通信网的组成。 2. 掌握电话网、长途网及本地网的网络结构、路由的含义、设置及选择。了解传输链路与 SDH 传输网的结构组成。 3. 理解图论的基本理论及其在路由选择和站址选择的应用方法,理解排队论的基本概念和典型 的排队系统组成。 4. 了解 B-ISDN 的基本概念和信息传递方式、ATM 的基本原理和 ATM 网的网络结构、知道 ATM 标准、ATM 交换以及与其他网络的互连关系。 5. 理解接入网的基本概念、了解有线接入网中三种接入方式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 HDSL 和 ADSL 的系统结构和系统的配置方式。了解固定无线接入网和移动无线接入网的基本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 功能

6.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宽带IP城域网的概念及分层结构,理解宽带IP城域网的三种骨干传输技术及接入技术,掌握IP地址规划及路由选择协议。7.掌握NO.7信令网的基本规定、组成和网路结构:数字同步网的基本概念及实现网同步的方式;电信管理网的基本概念及其体系结构。8.了解通信网规划设计的目的、任务和设计步骤的基础上,掌握局所规划、中继路由的选择与计算和用户线路的设计方法。9.了解软交换及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物联网概述1.了解物联网的概念及发展过程;2.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第二节物联网通信1.了解移动通信的特点及发展过程;2.了解宽带无线接入网的各类及特点;3.了解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概念及特点;4.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及特点。第三节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概览1.了解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教学重点:1.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概念及特点:2.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第二章蓝牙第一节蓝牙技术概述1.了解蓝牙技术发展概况、技术特点及系统组成。第二节蓝牙协议体系结构1.了解蓝牙核心协议的组成;2.理解蓝牙基带层协议的结构、编址方案、数据包格式及纠错方式;3.了解蓝牙的电话控制协议的工作过程;4.了解蓝牙主机控制接口功能规范

6. 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宽带 IP 城域网的概念及分层结构,理解宽带 IP 城域网的三种骨 干传输技术及接入技术,掌握 IP 地址规划及路由选择协议。 7. 掌握 NO.7 信令网的基本规定、组成和网路结构;数字同步网的基本概念及实现网同步的方 式;电信管理网的基本概念及其体系结构。 8. 了解通信网规划设计的目的、任务和设计步骤的基础上,掌握局所规划、中继路由的选择与 计算和用户线路的设计方法。 9. 了解软交换及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物联网概述 1. 了解物联网的概念及发展过程; 2.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 第二节 物联网通信 1. 了解移动通信的特点及发展过程; 2. 了解宽带无线接入网的各类及特点; 3. 了解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概念及特点; 4. 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及特点。 第三节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概览 1. 了解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 教学重点: 1. 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概念及特点; 2. 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 第二章 蓝牙 第一节 蓝牙技术概述 1. 了解蓝牙技术发展概况、技术特点及系统组成。 第二节 蓝牙协议体系结构 1. 了解蓝牙核心协议的组成; 2. 理解蓝牙基带层协议的结构、编址方案、数据包格式及纠错方式; 3. 了解蓝牙的电话控制协议的工作过程; 4. 了解蓝牙主机控制接口功能规范

第三节蓝牙组网与蓝牙路由机制1.理解蓝牙网络拓扑结构:2.理解蓝牙路由机制。第四节蓝牙协议子集及应用规范1.了解蓝牙通用接入协议子集包含的作用:2.理解蓝牙三种工作模式的工作过程;3.了解串口协议子集的作用;4.了解服务发现应用协议子集的作用。第五节蓝牙技术的应用1.了解蓝牙技术在替代线缆、因特网桥和临时组网三个领域的应用。教学重点:1.蓝牙技术发展概况、技术特点及系统组成:2.蓝牙基带层协议的结构、编址方案、数据包格式及纠错方式;3.蓝牙网络拓扑结构;4.蓝牙路由机制5.理解蓝牙三种工作模式的工作过程;6.蓝牙技术在替代线缆、因特网桥和临时组网三个领域的应用。教学难点:1:蓝牙基带层协议的结构、编址方案、数据包格式及纠错方式;2.蓝牙网络拓扑结构;3.蓝牙路由机制:4.理解蓝牙三种工作模式的工作过程。第三章ZigBee第一节ZigBee技术概述1.了解ZigBee技术发展概况、技术特点及应用目标第二节ZigBee协议栈1.了解ZigBee协议架构的组成及各协议层的特点;2.了解ZigBee协议栈安全体系结构的组成:3.了解ZigBee协议采用的三种安全密钥。第三节ZigBee组网技术1.理解ZigBee网络层的作用、采用的设备及节点类型;

第三节 蓝牙组网与蓝牙路由机制 1. 理解蓝牙网络拓扑结构; 2. 理解蓝牙路由机制。 第四节 蓝牙协议子集及应用规范 1. 了解蓝牙通用接入协议子集包含的作用; 2. 理解蓝牙三种工作模式的工作过程; 3. 了解串口协议子集的作用; 4. 了解服务发现应用协议子集的作用。 第五节 蓝牙技术的应用 1. 了解蓝牙技术在替代线缆、因特网桥和临时组网三个领域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蓝牙技术发展概况、技术特点及系统组成; 2. 蓝牙基带层协议的结构、编址方案、数据包格式及纠错方式; 3. 蓝牙网络拓扑结构; 4. 蓝牙路由机制; 5. 理解蓝牙三种工作模式的工作过程; 6. 蓝牙技术在替代线缆、因特网桥和临时组网三个领域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蓝牙基带层协议的结构、编址方案、数据包格式及纠错方式; 2. 蓝牙网络拓扑结构; 3. 蓝牙路由机制; 4. 理解蓝牙三种工作模式的工作过程。 第三章 ZigBee 第一节 ZigBee 技术概述 1. 了解 ZigBee 技术发展概况、技术特点及应用目标。 第二节 ZigBee 协议栈 1. 了解 ZigBee 协议架构的组成及各协议层的特点; 2. 了解 ZigBee 协议栈安全体系结构的组成; 3. 了解 ZigBee 协议采用的三种安全密钥。 第三节 ZigBee 组网技术 1. 理解 ZigBee 网络层的作用、采用的设备及节点类型;

2.了解ZigBee网络节点的结构:3.理解ZigBee网络的拓扑结构形式并理解组建网络的过程。第四节ZigBee路由协议分析1.理解网络层地址分配机制:2.理解ZigBee的路由协议中Cluster-Tree和AODVjr算法的工作原理;3.理解ZigBee路由的过程。第五节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1.了解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方案;2.了解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各模块的工作原理;3.掌握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工作模式。第六节ZigBee的应用1.了解ZigBee技术在各应用领域的应用。教学重点:1.ZigBee技术发展概况、技术特点及应用目标;2.ZigBee协议架构的组成及各协议层的特点;3.ZigBee网络层的作用、采用的设备及节点类型:4.ZigBee网络的拓扑结构形式及组建网络的过程;5.网络层地址分配机制:6.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方案;7.ZigBee技术的应用领域。教学难点:1.ZigBee协议架构的组成及各协议层的特点;2.ZigBee网络节点的结构:3.ZigBee网络层的作用、采用的设备及节点类型;4.ZigBee网络的拓扑结构形式及组建网络的过程:5.网络层地址分配机制:6.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各模块的工作原理。第四章无线局域网第一节WLAN概述1.了解WLAN技术标准及技术特点;2.了解WLAN的拓扑结构的类型及特点

2. 了解 ZigBee 网络节点的结构; 3. 理解 ZigBee 网络的拓扑结构形式并理解组建网络的过程。 第四节 ZigBee 路由协议分析 1. 理解网络层地址分配机制; 2. 理解 ZigBee 的路由协议中 Cluster-Tree 和 AODVjr 算法的工作原理; 3. 理解 ZigBee 路由的过程。 第五节 基于 ZigBee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1. 了解基于 ZigBee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方案; 2. 了解基于 ZigBee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各模块的工作原理; 3. 掌握 ZigBee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工作模式。 第六节 ZigBee 的应用 1. 了解 ZigBee 技术在各应用领域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ZigBee 技术发展概况、技术特点及应用目标; 2. ZigBee 协议架构的组成及各协议层的特点; 3. ZigBee 网络层的作用、采用的设备及节点类型; 4. ZigBee 网络的拓扑结构形式及组建网络的过程; 5. 网络层地址分配机制; 6. ZigBee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方案; 7. ZigBee 技术的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 1. ZigBee 协议架构的组成及各协议层的特点; 2. ZigBee 网络节点的结构; 3. ZigBee 网络层的作用、采用的设备及节点类型; 4. ZigBee 网络的拓扑结构形式及组建网络的过程; 5. 网络层地址分配机制; 6. ZigBee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各模块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 无线局域网 第一节 WLAN 概述 1. 了解 WLAN 技术标准及技术特点; 2. 了解 WLAN 的拓扑结构的类型及特点

第二节WLAN物理层技术1.了解WLAN物理层采用的IEEE802.11技术标准。第三节WLAN的MAC层技术1.了解WLAN的MAC层采用的CSMA/CA技术;2.了解WLAN的MAC层采用的DCF与PCF技术。第四节WLAN网络安全技术1.了解为了提高WLAN网络安全性采用的技术。第五节WLAN的应用1.了解WLAN的典型应用领域。教学重点:1.WLAN技术标准及技术特点;2.WLAN的拓扑结构的类型及特点;3.WLAN物理层采用的IEEE802.11技术标准4.WLAN的MAC层采用的CSMA/CA技术。5.WLAN的典型应用领域。教学难点:1.WLAN物理层采用的IEEE802.11技术标准;2.WLAN的MAC层采用的CSMA/CA技术;3.WLAN的MAC层采用的DCF与PCF技术;4.WLAN网络安全采用的技术。第五章IrDA5.1IrDA概述1.了解IrDA的技术特点及发展概述。第二节IrDA技术标准1.了解IrDA标准包括的3个强制性规范;2.理解物理层规范中脉冲调制的必要性及调制原理;3.了解连接建立协议层的规范。第三节基于IrDA协议栈的红外通信1.了解IrDA协议栈的结构:2.了解核心协议层包含的三层协议:第四节IrDA的应用

第二节 WLAN 物理层技术 1. 了解 WLAN 物理层采用的 IEEE802.11 技术标准。 第三节 WLAN 的 MAC 层技术 1. 了解 WLAN 的 MAC 层采用的 CSMA/CA 技术; 2. 了解 WLAN 的 MAC 层采用的 DCF 与 PCF 技术。 第四节 WLAN 网络安全技术 1. 了解为了提高 WLAN 网络安全性采用的技术。 第五节 WLAN 的应用 1. 了解 WLAN 的典型应用领域。 教学重点: 1. WLAN 技术标准及技术特点; 2. WLAN 的拓扑结构的类型及特点; 3. WLAN 物理层采用的 IEEE802.11 技术标准; 4. WLAN 的 MAC 层采用的 CSMA/CA 技术。 5. WLAN 的典型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 1. WLAN 物理层采用的 IEEE802.11 技术标准; 2. WLAN 的 MAC 层采用的 CSMA/CA 技术; 3. WLAN 的 MAC 层采用的 DCF 与 PCF 技术; 4. WLAN 网络安全采用的技术。 第五章 IrDA 5.1 IrDA 概述 1. 了解 IrDA 的技术特点及发展概述。 第二节 IrDA 技术标准 1. 了解 IrDA 标准包括的 3 个强制性规范; 2. 理解物理层规范中脉冲调制的必要性及调制原理; 3. 了解连接建立协议层的规范。 第三节 基于 IrDA 协议栈的红外通信 1. 了解 IrDA 协议栈的结构; 2. 了解核心协议层包含的三层协议; 第四节 IrDA 的应用

1:了解IrDA的应用领域。教学重点:1.IrDA的技术特点;2.物理层规范中脉冲调制的必要性及调制原理;3.IrDA协议栈的结构;4.IrDA的应用领域。教学难点:1.接入网的接口;2.物理层规范中脉冲调制的必要性及调制原理;3.IrDA协议栈的结构。第六章RFID第一节RFID基础1.了解射频的概念;2.了解自动识别技术概念、分类及特征。第二节RFID的基本原理1:了解RFID的电感耦合方式和电磁反向散射方式的工作原理:2.理解RFID的系统组成;3.了解RFID的技术特点;4.了解RFID的技术标准;第三节RFID的关键技术1.了解RFID的天线的特点及发展方向;2.理解RFID系统四种防碰撞技术的工作原理。3.了解RFID采用的安全保密技术。第四节RFID技术的应用1.了解RFID技术的重要参数;2.了解RFID技术的典型应用及应用前景。教学重点:1.自动识别技术概念、分类及特征;2.RFID的电感耦合方式和电磁反向散射方式的工作原理;3.RFID的系统组成:4.RFID系统四种防碰撞技术的工作原理;

1. 了解 IrDA 的应用领域。 教学重点: 1. IrDA 的技术特点; 2. 物理层规范中脉冲调制的必要性及调制原理; 3. IrDA 协议栈的结构; 4. IrDA 的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 1. 接入网的接口; 2. 物理层规范中脉冲调制的必要性及调制原理; 3. IrDA 协议栈的结构。 第六章 RFID 第一节 RFID 基础 1. 了解射频的概念; 2. 了解自动识别技术概念、分类及特征。 第二节 RFID 的基本原理 1. 了解 RFID 的电感耦合方式和电磁反向散射方式的工作原理; 2. 理解 RFID 的系统组成; 3. 了解 RFID 的技术特点; 4. 了解 RFID 的技术标准; 第三节 RFID 的关键技术 1. 了解 RFID 的天线的特点及发展方向; 2. 理解 RFID 系统四种防碰撞技术的工作原理。 3. 了解 RFID 采用的安全保密技术。 第四节 RFID 技术的应用 1. 了解 RFID 技术的重要参数; 2. 了解 RFID 技术的典型应用及应用前景。 教学重点: 1. 自动识别技术概念、分类及特征; 2. RFID 的电感耦合方式和电磁反向散射方式的工作原理; 3. RFID 的系统组成; 4. RFID 系统四种防碰撞技术的工作原理;

5.RFID技术的重要参数;6.RFID技术的典型应用。教学难点:1.RFID的电感耦合方式和电磁反向散射方式的工作原理;2.RFID系统四种防碰撞技术的工作原理;3.RFID采用的安全保密技术;4.RFID的系统组成。第七章近场通信技术第一节NFC概述1.了解NFC的概念及发展;2.了解NFC的技术特点。第二节NFC的技术原理1.理解NFC的主动通信和被动通信模式的工作原理;2.了解NFC的技术标准;3.理解NFC通信采用的帧结构、冲突检测、初始化过程及传输过程;4.理解NFC的三种工作模式。第三节NFC的安全问题1.了解在NFC的链路层和应用层上采用的安全技术。第四节NFC的应用与发展前景1.了解NFC的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教学重点:1.NFC的技术特点;2.NFC的主动通信和被动通信模式的工作原理;3.NFC的三种工作模式:4.NFC的应用领域。教学难点:1.NFC的主动通信和被动通信模式的工作原理;2.NFC的三种工作模式3.NFC的链路层和应用层上采用的安全技术。第八章超宽带技术第一节UWB技术概述

5. RFID 技术的重要参数; 6. RFID 技术的典型应用。 教学难点: 1. RFID 的电感耦合方式和电磁反向散射方式的工作原理; 2. RFID 系统四种防碰撞技术的工作原理; 3. RFID 采用的安全保密技术; 4. RFID 的系统组成。 第七章 近场通信技术 第一节 NFC 概述 1. 了解 NFC 的概念及发展; 2. 了解 NFC 的技术特点。 第二节 NFC 的技术原理 1. 理解 NFC 的主动通信和被动通信模式的工作原理; 2. 了解 NFC 的技术标准; 3. 理解 NFC 通信采用的帧结构、冲突检测、初始化过程及传输过程; 4. 理解 NFC 的三种工作模式。 第三节 NFC 的安全问题 1. 了解在 NFC 的链路层和应用层上采用的安全技术。 第四节 NFC 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1. 了解 NFC 的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 教学重点: 1. NFC 的技术特点; 2. NFC 的主动通信和被动通信模式的工作原理; 3. NFC 的三种工作模式; 4. NFC 的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 1. NFC 的主动通信和被动通信模式的工作原理; 2. NFC 的三种工作模式; 3. NFC 的链路层和应用层上采用的安全技术。 第八章 超宽带技术 第一节 UWB 技术概述

1.了解UWB技术的概念及技术特点。第二节UWB的关键技术1.理解UWB的脉冲成形技术:2.理解UWB的调制与多址技术;3.理解UWB接收机的关键技术。第三节UWB的系统方案1.了解单带及多带系统的工作原理。第四节UWB技术的标准化1.了解DS-UWB方案和MB-OFDM-UWB方案的特点。第五节UWB的应用及研究方向1.了解UWB的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教学重点:1.UWB的技术特点:2.UWB的脉冲成形技术、调制与多址技术、接收机的关键技术;3.UWB的应用领域。教学难点:1.UWB的脉冲成形技术、调制与多址技术、接收机的关键技术;2.单带及多带系统的工作原理;3.DS-UWB方案和MB一OFDM-UWB方案的特点。第九章60GHz无线通信技术第一节60GHz无线通信技术概述1.了解60GHz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2.了解60GHz无线通信的优势;3.了解60GHz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现状。第二节60GHz无线通信的标准化1.了解IEEE802.15.3c协议内容;2.了解ECMA—387简介的主要特征。第三节60GHz无线通信关键技术1.了解收发机结构、天线技术及调制技术。第四节60GHz无线通信的应用1.了解60GHz无线通信的应用领域

1. 了解 UWB 技术的概念及技术特点。 第二节 UWB 的关键技术 1. 理解 UWB 的脉冲成形技术; 2. 理解 UWB 的调制与多址技术; 3. 理解 UWB 接收机的关键技术。 第三节 UWB 的系统方案 1. 了解单带及多带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四节 UWB 技术的标准化 1. 了解 DS—UWB 方案和 MB—OFDM—UWB 方案的特点。 第五节 UWB 的应用及研究方向 1. 了解 UWB 的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 1. UWB 的技术特点; 2. UWB 的脉冲成形技术、调制与多址技术、接收机的关键技术; 3. UWB 的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 1. UWB 的脉冲成形技术、调制与多址技术、接收机的关键技术; 2. 单带及多带系统的工作原理; 3. DS—UWB 方案和 MB—OFDM—UWB 方案的特点。 第九章 60GHz 无线通信技术 第一节 60GHz 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1. 了解 60GHz 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 2. 了解 60GHz 无线通信的优势; 3. 了解 60GHz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现状。 第二节 60GHz 无线通信的标准化 1. 了解 IEEE802.15.3c 协议内容; 2. 了解 ECMA—387 简介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60GHz 无线通信关键技术 1.了解收发机结构、天线技术及调制技术。 第四节 60GHz 无线通信的应用 1. 了解 60GHz 无线通信的应用领域

教学重点:1.60GHz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及优势;2.ECMA一387简介的主要特征3.60GHz无线通信的应用领域。教学难点:1.收发机结构、天线技术及调制技术;2.IEEE802.15.3c协议内容。第十章Adhoc网络第一节Adhoc网络概述1.了解Adhoc网络的特点;2.了解Adhoc网络的节点结构、网络拓扑及协议栈结构:3.了解Adhoc网络的关键技术。第二节Adhoc网络的MAC协议1.了解Adhoc网络系统对MAC层提出的特殊要求。第一节Adhoc网络的路由协议1.了解Adhoc网络的单播路由协议的分类,及典型的单播路由协议的特点2.了解Adhoc网络的三种多播路由协议及其特点。第四节Adhoc网络的QoS研究1.了解Adhoc网络的QoS服务模型。第五节Adhoc网络的应用1.了解Adhoc网络的应用领域;2.了解Adhoc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典型应用及基本功能。教学重点:1.Adhoc网络的节点结构、网络拓扑及协议栈结构:2.Adhoc网络的关键技术;3.Adhoc网络的单播路由协议的分类,及典型的单播路由协议的特点;4.Adhoc网络的三种多播路由协议及其特点;5.Adhoc网络的应用领域:6.Adhoc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典型应用及基本功能。教学难点:1.Adhoc网络的节点结构、网络拓扑及协议栈结构:

教学重点: 1. 60GHz 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及优势; 2. ECMA—387 简介的主要特征; 3. 60GHz 无线通信的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 1. 收发机结构、天线技术及调制技术; 2. IEEE802.15.3c 协议内容。 第十章 Adhoc 网络 第一节 Adhoc 网络概述 1. 了解 Adhoc 网络的特点; 2. 了解 Adhoc 网络的节点结构、网络拓扑及协议栈结构; 3. 了解 Adhoc 网络的关键技术。 第二节 Adhoc 网络的 MAC 协议 1. 了解 Adhoc 网络系统对 MAC 层提出的特殊要求。 第一节 Adhoc 网络的路由协议 1. 了解 Adhoc 网络的单播路由协议的分类,及典型的单播路由协议的特点; 2. 了解 Adhoc 网络的三种多播路由协议及其特点。 第四节 Adhoc 网络的 QoS 研究 1. 了解 Adhoc 网络的 QoS 服务模型。 第五节 Adhoc 网络的应用 1. 了解 Adhoc 网络的应用领域; 2. 了解 Adhoc 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典型应用及基本功能。 教学重点: 1. Adhoc 网络的节点结构、网络拓扑及协议栈结构; 2. Adhoc 网络的关键技术; 3. Adhoc 网络的单播路由协议的分类,及典型的单播路由协议的特点; 4. Adhoc 网络的三种多播路由协议及其特点; 5. Adhoc 网络的应用领域; 6. Adhoc 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典型应用及基本功能。 教学难点: 1. Adhoc 网络的节点结构、网络拓扑及协议栈结构;

2.Adhoc网络的关键技术:3.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四、学时分配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章讨次小讲实课上习备注计论外授验机题33第一章概述33第二章蓝牙4.41第三章ZigBee44第四章无线局域网4X第五章IrDA44第六章RFID44第七章近场通信技术33第八章超宽带技术33第九章60GHz无线通信技术44第十章Adhoc网络3636合计五、考核说明本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法为闭卷考试。本课程成绩评定的方法,总成绩=期末考试×60%+期中成绩×20%+作业成绩×10%+平时成绩×10%。六、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一)主要教材1.董健著《物联网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社,2012年。(二)主要参考书目1.孙代主编《短距离无线通信及组网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2.李文仲等编著《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入门与实战》,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Adhoc 网络的关键技术; 3. 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 四、学时分配 章 次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小 计 讲 授 实 验 上 机 习 题 讨 论 课 外 备 注 第一章 概述 3 3 第二章 蓝牙 3 3 第三章 ZigBee 4 4 1 第四章 无线局域网 4 4 第五章 IrDA 4 4 第六章 RFID 4 4 第七章 近场通信技术 4 4 第八章 超宽带技术 3 3 第九章 60GHz 无线通信技术 3 3 第十章 Adhoc 网络 4 4 合 计 36 36 五、考核说明 本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法为闭卷考试。 本课程成绩评定的方法,总成绩=期末考试×60%+期中成绩×20%+作业成绩×10%+平时成绩× 10%。 六、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一)主要教材 1.董健著《物联网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社,2012 年。 (二)主要参考书目 1. 孙弋主编《短距离无线通信及组网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年; 2. 李文仲等编著《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入门与实战》,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6 年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