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大纲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张树东执笔人:李洪珍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物理工程学院课程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编号:072210英文名称:ElectromagneticFieldTheory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62,理论学时:54,实验学时:8学分:3开设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线性代数》,《工程数学》等。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项编写要求:写明该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电磁场与电磁波》是一门电磁学经典理论课,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考虑电磁现象的微观过程,以理论为主,尽可能用数学的方法对过程进行分析:在总结基本实验定律的基础上给出电磁场的基本规律。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系统地掌握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规律以及求解电磁场问题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微波技术》和《电波与天线》等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二)课程目标(本项编写要求:写明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应达到的目标要求)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明确本课程与先行课《电磁学》联系与区别;2.运用量分析的方法,描述电磁场的基本物理概念:3.能够系统地掌握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规律:4.能够掌握求解电磁场问题的基本方法;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张树东 执笔人:李洪珍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物理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 课程编号:072210 英文名称:Electromagnetic Field Theory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 学 时:62, 理论学时:54,实验学时:8 学 分:3 开设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线性代数》,《工程数学》等。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本项编写要求:写明该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一门电磁学经典理论课,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考虑电磁现象的微观过 程,以理论为主,尽可能用数学的方法对过程进行分析;在总结基本实验定律的基础上给出电磁场 的基本规律。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系统地掌握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基本性 质,基本规律以及求解电磁场问题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微波技术》和《电波与天线》等后 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 (本项编写要求:写明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应达到的目标要求)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明确本课程与先行课《电磁学》联系与区别; 2. 运用矢量分析的方法,描述电磁场的基本物理概念; 3. 能够系统地掌握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规律; 4. 能够掌握求解电磁场问题的基本方法;

5.理解电磁场与电磁波的联系与区别。:6.在总结基本实验定律的基础上给出电磁场的基本规律。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本项编写要求:以基本内容为主线,对各知识点分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提出要求,并说明教学重点及难点)第一章矢量分析与场论基础第一节三种常用的坐标系1了解坐标系,正交坐标系及三种常用的坐标系的概念及定义2.理解三种常用的坐标系中的相互关系。3.掌握三种常用的坐标系中的点,线,面,线元矢量,面元失量及体积元的基本公式。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是:坐标轴矢量的方向变动与不变。重点是:各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及其相互变换。第二节矢量代数1.了解标量与量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2.理解失量的定义。3.掌握失量的基本基本运算法则。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重点是:矢量在不同坐标中的变幻变。第三节标量场的梯度1.了解标量场的等值面:2.理解方向导数与梯度的关系。3.掌握梯度的概念与运算。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重点是:梯度的概念与运算。第四节矢量场的散度1.理解失量的通量的概念。2.掌握散度的概念与运算。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重点是:散度的概念与运算
5. 理解电磁场与电磁波的联系与区别。; 6. 在总结基本实验定律的基础上给出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本项编写要求:以基本内容为主线,对各知识点分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提 出要求,并说明教学重点及难点) 第一章 矢量分析与场论基础 第一节 三种常用的坐标系 1.了解坐标系,正交坐标系及三种常用的坐标系的概念及定义; 2.理解三种常用的坐标系中的相互关系。 3.掌握三种常用的坐标系中的点,线,面,线元矢量,面元矢量及体积元的基本公式。 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是:坐标轴矢量的方向变动与不变。重点是:各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 及其相互变换。 第二节 矢量代数 1.了解标量与矢量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 2.理解矢量的定义。 3.掌握矢量的基本基本运算法则。 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重点是:矢量在不同坐标中的变幻变。 第三节 标量场的梯度 1.了解标量场的等值面; 2.理解方向导数与梯度的关系。 3.掌握梯度的概念与运算。 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重点是:梯度的概念与运算。 第四节 矢量场的散度 1.理解矢量的通量的概念。 2.掌握散度的概念与运算。 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重点是:散度的概念与运算

第五节矢量场的旋度1.理解失量的环量的概念。2.掌握旋度的概念与运算。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重点是:旋度的概念与运算。第六节亥姆霍兹定理及矢量场的分类1.理解亥姆霍兹定理。2.掌握失量场的分类。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重点是:旋度的概念与运算。第二章静电场第一节库仑定律与电场强度1.理解库仑定律。2.掌握电场强度及其求法。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是:点电荷的概念,重点是电场强度求法。第二节静电场的无旋性与电位函数1.了解电力线,电位,等势面的概念:2.理解电位的相对性。3.掌握静电场无旋性的求法。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重点是:电位的相对性,重点是电场强度求法。第三节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1.了解导体与电介质的概念2.理解导体与电介质的本质区别。3.掌握静电极化强度定义与求法。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重点是:电极化强度,重点是P与E的关系。第四节高斯通量定理1.理解高斯通量定理的含义。2.掌握用高斯通量定理求E,Q,D,P等量的方法。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重点是:熟练高斯通量与E,Q,D,P等量的关系。第五节Poisson's方程Laplace's方程1.了解静电场的基本方程。2.理解Poisson's方程,Laplace's方程及其关系。3.掌握球对称情况下理解Poissons方程Laplaces方程的应用
第五节 矢量场的旋度 1.理解矢量的环量的概念。 2.掌握旋度的概念与运算。 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重点是:旋度的概念与运算。 第六节 亥姆霍兹定理及矢量场的分类 1.理解亥姆霍兹定理。 2.掌握矢量场的分类。 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重点是:旋度的概念与运算。 第二章 静电场 第一节 库仑定律与电场强度 1.理解库仑定律。 2.掌握电场强度及其求法。 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是:点电荷的概念,重点是电场强度求法。 第二节 静电场的无旋性与电位函数 1.了解电力线,电位,等势面的概念; 2.理解电位的相对性。 3.掌握静电场无旋性的求法。 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重点是:电位的相对性,重点是电场强度求法。 第三节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1.了解导体与电介质的概念; 2.理解导体与电介质的本质区别。 3.掌握静电极化强度定义与求法。 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重点是:电极化强度,重点是 P 与 E 的关系。 第四节 高斯通量定理 1.理解高斯通量定理的含义。 2.掌握用高斯通量定理求 E,Q,D,P 等量的方法。 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重点是:熟练高斯通量与 E,Q,D,P 等量的关系。 第五节 Poisson's 方程 Laplace's 方程 1.了解静电场的基本方程。 2.理解 Poisson's 方程, Laplace's 方程及其关系。 3.掌握球对称情况下理解 Poisson's 方程 Laplace's 方程的应用

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是:求场强与电势,难点问题的数学化。第六节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1.了解边界条件的含义;2.理解电位移矢量的概念。3.掌握边界条件的导出及其应用。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求E,Q,D,P等量。难点是分界面的发现方向,小闭合曲面的法线及D的方向。第七节导体系统的电容1.了解电容与电容器的概念2.理解部分电容的概念与推倒方法。3.掌握简单系统的部分电容的求法。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求部分电容。难点是部分电容的概念的理解。第八节静电场能量与静电力1了解静电场能量,静电力与虚位移的概念:2.理解部分电容的概念与推倒方法。3.掌握静电场能量的求法及几个主要公式的关系。本节内容的重点是:静电场能量的求法。难点是儿个主要公式的含义的理解。第三章恒定电场第一节电流密度:第二节Ohms定律和Joule's定律1.了解电流密度的概念:2.理解Ohm's定律和Joule's定律的含义。3.掌握微分形式的Ohms定律和几分形式的Joule's定律。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Ohm's定律和Joule's定律证明。第三节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1.了解导电媒质及体电荷密度的概念:2.理解电流连续性方程的含义。3.掌握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及其来历。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电动势和无旋无散场
本节内容的主要难点是:求场强与电势,难点问题的数学化。 第六节 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 1.了解边界条件的含义; 2.理解电位移矢量的概念。 3.掌握边界条件的导出及其应用。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求 E,Q,D,P 等量。 难点是分界面的发现方向,小闭合曲面的法线及 D 的方向。 第七节 导体系统的电容 1.了解电容与电容器的概念; 2.理解部分电容的概念与推倒方法。 3.掌握简单系统的部分电容的求法。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求部分电容。难点是部分电容的概念的理解。 第八节 静电场能量与静电力 1.了解静电场能量,静电力与虚位移的概念; 2.理解部分电容的概念与推倒方法。 3.掌握静电场能量的求法及几个主要公式的关系。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静电场能量的求法。难点是几个主要公式的含义的理解。 第三章 恒定电场 第一节 电流密度; 第二节 Ohm’s 定律 和 Joule’s 定律 1.了解电流密度的概念; 2.理解 Ohm’s 定律 和 Joule’s 定律的含义。 3.掌握微分形式的 Ohm’s 定律 和 几分形式的 Joule’s 定律。 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 Ohm’s 定律 和 Joule’s 定律证明。 第三节 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 1.了解导电媒质及体电荷密度的概念; 2.理解电流连续性方程的含义。 3.掌握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及其来历。 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电动势和无旋无散场

第四节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1.理解分界面边界条件的推导过程。2.掌握分界面边界条件在规则边界情况下的应用。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在规则边界情况下的应用。难点是推导过程。第五节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1.理解恒定电场与静电场的异同。2.掌握用恒定电场与静电场两种求同轴电缆E分布的方法。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求解过程。难点是将问题数学化。第六节接地电阻1.理解接地的概念。2.掌握安全范围半径的算法。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安全范围半径的算法。难点是接地电阻与埋法的关系。第四章恒定磁场第一节恒定磁场的实验定律和磁感应强度1.了解定律和磁感应强度的产生背景;2.理解定律和磁感应强度有关的公式。3.掌握安培力,比莎定律,洛仑兹力的应用。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安培力,比莎定律,洛仑兹力的应用。难点是比莎定律推导。第二节磁场的散度和磁通连续性原理1.理解磁场的散度和磁通连续性的含义。2.掌握磁通连续性原理的导出。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磁通连续性原理的导出。第三节真空中的安培环路定理和恒定磁场的旋度1.理解安培环路定理和恒定磁场的旋度的含义。2.掌握恒定磁场的旋度的导出和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难点恒定磁场的旋度的导出
第四节 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 1.理解分界面边界条件的推导过程。 2.掌握分界面边界条件在规则边界情况下的应用。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在规则边界情况下的应用。难点是推导过程。 第五节 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 1.理解恒定电场与静电场的异同。 2.掌握用恒定电场与静电场两种求同轴电缆 E 分布的方法。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求解过程。难点是将问题数学化。 第六节 接地电阻 1.理解接地的概念。 2.掌握安全范围半径的算法。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安全范围半径的算法。难点是接地电阻与埋法的关系。 第四章 恒定磁场 第一节 恒定磁场的实验定律和磁感应强度 1.了解定律和磁感应强度的产生背景; 2.理解定律和磁感应强度有关的公式。 3.掌握安培力,比莎定律,洛仑兹力的应用。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安培力,比莎定律,洛仑兹力的应用。难点是比莎定律推导。 第二节 磁场的散度和磁通连续性原理 1.理解磁场的散度和磁通连续性的含义。 2.掌握磁通连续性原理的导出。 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磁通连续性原理的导出。 第三节 真空中的安培环路定理和恒定磁场的旋度 1.理解安培环路定理和恒定磁场的旋度的含义。 2.掌握恒定磁场的旋度的导出和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难点恒定磁场的旋度的导出

第四节真空中的安培环路定理和恒定磁场的旋度1.了解库仑规范及失量磁位的含义;2.理解失量磁位和矢量poisson方程有关的公式3.掌握利用磁位矢量求磁通的应用。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矢量磁位求磁通的应用。难点是矢量poisson方程。第五节媒质的磁化和安培环路定理1.了解磁化现象及相关概念:2.理解磁化强度及磁化电流的公式。3.掌握导磁媒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导磁媒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难点是磁化强度及相关推导。第六节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1.理解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的公式以及矢量位函数。2.掌握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B的法向总连续,切向一般不连续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难点是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的推导。第七节标量磁位1.了解标量磁位及相关概念;2.理解标量磁位的多值性3.掌握标量磁位的laplace's方程,poissons方程及边界条件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是:量磁位的laplaces方程,poisson's方程及边界条件第八节电感1.了解自感,互感,内自感,外自感的概念;2.理解计算互感的一般公式。3.掌握简单情况下互感的计算应用。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是:简单情况下互感的计算应用第九节磁场能量,磁场力1.了解磁场能量,磁场力的含义2.理解磁场能量公式中电感与电流能中电阻的类似性。3.掌握磁场力与磁场能量关系。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是:磁场力与磁场能量关系,简单情况下磁场力的计算应用
第四节 真空中的安培环路定理和恒定磁场的旋度 1.了解库仑规范及矢量磁位的含义; 2.理解矢量磁位和矢量 poisson’方程有关的公式。 3.掌握利用磁位矢量求磁通的应用。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矢量磁位求磁通的应用。难点是矢量 poisson’方程。 第五节 媒质的磁化和安培环路定理 1.了解磁化现象及相关概念; 2.理解磁化强度及磁化电流的公式。 3.掌握导磁媒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导磁媒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难点是磁化强度及相关推导。 第六节 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 1.理解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的公式以及矢量位函数。 2.掌握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B 的法向总连续,切向一般不连续。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难点是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的推导。 第七节 标量磁位 1.了解标量磁位及相关概念; 2.理解标量磁位的多值性。 3.掌握标量磁位的 laplace’s 方程,poisson’s 方程 及边界条件 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是:量磁位的 laplace’s 方程,poisson’s 方程 及边界条件 第八节 电感 1.了解自感,互感,内自感,外自感的概念; 2.理解计算互感的一般公式。 3.掌握简单情况下互感的计算应用。 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是:简单情况下互感的计算应用 第九节 磁场能量,磁场力 1.了解磁场能量,磁场力的含义; 2.理解磁场能量公式中电感与电流能中电阻的类似性。 3.掌握磁场力与磁场能量关系。 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是:磁场力与磁场能量关系,简单情况下磁场力的计算应用

第五章静态场的边值问题第一节静态场的边值问题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唯一性定理和解的叠加原理1.了解电势Φ及矢量磁位A的poisson's方程laplace's方程,以及三类边界条件2.理解唯一性定理的证明。3.掌握唯一性定理和解的叠加原理。本节内容的重点是:解的叠加原理的应用。难点是三类边界条件的应用。第三节镜像法1.了解导体的平面,球面,圆柱面以及媒质分界面镜像法的概念。2.理解镜像法的实质含义。3.掌握用平面镜像法求解问题。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用镜像法求解问题。难点镜像的找法。第四节分离变量法1了解分离变量的概念及步骤。2.理解平面,圆柱面,球面,坐标系中分离变量的基本方法3.掌握用平面镜坐标系中分离变量法求解问题。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用平面镜坐标系中分离变量法求解问题。难点是边界条件利用。第五节有限差分法1.了解有限差分法的概念。2.理解差分方程的形成过程,手算法及机算法,边界条件的处理。3.掌握用手算法解决二维矩形场,场强和电磁参数的计算问题。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用有限差分法求解问题。难点是内节点与边界条件的利用。第六章时变电磁场第一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麦克斯韦第二方程1.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产生背景;2.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关的公式。3,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麦克斯韦第二方程的关系。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麦克斯韦第二方程的关系。难点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公式推导
第五章 静态场的边值问题 第一节 静态场的边值问题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唯一性定理和解的叠加原理 1.了解电势Φ及矢量磁位Α的 poisson’s 方程 laplace’s 方程,以及三类边界条件。 2.理解唯一性定理的证明。 3.掌握唯一性定理和解的叠加原理。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解的叠加原理的应用。难点是三类边界条件的应用。 第三节 镜像法 1.了解导体的平面,球面,圆柱面以及媒质分界面镜像法的概念。 2.理解镜像法的实质含义。 3.掌握用平面镜像法求解问题。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用镜像法求解问题。难点镜像的找法。 第四节 分离变量法 1.了解分离变量的概念及步骤。 2.理解平面, 圆柱面,球面,坐标系中分离变量的基本方法。 3.掌握用平面镜坐标系中分离变量法求解问题。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用平面镜坐标系中分离变量法求解问题。难点是边界条件利用。 第五节 有限差分法 1.了解有限差分法的概念。 2.理解差分方程的形成过程,手算法及机算法,边界条件的处理。 3.掌握用手算法解决二维矩形场,场强和电磁参数的计算问题。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用有限差分法求解问题。难点是内节点与边界条件的利用。 第六章 时变电磁场 第一节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麦克斯韦第二方程 1.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产生背景; 2.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关的公式。 3.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麦克斯韦第二方程的关系。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麦克斯韦第二方程的关系。难点是法拉第电磁感应 定律公式推导

第二节位移电流和全电流定律1.了解位移电流和全电流定律的含义2.理解麦克斯韦引入位移电流的重要意义。3.掌握全电流定律即与麦克斯韦第一方程的积分形式。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全电流定律。难点是位移电流的理解。第三节麦克斯韦方程组1.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由来:2.理解本构关系方程的重要意义。3.掌握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和微分形式。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麦克斯韦方程组及本构关系方程。第四节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1.了解不同媒质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2.理解理想介质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3.掌握完纯导体表面上的边界条件及其应用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完纯导体表面上的边界条件及其应用。第五节Poynting's定理和poynting's矢量1.了解Poyntings定理和poyntings矢量的含义2.理解Poynting's定理和poyntings矢量的相关公式。3.掌握根据电磁场方程求解poynting's矢量及穿过某面积能量的计算。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根据电磁场方程求解poynting's矢量及穿过某面积能量的计算。第六节Time-varying电磁场1.了解Time-varying电磁场复数表示的含义2.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复数形式。3.掌握根据Time-varying电磁场表达式求磁场电场的方法,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根据Time-varying电磁场表达式求磁场电场的方法。难点是复数表示细则。第七节波动方程1.了解波动方程的含义:2.理解非齐次波动方程,齐次波动方程,齐次helmholtz方程的异同。3.掌握根据电场or磁场表达式求磁场电场的方法。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根据电场or磁场表达式求磁场电场的方法。第八节时变场的标量位和矢量位1.了解标量电位和矢量磁位的含义:2.理解洛伦兹规范,d'Alember方程解的形式,及其复数表示。3.掌握d'Alember方程解的物理意义
第二节 位移电流和全电流定律 1.了解位移电流和全电流定律的含义; 2.理解麦克斯韦引入位移电流的重要意义。 3.掌握全电流定律即与麦克斯韦第一方程的积分形式。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全电流定律。难点是位移电流的理解。 第三节 麦克斯韦方程组 1.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由来; 2.理解本构关系方程的重要意义。 3.掌握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和微分形式。 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麦克斯韦方程组及本构关系方程。 第四节 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 1.了解不同媒质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 2.理解理想介质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 3.掌握完纯导体表面上的边界条件及其应用 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完纯导体表面上的边界条件及其应用。 第五节 Poynting’s 定理和 poynting’s 矢量 1.了解 Poynting’s 定理和 poynting’s 矢量的含义; 2.理解 Poynting’s 定理和 poynting’s 矢量的相关公式。 3.掌握根据电磁场方程求解 poynting’s 矢量及穿过某面积能量的计算。 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根据电磁场方程求解 poynting’s 矢量及穿过某面积能量的计算。 第六节 Time-varying 电磁场 1.了解 Time-varying 电磁场复数表示的含义; 2.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复数形式。 3.掌握根据 Time-varying 电磁场表达式求磁场电场的方法。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根据 Time-varying 电磁场表达式求磁场电场的方法。难点是复数表示细则。 第七节 波动方程 1.了解波动方程的含义; 2.理解非齐次波动方程,齐次波动方程,齐次 helmholtz 方程的异同。 3.掌握根据电场 or 磁场表达式求磁场电场的方法。 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根据电场 or 磁场表达式求磁场电场的方法。 第八节 时变场的标量位和矢量位 1.了解标量电位和矢量磁位的含义; 2.理解洛伦兹规范,d’Alember 方程解的形式,及其复数表示。 3.掌握 d’Alember 方程解的物理意义

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d'Alember方程解的形式及解的物理意义。第七章PlanarElectromagneticWave第一节均匀平面波inInfiniteIdealmedium1.了解理想介质中的波动方程,无界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及时变均匀平面波的概念;2.理解无界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时变均匀平面波的解的形式及特性3.掌握平面波的解的形式求解相应的电or磁场强度,以及波长,频率,相速等。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由平面波的解的形式求解相应的电or磁场强度,以及波长,频率,相速等。第二节平面波极化1.了解波的极化的概念;2.理解波的直线极化,波的圆极化,波的圆极化3.掌握平面波的解的电场强度表达形式判断极化特性。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由平面波的解的电场强度表达形式判断极化特性。第三节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1.了解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场方程的概念:2.理解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的特性及低损耗和良导电媒质。3.掌握据具体介质波的解的形式求解相应的电or磁场强度,以及波长,频率,相速等。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据具体介质波的解的形式求解相应的电or磁场强度,以及波长频率,相速等。第四节均匀平面波对平面边界的垂直入射1.了解均匀平面波入射,反射,折射的概念:2.理解电磁波在理想介质及理想导体中存在与否的特性3.掌握电磁波在理想介质及理想导体分界面垂直入射时形成的驻波,本节内容的重点有反射波区域波的叠加。难点是波的方向与传播方向,位相等概念。第五节均匀平面波对多层介质边界面的垂直入射1.了解多层介质,总场波阻抗的概念2.理解对多层介质平面的垂直入射的过程。3.掌握各层介质中究竞有哪些介质存在,及其叠加。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各层介质中究竞有哪些介质存在,及其叠加
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 d’Alember 方程解的形式及解的物理意义。 第七章 Planar Electromagnetic Wave 第一节 均匀平面波 in Infinite Ideal medium 1.了解理想介质中的波动方程,无界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及时变均匀平面波的概念; 2.理解无界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时变均匀平面波的解的形式及特性。 3.掌握平面波的解的形式求解相应的电 or 磁场强度,以及波长,频率,相速等。 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由平面波的解的形式求解相应的电 or 磁场强度,以及波长,频率, 相速等。 第二节 平面波极化 1.了解波的极化的概念; 2.理解波的直线极化,波的圆极化,波的椭圆极化。 3.掌握平面波的解的电场强度表达形式判断极化特性。 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由平面波的解的电场强度表达形式判断极化特性。 第三节 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 1.了解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场方程的概念; 2.理解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的特性及低损耗和良导电媒质。 3.掌握据具体介质波的解的形式求解相应的电 or 磁场强度,以及波长,频率,相速等。 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据具体介质波的解的形式求解相应的电 or 磁场强度,以及波长, 频率,相速等。 第四节 均匀平面波对平面边界的垂直入射 1.了解均匀平面波入射,反射,折射的概念; 2.理解电磁波在理想介质及理想导体中存在与否的特性 3.掌握电磁波在理想介质及理想导体分界面垂直入射时形成的驻波。 本节内容的重点有反射波区域波的叠加。难点是波的方向与传播方向,位相等概念。 第五节 均匀平面波对多层介质边界面的垂直入射 1.了解多层介质,总场波阻抗的概念; 2.理解对多层介质平面的垂直入射的过程。 3.掌握各层介质中究竟有哪些介质存在,及其叠加。 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各层介质中究竟有哪些介质存在,及其叠加

第六节沿任意方向传播的均匀平面波1.了解沿任意方向传播的均匀平面波的概念:2.理解沿任意方向与沿z方向传播的均匀平面波的等相位面。3.掌握波数沿x,y,z方向的分量的关系,时谐变均匀平面波E,H满足的方程,均匀平面波的EH,K的互相垂直关系。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时谐变均匀平面波E,H满足的方程的导出。第七节均匀平面波平行边界的斜入射1.了解斜入射,反射,折射的概念;2.理解反射系数,折射系数,全折射,布儒斯特角,临界角。3.掌握会运用前面所学的波的叠加,分析不同入射,不同界面的情况下给定区域的合成波。本节内容的重点是会运用前面所学的波的叠加。难点是分析不同入射,不同界面的情况。第八节相速与群速1.了解相速与群速的概念:2.理解相速与群速定义式。3.掌握相速与群速的关系式。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相速与群速定义式关系式。难点是群速的理解。第八章波导与谐振腔第一节电磁波的频谱及其应用1.了解电磁波的频谱分布;2.理解电磁波的发射与接受天线一般股在同一数量级的关系。3.掌握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的关系等。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电磁波的频谱分布,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的关系。第二节导行波的一般特性1.了解一般波导系统,TE,TMTEM波的概念:2.理解求解导行波场方程的条件及方法。3.掌握不同波导系统所能传输的波,波导波长以及波阻抗的求法。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不同波导系统所能传输的波,波导波长以及波阻抗的求法。第三节矩形波导1.了解矩形波导,其中的纵向场分量的概念:2.理解矩形波导的传输特性。3.掌握矩形波导的主模-TE10波参数,场结构,壁面电流及纯属功率。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主模-TE10波参数,场结构,壁面电流及纯属功率
第六节 沿任意方向传播的均匀平面波 1.了解沿任意方向传播的均匀平面波的概念; 2.理解沿任意方向与沿 z 方向传播的均匀平面波的等相位面。 3.掌握波数沿 x,y,z 方向的分量的关系,时谐变均匀平面波 E,H 满足的方程,均匀平面波的 E, H,K 的互相垂直关系。 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时谐变均匀平面波 E,H 满足的方程的导出。 第七节 均匀平面波平行边界的斜入射 1.了解斜入射,反射,折射的概念; 2.理解反射系数,折射系数, 全折射,布儒斯特角,临界角。 3.掌握会运用前面所学的波的叠加,分析不同入射,不同界面的情况下给定区域的合成波。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会运用前面所学的波的叠加。难点是分析不同入射,不同界面的情况。 第八节 相速与群速 1.了解相速与群速的概念; 2.理解相速与群速定义式。 3.掌握相速与群速的关系式。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相速与群速定义式关系式。难点是群速的理解。 第八章 波导与谐振腔 第一节 电磁波的频谱及其应用 1.了解电磁波的频谱分布; 2.理解电磁波的发射与接受天线一般在同一数量级的关系。 3.掌握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的关系等。 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电磁波的频谱分布,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的关系。 第二节 导行波的一般特性 1.了解一般波导系统,TE, TM, TEM 波的概念; 2.理解求解导行波场方程的条件及方法。 3.掌握不同波导系统所能传输的波, 波导波长以及波阻抗的求法。 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不同波导系统所能传输的波, 波导波长以及波阻抗的求法。 第三节 矩形波导 1.了解矩形波导,其中的纵向场分量的概念; 2.理解矩形波导的传输特性。 3.掌握矩形波导的主模-TE10 波参数,场结构,壁面电流及纯属功率。 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主模-TE10 波参数,场结构,壁面电流及纯属功率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测量》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模拟电子技术简明教程》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无线通信》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电路》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二).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一).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单片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光纤通信》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信息论编码》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路CAD》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语音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