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九章 鱼类的洄游

第十九章 鱼类的洄游 讲授重点: 1 、鱼类洄游的类别 2 、洄游鱼类的类别 洄游是鱼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与一般运动的区别: 一般运动是一种环境剌激所引起反射运动,如环境理化条件的变化,敌害的袭击, 运动无一定方向、一定规律,常常是个体的单独行为,如避敌 洄游是生命活动中主动的、定向的、集群的、周期性的运动,随着鱼类生命周期 各个环节而转移,每年重复进行。 第一节 鱼类洄游的类型 一、洄游的类别 1 、生殖洄游——鱼类生命过程中规律性最强的洄游,深海到浅海或近岸、溯河、 降河、江-湖,特点是聚集成大群,在一定时期内沿一定路线向一定方向作急速 的洄游。如鳗鲡、鲥、大麻哈鱼、青、草、鲢、鳙鱼。 2 、索饵洄游——一般从产卵场、越冬场向肥育场洄游。 3 、越冬洄游 —— 如黄勃海白姑鱼,从九月份开始从鸭绿江口向黄海南部越冬。 积累脂肪(肝) 二、洄游鱼类的类别 (一)海洋鱼类的洄游 例:黄勃海带鱼群,越冬场在黄海南部, 4 月中旬向北作产卵洄游。 黄海的海洲湾、山东半岛南部沿海产卵,产后在沿海肥育。 勃海的莱洲湾、长兴岛等海区产卵,产后在沿海肥育
第十九章 鱼类的洄游 讲授重点: 1 、鱼类洄游的类别 2 、洄游鱼类的类别 洄游是鱼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与一般运动的区别: 一般运动是一种环境剌激所引起反射运动,如环境理化条件的变化,敌害的袭击, 运动无一定方向、一定规律,常常是个体的单独行为,如避敌 洄游是生命活动中主动的、定向的、集群的、周期性的运动,随着鱼类生命周期 各个环节而转移,每年重复进行。 第一节 鱼类洄游的类型 一、洄游的类别 1 、生殖洄游——鱼类生命过程中规律性最强的洄游,深海到浅海或近岸、溯河、 降河、江-湖,特点是聚集成大群,在一定时期内沿一定路线向一定方向作急速 的洄游。如鳗鲡、鲥、大麻哈鱼、青、草、鲢、鳙鱼。 2 、索饵洄游——一般从产卵场、越冬场向肥育场洄游。 3 、越冬洄游 —— 如黄勃海白姑鱼,从九月份开始从鸭绿江口向黄海南部越冬。 积累脂肪(肝) 二、洄游鱼类的类别 (一)海洋鱼类的洄游 例:黄勃海带鱼群,越冬场在黄海南部, 4 月中旬向北作产卵洄游。 黄海的海洲湾、山东半岛南部沿海产卵,产后在沿海肥育。 勃海的莱洲湾、长兴岛等海区产卵,产后在沿海肥育

产卵期 5 月中- 7 月中, 6 月盛产期、 8 - 9 月肥育期、 10 - 12 月集 群向黄海南部作越冬洄游。 这些鱼类活动力强,差不多每年不停的在洄游中度过。 (二)过河口性鱼类洄游 主要是产卵洄游 1 、溯河产卵洄游 大麻哈鱼,分夏秋两季进入黑龙江上游产卵,夏季游程 400 - 500km ,秋季 1500km ,游速每昼夜平均 47km 。 鲥鱼,平时分散栖息在黄海、东海和南海, 3 ~ 4 龄性成熟, 4 月上旬入珠 江,在广西梧州一带产卵, 5 月上旬入长江,在波阳湖都昌一带产卵, 5 月中 旬入钱塘江桐庐一带产卵。 2 、降河产卵洄游 欧洲鳗、美洲鳗的产卵场在北纬 22 - 30 0 ,西经 48 - 65 0 的藻海,日本 鳗产卵场在北纬 21 - 26 0 ,东经 123 - 129 0 的太平洋西部海区,即西起 台湾、北达大东岛至冲绳岛,水深 500m 、水温 15c 0 左右。近来发现,东沙 群岛附近有一产卵场。 (三)半洄游鱼类 ( 1 )江湖半洄游 (2) 河口干流半洄游 鲚属、银鱼属鱼类也属此类型 三、定居鱼类 终生生活在自然环境变化不大的水体中,产卵、越冬、摄食都在较小范围内进行, 无明显洄游
产卵期 5 月中- 7 月中, 6 月盛产期、 8 - 9 月肥育期、 10 - 12 月集 群向黄海南部作越冬洄游。 这些鱼类活动力强,差不多每年不停的在洄游中度过。 (二)过河口性鱼类洄游 主要是产卵洄游 1 、溯河产卵洄游 大麻哈鱼,分夏秋两季进入黑龙江上游产卵,夏季游程 400 - 500km ,秋季 1500km ,游速每昼夜平均 47km 。 鲥鱼,平时分散栖息在黄海、东海和南海, 3 ~ 4 龄性成熟, 4 月上旬入珠 江,在广西梧州一带产卵, 5 月上旬入长江,在波阳湖都昌一带产卵, 5 月中 旬入钱塘江桐庐一带产卵。 2 、降河产卵洄游 欧洲鳗、美洲鳗的产卵场在北纬 22 - 30 0 ,西经 48 - 65 0 的藻海,日本 鳗产卵场在北纬 21 - 26 0 ,东经 123 - 129 0 的太平洋西部海区,即西起 台湾、北达大东岛至冲绳岛,水深 500m 、水温 15c 0 左右。近来发现,东沙 群岛附近有一产卵场。 (三)半洄游鱼类 ( 1 )江湖半洄游 (2) 河口干流半洄游 鲚属、银鱼属鱼类也属此类型 三、定居鱼类 终生生活在自然环境变化不大的水体中,产卵、越冬、摄食都在较小范围内进行, 无明显洄游

第二节 洄游的因素 洄游是鱼类长期以来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结果。 一、外界因素剌激 1 、鱼类从不定向的运动到周期性的定向洄游常与气象水文条件的变化有关,主 要是水温的变化。一些鱼不适应低温,冬季从甲→乙,水温是产卵的越冬洄游刺 激信号。 2 、化学剌激 水的化学成分,包括盐度是影响鱼类,特别过河口性鱼类洄游的 重要因素之一。 哈斯勒用莫福林引导银大麻哈鱼回归实验成功 3 、水流 一些鱼卵和仔稚鱼的被动洄游,完全受水流支配,溯河鱼类洄游表现 为“正趋流”,降河鱼类洄游“负趋流” • 饵料生物 • 太阳、月亮、地磁场等的定向导航作用。 二、内在因素 • 激素影响 特别是性激素分泌,导致产卵的洄游;甲状腺活跃,调节渗透压。 • 鱼体血液化学成分和渗透压机制的变化,如王大麻哈鱼血液冰点,在海洋中 - 0.762 0 c ,在河口区- 0.737 0 c ,产卵场- 0.628 0 c ,由于渗透压 变化“引导”鱼游向江河上游,鳗鲡降河产卵前血液中 CO 2 升高。导致血压升 高,迫使其非入海不可,而且越深越好 400 - 500m 水深。 三、历史因素 现在洄游轮廓、分布保留着过去某一地质年代环境的痕迹,一般与冰川期相关。 例如冰川期,大西洋北部是冰海,大西洋暧流被冰挤向南方,仅局限于法国和葡 萄牙沿岸,大西洋鲱、鳕只作小幅度洄游。随着冰川消失和暖流向北移动,部分 鱼群从欧洲西岸向北移动,形成长距离洄游,保留短距离洄游。 起源于热带海区的鳗鲡,随冰川后退,向北方扩展,冰川融化的水,冲淡河口带, 造成过河口鱼类的过渡地带。 第三节 研究洄游的基本方法 一、生物学法
第二节 洄游的因素 洄游是鱼类长期以来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结果。 一、外界因素剌激 1 、鱼类从不定向的运动到周期性的定向洄游常与气象水文条件的变化有关,主 要是水温的变化。一些鱼不适应低温,冬季从甲→乙,水温是产卵的越冬洄游刺 激信号。 2 、化学剌激 水的化学成分,包括盐度是影响鱼类,特别过河口性鱼类洄游的 重要因素之一。 哈斯勒用莫福林引导银大麻哈鱼回归实验成功 3 、水流 一些鱼卵和仔稚鱼的被动洄游,完全受水流支配,溯河鱼类洄游表现 为“正趋流”,降河鱼类洄游“负趋流” • 饵料生物 • 太阳、月亮、地磁场等的定向导航作用。 二、内在因素 • 激素影响 特别是性激素分泌,导致产卵的洄游;甲状腺活跃,调节渗透压。 • 鱼体血液化学成分和渗透压机制的变化,如王大麻哈鱼血液冰点,在海洋中 - 0.762 0 c ,在河口区- 0.737 0 c ,产卵场- 0.628 0 c ,由于渗透压 变化“引导”鱼游向江河上游,鳗鲡降河产卵前血液中 CO 2 升高。导致血压升 高,迫使其非入海不可,而且越深越好 400 - 500m 水深。 三、历史因素 现在洄游轮廓、分布保留着过去某一地质年代环境的痕迹,一般与冰川期相关。 例如冰川期,大西洋北部是冰海,大西洋暧流被冰挤向南方,仅局限于法国和葡 萄牙沿岸,大西洋鲱、鳕只作小幅度洄游。随着冰川消失和暖流向北移动,部分 鱼群从欧洲西岸向北移动,形成长距离洄游,保留短距离洄游。 起源于热带海区的鳗鲡,随冰川后退,向北方扩展,冰川融化的水,冲淡河口带, 造成过河口鱼类的过渡地带。 第三节 研究洄游的基本方法 一、生物学法

1 、分析、研究不同时间,不同水域的渔获物,进行生物学测定,可推知鱼群洄 游路线,目的和持续时间。 2 、根据鱼体寄生虫,推知洄游路线,如中国上斧颚虱和简单异尖线虫,都是海 洋鱼类寄生虫,在河口捕到刀鲚、鳃上寄生虱较多,进入淡水后,虱逐步减少, 而线虫寄生在体腔内,可存在较长时间。 二、标志放流法 1 、切鳍标志(适用幼鱼) 2 、挂牌标志 3 、超声波和无线电标志 4 、同位素标志
1 、分析、研究不同时间,不同水域的渔获物,进行生物学测定,可推知鱼群洄 游路线,目的和持续时间。 2 、根据鱼体寄生虫,推知洄游路线,如中国上斧颚虱和简单异尖线虫,都是海 洋鱼类寄生虫,在河口捕到刀鲚、鳃上寄生虱较多,进入淡水后,虱逐步减少, 而线虫寄生在体腔内,可存在较长时间。 二、标志放流法 1 、切鳍标志(适用幼鱼) 2 、挂牌标志 3 、超声波和无线电标志 4 、同位素标志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广东海洋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八章 鱼类的繁殖.pdf
- 广东海洋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七章 鱼类的年龄和生长.pdf
- 广东海洋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六章 鱼类的摄食.pdf
- 广东海洋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五章 鱼类生态学绪论.pdf
- 广东海洋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四章 硬骨鱼纲的概况和分类系统.pdf
- 广东海洋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三章 软骨鱼纲的概况和分类系统.pdf
- 广东海洋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鱼类分类的基本感念和方法.pdf
- 广东海洋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鱼类的内分泌腺.pdf
- 广东海洋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鱼类的感觉系统.pdf
- 广东海洋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绪论.pdf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贻贝的养殖.ppt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牡蛎的养殖.ppt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鲍的养殖.ppt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扇贝养殖.ppt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贝类育种.ppt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贝类苗种生产.ppt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贝类的分类.ppt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贝类生态.ppt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贝类形态构造.ppt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其它贝类的养殖.ppt
- 广东海洋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鱼类的外部形态.pdf
- 广东海洋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十章 鱼类与环境的关系.pdf
- 广东海洋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pdf
- 广东海洋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鱼类的骨骼系统.pdf
- 广东海洋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鱼类的肌肉系统.pdf
- 广东海洋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鱼类的消化系统.pdf
- 广东海洋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鱼类的呼吸系统.pdf
- 广东海洋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鱼类的循环系统.pdf
- 广东海洋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鱼类的尿殖系统.pdf
- 广东海洋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鱼类的神经系统.pdf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水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水产品加工绪论.ppt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水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部分 水产食品原料学 第一章 常见水产食品原料(1/3).ppt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水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部分 水产食品原料学 第一章 常见水产食品原料(2/3).ppt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水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部分 水产食品原料学 第一章 常见水产食品原料(3/3).ppt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水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部分 水产食品原料学 第二章 水产动物原料的营养成分(1/3).ppt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水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部分 水产食品原料学 第二章 水产动物原料的营养成分(2/3).ppt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水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部分 水产食品原料学 第二章 水产动物原料的营养成分(3/3).ppt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水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部分 水产食品原料学 第三章 海藻的营养成分.ppt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水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部分 水产食品原料学 第四章 鱼贝类的色、香、味.ppt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水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部分 水产食品原料学 第五章 水产原料中的生物活性物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