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第三章 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3.5)厄密算符本征函数的正交性

§3.5厄密算符本征函数的正交性 属于动量算符不同本征值得两 个本征函数v和vp互相正交: dt=s p-p P≠ dT=o (2) 引入函数的标积: yiyan (3) 则(1),(2)两式可以简化记为
§3.5 厄密算符本征函数的正交性 一、属于动量算符不同本征值得两 个本征函数 p 和 p 互相正交: ( ) (1) p p d p p = − , 0 (2) p p d p p = 引入函数的标积: 则(1),(2)两式可以简化记为: ( 1, 2 1 2 ) d (3) = ( p p , (1) ) = − ( p p )

当p≠p(vw)=0 动量算符是厄密算符,量子力学中表示力学量 的算符都是厄密算符,它们的本征值是实数。以上正 交性(vv)=0仅是厄密算符本征函数正交性的 个特例 定理:属于厄密算符不同本征值的两个本 征函数互相正交 证 F=9(1) F=4(2) k关,则关()=4(
当 动量算符是厄密算符,量子力学中表示力学量 的算符都是厄密算符,它们的本征值是实数。以上正 交性 仅是厄密算符本征函数正交性的一 个特例 : , 0 ( ( ) 2) p p p p = ( p p , 0 ) = 二、定理:属于厄密算符不同本征值的两个本 征函数互相正交。 证: (1) (2) F F k k k l l l = = , (1) k l F l k k k k ( ) 当 = 则

又一=厄密的本征值为实数 (1)式右乘,积分: ∫()9dr==jp(3) 简记:(F,)=2(,) (2)式左乘 ∫4厂d=列dr (4) 简记:(,F的)=1(3,) 根据厄密算符的定义 ∫Fdz=∫(F以)的=4dr (5) 简记:(,F()=(F,)
又 (厄密的本征值为实数) (1)式右乘 ,积分: 简记: (2)式左乘 : 简记: 根据厄密算符的定义 简记: k k = ( ) (3) F d d d k l k k l k k l = = l (F k l k k l , , ) = ( ) k (4) k l l k l F d d = ( k l l k l , , F ) = ( ) ( ) (5) k l k l k k l F d F d d = = ( k l k l , , F F ) = ( )

联立(4)、(5)聊: dgdr=入k ∫ kOdt (3)=(4)=(5) 简记:(,)=x(,4) (6)式移项: (41-k)(cd=0 (6) 简写 (-2)(,)=0 而4≠,必有 ∫疾9dz=0(7) 简写 (,9)=0 或表示为: ddt=Su(8)
联立(4)、(5)即: 简记: (6)式移项: 简写: 而 ,必有 简写: 或表示为: , (3)=(4)=(5) l k l k k l d d = l k l k k l ( , , ) = ( ) ( ) 0 (6) l k k ld − = ( l k k l − = )( , 0 ) l k 0 (7) k ld = ( k l , 0 ) = (8) k l kl d =

其中 kronk8符号 k 0k≠0 如果F的本征值不分立,而是构成连续谱。则本 征函数{可以归化为δ函数: ∫9dz=(2-2)(10) 例如动量算符本征函数 ∫ y,,, dt=(p-p) 2正交归一本征函数一例:无限深市阱vn(x) 能量本征函数 n sin (x+a x<a a 2 x≤a
其中kronk 符号 如果 的本征值不分立,而是构成连续谱。则本 征函数 可以归化为 函数: 例如动量算符本征函数 2.正交归一本征函数一例:无限深市阱 能量本征函数 1 k=0 (9) 0 k 0 kl = F l d ( ) (10) = − ( ) p p d p p = − n ( x) ( ) ( ) ( ) 1 sin 2 (11) 0 n x n x n x a x a a a x a = + =

是体系属于的能量算符H(x)的本征值En的本征函数, Vn对不同的n值(能级En)正交: 其中: 丌2h2n E hua V x 证 ∫vv,dr=oin(2)(vy)=n 1.n丌.n兀 Sin sin a 2a 2 (x+a)d=0(13)积化和差
是体系属于的能量算符 的本征值 的本征函数, 对不同的 值(能级 )正交: 其中: 证: 积化和差 H x( ) 222 2 1,2,3, 8 n n E n a = = E n n n E n ( ) 2 2 2 2 2 2 x a H U x x a − = − + (12) n n d n n = ( ) a -a 1 sin sin 0 (13) 2 2 n n x a dx a a a + = ( n n n n , ) =

Ⅶm,m 2兀 是L.的本征值L=m的本征函数{p()} e 2丌 的正交性 正交归一函数的例子(厄密算符本征函数 互相正交) 1)线性谐振子 N e 2 hlax n n (15)
3. 是 的本征值 的本征函数 的正交性 三、正交归一函数的例子(厄密算符本征函数 互相正交) 1)线性谐振子 2 0 1 (14) 2 im im mm e e d − = L z L m z = ( ) 1 2 im e = ( m m mm , ) = ( ) 1 2 2 2 (15) x n n n N e H x − =

2 exh laxmn'(ax)ax (16) 00 2)一维势阱∞(-a,a) ∫,Wmn(xn(x)=m 2角动量算符L的本征函数,本征值L=m dm () em°(m=0,±1,+2 /2兀 nn()n/(o)= (18) 3角动量平方算符的本征函数,属于本征 值l(Z+1)h2
2.角动量算符 L z 的本征函数,本征值 z l m= ( ) ( ) 1 0, 1, 2, (17) 2 im m e m = = ( ) ( ) 2 0 (18) m m mm = 3.角动量平方算符 的本征函数,属于本征 值 : 2 L z ( ) 2 l l +1 ( ) ( ) 2 2 (16) x N N e H x H x x n n n n nn − − = 2)一维势阱 − , ( a a) ( ) ( ) a m n mn a x x − =

Ym(0, p)=NmP(cos 0)e (19 m (8, p)m(0, sin eded = n 20) (20)缔结 legendre函数正交性: 2TNIm o ml pIm sin dedo=du pIm 而球谐函数 r Yn(e,Q)Ym(e, ) sin dedo (21) 4氢原子波函数,算符: h210(20)12 H 2r2ar、a)2
(20)缔结legendre函数正交性: 而球谐函数: 4.氢原子波函数,算符: ( , cos (19) ) ( ) m im Y N P e lm lm l = ( ) ( ) 2 0 0 , , sin (20) lm l m ll Y Y d d = 2 sin m m N N P P d d lm l m l l ll = ( ) ( ) 2 0 0 , , sin (21) lm l m ll mm Y Y d d = 2 2 2 2 2 2 2 2 2 1 2 2 2 s s e e l H r r r r r r r = − − = − + −

Vim (r, 0,p=R(r)Ym(0, p) n不同: 丌2丌 0J0J0 Ynm(, 0, )yn Im(r, 0,o)rsin drdedo=8m,(22) 个量子数均不同 oo o nim(r, 0, Vm(r0. 0) r sin edrd0do=SmrOpromm'(23) 四、简并态函数的正交性 当F的本征值4,是f度简并:4:m1,2,3 般而言{n}不正交,但可用f2个常数将f个函数重新 组合成∫个新函数:
n不同: 三个量子数均不同: 四、简并态函数的正交性 当 的本征值 是 度简并: 一般而言 不正交,但可用 个常数将 个函数重新 组合成 个新函数: nlm nl lm (r R r Y , , , ) = ( ) ( ) ( ) ( ) 2 2 0 0 0 , , , , sin (22) nlm n lm nn r r r drd d = ( ) ( ) 2 2 mm 0 0 0 , , , , sin (23) nlm n l m nn ll r r r drd d = F n f 1 2 3 : , , , n n n n nf ni 2 f f f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量子力学》第三章 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3.4)氢原子.ppt
- 《量子力学》第三章 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3.3)电子在库仑场中的运动.ppt
- 《量子力学》第七章 自旋与全同粒子.ppt
- 《量子力学》第五章 微扰理论 §5.6与时间有关的微扰理论 §5.7跃迁几率 §5.8光的发射与吸收 §5.9 选择定则 §5.10 变分法.ppt
- 《量子力学》第五章 微扰理论 §5.1 非简并定态微扰理论 §5.2 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 §5.3氢原子的一级斯它克效应.ppt
- 《量子力学》第四章 态和力学量的表象.ppt
- 《量子力学》第二章 波函数与薛定谔方程.ppt
- 《量子力学》第一章 量子力学的诞生 Quantum Mechanics.ppt
- 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机械波习题.ppt
- 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08)多普勒效应.ppt
- 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07)声波 超声波 次声波.ppt
- 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6)驻波.ppt
- 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05)波的干涉.ppt
- 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04)惠更斯原理.ppt
- 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03)波的能量.ppt
- 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02)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ppt
- 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1)机械浪的几个概念.ppt
- 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ppt
- 山东大学:《固体物理》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试题(含答案).doc
- 山东大学:《固体物理》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六章 自由电子论和电子的输运性质思考题.doc
- 《量子力学》第三章 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3.6)算符与力学量的关系.ppt
- 《量子力学》第三章 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3.7)算符的对易关系.ppt
- 《量子力学》第三章 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3.8)力学量平均值随时间的化,守恒定律.ppt
- 《量子力学》第三章 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3.1)表示力学量的算符.ppt
- 《量子力学》第三章 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3.2)动量算符和角动量算符动量算符.ppt
- 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双语)No. 4 The gravitational force and the gravitational field.pdf
- 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双语)No 5 Simple Harmonic Oscillation Class.pdf
- 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双语)No 6 Work, Energy, and the Cwe Theorem Class.pdf
- 《热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基本概念.ppt
- 《热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热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讨论课.ppt
- 《热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与过程.ppt
- 《热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热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蒸汽动力循环.ppt
- 《热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制冷(致冷)循环.ppt
- 《热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理想混合气体和湿空气.ppt
- 《热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章 热力学微分关系式及实际气体的性质.ppt
- 《热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ppt
- 《热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绪言.ppt
- 昆明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5章 机械波.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