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高电压工程》课程教学资源(电气工程基础)冲击高电压及大电流的产生

中击高电压及大电流的产生 1中击电压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2中击电压发生器放电回路的分析 2.1基本回路的分析 2.2放电回路的近以计算 2.3考虑回路电感后的近似计算 3中击电压发生器放电回路计算举例 4冲击大电流的产生(自学) 2
2 冲击高电压及大电流的产生 1 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2 冲击电压发生器放电回路的分析 2.1 基本回路的分析 2.2 放电回路的近似计算 2.3 考虑回路电感后的近似计算 3 冲击电压发生器放电回路计算举例 4 冲击大电流的产生(自学)

1中击电压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冲击电压 (两类) >雷电冲击电压:自然界雷击引起的 > 操作冲击电压:电力系统设备操作引起的 ●冲击电压发生器 > 概念:冲击电压发生器由一组并联的储能高压电 容器,自直流高压源充电几十秒钟后,通过铜球 突然经电阻串联放电,在试品上形成陡峭上升前 沿的冲击电压波形。冲击波持续时间以微秒计, 电压峰值一般为几十kV至几MW >发明人:产生较高电压的冲击发生器多级回路, 首先由德国人E.马克思(E.Marx)提出,为此他 于1923年获得专利,被称为马克思回路 3
3 1 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z冲击电压(两类) ¾ 雷电冲击电压:自然界雷击引起的 ¾ 操作冲击电压:电力系统设备操作引起的 z冲击电压发生器 ¾ 概念:冲击电压发生器由一组并联的储能高压电 容器,自直流高压源充电几十秒钟后,通过铜球 突然经电阻串联放电,在试品上形成陡峭上升前 沿的冲击电压波形。冲击波持续时间以微秒计, 电压峰值一般为几十kV至几MV ¾ 发明人:产生较高电压的冲击发生器多级回路, 首先由德国人E.马克思(E.Marx)提出,为此他 于1923年获得专利,被称为马克思回路

雷电中击电压发生器回路 通用的高效放电回路) >:保护电阻,一般为几百千欧 >:充电电阻,一般为几十千欧 >1:每级的波前电阻,一般约几十欧 >t:每级的放电电阻,通常约几百欧 Cs Cs 3 g4 80 c2 中击电压发生器高效回路接线 4
4 z 雷电冲击电压发生器回路(通用的高效放电回路) ¾ r:保护电阻,一般为几百千欧 ¾ R:充电电阻,一般为几十千欧 ¾ rf:每级的波前电阻,一般约几十欧 ¾ rt:每级的放电电阻,通常约几百欧 冲击电压发生器高效回路接线

雷电中击电压发生器回路 通用的高效放电回路) >C: 每级的主电容,一般为零点几个微法 > : 每级相应点的对地杂散电容,一般仅为几个皮法 > 吴 负荷电容,其值不仅取决于试品,而且与调波相 一般处于几百皮法至几个纳法间 Cs Cs c2 中击电压发生器高效回路接线 5
5 z 雷电冲击电压发生器回路(通用的高效放电回路) ¾ C:每级的主电容,一般为零点几个微法 ¾ Cs:每级相应点的对地杂散电容,一般仅为几个皮法 ¾ C2:负荷电容,其值不仅取决于试品,而且与调波相 关。一般处于几百皮法至几个纳法间 冲击电压发生器高效回路接线

●操作中击电压发生器回路 >接线图: 操作冲击电压发生器回路与雷电 冲击电压发生器回路接线图相同 >与雷电冲击电压发生器回路的区别:当产 生操作冲击电压时,回路中各阻值至少要 增加两个数量级 Cs 入 Cs 31 g4 c2 中击电压发生器高效回路接线 6
6 z操作冲击电压发生器回路 冲击电压发生器高效回路接线 ¾ 接线图:操作冲击电压发生器回路与雷电 冲击电压发生器回路接线图相同 ¾ 与雷电冲击电压发生器回路的区别:当产 生操作冲击电压时,回路中各阻值至少要 增加两个数量级

●工作原理 >电容器并联充电,而后串联放电 √主电容充电:主电容C通过整流源并联充电到电压 。各球隙事先调节到能耐压值,若作用电压稍 高于,则各球隙便会击穿 Cs Cs 3 g4 c2 $皓 中击电压发生器高效回路接线 7
7 z工作原理 ¾ 电容器并联充电,而后串联放电 9 主电容充电:主电容C 通过整流源并联充电到电压 U。各球隙事先调节到能耐压U 值,若作用电压稍 高于U,则各球隙便会击穿 冲击电压发生器高效回路接线

√点火球隙点火:当需要使发生器动作时,可向 点火球隙的针极送去5~8千伏的脉冲电压,针 极和接地球面之间产生一小火花,由于其紫外 线的照射,促使点火球隙g放电 注意点:球隙的放电所产生的紫外线应能照 射到球隙,以利于促使之放电 Cs Cs 80 c2 中击电压发生器高效回路接线 8
8 9 点火球隙点火:当需要使发生器动作时,可向 点火球隙的针极送去5~8千伏的脉冲电压,针 极和接地球面之间产生一小火花,由于其紫外 线的照射,促使点火球隙g1放电 9 注意点:g1球隙的放电所产生的紫外线应能照 射到g2球隙,以利于促使g2之放电 冲击电压发生器高效回路接线

V点2电位拾高:g1放电后,使点1从原先在充电下 的一U突变为零电位。而,点2从原零电位变为+U √间隙g2放电:间隙g2两端便作用了2U的电位差, 它比能承受的一个U高了一倍,所以g2在g1放电 所造成的紫外线的照射下马上放电 Cs Cs 0/ c2 $告 中击电压发生器高效回路接线 9
9 9 点2电位抬高:g1放电后,使点1从原先在充电下 的-U 突变为零电位。而点2从原零电位变为+U 9 间隙g2放电:间隙g2两端便作用了2U 的电位差, 它比能承受的一个U 高了一倍,所以g2在g1放电 所造成的紫外线的照射下马上放电 冲击电压发生器高效回路接线

√点4电位拾高g放电:点4的电位变为+2U,g3 的瞬间压差达到3U,也就立即放电 √间隙g4和g0放电:g4和go跟着放电,冬级电容器 C就和诸”一起串联起来了 Cs Cs g4 c2 $告告 中击电压发生器高效回路接线 10
10 9 点4电位抬高g3放电:点4的电位变为+2U,g3 的瞬间压差达到3U,也就立即放电 9 间隙g4和g0放电:g4和g0跟着放电,各级电容器 C 就和诸rf一起串联起来了 冲击电压发生器高效回路接线

●中击电压发生器的工作特点 >充放电过程:“电容器并联充电,而后串联放电” > 电阻R的连接与隔离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路的连 接作用;放电时则起隔离作用 电容并联串联转换方法:诸电容由并联变成串联 是靠一组球隙分别处于绝缘和放电来达到 Cs Cs g4 c2 $告 中击电压发生器高效回路接线 11
11 z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工作特点 ¾ 充放电过程: “电容器并联充电,而后串联放电” ¾ 电阻R 的连接与隔离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路的连 接作用;放电时则起隔离作用 ¾ 电容并联串联转换方法:诸电容由并联变成串联 是靠一组球隙分别处于绝缘和放电来达到 冲击电压发生器高效回路接线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高电压工程》课程教学资源(电气工程基础)稳态高电压试验设备.pdf
- 《高电压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参考书籍)《电力系统过电压》(朱子述).pdf
- 《高电压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参考书籍)《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Test》Chapter 2 Generation of high voltages Chapter 3 Measurement of high voltages.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09]homework03_solution.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19]2014至2015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答案.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19]2014至2015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A卷.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18]homework07_solution.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18]homework07.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17]Lecture92-design of control system in state space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设计.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17]Lecture91-state space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16]quiz02_solution.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16]homework06.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16]homework06_solution.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15]Lecture83-compensation系统校正.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15]Lecture82-PID controls 校正.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15]Lecture81-control system design introduction 控制系统设计概述.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14] HW5_homework05.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14] HW5_homework05 - solution.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13]Lecture73-stability analysis in frequency domain 系统稳定性的频域分析.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13]Lecture72-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plots 频率特性图.pdf
- 上海交通大学:《高电压工程》课程教学资源(电气工程基础)高电压的测量.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6927.1 - 2011(代替GB/T 16927.1 - 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High-voltage test techniques-Part 1:General definitions and test requirements(IEC60060-1:2010,MOD).pdf
- 上海交通大学:《高电压工程》课程教学资源(电气工程基础)高电压技术概论(张君).pdf
- 上海交通大学:《高电压工程》课程教学资源(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系统波过程(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pdf
- 上海交通大学:《高电压工程》课程教学资源(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系统绝缘.pdf
- 上海交通大学:《高电压工程》课程教学资源(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系统过电压.pdf
- 上海交通大学:《高电压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试验报告)沿面放电实验.doc
- 上海交通大学:《高电压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试验报告)电缆波过程实验.doc
- 上海交通大学:《高电压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试验报告)空气间隙放电实验.doc
- 上海交通大学:《高电压工程》课程教学资源_电气工程基础(二)课程导学与习题集.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课件)Lecture_140915.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课件)Lecture_140917.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课件)Lecture_140922.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课件)Lecture_140924.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课件)Lecture_140928.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课件)Lecture_141008.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课件)Lecture_141013.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课件)Lecture_141015.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课件)Lecture_141020.pdf
-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 Modeling、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课件)Lecture_14102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