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授课教案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课程性质:技术(专业)基础课48 学时学时:课堂讲授(含讨论)46学时专题讨论及答疑2学时授课对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授课学期:秋季学期考试方式:笔试+平时测验、作业十课程论文70 分期末考试作业+测验+实验15分15 分课程论文晏乃强2016年9月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教案 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 课程名称 :大 气 污 染 控 制 工 程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课程性质 :技术(专业)基础课 学时 : 48 学时 课堂讲授(含讨论)46 学时 专题讨论及答疑 2 学时 授课对象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授课学期 :秋季学期 考试方式 :笔试+平时测验、作业+课程论文 期末考试 70 分 作业+测验+实验 15 分 课程论文 15 分 晏 乃 强 2016 年 9 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前言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之一,是学生了解和掌握与大气污染控制有关专业知识的主要教学渠道。该课程重点讲解大气污染控制及空气质量保障所涉及的一些专业科学基础及技术原理。事实上,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特别是人类不断从自然界获得能源与资源过程中,所导致的碳、S、N等常规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过多存在而造成的污染问题。就我国而言,由于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耗过分依赖煤炭,导致我国的煤炭消耗量极大。而燃煤又是最易的造成污染的能源获取方式,由此导致我国燃煤型污染问题突出。再加上我国大量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分布密度过高,导致我国大气环境污染负荷难以承载。另一方面,我国近年来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导致燃油型的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日显突出,使我国的污染逐渐向复合型大气污染发展,由此导致失分突出的大气环境问题,灰霾及近地臭氧超标问题频繁出现。本课程分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及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两个教学阶段,前者主要围绕基本概念、技术原理与方法等内容进行教学,后者在在此基础上重点学习相关工程系统设计、工程案例及模拟工程设计等。★先修课程:环境学导论、工程流体力学、环境化工基础(化工原理)。★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能源与环境。★开课系所:大气污染控制教学团队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本课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主要专业课之一。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大气污染的成因、污染气象学,大气扩散模式,颗粒污染物和SO2、NO等气态污染物的各种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工作原理、设计计算,使学生掌握大气污染的概念、大气扩散、常用的较为成熟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理论与设计,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及雾霾同题,分别从技术与规划等层面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教案 2 前 言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之一,是学生了解和掌 握与大气污染控制有关专业知识的主要教学渠道。该课程重点讲解大气污染控制 及空气质量保障所涉及的一些专业科学基础及技术原理。事实上,造成大气污染 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特别是人类不断从自然界 获得能源与资源过程中,所导致的碳、S、N 等常规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过多存 在而造成的污染问题。就我国而言,由于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耗过分依赖煤炭,导 致我国的煤炭消耗量极大。而燃煤又是最易的造成污染的能源获取方式,由此导 致我国燃煤型污染问题突出。再加上我国大量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分布密度过 高,导致我国大气环境污染负荷难以承载。另一方面,我国近年来汽车工业发展 迅速,导致燃油型的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日显突出,使我国的污染逐渐向复合型大 气污染发展,由此导致失分突出的大气环境问题,灰霾及近地臭氧超标问题频繁 出现。 本课程分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及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两个教学阶段,前者主要围 绕基本概念、技术原理与方法等内容进行教学,后者在在此基础上重点学习相关工程系统设 计、工程案例及模拟工程设计等。 ★先修课程: 环境学导论、工程流体力学、环境化工基础(化工原理)。 ★适用专业: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能源与环境。 ★开课系所: 大气污染控制教学团队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主要专业课之一。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讨论大气污染的成因、污染气象学,大气扩散模式,颗粒污染物和 SO2、NOX等气 态污染物的各种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工作原理、设计计算,使学生掌握大 气污染的概念、大气扩散、常用的较为成熟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理论与设计,理 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及雾霾 问题,分别从技术与规划等层面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二、课程教学内容构架及具体章节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总体脉络概论:主要大气污染物稀释法控制大气污染的基础来源、成因与影响颗粒性污染物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原理控制技术原理气态污染物控制颗粒性污染物工艺及设备原理控制设备各章内容及要求如下:第一章概论(4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大气污染的概念:2、大气污染物常见的分类及形式;3、空气污染指数及空气质量指数的定义及计算。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3、大气环境标准的种类、作用(现有标准与即将启用的标注对比)。4、国内外大气污染概况。5、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6、我国当前的大气污染程度及成因分析。难点: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对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把握。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4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燃料燃烧的性质及影响燃料燃烧的主要因素。2、空气过剩系数及其校正方法。3、锅炉及内燃机燃烧过程中SOx、颗粒物等污染物的形成与控制。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3、燃烧过程中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与烟气量的计算。4、难点:不同燃烧工况下空气过剩系数的校正。汽油车及柴油车尾气的污染产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教案 3 二、课程教学内容构架及具体章节 各章内容及要求如下: 第一章 概论(4 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大气污染的概念;2、大气污染 物常见的分类及形式;3、空气污染指数及空气质量指数的定义及计算。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3、大气环境标准的种类、作用(现有标准 与即将启用的标注对比)。4、国内外大气污染概况。5、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6、我国当前的大气污染程度及成因分析。 难点: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对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把握。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4 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燃料燃烧的性质及影响燃料燃 烧的主要因素。2、空气过剩系数及其校正方法。3、锅炉及内燃机燃烧过程中 SOX、颗粒物等污染物的形成与控制。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3、燃烧过程中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与烟气 量的计算。4、 难点:不同燃烧工况下空气过剩系数的校正。汽油车及柴油车尾气的污染产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生与排放特征。第三章大气污染气象学(4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气温直减率和大气稳定度的概念,两者关系,及对大气扩散的影响。2、逆温的定义,种类,与大气污染的关系。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3、大气层的结构。4、气温、气湿、气压、风等主要气象要素的含义及表示方法。5、大气边界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难点:气温直减率,大气稳定度。第四章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6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点源的高斯扩散模式及浓度估算。2、烟的设计计算。3、厂址选择。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4、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模式及城市和山区的扩散模式。5、线源和面源扩散模式。难点:高斯扩散模式。第五章颗粒物染物控制技术基础(4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粉尘粒径分布的定义、表示方法。2、净化装置技术性能的表示方法及计算。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3、颗粒捕集运动过程中受到各种外力(阻力、重力、离心力、电场力等)作用时的受力和运动情况。4、粉尘粒径表示方法及其物理特性。难点:粉尘粒径分布,颗粒在各种力场中的空气动力学行为。第六章除尘装置(10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重力沉降室的工作原理,性能设计计算。2、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性能,设计计算及选型。3、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结构,除尘过程,驱进速度和捕集效率的计算公式及其设计。4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教案 4 生与排放特征。 第三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4 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气温直减率和大气稳定度的概 念,两者关系,及对大气扩散的影响。2、逆温的定义,种类,与大气污染的关 系。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3、大气层的结构。4、气温、气湿、气压、 风等主要气象要素的含义及表示方法。5、大气边界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 难点:气温直减率,大气稳定度。 第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6 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点源的高斯扩散模式及浓度估 算。2、烟囱的设计计算。3、厂址选择。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4、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模式及城市和山 区的扩散模式。5、线源和面源扩散模式。 难点:高斯扩散模式。 第五章 颗粒物染物控制技术基础(4 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粉尘粒径分布的定义、表示方 法。2、净化装置技术性能的表示方法及计算。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3、颗粒捕集运动过程中受到各种外力(阻 力、重力、离心力、电场力等)作用时的受力和运动情况。4、粉尘粒径表示方 法及其物理特性。 难点:粉尘粒径分布,颗粒在各种力场中的空气动力学行为。 第六章 除尘装置(10 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重力沉降室的工作原理,性能, 设计计算。2、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性能,设计计算及选型。3、电除尘器的 工作原理,结构,除尘过程,驱进速度和捕集效率的计算公式及其设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4、惯性除尘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5、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文丘里洗涤器的设计。6、过滤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性能,设计。7、除尘器的选择和发展情况。难点: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第七章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6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吸收过程中存在的气液平衡关系。2、吸收过程中的传质速率方程。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3、双膜理论。4、吸附的定义,分类及吸附剂性质、种类。5、吸附机理,吸附工艺与设备计算。6、催化作用的概念。7、催化反应器的设计。难点:吸收过程中的传质速率方程。第八章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2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脱硫的方法,工艺及原理。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2、燃烧前燃料脱硫方法。3、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与净化原理,方法。难点: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脱硫。第九章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2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2、烟气脱硝技术。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3、氮氧化物的性质,来源。4、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难点:烟气脱硝技术第十章机动车尾气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2学时)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1、机动车尾气的控制技术;2、挥发性有机5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教案 5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4、惯性除尘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5、 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文丘里洗涤器的设计。6、过滤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性能,设计。7、除尘器的选择和发展情况。 难点: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 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6 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吸收过程中存在的气液平衡关 系。2、吸收过程中的传质速率方程。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3、双膜理论。4、吸附的定义,分类及吸附 剂性质、种类。5、吸附机理,吸附工艺与设备计算。6、催化作用的概念。7、 催化反应器的设计。 难点:吸收过程中的传质速率方程。 第八章 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2 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脱硫的方 法,工艺及原理。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2、燃烧前燃料脱硫方法。3、高浓度二氧化 硫尾气的回收与净化原理,方法。 难点: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脱硫。 第九章 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2 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2、烟气 脱硝技术。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3、氮氧化物的性质,来源。4、燃烧过程中 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 难点:烟气脱硝技术 第十章 机动车尾气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2 学时)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1、机动车尾气的控制技术;2、挥发性有机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物的性质和危害:3、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预防及其污染控制方法。第十一章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前沿发展(2学时)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1、等离子体法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2、光催化剂技术;3、膜分离控制技术第十二章二氧化碳及烟气汞控制技术(2学时)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1、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分离与地质封存技术(CCS);2、烟气汞的排放控制技术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习题、答疑、质疑、期末考试等环节。通过上课基本教学步骤,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大污染控制工程中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主要控制技术和方法的基本原理、设计计算及主要配套设施,并能正确应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程课堂讲授(包括习题课)46学时,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四、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郝吉明、马广大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吴忠标等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科学出版社,2002;[3] Noel deNevers,Air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McGraw-Hill,清华大学出版社四、施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方法、手段课程教学以课堂讲学为主,综合讨论、实验、作业等共同实施。课堂教学通常每章开篇采用提出工程、科研或日常生活中的疑问或现象引出本章主要讨论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程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也会有较多的数学推导,但重要的是理解其代表的物理意义而不是运算技巧,如理6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教案 6 物的性质和危害; 3、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预防及其污染控制方法。 第十一章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前沿发展(2 学时)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1、等离子体法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2、光 催化剂技术; 3、膜分离控制技术 第十二章 二氧化碳及烟气汞控制技术 (2 学时)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1、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分离与地质封存技 术(CCS);2、烟气汞的排放控制技术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习题、答疑、质疑、期末考试等环节。 通过上课基本教学步骤,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大污染控制工程中颗粒物及气态污 染物主要控制技术和方法的基本原理、设计计算及主要配套设施,并能正确应用 这些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程课堂讲授(包括习题课)46 学时,考 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四、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郝吉明、马广大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 吴忠标等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科学出版社,2002; [3] Noel de Nevers,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McGraw-Hill, 清华大学出 版社 四、施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方法、手段 课程教学以课堂讲学为主,综合讨论、实验、作业等共同实施。 课堂教学通常每章开篇采用提出工程、科研或日常生活中的疑问或现象引出 本章主要讨论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程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也 会有较多的数学推导,但重要的是理解其代表的物理意义而不是运算技巧,如理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解复杂的Guass扩散方程的主要参数意义以及不同大气稳定度及下垫面不同情况下的污染物扩散基本规律。进而通过实际课堂训练和作业等时间加深对理解和应用。课堂教学基本上以PPT为主,在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时,多结合我们所日常遇到的大气污染现象进行导入;再以框图的形式,把所要将的几个知识点窜起来,使同学首先弄清此处教学内容主要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及其在相关教学内容中的意义。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消化程度,穿插使用随堂测验或提出一些与教学知识相关的开放话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此外,由于我国这一时期所发生大气污染有关的事例及新闻较多,我们在相应的教学内容中会将其引入课堂,并进行理性思考。比如,对于当前我国出现大面积的雾霾问题、城市控制PM2.5超标等问题,我们会在燃煤、机动车尾气污染中将从专业角度阐明其像话作用关系。课程作业分为2类,一类是是围绕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所布置的例行作业;另一类是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对我们所正面临的某一大气污染相关问题,写2000-3000字的思考与体会,属于开放性专业知识探讨。此外,在课程设计环节还有1次团队作业,学生在3-4周之内自愿组合成4~5人的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团队作业,团队作业分两部分:文字和PPT展示。文字部分为2~3千字的文稿;PPT为约5分钟讲演的浓缩版文稿。在团队作业布置后两周各组上交文稿及PPT并在课堂进行展示(每次抽检5组)。文字稿内容应包含相关议题的内容以及延伸,还需提出本组对议题的观点。PPT应包含议题的叙述(延伸)、对本组观点的解释。★课堂教学基本流程设计框图(参考童钩耕老师的模版设计)7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教案 7 解复杂的 Guass 扩散方程的主要参数意义以及不同大气稳定度及下垫面不同情 况下的污染物扩散基本规律。进而通过实际课堂训练和作业等时间加深对理解和 应用。 课堂教学基本上以 PPT 为主,在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时,多结合我们所日 常遇到的大气污染现象进行导入;再以框图的形式,把所要将的几个知识点窜起 来,使同学首先弄清此处教学内容主要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及其在相关教学内容中 的意义。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消化程度,穿插使用随堂测验或 提出一些与教学知识相关的开放话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 此外,由于我国这一时期所发生大气污染有关的事例及新闻较多,我们在相 应的教学内容中会将其引入课堂,并进行理性思考。比如,对于当前我国出现大 面积的雾霾问题、城市控制 PM2.5 超标等问题,我们会在燃煤、机动车尾气污 染中将从专业角度阐明其像话作用关系。 课程作业分为 2 类,一类是是围绕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所布置的例行作业;另 一类是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对我们所正面临的某一大气 污染相关问题,写 2000-3000 字的思考与体会,属于开放性专业知识探讨。 此 外,在课程设计环节还有 1 次团队作业,学生在 3-4 周之内自愿组合成 4~5 人的 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团队作业,团队作业分两部分:文字和 PPT 展示。文字部分 为 2~3 千字的文稿;PPT 为约 5 分钟讲演的浓缩版文稿。在团队作业布置后两周 各组上交文稿及 PPT 并在课堂进行展示(每次抽检 5 组)。文字稿内容应包含相 关议题的内容以及延伸,还需提出本组对议题的观点。PPT 应包含议题的叙述(延 伸)、对本组观点的解释。 ★课堂教学基本流程设计框图(参考童钧耕老师的模版设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上课否本章开始是 1本章知识导引上前次课内容回顾或作业讲评+本次课内容提要自学内容确定核心知识点知识、能力重点、难点讲授收益+例题、提问、讨论、其它收益团队作业演讲等1课堂总结否本章结束是改改本章小结进进教教学下次课内容预告学下课本次教学过程回顾作业或考试分析8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教案 8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一章大气污染概论本章教学要旨:本章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概论性章节,侧重于介绍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常见大气污染物的类型和尺度,如颗粒物、NO和SO,等;包括这些污染物的来源、成因和影响;以及如何防治大气污染,并引入空气质量控制标准以强化概念。在讲授中重点突出宏观层次,把握全局,为下阶段的具体原理和工业设备打好知识基础。只要知识点的逻辑关系:Overviewof ChapterI大气污染物→主要污染物及来源↓污染防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大气-治措施的影响空气质量大气污染类控制标准型/尺度KnowledgeTree一、知识点群·大气及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大气污染所引发的典型问题·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大气污染控制质量标准·空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指数9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教案 9 第一章 大气污染概论 本章教学要旨: 本章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概论性章节,侧重于介绍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和 理论;常见大气污染物的类型和尺度,如颗粒物、NOx和 SO2等;包括这些污染物 的来源、成因和影响;以及如何防治大气污染,并引入空气质量控制标准以强化 概念。在讲授中重点突出宏观层次, 把握全局,为下阶段的具体原理和工业设 备打好知识基础。 只要知识点的逻辑关系: 一、知识点群 ● 大气及大气污染 ● 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 大气污染所引发的典型问题 ● 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 大气污染控制质量标准 ● 空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指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二、课堂学时4学时三、教学内容1.大气及大气污染大气的定义和组成,大气污染的定义2.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大气污染源的分类和时空分布,主要污染物的分类和形成过程3.大气污染所引发的典型问题烟雾、酸沉降、全球气候变化、酸雨、复合型大气污染等4.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煤炭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等污染大户5.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防治的原则和相关措施6.大气污染控制质量标准(新的环境空气标准及空气质量指数等)标准制定的基础和作用,分类和目标四、学习目标与教学方法设计学习目标完成本章节的学习后,学生应当掌握大气和大气污染的含义,常见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和种类:了解大气污染的表现形式、危害和产生源:掌握大气污染防治原则,熟悉防治措施;掌握环境空气质量的参数和等级划分,熟悉相关空气污染法律法规。了解造成我国当前大面积雾霾及空气质量劣化的主要原因。教学方法设计本章的知识点主要围绕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展开,着重宏观把握。首先介绍大气和空气的定义,通过与自然空气的比较了解两者组成的区别,10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教案 10 二、课堂学时 4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大气及大气污染 大气的定义和组成,大气污染的定义 2.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大气污染源的分类和时空分布,主要污染物的分类和形成过程 3.大气污染所引发的典型问题 烟雾、酸沉降、全球气候变化、酸雨、复合型大气污染等 4.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煤炭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等污染大户 5.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防治的原则和相关措施 6.大气污染控制质量标准(新的环境空气标准及空气质量指数等) 标准制定的基础和作用,分类和目标 四、学习目标与教学方法设计 学习目标 完成本章节的学习后,学生应当掌握大气和大气污染的含义,常见大气污 染物的分类和种类;了解大气污染的表现形式、危害和产生源;掌握大气污染防 治原则,熟悉防治措施;掌握环境空气质量的参数和等级划分,熟悉相关空气污 染法律法规。了解造成我国当前大面积雾霾及空气质量劣化的主要原因。 教学方法设计 本章的知识点主要围绕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展开,着重宏观把握。 首先介绍大气和空气的定义,通过与自然空气的比较了解两者组成的区别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授课教案(高职讲义,授课人:丁淑杰).pdf
- 《等离子体降解VOCs废气系统设计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pdf
- 高职高专:《水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设计(环境监测技术专业).pdf
- 高职高专:《水环境监测》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方案).pdf
- 南京医科大学:《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 Abrup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Discharge standard of pollutants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pdf
- 沈阳师范大学:《景观生态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共十章,授课教师:施拓).pdf
- 沈阳师范大学:《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Landscape Ecology.pdf
- 高职高专环境监测技术专业:《水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设计.pdf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河岸带功能及其保护修复措施.pdf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原阳黄河滩区综合治理措施探讨.pdf
- 《综合灾害监测与预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极端气象——我們共同關心的天然災害議題(1/2).ppt
- 《综合灾害监测与预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极端气象——我們共同關心的天然災害議題(2/2).ppt
- 《综合灾害监测与预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综合灾害监测预警——災害衝擊、影響及監測預警研發(台湾大学:陈泰然).pptx
- 《综合灾害监测与预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氣象監測及預報預警(1/6).ppt
- 《综合灾害监测与预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氣象監測及預報預警(2/6).ppt
- 《综合灾害监测与预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氣象監測及預報預警(5/6).ppt
- 《综合灾害监测与预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氣象監測及預報預警(4/6).ppt
- 《综合灾害监测与预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氣象監測及預報預警(6/6).ppt
- 《综合灾害监测与预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氣象監測及預報預警(3/6).ppt
- 上海交通大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大气污染扩散模式及环境空气质量.pdf
- 上海交通大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电除尘器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ESPs).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