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土地需求量预测

第九章土地需求量预测 土地需求的概念 二. 粮食需求预测 三 农业用地需求量预测 四.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五. 生态用地需求量预测 六. 土地需求量定量预测方法 七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 ●●●●
第九章 土地需求量预测 一. 土地需求的概念 二. 粮食需求预测 三. 农业用地需求量预测 四.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五. 生态用地需求量预测 六. 土地需求量定量预测方法 七.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

一土地需求概念 1.土地需求概念 指为维持生存或提高生活质量人类进行各种土地利用 活动而产生的需求。 2.影响土地需求程度的因素 > 人口密度 人们利用土地的技术 土地质量 人们生活水平 3.土地需求预测 指对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各类用地规模及其动态变 化所作的测算。 ●●●●
一 土地需求概念 1.土地需求概念 指为维持生存或提高生活质量人类进行各种土地利用 活动而产生的需求。 2.影响土地需求程度的因素 ➢ 人口密度 ➢ 人们利用土地的技术 ➢ 土地质量 ➢ 人们生活水平 3.土地需求预测 指对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各类用地规模及其动态变 化所作的测算

二粮食需求量预测 1.粮食需求量预测的思路 >人口增长 >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 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 2.人均粮食需求量 3.粮食需求量 口粮 > 饲料粮(肉1:4;蛋1:2.5;鱼1:0.8;奶1:0.3) > 种子用粮 工业用粮 损耗及其他用粮 ●●●●
二 粮食需求量预测 1.粮食需求量预测的思路 ➢ 人口增长 ➢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 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 2.人均粮食需求量 3.粮食需求量 ➢ 口粮 ➢ 饲料粮(肉1:4;蛋1:2.5;鱼1:0.8;奶1:0.3) ➢ 种子用粮 ➢ 工业用粮 ➢ 损耗及其他用粮

国务院农村发展中心制定的小康生活水平: 项目 人均数量 转化比 折算粮食 食物类型 (公斤) (公斤) 肉 25 4.15 103.75 蛋 10 3.0 30 奶 15 0.43 6.45 水产品 2.5 3.0 7.5 合计 52.5 147.70 再加上人均口粮250公斤,人均工业用粮、种子 用粮、国家征购粮130公斤,则人均年占有粮食需达 527.7公斤
国务院农村发展中心制定的小康生活水平: 项目 食物类型 人均数量 (公斤) 转化比 折算粮食 (公斤) 肉 25 4.15 103.75 蛋 10 3.0 30 奶 15 0.43 6.45 水产品 2.5 3.0 7.5 合计 52.5 147.70 再加上人均口粮250公斤,人均工业用粮、种子 用粮、国家征购粮130公斤,则人均年占有粮食需达 527.7公斤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提出我国2000年人均年消费构 成设想:粮食155公斤,肉类24公斤,蛋类12公斤,鱼虾6 公斤,食用植物油6公斤,奶类24公斤,蔬菜120公斤,水 果48公斤,折算热量为2600千卡/人.年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提出我国2000年人均年消费构 成设想:粮食155公斤,肉类24公斤,蛋类12公斤,鱼虾6 公斤,食用植物油6公斤,奶类24公斤,蔬菜120公斤,水 果48公斤,折算热量为2600千卡/人.年

三农业用地需求量预测 1.耕地需求量预测 ①包括:大田作物用地(粮食;经济作物;绿肥和特种作 物); ②人工饲料地;蔬菜地需求量 (1)大田作物用地面积需求量预测程序 ①确定各类大田作物的内部需求量(V) ②确定各类大田作物的商品率(P) ③确定各类大田作物的总产量(W) V W三 1-P >确定大田作物加权平均单产(了,)
三 农业用地需求量预测 1.耕地需求量预测 ①包括:大田作物用地(粮食;经济作物;绿肥和特种作 物); ②人工饲料地;蔬菜地需求量 (1)大田作物用地面积需求量预测程序 ①确定各类大田作物的内部需求量(V) ②确定各类大田作物的商品率(P) ③确定各类大田作物的总产量(W) ➢确定大田作物加权平均单产( ) 1 V W P = −

加权平均单产的确定方法: 加权平均单产 =∑应 100 平均先进单产 y-L 地区平均单产(了地✉)+先进单位平均单产(了单位] 2 「为权重,根据当地某类大田作物种植结构确定。 ●00●
加权平均单产 ( ) 100 F Y F Y • = 2 Y Y Y + = 地区平均单产( 地区 ) 先进单位平均单产( 单位 ) 平均先进单产 F为权重,根据当地某类大田作物种植结构确定。 加权平均单产的确定方法:

>确定各类大田作物种植面积(S1):S= W Y●A A为复种指数 一确定大田作物轮作地净面积(S,):S,=S·V n >N为大田作物轮作田区总数,n为大田作物所占田区数。 >确定大田作物轮作地毛面积(S3):S3=S2(1+K) >K-一道路、沟渠、林带面积占大田作物轮作地净面积比重, 一般取3%-4%。 ●●●●
➢确定大田作物轮作地净面积( S2): ➢确定大田作物轮作地毛面积(S3): ➢确定各类大田作物种植面积(S1): 1 F W S Y A = • A为复种指数 1 2 S N S n • = ➢N为大田作物轮作田区总数,n为大田作物所占田区数。 ➢ K-道路、沟渠、林带面积占大田作物轮作地净面积比重 , 一般取3%-4%。 3 2 S S K = + (1 )

(2)人工饲料地面积 根据国家计划任务指标,确定畜产品总产量,再根据各 类牲畜平均先进单产确定各类牲畜头数。 确定各类畜群结构,并根据其饲料需要量计算牲畜饲料 总需要量(W)。 确定扣除其他饲料来源(W,)的农副产品(包括秸秆、 菱藤、落叶)、野生饲料资源(如苋菜、跟头、水萍、 水浮莲、榆、杏等)及加工农副产品(麦麸、油饼、酒 糟、糖渣、粉渣等)之后的人工种植饲料量。 即:W=W-W2 式中W为人工种植饲料量;W2为其他饲料来源量。 ●●●
(2)人工饲料地面积 ➢ 根据国家计划任务指标,确定畜产品总产量,再根据各 类牲畜平均先进单产确定各类牲畜头数。 ➢ 确定各类畜群结构,并根据其饲料需要量计算牲畜饲料 总需要量(W)。 ➢ 确定扣除其他饲料来源(W2)的农副产品(包括秸秆、 菱藤、落叶)、野生饲料资源(如苋菜、跟头、水萍、 水浮莲、榆、杏等)及加工农副产品(麦麸、油饼、酒 糟、糖渣、粉渣等)之后的人工种植饲料量。 即:W1=W-W2 式中W1为人工种植饲料量;W2为其他饲料来源量

一确定饲料作物加权平均单产(了);∑ 100 W >确定饲料作物种植面积(S1):S1= Y·A A为复种指数 >确定饲料作物轮作地净面积(S2):S,- S,·W n >为饲料作物轮作田区总数,n为饲料作物所占田区数。 >确定饲料作物轮作地毛面积(S3):S3=S2(1+K) >K-道路、沟渠、林带面积占饲料作物轮作地净面积比重, 一般取2%-3%。 ●●●●
➢确定饲料作物加权平均单产( ); ➢确定饲料作物种植面积(S1): ➢确定饲料作物轮作地毛面积(S3): ➢确定饲料作物轮作地净面积(S2 ): YF ( ) 100 F Y F Y • = 1 1 F W S Y A = • A为复种指数 1 2 S N S n • = 3 2 S S K = + (1 ) ➢N为饲料作物轮作田区总数,n为饲料作物所占田区数。 ➢ K-道路、沟渠、林带面积占饲料作物轮作地净面积比重 , 一般取2%-3%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第十章 居民点用地规划.pdf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pdf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 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前景(主讲:傅敏).ppt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9 化学与环境——水体及土壤的污染与治理.ppt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8 化学与环境——大气污染及其防治.ppt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7 克隆技术的社会伦理问题的思考.ppt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6 诺贝尔化学奖之启迪(主讲:方明建).ppt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5 绿色化学与科技发展.ppt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4 能源安全与新能源开发利用.ppt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3 化学与常规能源(主讲:王瑞琪).ppt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2 医药化学品与人类健康.ppt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1 人体中的化学(主讲:王星敏).ppt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0 化学与社会绪论.ppt
- 新疆大学:《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9 城市地区的生态恢复.ppt
- 新疆大学:《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4 生态恢复的技术背景.ppt
- 新疆大学:《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 生态恢复的社会、经济和文化.ppt
- 新疆大学:《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8 被破坏地生态恢复.ppt
- 新疆大学:《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7 受胁迫种群和生境的生态恢复.ppt
- 新疆大学:《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6 景观、区域与全球生态恢复.ppt
- 新疆大学:《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5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十章 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第二十一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论证方法 第二十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六章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第十七章 水利工程用地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五章 农用地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四章 旅游地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导论.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规划基础数据预测.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论.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原则.pdf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土地供给量预测.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土地资源质量评价.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规划后评价.ppt
- 《工业生态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篇 绪论(山东理工大学:胡欣欣).pdf
- 《工业生态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pdf
- 《工业生态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篇 资源环境综合分析.pdf
- 《工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篇 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pdf
- 《生态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生态工程基本原理及设计.ppt
- 《生态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生态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农田复合生态工程.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