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第十章 居民点用地规划

第九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编大 【内容提要】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是土地利用规划的 核心内容,也是为实现规划目标的土地利用的具体落 实。本章主要介绍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概念,土地 利用结构方素拟订的方法和优化的模型,土地利用布 局的模式和各类用地配置的基本原理。 【重点内容】幸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模型和土地利 用布局的模式 【教学要求】理解和幸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概念,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作用, 熟悉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基本原理
第九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内容提要】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是土地利用规划的 核心内容,也是为实现规划目标的土地利用的具体落 实。本章主要介绍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概念,土地 利用结构方案拟订的方法和优化的模型,土地利用布 局的模式和各类用地配置的基本原理。 【重点内容】掌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模型和土地利 用布局的模式 【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概念,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作用, 熟悉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 归东理2大名 一、 土地利用结构概述 (一)什么是土地利用结构 1、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同一总体中各部分所占的比重,表 示在一个总体内部多元的对比关象。 2、土地利用结梅: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 关系的综合,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的集合。 3、用地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象:关联性 (二)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作用 1、解决土地资源供需平衡—合理分配土地资源 2.。实现主施利用放来最大化 ©
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 一、土地利用结构概述 (一)什么是土地利用结构 1.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同一总体中各部分所占的比重,表 示在一个总体内部多元的对比关系。 2.土地利用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 关系的综合,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的集合。 3.用地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关联性 (二)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作用 1.解决土地资源供需平衡——合理分配土地资源 2.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

30% 25% 20% 15% 口百分比 10% 5% 0% 牧草荒地林地耕地水域城镇交通园地 土地利用结构柱状图
土地利用结构柱状图

尚义县土地类型 土地利用结构饼图 旱地 28% 草地 50% 林地 22%
土地利用结构饼图

山东理王大 二、土地利用结构方素的编制 (一)供选方豪的拟定 1、指导思想 应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决贯彻“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与”一要吃 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的方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综合协调国民经济 各部门的用地关系,在空间上合理布局用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持续、高速和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土地条件。 2、编制原则 切实保护耕地原则 统筹兼顾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 3、编制依据 政策法律依据 计划规划依据 土地供需依据
二、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的编制 (一)供选方案的拟定 1、指导思想 2、编制原则 3、编制依据 应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决贯彻“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与“一要吃 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的方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综合协调国民经济 各部门的用地关系,在空间上合理布局用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持续、高速和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土地条件。 切实保护耕地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 统筹兼顾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政策法律依据 计划规划依据 土地供需依据

中东理王大 y4 (二)、供选方蒙的产生 基本思路: 依据规划战略目标和规划前的各项工作基础, 选取不同的投入水平和不同的产出水平,选用不同的 计算参数值,得到不同的规划方亲。 (1)投入水平 (2)消费水平 (3)投入与需求水平 (4)土地利用多目标模型 6
6 (二)、供选方案的产生 基本思路: 依据规划战略目标和规划前的各项工作基础, 选取不同的投入水平和不同的产出水平,选用不同的 计算参数值,得到不同的规划方案。 (1)投入水平 (2)消费水平 (3)投入与需求水平 (4)土地利用多目标模型

第二节 土地利用布局 东理大 土地利用布局是对土地利用形式接土地利用结构在空间上布局,图 此,把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布局形式称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有 土地利用分区横式和土她利用类刑越式。 图例 现状土地用途 规划土地用途区 规划铁路 农用地 建设用地 日耕地 城乡建设用地 ☐基本农田保护区 现状铁路 一般农地区 园地 城镇用地 图例 林地 衣村居民点用地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用途) 牧草地 采矿用地 国允许建设区 □ 中心城区规划 建设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 其他农用地 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现状建设用地 控制范围 规划用途现状用途 ■网风景名胜设施用此 画设施农用地 交通水利用地 ☐新增建设用地 农村道路 铁路用地 有条件建设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 城乡建设用地 可迅特殊用地 冠坑塘水面 公路用地 □独立工旷区 农用地 城镇用地 田盐田 农田水利用地 民用机场用地 6]采矿用地 规划用途现状用途 □ 允许建设区 田坎 省(区、市)界 港口码头用地 独立建设用地 国耕地 7 有条件建设区 管道运输用地 风景旅游用地区 口园地 ■☑ 农村居民点用地 地(市、州)界 其他土地 水库水面 水域 a m 采矿用地 水工建筑用地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林地 县(区、市)界 图滩涂 其他建设用地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牧草地 c 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自然保留地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林业用地区 其他农用地 交通水利用地 乡(镇、街道)乳 特殊用地 牧业用地区 晒设施农用地 o 铁路 ★ XX县 用 盐田 ■水域 顺边 国坑塘水面 公路 自然保留地 回 ■国衣农田水利用地⊙ 省(区、市) 民用机场用地 其他土地 31 O 地(市、州) 港口码头 规划用途现状用途 a 自 管道运输用地 县(区、市) ■水域 到 a 水库水面 ⊙ 乡(镇、街道) 西日滩涂 水工建筑用地 西自然保留地
第二节 土地利用布局 土地利用布局是对土地利用形式按土地利用结构在空间上布局,因 此,把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布局形式称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有 土地利用分区模式和土地利用类型模式

中东理2大写 土地利用分区模式 y4 (一)概念 依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规律,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划分的过程。分区的 依据是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可分为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区和用地 分区。 (二)土地利用地域分区 1、概念:依据土地利用和保护的主导方向,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划分的 过程。 2、分区原则 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 土地质量差异原则 土地适宜利用原则 保持行政区划界线完整性区原则
一、土地利用分区模式 (一)概念 依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规律,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划分的过程。分区的 依据是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可分为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区和用地 分区。 (二)土地利用地域分区 1、概念:依据土地利用和保护的主导方向,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划分的 过程。 2、分区原则 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 土地质量差异原则 土地适宜利用原则 保持行政区划界线完整性区原则

(三)土地利用用地分区 1、概念:又称土地利用控制分区。是在土地适宜性特点的基础上,结合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今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划分的用地区域。 2、分区原则 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适宜性用途一致性原则 土地利用主导用途原则 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性和相似性原则 尽可能保持行政区界完整性原则 3、分区类型 重点建设用地、城乡居民点、: 基本农田保 护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土地利用分区方法 1、综合分析法 2、主导因素法 3、 叠置法 A、 聚类法
(三)土地利用用地分区 1、概念:又称土地利用控制分区。是在土地适宜性特点的基础上,结合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今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划分的用地区域。 2、分区原则 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适宜性用途一致性原则 土地利用主导用途原则 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性和相似性原则 尽可能保持行政区界完整性原则 3、分区类型 1、综合分析法 2、主导因素法 3、叠置法 4、聚类法 (四)土地利用分区方法 重点建设用地、城乡居民点、基本农田保 护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XX县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XX甚中心城民企XX是化置分两图 口*智 家花核阳 -,言以.3 ng,a) 为填道 月R,园 XX县人民政府 编制 1:50000 二OO九年十月 装程制国
二、土地利用类型模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pdf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 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前景(主讲:傅敏).ppt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9 化学与环境——水体及土壤的污染与治理.ppt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8 化学与环境——大气污染及其防治.ppt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7 克隆技术的社会伦理问题的思考.ppt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6 诺贝尔化学奖之启迪(主讲:方明建).ppt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5 绿色化学与科技发展.ppt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4 能源安全与新能源开发利用.ppt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3 化学与常规能源(主讲:王瑞琪).ppt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2 医药化学品与人类健康.ppt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1 人体中的化学(主讲:王星敏).ppt
-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0 化学与社会绪论.ppt
- 新疆大学:《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9 城市地区的生态恢复.ppt
- 新疆大学:《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4 生态恢复的技术背景.ppt
- 新疆大学:《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 生态恢复的社会、经济和文化.ppt
- 新疆大学:《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8 被破坏地生态恢复.ppt
- 新疆大学:《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7 受胁迫种群和生境的生态恢复.ppt
- 新疆大学:《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6 景观、区域与全球生态恢复.ppt
- 新疆大学:《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5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ppt
- 新疆大学:《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3 生态恢复的基础理论.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土地需求量预测.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十章 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第二十一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论证方法 第二十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六章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第十七章 水利工程用地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五章 农用地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四章 旅游地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导论.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规划基础数据预测.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论.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原则.pdf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土地供给量预测.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土地资源质量评价.ppt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规划后评价.ppt
- 《工业生态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篇 绪论(山东理工大学:胡欣欣).pdf
- 《工业生态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pdf
- 《工业生态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篇 资源环境综合分析.pdf
- 《工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篇 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pdf
- 《生态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生态工程基本原理及设计.ppt
- 《生态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