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佛山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药学》课程教学大纲(Pharmacognosy)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6
文件大小:325.9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佛山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药学》课程教学大纲(Pharmacognosy)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生药学》课程教学大纲(Pharmacognosy)执笔者:李海燕副教授审核人:吴剑峰教授系主任;杨安平副教授副院长编写日期:2017年9月课程基本信息适用专业药学专业开课单位口腔医学院(医药工程学院)专业类课程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必修课是否为双语否学分数2.5学分学时数总学时40,其中:实验0学时:课外0学时先修课程《波谱解析》、《药用植物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后续课程《药剂学》、《药物分析》二、课程简述生药学是药学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是应用各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对生药进行综合性研究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生药的分类与记载、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生药的鉴定、生药的采收加工与储藏、中药材的炮制、生药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按自然分类系统鉴定195种生药及其用药注意事项。通过系统学习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品质评价、药效药理、毒性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生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进行生药鉴定、质量评价、和天然药物研究开发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从事生药鉴定工作、合理开发利用生药资源、保证安全用药奠定良好基础。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一)考核目标主要考核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的掌握及鉴别常用生药的能力

《生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Pharmacognosy) 执 笔 者:李海燕 副教授 审 核 人:吴剑峰 教授 系主任;杨安平 副教授 副院长 编写日期:2017 年 9 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 药学专业 开课单位 口腔医学院(医药工程学院) 课程类型 专业类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课 是否为双语 否 学分数 2.5 学分 学时数 总学时 40,其中:实验 0 学时 ;课外 0 学时 先修课程 《波谱解析》、《药用植物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 后续课程 《药剂学》、《药物分析》 二、课程简述 生药学是药学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是应用各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对 生药进行综合性研究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生药的分类与记载、生药的 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生药的鉴定、生药的采收加工与储藏、中药材的炮制、生药资源的 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按自然分类系统鉴定 195 种生药及其用药注意事项。通过系统学习生药 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品质评价、药效药理、毒性及资源开发利用 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生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进行生药鉴定、质量评 价、和天然药物研究开发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 风,为从事生药鉴定工作、合理开发利用生药资源、保证安全用药奠定良好基础。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目标 主要考核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的掌握及鉴别常用生药的能力

(二)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三)成绩评定由期末考试成绩(占60%)与平时成绩(占40%)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到课率、课外作业、及课外实践三部分(分别占平时成绩的10%、30%、60%)。四、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绪论(1学时)重点:生药学的定义、特点及研究内容。难点:生药学的研究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通过讲授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生药学的研究内容;通过讲授及课堂问答互动,让学生熟悉生药学的任务,了解古代本草著作、生药学的起源与发展。一、生药的定义及特点:掌握生药的定义及特点。二、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掌握生药学的研究内容,熟悉生药学的任务。三、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了解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四、生药学的起源及我国生药学的发展:了解生药学的起源及我国生药学的发展。第一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1学时)重点:生药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的规律:生药的记载项目:生药的拉丁名。难点:生药的拉丁名。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和讨论,让学生掌握生药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的规律及生药的记载项目;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生药的拉丁名:通过实例,让学生熟悉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位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的规律,了解按功效或药理作用分类及其他分类法。第一节生药的分类一、按自然系统分类:掌握按自然系统分类的特点和规律。二、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位分类:熟悉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位分类的规律。三、按化学成分分类:熟悉按化学成分分类的规律。四、按功效或药理作用分类:了解按功效或药理作用分类的特点。五、其他分类法:了解其他分类法。第二节生药的记载一、记载项目:掌握生药的记载项目。二、生药的拉工名:掌握生药的拉工名命名原则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与药效物质基础(2学时)重点:苷类、皂苷类、强心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醒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菇类、环烯醚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多糖类、棘质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难点:苷类、皂苷类、强心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醒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菇类

(二)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三)成绩评定 由期末考试成绩(占60%)与平时成绩(占40%)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到课率、课外作 业、及课外实践三部分(分别占平时成绩的10%、30%、60%)。 四、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 绪论 (1 学时) 一、生药的定义及特点:掌握生药的定义及特点。 二、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掌握生药学的研究内容,熟悉生药学的任务。 三、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了解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 四、生药学的起源及我国生药学的发展:了解生药学的起源及我国生药学的发展。 第一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1 学时)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 一、按自然系统分类:掌握按自然系统分类的特点和规律。 二、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位分类:熟悉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位分类的规律。 三、按化学成分分类:熟悉按化学成分分类的规律。 四、按功效或药理作用分类:了解按功效或药理作用分类的特点。 五、其他分类法:了解其他分类法。 第二节 生药的记载 一、记载项目:掌握生药的记载项目。 二、生药的拉丁名:掌握生药的拉丁名命名原则。 第二章 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与药效物质基础(2 学时) 重点:生药学的定义、特点及研究内容。 难点:生药学的研究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通过讲授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 生药学的研究内容;通过讲授及课堂问答互动,让学生熟悉生药学的任务,了解古代本草 著作、生药学的起源与发展。 重点:生药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的规律;生药的记载项目;生药的拉丁名。 难点:生药的拉丁名。 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和讨论,让学生掌握生药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的规律及生药的 记载项目;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生药的拉丁名;通过实例,让学生熟悉按天然属性 及药用部位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的规律,了解按功效或药理作用分类及其他分类法。 重点:苷类、皂苷类、强心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醌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萜类、 环烯醚萜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多糖类、鞣质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 难点:苷类、皂苷类、强心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醌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萜类

环烯醚菇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多糖类、质类化合物的检测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经典案例分析、动画演示,让学生熟悉生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检测分析,熟悉生药药效物质的本质及其作用机制,了解生药质量控制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生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检测分析一、苷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二、皂苷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三、强心誉类:熟悉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四、黄酮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五、生物碱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六、醒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七、香豆素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八、木脂素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九、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十、环烯醚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十一、挥发油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十二、有机酸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十三、多糖类:熟悉者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十四、质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第二节生药药效物质的本质及其作用机制与生药质量控制的物质基础一、关于生药药效物质本质及其作用机制的认识:熟悉生药药效物质本质及其作用机制。二、生药质量控制的物质基础与质量控制思路:了解生药质量控制的物质基础与质量控制思路。第三章生药的鉴定(6学时)重点: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生药的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方法。难点:生药的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实例分析、实体辨认及讨论,让学生掌握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掌握生药的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熟悉DNA分子标记鉴定和生物检定。第一节生药鉴定的意义明确生药鉴定的意义第二节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一、生药的取样:掌握生药的取样的原则。二、生药的常规检查:掌握生药的常规检查项目。第三节生药的基源鉴定

第一节 生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检测分析 一、苷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 二、皂苷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 三、强心苷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 四、黄酮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 五、生物碱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 六、醌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 七、香豆素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 八、木脂素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 九、萜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 十、环烯醚萜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 十一、挥发油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 十二、有机酸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 十三、多糖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 十四、鞣质类:熟悉苷类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 第二节 生药药效物质的本质及其作用机制与生药质量控制的物质基础 一、关于生药药效物质本质及其作用机制的认识:熟悉生药药效物质本质及其作用机制。 二、生药质量控制的物质基础与质量控制思路:了解生药质量控制的物质基础与质量控 制思路。 第三章 生药的鉴定(6 学时) 第一节 生药鉴定的意义 明确生药鉴定的意义 第二节 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一、生药的取样:掌握生药的取样的原则。 二、生药的常规检查:掌握生药的常规检查项目。 第三节 生药的基源鉴定 环烯醚萜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多糖类、鞣质类化合物的检测分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经典案例分析、动画演示,让学生熟悉生药的主要化学成分 及其检测分析,熟悉生药药效物质的本质及其作用机制,了解生药质量控制的物质基础。 重点: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生药的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方 法。 难点:生药的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实例分析、实体辨认及讨论,让学生掌握生药鉴定的一般程 序与方法;掌握生药的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方法;通过实例分析, 让学生熟悉DNA分子标记鉴定和生物检定

掌握生药的基源鉴定方法。第四节生药的性状鉴定掌握生药的性状鉴定方法。第五节生药的显微鉴定一、显微鉴定的方法:掌握生药显微鉴定的方法。二、显微鉴定的要点:掌握生药显微鉴定的要点。三、扫描电镜等的应用:了解扫描电镜等的应用。第六节生药的理化鉴定一、一般理化鉴别:掌握一般理化鉴别方法。二、分光光度法:掌握分光光度法。三、色谱法:掌握色谱法。四、化学指纹图谱:熟悉化学指纹图谱原理和方法。五、定量分析与方法学验证:掌握定量分析与方法学验证。第七节DNA分子标记鉴定一、常用DNA分子标记技术的方法与原理:熟悉DNA分子标记技术的方法与原理。二、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生药鉴定中的应用:熟悉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生药鉴定中的应用。第八节生物检定熟悉生物检定方法。第四章生药的采收、产地加工与贮藏(2.5学时)重点:生药有效成分的积累规律:生药采收的一般原则;霉变、虫发生的原因及控制的方法。难点:生药有效成分的积累规律。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生药有效成分的积累规律、生药采收的一般原则、霉变和虫蛀发生的原因及控制的方法:通过讲授及课后练习,熟悉各种采收和产地加工、贮藏方法。第一节生药有效成分的积累规律掌握生药有效成分的积累规律。第二节生药的采收一、采收的一般原则:掌握生药采收的一般原则。二、采收方法:熟悉各种采收方法。三、采收中注意事项:熟悉采收中注意事项。四、最佳采收期的研究确定:熟悉最佳采收期的研究确定。第三节生药的产地加工一、产地加工的目的和任务:熟悉产地加工的目的和任务

掌握生药的基源鉴定方法。 第四节 生药的性状鉴定 掌握生药的性状鉴定方法。 第五节 生药的显微鉴定 一、显微鉴定的方法:掌握生药显微鉴定的方法。 二、显微鉴定的要点:掌握生药显微鉴定的要点。 三、扫描电镜等的应用:了解扫描电镜等的应用。 第六节 生药的理化鉴定 一、一般理化鉴别:掌握一般理化鉴别方法。 二、分光光度法:掌握分光光度法。 三、色谱法:掌握色谱法。 四、化学指纹图谱:熟悉化学指纹图谱原理和方法。 五、定量分析与方法学验证:掌握定量分析与方法学验证。 第七节 DNA 分子标记鉴定 一、常用 DNA 分子标记技术的方法与原理:熟悉 DNA 分子标记技术的方法与原理。 二、DNA 分子标记技术在生药鉴定中的应用:熟悉 DNA 分子标记技术在生药鉴定中的 应用。 第八节 生物检定 熟悉生物检定方法。 第四章 生药的采收、产地加工与贮藏(2.5 学时) 第一节 生药有效成分的积累规律 掌握生药有效成分的积累规律。 第二节 生药的采收 一、采收的一般原则:掌握生药采收的一般原则。 二、采收方法:熟悉各种采收方法。 三、采收中注意事项:熟悉采收中注意事项。 四、最佳采收期的研究确定:熟悉最佳采收期的研究确定。 第三节 生药的产地加工 一、产地加工的目的和任务:熟悉产地加工的目的和任务。 重点:生药有效成分的积累规律;生药采收的一般原则;霉变、虫蛀发生的原因及控制的 方法。 难点:生药有效成分的积累规律。 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生药有效成分的积累规律、生药采收 的一般原则、霉变和虫蛀发生的原因及控制的方法;通过讲授及课后练习,熟悉各种采收 和产地加工、贮藏方法

二、产地加工的方法:熟悉产地加工的方法。第四节生药的贮藏与保管一、霉变:掌握霉变发生的原因及控制的方法。二、虫蛀:掌握虫蛀发生的原因及控制的方法。三、其他变质情况及预防:熟悉其他变质情况及预防。四、生药的贮藏:熟悉生药的贮藏方法。第五章中药材的炮制(1学时)重点:中药材炮制的目的。难点:中药材炮制的目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实例分析和视频,让学生掌握中药材炮制的目的:熟悉各种中药材炮制的方法;了解中药材的发展概况和炮制的机制。第一节中药材炮制的发展概况了解中药材炮制的发展概况。第二节中药材炮制的目的掌握中药材炮制的目的。第三节中药材炮制的方法熟悉各种中药材炮制的方法。第四节中药材炮制的机制了解中药材炮制的机制。第六章生药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订(2学时)重点: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中药材的道地性与道地药材:生药的外源性和内源性有毒物质及相关安全问题;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难点: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中药材的道地性与道地药材、生药的外源性和内源性有毒物质及相关安全问题、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主要内容及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熟悉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了解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第一节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一、自然因素对生药质量的影响:掌握影响生药质量的自然因素。二、人为因素对生药质量的影响:掌握影响生药质量的人为因素。第二节中药材的道地性与道地药材一、道地性的含义:掌握中药材的道地性含义。二、我国主要道地药材:熟悉我国主要道地药材。第三节生药的外源性和内源性有毒物质及相关安全问题一、生药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及其检测:掌握生药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

二、产地加工的方法:熟悉产地加工的方法。 第四节 生药的贮藏与保管 一、霉变:掌握霉变发生的原因及控制的方法。 二、虫蛀:掌握虫蛀发生的原因及控制的方法。 三、其他变质情况及预防:熟悉其他变质情况及预防。 四、生药的贮藏:熟悉生药的贮藏方法。 第五章 中药材的炮制(1 学时) 第一节 中药材炮制的发展概况 了解中药材炮制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药材炮制的目的 掌握中药材炮制的目的。 第三节 中药材炮制的方法 熟悉各种中药材炮制的方法。 第四节 中药材炮制的机制 了解中药材炮制的机制。 第六章 生药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订(2 学时) 第一节 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对生药质量的影响:掌握影响生药质量的自然因素。 二、人为因素对生药质量的影响:掌握影响生药质量的人为因素。 第二节 中药材的道地性与道地药材 一、道地性的含义:掌握中药材的道地性含义。 二、我国主要道地药材:熟悉我国主要道地药材。 第三节 生药的外源性和内源性有毒物质及相关安全问题 一、生药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及其检测:掌握生药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 重点:中药材炮制的目的。 难点:中药材炮制的目的。 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实例分析和视频,让学生掌握中药材炮制的目的;熟悉各种 中药材炮制的方法;了解中药材的发展概况和炮制的机制。 重点: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中药材的道地性与道地药材;生药的外源性和内源性有毒物 质及相关安全问题;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难点: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中药材的道地 性与道地药材、生药的外源性和内源性有毒物质及相关安全问题、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 主要内容及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熟悉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了解中药材生产质量 管理规范(GAP)

等有害物质,熟悉其检测方法。二、生药中的毒性成分及其控制:掌握生药中的毒性成分及其控制。第四节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及质量标准的制订一、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掌握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二、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掌握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三、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熟悉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第五节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了解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第七章生药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2学时)重点: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生药学相关生物技术的原理与方法:生药资源的保护。难点: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和实例分析,让学生熟悉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生药学相关生物技术的原理与方法、生药资源的保护;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生药资源及生物技术在生药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第一节我国生药资源概况了解我国生药资源概况。第二节生药资源调查了解生药资源调查方法。第三节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熟悉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第四节生药学相关生物技术的原理与方法熟悉生药学相关生物技术的原理与方法。第五节生物技术在生药资源开发中的应用了解生物技术在生药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第六节生药资源的保护熟悉药用植物危分级与现状。第八章藻、菌类生药(1学时)重点:冬虫夏草、灵芝、茯苓的鉴定。难点:冬虫夏草的真伪鉴别。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实例分析和视频,让学生掌握冬虫夏草、灵芝、茯苓的鉴定特征: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熟悉昆布的鉴定特征。冬虫夏草、灵芝、茯苓、昆布:掌握重点药冬虫夏草、灵芝的基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主要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掌握茯苓的鉴定特征;熟悉昆布的鉴定特征。第九章蕨类生药(0.5学时)

等有害物质,熟悉其检测方法。 二、生药中的毒性成分及其控制:掌握生药中的毒性成分及其控制。 第四节 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及质量标准的制订 一、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掌握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 二、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掌握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三、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熟悉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 第五节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了解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第七章 生药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2 学时) 第一节 我国生药资源概况 了解我国生药资源概况。 第二节 生药资源调查 了解生药资源调查方法。 第三节 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 熟悉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 第四节 生药学相关生物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熟悉生药学相关生物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第五节 生物技术在生药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了解生物技术在生药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第六节 生药资源的保护 熟悉药用植物濒危分级与现状。 第八章 藻、菌类生药(1 学时) 冬虫夏草、灵芝、茯苓、昆布:掌握重点药冬虫夏草、灵芝的基源,性状特征,显微特 征,主要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掌握茯苓的鉴定特征;熟悉昆布的鉴定特征。 第九章 蕨类生药(0.5 学时) 重点: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生药学相关生物技术的原理与方法;生药资源的保护。 难点: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 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和实例分析,让学生熟悉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生药学 相关生物技术的原理与方法、生药资源的保护;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生药资源 及生物技术在生药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重点:冬虫夏草、灵芝、茯苓的鉴定。 难点:冬虫夏草的真伪鉴别。 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实例分析和视频,让学生掌握冬虫夏草、灵芝、茯苓的鉴定 特征;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熟悉昆布的鉴定特征

重点:绵马贯众的鉴定。难点:绵马贯众的鉴定。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和实物观察,让学生掌握绵马贯众的鉴定特征。绵马贯众:掌握绵马贯众的基源,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特征,主要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药理作用和功效,第十章裸子植物类生药(1.5学时)重点:麻黄的鉴定特征。难点:三种麻黄药材的鉴别。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实例分析及课堂活动,让学生掌握麻黄的鉴定特征;通过实物辨认,让学生了解银杏叶、紫杉的鉴定特征。麻黄、银否叶、紫杉:掌握绵马众的基源,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特征主要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药理作用和功效;了解银杏叶、紫杉的鉴定。第十一章被子植物类生药(14.5学时)重点:大黄、黄连、五味子、肉桂、板蓝根、甘草、黄柏、人参、沉香、红花、西红花、川贝母、麦冬、砂仁、天麻的鉴定。难点:大黄、黄连、五味子、肉桂、板蓝根、甘草、黄柏、人参、沉香、红花、西红花、川贝母、麦冬、砂仁、天麻的显微和理化鉴别特征。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实物辨认及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重点生药的鉴定:通过实物辨认、实例分析及课外实践,让学生熟悉常用生药的鉴定,了解一般生药的鉴定。概述熟悉被子植物类生药的分类及特征。第一节双子叶植物类生药掌握以下重点生药的鉴定:细辛、大黄、何首乌、黄连、川乌、白芍、淫羊董、防己、厚朴、五味子、肉桂、延胡索、板蓝根、山楂、苦杏仁、黄芪、甘草、番泻叶、黄柏、沉香、丁香、人参、三七、当归、柴胡、川芎、马钱子、龙胆、薄荷、丹参、黄苓、洋金花、枸杞子、地黄、毛花洋地黄叶、金银花、天花粉、桔梗、青蒿、红花、苍术、木香;熟悉以下常用生药的鉴定:虎杖、牛膝、威灵仙、木通、辛夷、乌药、芥子、红景天、杜仲、木瓜、枇杷叶、葛根、积实、乳香、没药、远志、五倍子、大枣、酸枣仁、诃子、五加皮、白芷、小茴香、山茱、连翘、秦芃、香加皮、益母草、紫苏叶、广藿香、玄参、钩藤、子、瓜萎、党参、南沙参、半边莲、茵陈、菊花:了解以下一般生药的鉴定:马兜铃、贯叶金丝桃、刺五加、北豆根、山豆根、川楝子、巴豆、雷公藤。第二节单子叶植物类生药掌握以下重点生药的鉴定:半夏、川贝母、麦冬、西红花、砂仁、莪术、天麻;熟悉以下常用生药的鉴定:薏苡仁、蒲黄、槟榔、血竭、天南星、百部、知母、山药、豆蔻、石斛、白:了解以下一般生药的鉴定:泽泻、白茅根、芦荟、穿山龙

绵马贯众:掌握绵马贯众的基源,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特征,主要化学 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药理作用和功效。 第十章 裸子植物类生药(1.5 学时) 麻黄、银杏叶、紫杉:掌握绵马贯众的基源,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特征, 主要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药理作用和功效;了解银杏叶、紫杉的鉴定。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类生药(14.5 学时) 概述 熟悉被子植物类生药的分类及特征。 第一节 双子叶植物类生药 掌握以下重点生药的鉴定:细辛、大黄、何首乌、黄连、川乌、白芍、淫羊藿、防己、 厚朴、五味子、肉桂、延胡索、板蓝根、山楂、苦杏仁、黄芪、甘草、番泻叶、黄柏、沉香、 丁香、人参、三七、当归、柴胡、川芎、马钱子、龙胆、薄荷、丹参、黄芩、洋金花、枸杞 子、地黄、毛花洋地黄叶、金银花、天花粉、桔梗、青蒿、红花、苍术、木香;熟悉以下常 用生药的鉴定:虎杖、牛膝、威灵仙、木通、辛夷、乌药、芥子、红景天、杜仲、木瓜、枇 杷叶、葛根、枳实、乳香、没药、远志、五倍子、大枣、酸枣仁、诃子、五加皮、白芷、小 茴香、山茱萸、连翘、秦艽、香加皮、益母草、紫苏叶、广藿香、玄参、钩藤、栀子、瓜蒌、 党参、南沙参、半边莲、茵陈、菊花;了解以下一般生药的鉴定:马兜铃、贯叶金丝桃、刺 五加、北豆根、山豆根、川楝子、巴豆、雷公藤。 第二节 单子叶植物类生药 掌握以下重点生药的鉴定:半夏、川贝母、麦冬、西红花、砂仁、莪术、天麻;熟悉以 下常用生药的鉴定:薏苡仁、蒲黄、槟榔、血竭、天南星、百部、知母、山药、豆蔻、石斛、 白芨;了解以下一般生药的鉴定:泽泻、白茅根、芦荟、穿山龙。 重点:绵马贯众的鉴定。 难点:绵马贯众的鉴定。 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和实物观察,让学生掌握绵马贯众的鉴定特征。 重点:麻黄的鉴定特征。 难点:三种麻黄药材的鉴别。 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实例分析及课堂活动,让学生掌握麻黄的鉴定特征;通过实 物辨认,让学生了解银杏叶、紫杉的鉴定特征。 重点:大黄、黄连、五味子、肉桂、板蓝根、甘草、黄柏、人参、沉香、红花、西红花、 川贝母、麦冬、砂仁、天麻的鉴定。 难点:大黄、黄连、五味子、肉桂、板蓝根、甘草、黄柏、人参、沉香、红花、西红花、 川贝母、麦冬、砂仁、天麻的显微和理化鉴别特征。 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实物辨认及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重点生药的鉴定;通过实 物辨认、实例分析及课外实践,让学生熟悉常用生药的鉴定,了解一般生药的鉴定

第十二章动物类生药(4学时)重点:动物类生药的分类:鹿茸、香、牛黄、蟾酥、阿胶的鉴定。难点:鹿茸、麝香、牛黄的鉴定。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实物辨认及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重点生药的鉴定:通过实物辨认、实例分析及课外实践,让学生熟悉常用生药的鉴定,了解一般生药的鉴定。第一节动物类生药概述掌握动物类生药的分类和鉴定;熟悉动物类生药的活性成分。第二节重要动物类生药掌握以下重点生药的鉴定:鹿茸、麝香、牛黄、蟾酥、阿胶;熟悉以下常用生药的鉴定:地龙、僵蚕、全蝎、龟甲、蛤蚜、蛤蟆油、蕲蛇:了解以下一般生药的鉴定:珍珠、海螺蜻斑螯。第十三章矿物类生药(1学时)重点:矿物类生药的分类:朱砂、雄黄的鉴定。难点:朱砂、雄黄的鉴定。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实物辨认及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重点生药的鉴定:通过实物辨认及课外实践,让学生了解一般生药的鉴定。第一节概述掌握矿物类生药的分类和鉴定:熟悉矿物类生药的性质。第二节重要矿物类生药掌握以下重点生药的鉴定:朱砂、雄黄:了解以下一般生药的鉴定:芒硝、石膏、滑石、信石。六、学时分配作业教学内容备注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题量实实课讨习小章节主要内容讲授验训外论计题绪论11生药的分类与记载112生药的化学成分及21其分析方法与药效物质基础362生药的鉴定4生药的采收、产地加12.5工与贮藏5中药材的炮制1

第十二章 动物类生药(4 学时) 第一节 动物类生药概述 掌握动物类生药的分类和鉴定;熟悉动物类生药的活性成分。 第二节 重要动物类生药 掌握以下重点生药的鉴定:鹿茸、麝香、牛黄、蟾酥、阿胶;熟悉以下常用生药的鉴定: 地龙、僵蚕、全蝎、龟甲、蛤蚧、蛤蟆油、蕲蛇;了解以下一般生药的鉴定:珍珠、海螵蛸、 斑蝥。 第十三章 矿物类生药(1 学时) 第一节 概述 掌握矿物类生药的分类和鉴定;熟悉矿物类生药的性质。 第二节 重要矿物类生药 掌握以下重点生药的鉴定:朱砂、雄黄;了解以下一般生药的鉴定:芒硝、石膏、滑石、 信石。 重点:动物类生药的分类;鹿茸、麝香、牛黄、蟾酥、阿胶的鉴定。 难点:鹿茸、麝香、牛黄的鉴定。 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实物辨认及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重点生药的鉴定;通过实 物辨认、实例分析及课外实践,让学生熟悉常用生药的鉴定,了解一般生药的鉴定。 重点:矿物类生药的分类;朱砂、雄黄的鉴定。 难点:朱砂、雄黄的鉴定。 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讲授、实物辨认及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重点生药的鉴定;通过实 物辨认及课外实践,让学生了解一般生药的鉴定。 六、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作业 题量 备注 章节 主要内容 讲授 实 验 实 训 课 外 讨 论 习 题 小 计 绪论 1 1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1 1 2 生药的化学成分及 其分析方法与药效 物质基础 2 1 3 生药的鉴定 6 2 4 生药的采收、产地加 工与贮藏 2.5 1 5 中药材的炮制 1

6生药质量控制及质21量标准的制订生药资源的开发与2可持续利用8藻、菌类生药1-9蕨类生药0.51101.5裸子植物类生药111被子植物类生药14.531241动物类生药131矿物类生药合计4013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一)课程教材[1]蔡少青,秦路平:《生药学》(第7版).ISBN9787117223799.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02.(二)主要参考资料[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ISBN9787506773379.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06[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显微鉴别彩色图鉴》第1版ISBN97871171063.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八、其他说明本课程教学大纲始适于2017级药学专业学生使用

6 生药质量控制及质 量标准的制订 2 1 7 生药资源的开发与 可持续利用 2 8 藻、菌类生药 1 1 9 蕨类生药 0.5 1 10 裸子植物类生药 1.5 1 11 被子植物类生药 14.5 3 12 动物类生药 4 1 13 矿物类生药 1 合计 40 13 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一)课程教材 [1]蔡少青,秦路平.《生药学》(第 7 版).ISBN978711722379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02. (二)主要参考资料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一部).ISBN9787506773379. 北 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06.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显微鉴别彩色图鉴》第 1 版. ISBN9787117106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八、其他说明 本课程教学大纲始适于 2017 级药学专业学生使用

《生药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李海燕审核人:吴剑峰、杨安平编写日期:2017年9月一、实验类别:专业实验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学分:2.5二、实验总学时:40三、应开实验个数:8必开实验个数:7选开实验个数:1四、适用专业:药学专业五、考核方式:以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考核进行评定。六、实验成绩评定方法:以百分制表示,实验态度占10%,实验操作占20%:实验报告占50%:实验考核占20%。七、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比例:100%。八、实验教材或自编指导书:《生药学实验指导》(自编)九、实验项目汇总表:实验编号要求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实验学时4综合性必开实验一茯苓、麻黄、大黄、黄连的鉴定实验二综合性4必开厚朴、肉桂、黄柏的鉴定3实验三苦杏仁、甘草、番泻叶的鉴定综合性必开2实验四当归、人参的鉴定验证性必开实验五综合性4必开薄荷、桔梗、麦冬的鉴定5必开实验六丁香、红花、金银花的鉴定综合性2实验七生药鉴定实验考核综合性必开实验八生药的品质评价设计性16选开设计性16选开实验九生药组培苗的真伪鉴定实验一茯苓、麻黄、大黄、黄连的鉴定学时:4(一)实验类型:综合性(二)实验目的:1掌握茯苓、麻黄、大黄、黄连、绵马贯众、细辛、桑白皮、何首乌、牛膝、白芍、附子的性状鉴别特征。2.掌握茯苓、麻黄、大黄、黄连的显微鉴定特征。3.熟悉大黄、黄连的理化鉴别方法。(三)实验内容:1.性状鉴别:茯苓、麻黄、大黄、黄连、绵马贯众、细辛、桑白皮、何首乌、牛膝、白芍、附子药材。2.显微鉴别:茯苓、麻黄、大黄、黄连粉末。3.理化鉴别:(1)大黄的理化鉴别。(2)黄连的理化鉴别。(四)要求:必开(五)每组人数:每组1人

《生药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执 笔 人 :李海燕 审 核 人 :吴剑峰 、杨安平 编写日期:2017 年 9 月 一、实验类别:专业实验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学分:2.5 二、实验总学时:40 三、应开实验个数:8 必开实验个数:7 选开实验个数:1 四、适用专业:药学专业 五、考核方式:以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考核进行评定。 六、实验成绩评定方法:以百分制表示,实验态度占 10%,实验操作占 20%,实验报告占 50%;实验考核占 20%。 七、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比例:100%。 八、实验教材或自编指导书:《生药学实验指导》(自编) 九、实验项目汇总表: 实验编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实验学时 要求 实验一 茯苓、麻黄、大黄、黄连的鉴定 综合性 4 必开 实验二 厚朴、肉桂、黄柏的鉴定 综合性 4 必开 实验三 苦杏仁、甘草、番泻叶的鉴定 综合性 3 必开 实验四 当归、人参的鉴定 验证性 2 必开 实验五 薄荷、桔梗、麦冬的鉴定 综合性 4 必开 实验六 丁香、红花、金银花的鉴定 综合性 5 必开 实验七 生药鉴定实验考核 综合性 2 必开 实验八 生药的品质评价 设计性 16 选开 实验九 生药组培苗的真伪鉴定 设计性 16 选开 实验一 茯苓、麻黄、大黄、黄连的鉴定 学时:4 (一)实验类型:综合性 (二)实验目的: 1.掌握茯苓、麻黄、大黄、黄连、绵马贯众、细辛、桑白皮、何首乌、牛膝、白芍、 附子的性状鉴别特征。 2.掌握茯苓、麻黄、大黄、黄连的显微鉴定特征。 3.熟悉大黄、黄连的理化鉴别方法。 (三)实验内容: 1.性状鉴别:茯苓、麻黄、大黄、黄连、绵马贯众、细辛、桑白皮、何首乌、牛膝、 白芍、附子药材。 2.显微鉴别:茯苓、麻黄、大黄、黄连粉末。 3.理化鉴别: (1)大黄的理化鉴别。 (2)黄连的理化鉴别。 (四)要求:必开 (五)每组人数:每组 1 人

共16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