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渤海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微生物与食品变质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55
文件大小:347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渤海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微生物与食品变质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一节 食品微生物的污染及途径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条件 第三节 乳及其乳制品的腐败变质 第四节 罐藏食品的腐败变质 第五节 肉类及鱼类的腐败变质 第六节 果蔬及其制品的腐败变质 第七节 食品腐败变质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第八节 食品的卫生要求和微生物学标准 第 十 一 章 微 生 物 与 食 品 变 质

第一节 食品微生物的污染及途径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条件 第三节 乳及其乳制品的腐败变质 第四节 罐藏食品的腐败变质 第五节 肉类及鱼类的腐败变质 第六节 果蔬及其制品的腐败变质 第七节 食品腐败变质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第八节 食品的卫生要求和微生物学标准 第 十 一 章 微 生 物 与 食 品 变 质

第一节 食品微生物污染及途径 生物污染: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昆虫 化学污染:农药、工业三废、添加剂、包装材料 物理污染:放射性污染 第十一章微生物与食品变质 一、食品污染的种类 通过水而污染 通过空气而污染 通过人及动物而污染 通过用具及杂物而污染 二、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

第一节 食品微生物污染及途径 生物污染: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昆虫 化学污染:农药、工业三废、添加剂、包装材料 物理污染:放射性污染 第十一章微生物与食品变质 一、食品污染的种类 通过水而污染 通过空气而污染 通过人及动物而污染 通过用具及杂物而污染 二、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

 加工前:原料的运输和贮藏增加了微生物污染、增殖 的机会,因此与加工后相比,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均 较大。  加工过程中:清洗、消毒和灭菌使微生物数量明显下 降,或完全消除微生物。  加工后:食品贮藏过程中,若条件适于微生物生长, 加工后残留的微生物或再度污染的微生物大量增殖直 至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不再适合于微生物生长时, 微生物的数量又开始下降。若加工后的食品不在被污 染,贮藏条件也不适合于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数 量将会逐渐下降 第 十 一 章 微 生 物 与 食 品 变 质 三、食品中微生物的消长情况

 加工前:原料的运输和贮藏增加了微生物污染、增殖 的机会,因此与加工后相比,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均 较大。  加工过程中:清洗、消毒和灭菌使微生物数量明显下 降,或完全消除微生物。  加工后:食品贮藏过程中,若条件适于微生物生长, 加工后残留的微生物或再度污染的微生物大量增殖直 至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不再适合于微生物生长时, 微生物的数量又开始下降。若加工后的食品不在被污 染,贮藏条件也不适合于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数 量将会逐渐下降 第 十 一 章 微 生 物 与 食 品 变 质 三、食品中微生物的消长情况

第十一章微生物与食品变质 垃圾的无害化管理 加强环境管理 粪便的无害化管理 污水的无害化管理 食品运输卫生和贮藏卫生 加强食品生产 食品生产卫生 的卫生管理 个人卫生 食品生产用水卫生 四、控制微生物污染食品的措施

第十一章微生物与食品变质 垃圾的无害化管理 加强环境管理 粪便的无害化管理 污水的无害化管理 食品运输卫生和贮藏卫生 加强食品生产 食品生产卫生 的卫生管理 个人卫生 食品生产用水卫生 四、控制微生物污染食品的措施

一、食品基质  食品的pH值  食品的水分 二、食品中的微生物  微生物的数量  微生物的种类 三、食品的环境条件  温度  气体  渗透压 第 十 一 章 微 生 物 与 食 品 变 质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条件

一、食品基质  食品的pH值  食品的水分 二、食品中的微生物  微生物的数量  微生物的种类 三、食品的环境条件  温度  气体  渗透压 第 十 一 章 微 生 物 与 食 品 变 质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条件

一、食品基质 动物食品的pH值 蔬菜pH值 水果pH值 牛肉 5.1~6.2 卷心菜 5.4~6.0 苹果 2.9~3.3 羊肉 5.4~6.7 花椰菜 5.6 香蕉 4.5~5.7 猪肉 5.3~6.9 芹菜 5.7~6.0 柿子 4.6 鸡肉 6.2~6.4 茄子 4.5 葡萄 3.4~4.5 鱼肉 6.6~6.8 莴笋 6.0 柠檬 1.8~2.0 蟹肉 7.0 洋葱 5.3~5.8 橘子 3.6~4.3 小虾肉 6.8~7.0 番茄 4.2~4.3 西瓜 5.2~5.6 牛乳 6.5~6.7 萝卜 5.2~5.5 第 十 一 章 微 生 物 与 食 品 变 质 1、食品的pH值

一、食品基质 动物食品的pH值 蔬菜pH值 水果pH值 牛肉 5.1~6.2 卷心菜 5.4~6.0 苹果 2.9~3.3 羊肉 5.4~6.7 花椰菜 5.6 香蕉 4.5~5.7 猪肉 5.3~6.9 芹菜 5.7~6.0 柿子 4.6 鸡肉 6.2~6.4 茄子 4.5 葡萄 3.4~4.5 鱼肉 6.6~6.8 莴笋 6.0 柠檬 1.8~2.0 蟹肉 7.0 洋葱 5.3~5.8 橘子 3.6~4.3 小虾肉 6.8~7.0 番茄 4.2~4.3 西瓜 5.2~5.6 牛乳 6.5~6.7 萝卜 5.2~5.5 第 十 一 章 微 生 物 与 食 品 变 质 1、食品的pH值

 水分活性值(Aw)的概念:食品在密闭 容器内的水蒸气压与在相同温度小纯水蒸 汽压之比值,食品的Aw值范围为:0≦ Aw≦1  不同类群微生物生长的Aw值  微生物生长Aw值的可变性 第 十 一 章 微 生 物 与 食 品 变 质 2、食品中的水分

 水分活性值(Aw)的概念:食品在密闭 容器内的水蒸气压与在相同温度小纯水蒸 汽压之比值,食品的Aw值范围为:0≦ Aw≦1  不同类群微生物生长的Aw值  微生物生长Aw值的可变性 第 十 一 章 微 生 物 与 食 品 变 质 2、食品中的水分

3、食品Aw值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  大部分新鲜食品Aw值在0.95~1.00,许多腌肉 制品(保藏期1~2天)Aw值在0.87~0.95,这 一Aw值范围的食品可满足一般细菌的生长, 其下限可满足酵母菌的生长;  盐分和糖分很高的食品(保藏期1~2个周) Aw值在0.75~0.87,可满足霉菌和少数嗜盐细 菌的生长;  干制品(保藏期1~2个月)Aw值在0.60~0.75, 可满足耐渗透压酵母和干性霉菌的生长;  奶粉Aw值为0.20、蛋粉Aw值为0.40,微生物 几乎不能生长(理论上可无限期保藏) 第 十 一 章 微 生 物 与 食 品 变 质

3、食品Aw值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  大部分新鲜食品Aw值在0.95~1.00,许多腌肉 制品(保藏期1~2天)Aw值在0.87~0.95,这 一Aw值范围的食品可满足一般细菌的生长, 其下限可满足酵母菌的生长;  盐分和糖分很高的食品(保藏期1~2个周) Aw值在0.75~0.87,可满足霉菌和少数嗜盐细 菌的生长;  干制品(保藏期1~2个月)Aw值在0.60~0.75, 可满足耐渗透压酵母和干性霉菌的生长;  奶粉Aw值为0.20、蛋粉Aw值为0.40,微生物 几乎不能生长(理论上可无限期保藏) 第 十 一 章 微 生 物 与 食 品 变 质

 酸性食品与非酸性食品 pH值在4.5以上者为非酸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大多 数蔬菜); pH值在4.5以下者为酸性食品(水果和少 数蔬菜)。  微生物生长与食品pH值的关系 非酸性食品适宜细菌生长;酸性食品中,酵菌、霉菌 和少数耐酸细菌(如大肠菌群)可生长。  微生物分解食品营养成分可使食品pH值变化 糖类物质被分解时pH值下降,蛋白质被分解时pH值上 升。 第 十 一 章 微 生 物 与 食 品 变 质 二、各类食品中的微生物

 酸性食品与非酸性食品 pH值在4.5以上者为非酸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大多 数蔬菜); pH值在4.5以下者为酸性食品(水果和少 数蔬菜)。  微生物生长与食品pH值的关系 非酸性食品适宜细菌生长;酸性食品中,酵菌、霉菌 和少数耐酸细菌(如大肠菌群)可生长。  微生物分解食品营养成分可使食品pH值变化 糖类物质被分解时pH值下降,蛋白质被分解时pH值上 升。 第 十 一 章 微 生 物 与 食 品 变 质 二、各类食品中的微生物

三、食品的环境条件 1、温度:低温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特 点;高温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特点 2、氧气:食品环境中氧气含量与食品中微生 物生长的类型;新鲜食品原料中微生物的分 布规律。 3、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与其它气体的关 系(CO2、O3等) 第 十 一 章 微 生 物 与 食 品 变 质

三、食品的环境条件 1、温度:低温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特 点;高温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特点 2、氧气:食品环境中氧气含量与食品中微生 物生长的类型;新鲜食品原料中微生物的分 布规律。 3、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与其它气体的关 系(CO2、O3等) 第 十 一 章 微 生 物 与 食 品 变 质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