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后答案》模拟试题四(卷)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 级专业 班级学号 姓名 注: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题号 四总分签名 得分 得分阅卷教师 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用0.100mol·L1HCl滴定同浓度NaOH的pH突跃范围为9.7-43,若HCl和NaOH 的浓度均增大10倍,则pH突跃范围是 2.对一般滴定分析的准确度,要求相对误差≤0.1%常用分析天平可以称准到_mg:50mL 滴定管的读数可以读准到 mL,滴定时一般体积须控制在mL以上,所以滴定分析 适用于 分析。 3EDTA(即NaH2Y)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 4.含有Zm2和AP3的酸性缓冲溶液,欲在pH=5~5.5的条件下,用EDIA标准溶液滴定其 中的Zn2+,加入一定量六亚甲基四胺的作用是 加入NH4F的作用 是 5.已知 EfefllyFelll=0.77V, Esn(()=0.4V,则用Fe3滴定Sn2时,计量点的电位 为 6.萃取过程本质可以表述为 7.在pH=的酸性介质中,用作指示剂,加以0.01mol· L EDTA直接滴定Bi。 8.入射光波长一般选择 波长,吸光度读数为 浓度测量误差最小, 此时透光率为_。普通光度法的参比溶液为 而示差法的参比溶液 9.在Cu2+Cu电对的溶液中加入KI,电对的条件电位较其标准电位要_ 10.衡量薄层色谱和纸色谱分离物质情况的参数是 11.根据试样用量,分析方法分为 分析化学试卷第1页共6页
分析化学试卷 第1页 共 6 页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 级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注:时间 120 分钟,总分 100 分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签名 得分 ┅┅┅┅┅┅┅┅┅┅┅┅┅┅┅┅┅┅┅┅┅┅┅┅┅┅┅┅┅ 一 得 分 阅卷教师 一.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8 分) 1. 用 0.100 mol·L - 1 HCl 滴定同浓度 NaOH 的 pH 突跃范围为 9.7-4.3,若 HCl 和 NaOH 的浓度均增大 10 倍, 则 pH 突跃范围是 。 2. 对一般滴定分析的准确度,要求相对误差 0.1%。常用分析天平可以称准到 mg;50mL 滴定管的读数可以读准到 mL,滴定时一般体积须控制在 mL 以上,所以滴定分析 适用于 分析。 3. EDTA (即 Na2H2Y)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 。 4. 含有 Zn2+和 Al3+的酸性缓冲溶液,欲在 pH=5~5.5 的条件下,用 EDTA 标准溶液滴定其 中的 Zn2+,加入一定量六亚甲基四胺的作用是 ;加入 NH4F 的作用 是 。 5. 已知 EºFe(III)/Fe(II)=0.77 V,EºSn(IV)/Sn(II)=0.14 V,则用 Fe3+滴定 Sn2+时, 计量点的电位 为 V。 6. 萃取过程本质可以表述为: 。 7. 在 pH= 的酸性介质中,用 作指示剂,加以 0.01mol·L-1 EDTA 直接滴定 Bi3+。 8. 入射光波长一般选择 波长,吸光度读数为 ,浓度测量误差最小, 此时透光率为 。普通光度法的参比溶液为 ,而示差法的参比溶液 为 。 9. 在 Cu2+/Cu+电对的溶液中加入 KI,电对的条件电位较其标准电位要 。 10. 衡量薄层色谱和纸色谱分离物质情况的参数是 。 11. 根据试样用量,分析方法分为 、 、 和

12.在氧化还原滴定中,是最常用的自身指示剂。 13.相同温度下,PbSO4在KNO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 这种现 象称 而PbSO4在Na2SO4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 这种现象称 得分阅卷教师 单项选择题:(20分)将答案号填入下表 题号 910 答案号 1、测的某种新合成的有机酸pK值为12.35,其Ka值应表示为: A、4467×10-13 B、447×10-13 C、4.5×10-13 D、4×10-13 2、准确度、精密度、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偶然误差影响测定的精密度,但不影响准确度 B、偶然误差小,准确度一定高 C、准确度高,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一定小 D、精密度高,淮确度一定高 3、只能用间接法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再标定的试剂是: A、KHC8H4O4 B、HNO3 C、H2C2O42H2O D、NaCl 4、下列各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H2CO3-CO32 B、H3O-OH C、H2PO4-HPO42 D、 HCl-Nacl 5、在pH=11时,以莫尔法测定Cl,分析结果: A、偏高 偏低 C、没有影响 D、不能确定 6、以EDIA为滴定剂,下列叙述中哪一种是错误的 A、在酸度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MHY络合物 B、在碱性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MOHY络合物 C、不论形成MHY或MOHY,均有利于滴定反应 D、不论溶液pH值的大小,只形成MY一种形式络合物 分析化学试卷第2页共6页
分析化学试卷 第2页 共 6 页 12.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_________是最常用的自身指示剂。 13. 相同温度下,PbSO4 在 KNO3 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 ,这种现 象称 ;而 PbSO4 在 Na2SO4 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 , 这种现象称 。 二 得 分 阅卷教师 二、单项选择题:(20 分)将答案号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号 1、测的某种新合成的有机酸 pKa值为 12.35,其 Ka值应表示为: A、4.467×10 –13 B、4.47×10 –13 C、4.5×10 –13 D、4×10 -13 2、准确度、精密度、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偶然误差影响测定的精密度,但不影响准确度 B、偶然误差小,准确度一定高 C、准确度高,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一定小 D、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3、只能用间接法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再标定的试剂是: A、KHC8H4O4 B、HNO3 C、H2C2O4·2H2O D、NaCl 4、下列各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H2CO3 - CO3 2 - B、H3O+-OH - C、H2PO4 - -HPO4 2 - D、HCl-NaCl 5、在 pH=11 时,以莫尔法测定 Cl-,分析结果: A、偏高 B、偏低 C、没有影响 D、不能确定 6、以 EDTA 为滴定剂,下列叙述中哪一种是错误的: A、在酸度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 MHY 络合物 B、在碱性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 MOHY 络合物 C、不论形成 MHY 或 MOHY,均有利于滴定反应 D、不论溶液 pH 值的大小,只形成 MY 一种形式络合物

7、用EDIA滴定M时,下列情况能够增大滴定突跃的是 A、固定CM使KMy减小 B、使KMy固定减小CM C、增大CM和KMy D、减小CM和KMY 8、法扬司法中应用的指示剂其性质属于: A、配位 B、沉淀 C、酸碱 D、吸附 9、沉淀的类型与定向速度有关,定向速度的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 离子大小 B、物质的极性 C、溶液浓度 D、相对过饱和度 10、以Fe3为指示剂, NH4SCN为标准溶液滴定Ag时,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A、酸性 B、碱性 C、弱碱性 D、中性 得分阅卷教师 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分光光度计有哪些主要部件?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2.什么是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和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分析化学试卷第3页共6页
分析化学试卷 第3页 共 6 页 7、用 EDTA 滴定 M2+时,下列情况能够增大滴定突跃的是: A、固定 CM使 K/MY 减小 B、使 K/MY 固定减小 CM C、增大 CM和 K/ MY D、减小 CM和 K/ MY 8、法扬司法中应用的指示剂其性质属于: A、配位 B、沉淀 C、酸碱 D、吸附 9、沉淀的类型与定向速度有关,定向速度的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 A、离子大小 B、物质的极性 C、溶液浓度 D、相对过饱和度 10、以 Fe3+为指示剂,NH4SCN 为标准溶液滴定 Ag+时,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A、酸性 B、碱性 C、弱碱性 D、中性 三 得 分 阅卷教师 三、问答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1. 分光光度计有哪些主要部件?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2.什么是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和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3电对的条件电势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有机共沉淀剂较无机共沉淀剂有何优点? 5.NH4C1(Kb=1.8×10)能否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为什么?如果不能,可用什么方法使 之适用于酸碱滴定法进行测定? 分析化学试卷第4页共6页
分析化学试卷 第4页 共 6 页 3.电对的条件电势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 有机共沉淀剂较无机共沉淀剂有何优点? 5. NH4Cl (Kb=1.8×10-5 )能否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为什么?如果不能,可用什么方法使 之适用于酸碱滴定法进行测定?

得分阅卷教师 四 四、计算题:(共27分) 1.(6分)二元弱酸HB,已知p=1.9时,δmB=8HB;pH=6.22时,δHB=6B2。计算 H2B的Ka1和Ka2 2.(7分)2500mLKI溶液,用l00omL0050 Dmol/L KIO3溶液处理后,煮沸溶液除去I 冷却后加入过量KI溶液使之与剩余KIO3反应,然后将溶液调整至中性。析出的I2用 0.1008mol/L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21.14mL,求原KI溶液的浓度 分析化学试卷第5页共6页
分析化学试卷 第5页 共 6 页 四 得 分 阅卷教师 四、计算题:(共 27 分) 1.(6 分)二元弱酸 H2B,已知 pH=1.92 时,δH2B =δHB - ;pH=6.22 时,δHB-=δB2-。计算 H2B 的 Ka1 和 Ka2。 2. (7 分)25.00mL KI 溶液,用 10.00mL 0.0500mol/L KIO3 溶液处理后,煮沸溶液除去 I2。 冷却后加入过量 KI 溶液使之与剩余 KIO3 反应,然后将溶液调整至中性。析出的 I2 用 0.1008mol/L Na2S2O3 溶液滴定,消耗 21.14mL,求原 KI 溶液的浓度

3.(6分)以丁二酮肟光度法测定镍,若络合物NiDx2的浓度为1.7×10°mol·L,用2.0cm 吸收池在470nm波长下测得的透射比为30.0%。计算络合物在该波长的摩尔吸光系数 4.(8分)测定某样品中的含氮量,六次平行测定的结果是2048%,20.55%,20.58%,20.60%, 20.53%,20.50%。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值、中位数、极差、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变异系 数:若此样品是标准样品,含氮量为20.45%,计算测定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分析化学试卷第6页共6页
分析化学试卷 第6页 共 6 页 3. (6 分) 以丁二酮肟光度法测定镍,若络合物 NiDx2 的浓度为 1.7×10-5 mol·L -1,用 2.0cm 吸收池在 470nm 波长下测得的透射比为 30.0%。计算络合物在该波长的摩尔吸光系数。 4.(8 分) 测定某样品中的含氮量,六次平行测定的结果是 20.48%,20.55%,20.58%,20.60%, 20.53%,20.50%。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值、中位数、极差、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变异系 数;若此样品是标准样品,含氮量为 20.45%,计算测定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模拟四答案.doc
-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模拟二(卷).doc
-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模拟二答案.doc
-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模拟三(卷).doc
-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模拟三答案.doc
-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模拟1(卷).doc
-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模拟1答案.doc
- 《水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ppt
- 《水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ppt
- 《水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界面现象.ppt
- 《水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电化学 第4节 电解.ppt
- 《水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ppt
- 《水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电化学 3.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ppt
- 《水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化学平衡.ppt
- 《水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相平衡.ppt
- 《水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水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水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ppt
- 《水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热力学基本方程、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麦克斯韦关系式.pdf
- 东北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_试卷2007级A卷.doc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0章 醛、酮、醌.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1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2章 羧酸衍生物.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绪论.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烷烃和环烷烃.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对映异构.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烯烃.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炔烃和二烯烃.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9章 醇、酚、醚.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芳烃和酚.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3章 胺.ppt
- 温州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课程绪论.ppt
- 温州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醚和环氧化合物.ppt
- 温州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醛、酮和醌.ppt
- 温州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羧酸 Carboxylic Acids.ppt
- 温州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ppt
- 温州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β-二羰基化合物.ppt
- 温州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含氮化合物 §15.1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NO2)§15.2 胺 §15.3 重氮盐 §15.4 腈.ppt
- 温州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有机含硫、含磷和含硅化合物.ppt
- 温州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七章 杂环化合物 Heterocycles.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