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物理化学》课程习题解答(打印版)09-胶体分散系统

网泰山医学院 省级精品课程申报 物理化学 第九章 Mieal Chemas 胶体分散系统 首页 难题解析 学生自测题 学生自测答案 难题解析 例8-1 金溶胶浓度为2gdm,介质粘度为0.001Pas,已知胶粒半径为1.3m,金的密度为19.3x10kgm 计算金溶胶在25℃时(1)扩散系数,(2)布朗运动移动0.5m需多少时间,(3)渗透压. 解()扩散系数按公式直接计算 D= RT 1 8.314×298.15 乙6am6023x102×6rx001x1.3x10=1680x1010m2-g 四有有期选特公大1易2.7H 0.5x1032 (3)将浓度2gm转换为体积摩尔浓度, c= 2 =0.01870molm3 1k1.3×10-×19.3×102×6023×102 渗透压为Fc7=0.01870x8.314x298.15-46.34P 例8-2 试计算293K时,粒子半径分别为n=10m,n=10m,n=10°n的某溶胶粒子下沉0.1m所需 的时间和粒子求度降低一半的高度。已知分散介质的密度=10kg·m,粒子的密度p=2x10kg·m, 溶液的粘度为n=0.001Pms 解将=10m代入重力沉降速度公式和沉降平衡公式 012r2(p-P8_2x00)2x2-0×103x9.8 解得仁4.59s 9n 9×0.001 Rn=p-p8h-)代入数据 8314×293xh-0-2-1x103x9.8x6023x1023×h-0 3 解得6.83x10-4m 同理可求得n=10回,=10”m的结果见下:

@泰山医学院 省级精品课程申报 沉降0.1m时间 浓度降低一半的高度/加 10 4.59s 6.83×10 10 4.59×10s=5.31天 6.83×10- 100 4.59×10°s=1460年 68.3 学生自测题 1.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新鲜制备的溶胶需要净化,其目的是 去除杂质, 提高溶胶的纯度 B 去除过多的电解质,保持溶胶稳定性 C去除过多的溶剂.增九溶胶的浓度 D去除过小的胶粒,保持粒子大小的一致性 (2)胶体粒子在介质中运动所受的阻力,与下列何者无关? 介质的粘度 粒子的流过 C粒子的浓度 D粒子的大小 @)Fick第-定神出-D4告,式中有负号是因为: A出是负位 B扩护散系激D是负值 〔票是负 DA是负值 (4)溶胶有较强的散射光,大分子溶胶则较弱,这是因为: A容胶粒轻大,大分子粒经小 溶胶浓度大,大分子浓度小 溶胶的折光率与介质相差很大,大分子则相远 溶胶对短波光敏感,大分子则不敏感 (⑤)电渗现象表明 A胶体粒子是电中性的 B分散介质是电中性的 C胶体系统的分散介质也是带电的 D胶体粒子是带电的 (6)在胶体分散系统中 电势为何值时称为等电状态? A大于零 B等于零 C小于要 D等于外加电势差 (7)若分散相固体微小粒子的表面上吸附负离子,则胶体粒子的电势为 A一定大于零B等于零C一定小于零 D正负无法确定 (8)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相同点 A热力学稳定体系 B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C动力稳定体系 D动力不稳定体系 (⑨)在以下测定高分子化合物Ψ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中,哪一个不是独立的方法? A渗透压法 B离心沉降法 C光散射法 D粘度法 (I0)以下哪种情况可消除Donnan平衡? 降低小 质的浓度 B增加大分子电解质的浓度

@秦山医学院 省级精品课程申报 C在半透膜的另一侧(无大分子),加入大量的中性分子 D调节溶液的,使大分子电解质处于等电点 2.填空: ()胶体分散系统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因为 (2)当光束照射到分散系统时,若入射光的波长大于分散相粒子的尺小时,则发生光的 现象。其北强度与 的4次方成反比 (3)在乳状液形成中,若乳化剂的亲水性较大,有利于形成 型的乳状液,相反若乳 化剂的亲油性较大,有利于形成 型的乳状液。 (4)在水溶液中,帝度分别为p和a(P<P)的同样大小的球形悬浮液的沉降速度为片和n,则 (⑤)墨汁是碳黑分散在水中的悬浮液,通常需加入适量的动物胶来稳定,其原因 然而,若加入的动物胶量太少,则 学生自测答案 1.选择题 (①)B。过多的电解质,会压缩双电层厚度,降低电动电势,容易使溶胶聚沉 (2)C。根据Stokes?定律,球形粒子在介质中移动时,受到的阻力6πv,因此阻力只与介质粘 度、粒子大小和移动速度有关,与粒子浓度无关。 (3)C。扩散总是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进行,沿扩散方向上 介,浓度,因此长为负值。 x ④c。山Ror1oich公式,散射光-匠 ,溶胶与差值大,大分子则相近。因此散射光 气m1+2n2 的形成与系统的光学不均匀性有关, 电渗是介质在电场中的移动行为 (6)B. (7)D。一般情况下,溶胶的电性取决于表面层的定位离子,若吸附负离子,6电势也为负。但考 虑外加电解质的影响,也有电性反转的例子。 (8)C. (9)D。粘度法可测到高分子化合物的特性粘度[,再按[]=计算从.常数K,需要用其他 方法确定,因此粘度法不是 独立的 测定方法 (10)D。当大分子电解质处于等电点时,成为中性分子,因而不会影响小分子电解质的扩散,使其 在膜两边的浓度相等。 2.填空 ()分散相有很大比表面,即有很大表面能,一定条件下,有自发聚集成大颊粒,降低表面能的倾 向。 (2)散射:入射光的波长。 3)O/W:W/O

@泰山医学院 省级精品课程申报 (4)<。 (5)适量的大分子对溶胶粒子起保护作用:会使溶胶发生絮凝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物理化学》课程习题解答(打印版)08-表面物理化学.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物理化学》课程习题解答(打印版)07-化学动力学.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物理化学》课程习题解答(打印版)06-电化学.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物理化学》课程习题解答(打印版)05-相平衡.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物理化学》课程习题解答(打印版)04-化学平衡.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物理化学》课程习题解答(打印版)03-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在溶液中应用.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物理化学》课程习题解答(打印版)02-热力学第二定律.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物理化学》课程习题解答(打印版)01-热力学第一定律.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物理化学知识点框架结构.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物理化学》课程试卷习题(打印版)课程试卷(答案).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物理化学》课程试卷习题(打印版)课程试卷(试题).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物理化学》课程大纲教案(打印版)理论教学大纲(负责人:毕玉水).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物理化学》课程大纲教案(打印版)实验教学大纲.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分析化学实验教案.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第十九章 平面色谱法.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第十八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第十七章 气相色谱法.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第十六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第十五章 质谱法.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物理化学》课程习题解答(打印版)10-大分子溶液.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案讲义(打印版)物理化学实验指导.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案讲义(打印版)物理化学授课教案.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及日历(双语)Organic Chemistry.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书籍)Organic chemistry with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3ed-Gengage Learning, John E. McMurry, Brooks Cole(2015).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书籍)Organic Chemistry, 8th ed 2017, Paula Yurkanis Brui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书籍)stereochemgloss.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书籍)Activation of Small Molecules, Organometallic and Bioinorganic Perspectives, Edited by William B. Tolman.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Topics in Current Chemistry, Carbohydrates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I, A Mine for Functional Molecules and Materials, 2010.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书籍)Carotenoids(Volume 4)Natural Functions 2008, Edited by G. Britton S. Liaaen-Jensen H. Pfander.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书籍)TUTORIAL CHEMISTRY TEXTS(8)Heterocyclic Chemistry RSC 2001,M. SAINSBURY,University of Bath.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书籍)Mushrooms as Functional Foods 2008,Edited by Peter C. K. Cheu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书籍)Nature pruduct commucation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Communications and Reviews Covering all Aspects of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Pawan K. Agrawal.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书籍)Principles of Organic Medicinal Chemistry, by Rama Rao Nadendla.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书籍)Organic Acids and Food Preservation 2011, Maria M. Theron J. F. Rykers Lues.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书籍)The Chemistry of Fungi, James R. Hanson, 2008.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书籍)Solvents and Solvent Effects in Organic Chemistry, Third, Updated and Enlarged Edition, 2003, Christian Reichardt.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书籍)Organic Chemistry II For Dummies 2010, John T. Moore, EdD Richard H. Langley, PhD.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书籍)Study Guide with Solutions Manual for McMurry's Organic Chemistry, 7th by Susan McMurry, Cornell University.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书籍)TUTORIAL CHEMISTRY TEXTS(6)Functional Group Chemistry, RSC 2001, by JAMES.R.HANSO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