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讲 诗歌鉴赏(诗词曲的趣味之品诗之大成《二十四诗品》)

第三讲: 待词曲的趣味 之品诗之大成 《二十四诗品》 司空图
第三讲: 诗词曲的趣味 之品诗之大成 ——《二十四诗品》 司空图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司空图生活在唐灭亡前夕(公元837- 908),黄巢起义时代,国势衰落,农民 起义给唐政权以重大打击,同时藩镇割据 可以要挟朝廷,内部是宦官专权。他做过 朝官,任礼部郎中和中书舍人等,中年 (887年)50岁离朝廷归乡(山西永济县, 河中虞乡人)中条山王官谷隐居,跟和尚 道士往来,前儒而后道佛。其《诗品》到 明代才署名司空图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司空图生活在唐灭亡前夕(公元837- 908),黄巢起义时代,国势衰落,农民 起义给唐政权以重大打击,同时藩镇割据 可以要挟朝廷,内部是宦官专权。他做过 朝官,任礼部郎中和中书舍人等,中年 (887年)50岁离朝廷归乡(山西永济县, 河中虞乡人)中条山王官谷隐居,跟和尚 道士往来,前儒而后道佛。其《诗品》到 明代才署名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是以直觉感悟式思维 表达丰富的美学思想,它用诗体表达抽 象的哲学思想,让人读之有诗美,使人 产生很多玄秘深奥的不可确定的内涵, 余味不尽。钟嵘之“诗品”是评品级, 司空图之“诗品”是诗美种类,即诗歌 风格境界类型。司空图之诗品是以“全 美”即整体美来谈诗境风格问题
《二十四诗品》是以直觉感悟式思维 表达丰富的美学思想,它用诗体表达抽 象的哲学思想,让人读之有诗美,使人 产生很多玄秘深奥的不可确定的内涵, 余味不尽。钟嵘之“诗品”是评品级, 司空图之“诗品”是诗美种类,即诗歌 风格境界类型。司空图之诗品是以“全 美”即整体美来谈诗境风格问题

最早从风格上研究诗歌的是曹丕,其4科8 类即有按风格分类之意。后刘勰《文心雕 龙·体性》专门论述了个性与风格之关系,将 风格分8类(典雅、远奥、精约、显附、 繁缛、 壮丽、新奇、轻靡)。后皎然的《诗式》又以 19字辨风格。至句空图才全面地总结出24种诗 境风格类型。 《文心雕龙》:为情造文(情采)、按部就 伍、 以待情会(总术);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神思)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原道)
最早从风格上研究诗歌的是曹丕,其4科8 类即有按风格分类之意。后刘勰《文心雕 龙·体性》专门论述了个性与风格之关系,将 风格分8类(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 壮丽、新奇、轻靡)。后皎然的《诗式》又以 19字辨风格。至司空图才全面地总结出24种诗 境风格类型。 《文心雕龙》:为情造文(情采)、按部就 伍、以待情会(总术);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原道)

二十四诗品: 雄泽、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 洗炼、劲健、绮丽、自然、会蓄、豪放、 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 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
二十四诗品: 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 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 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 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

1、雄浑:雄健和浑厚统一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 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 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1、雄浑:雄健和浑厚统一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 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 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①“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 雄”: 腓,“变”。用,体,体用之体为本,用为外在。 意为宏大有力的外在变化或表现是本质(体)的 外显,体之真乃“气”,“真气”内充,则外显 有力。外在的力量变化根源于内在的修养(是由 道气炼就)。 主体精神修养要返归到“道”的修养,即要“养 气”(返虚),使“气”达到“浑厚”。气的蓄 养才会有力而雄健
①“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 雄” : 腓,“变”。用,体,体用之体为本,用为外在。 意为宏大有力的外在变化或表现是本质(体)的 外显,体之真乃“气” , “真气”内充,则外显 有力。外在的力量变化根源于内在的修养(是由 道气炼就)。 主体精神修养要返归到“道”的修养,即要“养 气”(返虚),使“气”达到“浑厚”。气的蓄 养才会有力而雄健

雄浑诗风形成,首先在养气,养道 气,有真气充于内,外显才有雄强 力量。这是讲主体精神性格修养之 于诗风的作用,是从人品与诗品统 一来讲诗境风格的。 这四句前者讲充实,后者讲虚空 充实易堆砌板滞,故要空虚以助其 实之变之动
雄浑诗风形成,首先在养气,养道 气,有真气充于内,外显才有雄强 力量。这是讲主体精神性格修养之 于诗风的作用,是从人品与诗品统 一来讲诗境风格的。 这四句前者讲充实,后者讲虚空。 充实易堆砌板滞,故要空虚以助其 实之变之动

②“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 风”: “具备万物”是“浑”,即浑厚丰盈;“横绝 太空”是“雄”,即象连绵高山横贯太空; “荒荒”是苍茫,“寥寥”是空廓,意谓境界 阔大;“油云”与“长风”均为动荡变化之物, 谓此境界是激荡变化的动态美 。这是用形象比喻说明此种诗境风格的具象特征。 让人直观体悟此种诗境的外在状态
②“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 风” : “具备万物”是“浑”,即浑厚丰盈;“横绝 太空”是“雄”,即象连绵高山横贯太空; “荒荒”是苍茫,“寥寥”是空廓,意谓境界 阔大;“油云”与“长风”均为动荡变化之物, 谓此境界是激荡变化的动态美。 这是用形象比喻说明此种诗境风格的具象特征。 让人直观体悟此种诗境的外在状态

③“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此语出于庄子 《齐物论》:“枢始得其环中, 以应无穷”,“环”即“虚空”,有虚空才可 运转自如。即以虚空为本,意在言外、象外, “象外”与“环中”都是虚空之处,意谓没有 写到的地方让人思之不尽。 。是说此诗境的创造与构成,以虚空和象外之不 尽之象构成浑厚丰盈的内容。能虚则能实,能 无则有,是道学之“有生于无”论的运用
③“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 此语出于庄子《齐物论》: “枢始得其环中, 以应无穷” , “环”即“虚空”,有虚空才可 运转自如。即以虚空为本,意在言外、象外, “象外”与“环中”都是虚空之处,意谓没有 写到的地方让人思之不尽。 是说此诗境的创造与构成,以虚空和象外之不 尽之象构成浑厚丰盈的内容。能虚则能实,能 无则有,是道学之“有生于无”论的运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讲 中国与性别文学(古代女性创作的基本内容).pdf
-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讲 汉赋(中国古代辞赋).pdf
-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讲 诗歌的创作翻译与批评之平仄格律.pdf
-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讲 道家与魏晋风度.pdf
-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讲 尚书.pdf
-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讲 山海经.pdf
-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讲 谶纬之学.pdf
-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讲 周易.pdf
-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导论(聂韬).pdf
- 《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书籍阅读材料)《叫魂》SOULSTEALERS -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美〕孔飞力(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pdf
- 《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书籍阅读材料)《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全球史研究的新路径(主编:刘禾).pdf
- 《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书籍阅读材料)《中国现代女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颜海平.pdf
- 《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书籍阅读材料)《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刘东.pdf
- 《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书籍阅读材料)《二十四诗品校注译评》祖保泉.pdf
- 《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书籍阅读材料)《唐诗三百首》中英文对照(许渊冲)300 Tang Poems(Classified by Theme).pdf
- 《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书籍阅读材料)《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郭齐勇.pdf
- 弟子规(全文).pdf
- 电子科技大学:《语言学通论 General Linguistic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认知语言学中的相关话题 Cognitive Linguistics.pdf
- 电子科技大学:《语言学通论 General Linguistic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形态学 Morphology.pdf
- 电子科技大学:《语言学通论 General Linguistic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9 Pragmatics(Utterance Meaning).pdf
-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讲 儒家文化.pdf
-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方语言学流派漫谈(PPT讲稿)Schools of Linguistics some random thoughts.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资源(外国文学史简答题及答案)Foreign Literature(共45道).pdf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合集).pdf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7版理论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大纲(合集).pdf
- 唐山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模拟试题1及答案.doc
- 唐山开放大学:《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模拟试题1及答案.docx
- 唐山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模拟试题2及答案.docx
- 唐山开放大学:《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模拟试题2及答案.doc
- 广州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简答题(专题1-4).docx
- 广州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简答题(专题5-8).docx
- 广州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简答题(专题9-12).docx
- 广州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简答题(专题1-5).docx
- 广州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简答题(专题6-10).docx
- 广州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习题)形考任务一简答题.docx
- 广州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习题)形考任务三简答题.docx
- 广州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习题)形考任务二简答题.docx
- 广州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习题)形考任务五简答题.docx
- 广州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习题)形考任务四简答题.docx
-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外国文学考试试卷(含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