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讲 尚书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8
文件大小:9.55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政治文件的汇编,其时代从尧、舜、禹经夏、商、西周到春秋中期。作为上古文献,它成为其后两千多年时间里儒家学派政治学说的基本经典;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它是帝王们的政治教科书,也是士大夫们日夜诵读的“圣经”。今天,它是我们研究上古三代历史的基本材料,也是研究其后两千多年间政治思想史、传统文化史的基本材料。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尚 书 尧典洪范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尚 书 尧典 洪范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政治文件的汇编,其时代从尧、 舜、禹经夏、商、西周到春秋中期 作为上古文献,它成为其后两千多年时间里儒家学派政 治学说的基本经典;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它在国 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 它是帝王们的政治教科书,也是士大夫们日夜诵读的 “圣经”。今天,它是我们研究上古三代历史的基本材料, 也是研究其后两千多年间政治思想史、传统文化史的基本材 料。 所谓“书”,在上古专指史官的记载。史官的职掌是记载君主的言论与重 大事件。史官的记录汇集成册,便称为《书》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政治文件的汇编,其时代从尧、 舜、禹经夏、商、西周到春秋中期。 作为上古文献,它成为其后两千多年时间里儒家学派政 治学说的基本经典;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它在国 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 它是帝王们的政治教科书,也是士大夫们日夜诵读的 “圣经”。今天,它是我们研究上古三代历史的基本材料, 也是研究其后两千多年间政治思想史、传统文化史的基本材 料。 所谓“书”,在上古专指史官的记载。史官的职掌是记载君主的言论与重 大事件。史官的记录汇集成册,便称为《书》

《尚书》研究之艰辛,《尚书》 命途之多舛 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首领韩愈有“周《诰》、殷 慰 《盘》,佶屈聱牙”的感叹。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与友人论〈诗〉、〈书〉中 成语》云:“《诗》、《书》为人人诵读之书,然 王国维 于六艺中最难读。以弟之愚暗,于《书》所不能解 者,殆十之五,于《诗》亦十之一二

《尚书》研究之艰辛,《尚书》命途之多舛 • 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首领韩愈有“周《诰》、殷 《盘》,佶屈聱牙”的感叹。 •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与友人论〈诗〉、〈书〉中 成语》云:“《诗》、《书》为人人诵读之书,然 于六艺中最难读。以弟之愚暗,于《书》所不能解 者,殆十之五,于《诗》亦十之一二。 ” 王 国 维

■《尚书》既从上古传下,篇目自应极多,字形自是奇古 遥想当年官府柱下,典册累积充栋。然竹木简册易为虫蛀 断烂,而量大又难以重新抄写。年代久远,史料难免残缺。 虞夏之世传下者,寥若晨星。商代传世史料亦不可多得。 周代文献本是很丰富的。王室衰微后,天子失官,礼乐卜 史流散四方。凌夷而至春秋末年,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 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史记·儒林 列传》)

《尚书》既从上古传下,篇目自应极多,字形自是奇古。 遥想当年官府柱下,典册累积充栋。然竹木简册易为虫蛀 断烂,而量大又难以重新抄写。年代久远,史料难免残缺。 虞夏之世传下者,寥若晨星。商代传世史料亦不可多得。 周代文献本是很丰富的。王室衰微后,天子失官,礼乐卜 史流散四方。凌夷而至春秋末年,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 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史记·儒林 列传》)

一、关于《尚书》的命名 《尚书》介绍 (1)伏生把《尚书》 理解为“上古时代的书”。伪 孔安国古文尚书传《大序》说:“济南伏生. 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 (2)“尚”表示崇尚尊重。东汉大经学家郑玄在 孔安國政書大夏候试陽注本 音放诗说之例毛即兴委各如其說之史所 古文書谈之不能已于作兼今古 九编析服書 《书赞》中说:“孔子尊而命之曰《尚书》。” 石孔氏正復义作者以孔氏用柳际書性 陶書古文注序 尚書令古文注疏 嘉慶乙亥年刊成 (3)“尚”理解为“君王”、“君尚”,由于《尚 书》中基本上谈论的是君王诰命及相关的政治活 冶城山館藏板 动,故日《尚书》 。 (4)《尚书璇玑钤》说:“尚者上也,上天垂文, 以布节度,如天行也。” (5)王充《论衡正说篇》说:“《尚书》者,以为 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

《尚书》介绍 一、关于《尚书》的命名 (1)伏生把《尚书》理解为“上古时代的书”。伪 孔安国古文尚书传《大序》说:“济南伏生…… 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 (2)“尚”表示崇尚尊重。东汉大经学家郑玄在 《书赞》中说:“孔子尊而命之曰《尚书》。” (3)“尚”理解为“君王”、“君尚”,由于《尚 书》中基本上谈论的是君王诰命及相关的政治活 动,故曰《尚书》。 (4)《尚书璇玑钤》说:“尚者上也,上天垂文, 以布节度,如天行也。” (5)王充《论衡•正说篇》说:“《尚书》者,以为 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

《尚书》性质 1、《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大部分,记事 上起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迄春秋中期的秦缪公,大约 记载了我国从原始社会末期到春秋中叶的历史内容。 2、《尚书》是现存史书中最古老的历史文献记录,主要 记录古代帝王的言论。全书分典、谟、训、诰、誓、命六 种体例,分别记述历代典故、治国谋略、君主诏令、臣僚 奏议以及誓词和宣言。 3、《尚书》保存的文献中,包括周代真文献和半真文献, 商代半真文献,周代造的虞夏假文献。这些都是我们研究 中国古史所必不可少的史籍

二、《尚书》性质 1、《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大部分,记事 上起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迄春秋中期的秦缪公,大约 记载了我国从原始社会末期到春秋中叶的历史内容。 2、《尚书》是现存史书中最古老的历史文献记录,主要 记录古代帝王的言论。全书分典、谟、训、诰、誓、命六 种体例,分别记述历代典故、治国谋略、君主诏令、臣僚 奏议以及誓词和宣言。 3、《尚书》保存的文献中,包括周代真文献和半真文献, 商代半真文献,周代造的虞夏假文献。这些都是我们研究 中国古史所必不可少的史籍

三、《尚书》的今古之争 ·1、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 ·2、孔壁所出的《古文尚书》 ·3、梅赜所献伪《古文尚书》

2021/12/2 7 三、《尚书》的今古之争 • 1、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 • 2、孔壁所出的《古文尚书》 • 3、梅赜所献伪《古文尚书》

今文经与古文经 汉代尊崇儒学,而先秦的经籍,经过秦始皇 焚书和项羽火烧咸阳,损毁殆尽。由於经书散亡 文帝时,由老师宿儒凭记忆口授用当时通行的隶 书写定,即所谓“今文经”。至汉武帝末期,鲁 恭王在曲阜孔子宅壁中,发现了用古文字体写的 《孝经》和《逸礼》等,所以称为“古文经” 其内容也与今文经有异,因此,汉代的儒学便分 成了“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

•今文经与古文经 • 汉代尊崇儒学,而先秦的经籍,经过秦始皇 焚书和项羽火烧咸阳,损毁殆尽。由於经书散亡, 文帝时,由老师宿儒凭记忆口授用当时通行的隶 书写定,即所谓“今文经”。至汉武帝末期,鲁 恭王在曲阜孔子宅壁中,发现了用古文字体写的 《孝经》和《逸礼》等,所以称为“古文经”。 其内容也与今文经有异,因此,汉代的儒学便分 成了“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

今文《尚书》 伏生者,济南人也。故秦博士。 孝文帝时,欲求能治 《尚书》 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 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 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 即以 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 《尚 书》以教矣。 《史记儒林传》 其后,以《尚书》得显者,有兒宽、周霸、孔安国、贾嘉等。 武帝之后,宣帝、元帝时,五经博士续有增列,皆为“今文”, 计十四家;其中《尚书》为欧阳、大小夏侯三家

今文《尚书》 • “伏生者,济南人也。故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 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 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 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 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 书》以教矣。” —— 《史记·儒林传》 • • 其后,以《尚书》得显者,有兒宽、周霸、孔安国、贾嘉等。 武帝之后,宣帝、元帝时,五经博士续有增列,皆为“今文”, 计十四家;其中《尚书》为欧阳、大小夏侯三家

古文《尚书》 《尚书》壁中本“《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汉武末,鲁共王坏 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 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 得多十六篇。” 《汉书·艺文志》 安国以古文《尚书》与伏生今文二十九篇对照,发现多出十六篇。武帝 建元之后,儒学大兴,安国将书献于朝廷,不巧适逢陈皇后巫蛊之案,相连 及诛死者三百余人,仓促之间未及讨论,更未能列于学官。不久安国卒,古 文《尚书》遂藏于中秘,外人不复得见。 古文《尚书》的发现,本为学术史上一大收获。但因今文《尚书》已流行 达数十年,在学术界取得统治地位,而时人多不识古文,又未列于学官,尽 管孔安国曾“以今文字读之”(《汉书儒林传》),或在民间已有所流传, 今文经学家们却不予注意

《尚书》壁中本“《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汉武末,鲁共王坏 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 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 得多十六篇。” ——《汉书·艺文志》 安国以古文《尚书》与伏生今文二十九篇对照,发现多出十六篇。武帝 建元之后,儒学大兴,安国将书献于朝廷,不巧适逢陈皇后巫蛊之案,相连 及诛死者三百余人,仓促之间未及讨论,更未能列于学官。不久安国卒,古 文《尚书》遂藏于中秘,外人不复得见。 古文《尚书》的发现,本为学术史上一大收获。但因今文《尚书》已流行 达数十年,在学术界取得统治地位,而时人多不识古文,又未列于学官,尽 管孔安国曾“以今文字读之”(《汉书·儒林传》),或在民间已有所流传, 今文经学家们却不予注意。 古文《尚书》

共18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