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讲 汉赋(中国古代辞赋)

中国古代辞赋

本章节内容: 第一节:赋的起源、特征及其名称的含意 一、赋的起源 二、赋的特征及其名称的含义 第二节:赋的发展 古赋、俳赋(骈赋)、律赋和文赋四类。> 第三节:汉赋 一、汉赋的特征> 二、 汉赋兴盛的原因> 三、汉赋的发展及其重要作家> 四、汉赋的局限及其影响
第一节:赋的起源、特征及其名称的含意 一、赋的起源 二、赋的特征及其名称的含义 第二节:赋的发展 古赋、俳赋(骈赋)、律赋和文赋四类。 第三节:汉赋 一、汉赋的特征 二、汉赋兴盛的原因 三、汉赋的发展及其重要作家 四、汉赋的局限及其影响 本章节内容:

第一节赋的起源、特征及其名称的含义 一、赋的起源 1、赋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名称, 据现有材料记载,它最早流行于战国 时代,《荀子·赋篇》是现在我们能 看到的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
第一节 赋的起源、特征及其名称的含义 一、赋的起源 1、赋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名称, 据现有材料记载,它最早流行于战国 时代,《荀子·赋篇》是现在我们能 看到的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 “春秋以后,周道寝坏,聘问 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 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 矣。大儒孙卿(即荀卿)及楚 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 讽,咸有恻隐古诗之义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 “春秋以后,周道寝坏, 聘问 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 之士, 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 之赋作 矣。大儒孙卿(即荀 卿)及楚 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 讽,咸有恻隐古诗之义

2、“辞”与“赋”在发展源流上关系密切。 “赋者,古诗之流也。”(班固《两都赋序》) “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古之赋家者流,原本诗骚,出于战国诸子。” (章学诚《校雠通义·汉志诗赋论》)
2、“辞”与“赋”在发展源流上关系密切。 “赋者,古诗之流也。”(班固《两都赋序》) “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古之赋家者流,原本诗骚,出于战国诸子。” (章学诚《校雠通义·汉志诗赋论》)

3、宋玉的赋 件5给家+气瑞刃 宋玉的赋的创作是“莫敢直 谏”,封建集权统治下作者 的心态决定了他们只能采取 赋这种形式极含蓄地表达自 己的认识。 “谈笑微中,亦可以解纷” 一一(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宋玉的赋的创作是“莫敢直 谏”,封建集权统治下作者 的心态决定了他们只能采取 赋这种形式极含蓄地表达自 己的认识。 “谈笑微中,亦可以解纷” --(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3、宋玉的赋

《九辩》主要借写 秋命笔,揭露和批判 了时政的黑暗,抒发 自己落拓不偶的悲愁 和不平。《九辩》是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 情深意长的悲秋之作
《九辩》主要借写 秋命笔,揭露和批判 了时政的黑暗,抒发 自己落拓不偶的悲愁 和不平。 《九辩》是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 情深意长的悲秋之作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 悲凉啊,这暮秋的气象! 瑟(草木被秋风吹拂 风瑟瑟,草木凋零遍枯黄, 的声音)兮,草木摇 落而变衰。憭栗(Iiao 心凄凉,好像游子在远方, i,凄凉)兮,若在远 登山望水啊,送别友人归 行。登山临水兮,送 故乡。 将归。 以秋天萧瑟的景象衬托离家远行的凄凉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 瑟(草木被秋风吹拂 的声音)兮,草木摇 落而变衰。憭栗(liáo lì,凄凉 )兮,若在远 行。登山临水兮,送 将归。 悲凉啊,这暮秋的气象! 风瑟瑟,草木凋零遍枯黄, 心凄凉,好像游子在远方, 登山望水啊,送别友人归 故乡。 以秋天萧瑟的景象衬托离家远行的凄凉

描写秋景的寂寥,衬托自己的孤独无依,情景交融 次寥(xuèIiáo,天空高阔无云的 样子) 兮,天高而气清(指空气 碧空万里啊,大气 清爽); 寂寥(空旷寂静)兮, 空明清爽,秋水平 收潦(1ǎ0,雨后的积水) 而水清。 静啊,川水清澈澄 幡凄(can gi,悲痛的样子)增欷 明。悲伤叹息,不 兮,薄寒之中(zhòng,伤害)人; 堪微寒伤人,恍惚 怆怳懭悢(chuang huang, 惆怅,离乡远去他 kuang lang,都是形容人失意的样 境。路坎坷,贫士 子)兮,去故而就新;坎廪(in, 失职愤难平,境寂 坎坷)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因 寥,客居他乡无相 不公平的事而愤怒或不满);廓落 亲,心惆怅,我只 兮,羁旅而无友生(朋友);惆怅 能暗自伤情。 公 而天白松
泬寥(xuè liáo,天空高阔无云的 样子) 兮,天高而气清(指空气 清爽) ;寂寥(空旷寂静 )兮, 收潦(lǎo,雨后的积水) 而水清。 憯凄(cǎn qī,悲痛的样子 )增欷 兮,薄寒之中(zhònɡ,伤害)人; 怆怳懭悢(chuànɡ huǎnɡ, kuànɡ lǎnɡ,都是形容人失意的样 子 ) 兮,去故而就新;坎廪(lǐn, 坎坷)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因 不公平的事而愤怒或不满) ;廓落 兮,羁旅而无友生(朋友 );惆怅 兮,而私自怜。 碧空万里啊,大气 空明清爽,秋水平 静啊,川水清澈澄 明。悲伤叹息,不 堪微寒伤人,恍惚 惆怅,离乡远去他 境。路坎坷,贫士 失职愤难平,境寂 寥,客居他乡无相 亲,心惆怅,我只 能暗自伤情。 描写秋景的寂寥,衬托自己的孤独无依,情景交融

燕朝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 燕子翩翩归故乡, 无声。雁廱廱(yǒng鸟和鸣的声 秋蝉寂寞止鸣唱。 音)而南游兮,鹍(kūn)鸡啁 大雁雍雍向南翔, 哳(zhao zha,声音急促繁杂) 鹏鸡啁哳我心伤。 而悲鸣。独申(到)旦而不寐兮, 长夜难眠至天明, 哀蟋蟀之宵征。时亹亹(wi,行 蟋蟀夜鸣增悲情。 走貌)而过中兮,蹇(jian,句 时光流逝岁已半, 首语气助词)淹留而无成。 滞留他乡业未竟。 动物应时而变,或迁徙或噤声或鸣叫,自己却滞留不前。 用以表现抒情主大公在寻找大生归宿时产生的苦闷。 D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 无声。雁廱廱(yǒng鸟和鸣的声 音) 而南游兮,鹍(kūn) 鸡啁 哳(zhāo zhā,声音急促繁杂) 而悲鸣。独申(到)旦而不寐兮, 哀蟋蟀之宵征。时亹亹(wěi,行 走貌)而过中兮,蹇(jiǎn,句 首语气助词)淹留而无成。 燕子翩翩归故乡, 秋蝉寂寞止鸣唱。 大雁雍雍向南翔, 鹍鸡啁哳我心伤。 长夜难眠至天明, 蟋蟀夜鸣增悲情。 时光流逝岁已半, 滞留他乡业未竟。 动物应时而变,或迁徙或噤声或鸣叫,自己却滞留不前。 用以表现抒情主人公在寻找人生归宿时产生的苦闷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讲 诗歌的创作翻译与批评之平仄格律.pdf
-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讲 道家与魏晋风度.pdf
-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讲 尚书.pdf
-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讲 山海经.pdf
-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讲 谶纬之学.pdf
-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讲 周易.pdf
-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导论(聂韬).pdf
- 《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书籍阅读材料)《叫魂》SOULSTEALERS -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美〕孔飞力(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pdf
- 《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书籍阅读材料)《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全球史研究的新路径(主编:刘禾).pdf
- 《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书籍阅读材料)《中国现代女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颜海平.pdf
- 《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书籍阅读材料)《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刘东.pdf
- 《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书籍阅读材料)《二十四诗品校注译评》祖保泉.pdf
- 《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书籍阅读材料)《唐诗三百首》中英文对照(许渊冲)300 Tang Poems(Classified by Theme).pdf
- 《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书籍阅读材料)《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郭齐勇.pdf
- 弟子规(全文).pdf
- 电子科技大学:《语言学通论 General Linguistic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认知语言学中的相关话题 Cognitive Linguistics.pdf
- 电子科技大学:《语言学通论 General Linguistic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形态学 Morphology.pdf
- 电子科技大学:《语言学通论 General Linguistic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9 Pragmatics(Utterance Meaning).pdf
- 电子科技大学:《语言学通论 General Linguistic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10 Langugae, culture & society.pdf
- 电子科技大学:《语言学通论 General Linguistic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语义学——Sentence meaning(Predication Analysis).pdf
-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讲 中国与性别文学(古代女性创作的基本内容).pdf
-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讲 诗歌鉴赏(诗词曲的趣味之品诗之大成《二十四诗品》).pdf
-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讲 儒家文化.pdf
-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方语言学流派漫谈(PPT讲稿)Schools of Linguistics some random thoughts.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资源(外国文学史简答题及答案)Foreign Literature(共45道).pdf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合集).pdf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7版理论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大纲(合集).pdf
- 唐山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模拟试题1及答案.doc
- 唐山开放大学:《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模拟试题1及答案.docx
- 唐山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模拟试题2及答案.docx
- 唐山开放大学:《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模拟试题2及答案.doc
- 广州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简答题(专题1-4).docx
- 广州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简答题(专题5-8).docx
- 广州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简答题(专题9-12).docx
- 广州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简答题(专题1-5).docx
- 广州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简答题(专题6-10).docx
- 广州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习题)形考任务一简答题.docx
- 广州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习题)形考任务三简答题.docx
- 广州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习题)形考任务二简答题.docx
- 广州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习题)形考任务五简答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