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

教学幻灯片 社会调查方法 (七) 主讲:连猪
社会调查方法 主讲:张连绪 教学幻灯片 (七)

第七章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 0集中趋势的测定方法 ②离散趋势的测定方法 3回归、相关分析的种类及方法 ④统计推论的方法 ⑤计算机用于统计分析的步骤
第七章 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 集中趋势的测定方法 离散趋势的测定方法 回归、相关分析的种类及方法 统计推论的方法 计算机用于统计分析的步骤

第七章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一节统计分析的特点与性质 、统计分析的基本特点 统计是运用建立在数学科学的基础之上的各种方法去收 集、整理和分析事物量的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工作的四个阶段:统计设计、统计调査、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所能达到的深度、广度和水平,在相当大的程 度上决定了整个调查研究所能达到的水平。 特点:1、数量性一目的是反映数量的现状和发展。 2、工具性一统计分析是一种调研的方法和工具。 3、客观性如实反映数学资料的信息。 4、综合性—系统分析数据的所有变量、因素,分清主次。 5、科学性一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具有科学依据
第七章 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一节 统计分析的特点与性质 一、统计分析的基本特点 统计是运用建立在数学科学的基础之上的各种方法去收 集、整理和分析事物量的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工作的四个阶段: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所能达到的深度、广度和水平,在相当大的程 度上决定了整个调查研究所能达到的水平。 特点:1、数量性—目的是反映数量的现状和发展。 2、工具性—统计分析是一种调研的方法和工具。 3、客观性—如实反映数学资料的信息。 4、综合性—系统分析数据的所有变量、因素,分清主次。 5、科学性—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具有科学依据

第七章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一节统计分析的特点与性质 二、统计分析的内容和步骤 内容:包括描述统计、推论统计 (1)描述统计一指对调查获得的大量数据资料进行 系统的描述。通过统计,使之从不同方面反映出 大量资料所包含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2)推论统计一指在描述统计的基础上,应用概率 理论,从样本的有限资料中已经显露出来的信息 去推断总体的一般情形。 2、步骤 (1)确定目的和任务;(2)统计资料整理; (3)确定变量类型,选用统计方法; (4)计算统计值;(5)统计推论
第七章 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一节 统计分析的特点与性质 二、统计分析的内容和步骤 1、内容:包括描述统计、推论统计 (1)描述统计—指对调查获得的大量数据资料进行 系统的描述。通过统计,使之从不同方面反映出 大量资料所包含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2)推论统计—指在描述统计的基础上,应用概率 理论,从样本的有限资料中已经显露出来的信息 去推断总体的一般情形。 2、步骤: (1)确定目的和任务;(2)统计资料整理; (3)确定变量类型,选用统计方法; (4)计算统计值;(5)统计推论

第七章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一节统计分析的特点与性质 二、统计分析的作用和限度 1、作用P212 科学定量分析;资料执简驭繁;认识复杂现象;准确预 测变化趋势;避免“先入为主” 2、功能 统计分析只是一个环节和一个办法,要发挥其综合功能。 1)统计分析必须与前面几个环节结合起来。 (2)统计分析必须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 (3)统计分析必须和严肃认真细致的调查作风与工作态 度相结合。 (4)统计分析必须与正确的调查目的相结合。 “不能数字出干部”、为领导歌功颂德
第七章 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一节 统计分析的特点与性质 二、统计分析的作用和限度 1、作用 P212 科学定量分析;资料执简驭繁;认识复杂现象;准确预 测变化趋势;避免“先入为主” 。 2、功能 统计分析只是一个环节和一个办法,要发挥其综合功能。 (1)统计分析必须与前面几个环节结合起来。 (2)统计分析必须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 (3)统计分析必须和严肃认真细致的调查作风与工作态 度相结合。 (4) 统计分析必须与正确的调查目的相结合。 “不能数字出干部”、为领导歌功颂德

第七章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单变量统计分析 单变量统计包括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两种。 集中趋势 (一)集中趋势的概述 1、概念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个典型值或代表值集中的情况。如“大 部分学生是女生”、“年龄最大的24岁、最小的20岁”等。集中趋势 的概念就是代表值、平均值的概念,主要形式有:平均数、中位数、 众数。 2、意义 (1)说明社会现象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共同性质。如用家庭户平均人 数说明家庭结构的一般性质。 (2)对社会现象的特征能够从数量方面在空间上进行比较。如不同省 份家庭户平均人数不同,说明不同省份家庭观念不同。 (3)对社会现象的特征能够从数量方面在时间上进行比较。 (4)分析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如生活水平的高低与家庭人 口数的多少成反方向变化。 注意:研究总体的同质性问题。如计算平均人口把集体户口也当家庭
第七章 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单变量统计分析 单变量统计包括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两种。 一、集中趋势 (一)集中趋势的概述 1、概念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个典型值或代表值集中的情况。如“大 部分学生是女生” 、 “年龄最大的24岁、最小的20岁”等。集中趋势 的概念就是代表值、平均值的概念,主要形式有:平均数、中位数、 众数。 2、意义 (1)说明社会现象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共同性质。如用家庭户平均人 数说明家庭结构的一般性质。 (2)对社会现象的特征能够从数量方面在空间上进行比较。如不同省 份家庭户平均人数不同,说明不同省份家庭观念不同。 (3)对社会现象的特征能够从数量方面在时间上进行比较。 (4)分析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如生活水平的高低与家庭人 口数的多少成反方向变化。 注意:研究总体的同质性问题。如计算平均人口把集体户口也当家庭 户对待等

第七章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单变量统计分析 (二)集中趋势的种类 集中趋势分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1、算术平均数 (1)基本形式 算术平均数=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 =X1+X2+X3+X1+.+Mn/n ∑Xi/n 其中:∑为连加符号;n为总体单位数。 (2)简单算术平均数 就是直接利用上述公式,求未经分组的原始数据资料的 算术平均数。P215例1
第七章 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单变量统计分析 (二)集中趋势的种类 集中趋势分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1、算术平均数 (1)基本形式 算术平均数 = 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 = X1+X2+X3+X1+……+Xn /n = ∑Xi/n 其中:∑为连加符号; n 为总体单位数。 (2)简单算术平均数 就是直接利用上述公式,求未经分组的原始数据资料的 算术平均数。 P215 例1

第二节单变量统计分析 (二)集中趋势的种类 算术平均数 (3)加权算术平均数 当数据资料比较多,且已编制成变量数列的情况下, 就要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以反映总体中各总体单位 某一数量的情况。 公式为: X=(x1f1+x2f2+,,+xnfn)/(f1+f2+…,+fn)=∑X1f;/∑f 其中:f为权数,即变量在总体中出现的次数 由于变量数列可分为单项数列(单项分组)和组距数 列(组距分组),计算加权算术平均值的方法也有两 种:
第二节 单变量统计分析 (二)集中趋势的种类 1、算术平均数 (3)加权算术平均数 当数据资料比较多,且已编制成变量数列的情况下, 就要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以反映总体中各总体单位 某一数量的情况。 公式为: X=(X1f1+X2f2+…+Xnfn)/(f1+f2+…+fn)=∑Xifi/∑fi 其中:f为权数,即变量在总体中出现的次数。 由于变量数列可分为单项数列(单项分组)和组距数 列(组距分组),计算加权算术平均值的方法也有两 种:

第二节单变量统计分析 ①由单项分组资料求算术平均值 计算公式为: X=∑Xifi/∑fi 例如:P215例2 ②由组距分组资料求算术平均值 计算公式为: X=∑Xmid*f/∑f 其中:Xmid表示各组组中值,f表示每组次数。例如:P216 组中值(Xmid)=(上限+下限)/2 注意:有时候缺少第一组的下限和最后一组的上限,其组中 值的计算方法是: 缺上限的开口组组中值=下限+邻组组距/2; 缺下限的开口组组中值=上限一邻组组距/2 另外:组中值是假定值(近似值),与实际有差距,但误差很小
第二节 单变量统计分析 ①由单项分组资料求算术平均值 计算公式为: X = ∑Xifi / ∑fi 例如:P215 例2 ②由组距分组资料求算术平均值 计算公式为: X = ∑Xmid*f /∑f 其中:Xmid表示各组组中值,f表示每组次数。例如:P216 组中值(Xmid)=(上限+下限)/2 注意:有时候缺少第一组的下限和最后一组的上限,其组中 值的计算方法是: 缺上限的开口组组中值 =下限+邻组组距/2; 缺下限的开口组组中值=上限-邻组组距/2 另外:组中值是假定值(近似值),与实际有差距,但误差很小

第二节单变量统计分析 例如:全班60名同学的考试分数 分数 Xmid学生数(f) Xmidf 60分以下 55 4 220 60—70 65 10 650 7080 75 20 1500 80-90 85 20 1700 90分以上 95 570 合计 60 4640 全班同学的考试分数为4640/60=77.3
第二节 单变量统计分析 例如:全班60名同学的考试分数 分数 Xmid 学生数(f) Xmidf 60分以下 55 4 220 60—70 65 10 650 70—80 75 20 1500 80--90 85 20 1700 90分以上 95 6 570 合计 60 4640 全班同学的考试分数为 4640/60=77.3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调查资料的整理方法.ppt
-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方法.ppt
-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社会调查的基本类型.ppt
-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社会测量.ppt
-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准备.ppt
-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社会调查概述(主讲:张连绪).ppt
-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国民经济统计指标分析.ppt
-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统计数据整理.ppt
-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抽样与抽样估计.ppt
-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统计指数.ppt
-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ppt
-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ppt
-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导论(曹刚、李文新).ppt
- 《经济计量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参考资料,第二版,共十五章).pdf
-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刘书成)、第二章 试验设计的基本知识.ppt
-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正交回归设计.ppt
-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正交试验设计.ppt
-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均匀试验设计及其应用.ppt
-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方差分析.ppt
-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统计基础(刘书成).ppt
-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调查资料的理论分析.ppt
-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ppt
-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统计数据.ppt
- 广西财经学院:《统计质量控制理论和方法》课程教学方案.doc
- 广西财经学院:《统计质量控制理论和方法》课程授课教案.doc
- 广西财经学院:《统计质量控制理论和方法》课程教学大纲(负责人:涂火年).doc
- 广西财经学院:《统计质量控制理论和方法》课程教学计划(新修订).doc
- 广西财经学院:《统计质量控制理论和方法》课程教学大纲.doc
- 广西财经学院:《统计质量控制理论和方法》课程教学方案.doc
- 广西财经学院:《统计质量控制理论和方法》课程2008-2009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doc
- 广西财经学院:《统计质量控制理论和方法》课程教学计划.doc
- 广西财经学院:《统计质量控制理论和方法》课程授课教案.doc
- 广西财经学院:《统计质量控制理论和方法》课程授课教案(新修改).doc
- 广西财经学院:《统计质量控制理论和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数据整理及其图示.ppt
- 《博弈论与经济学思维》PPT教学课件(杨云岗博士).ppt
- 《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ppt
- 《统计推断》PPT教学课件.ppt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1.2)样本空间、随机事件.ppt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1.3)频率与概率.ppt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1.4)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