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理》课程教学标准

动物病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动物病理是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学习疾病概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细胞和组织的损伤、适应与修复、水肿、脱水、酸中毒、缺氧、发热、黄疽、炎症、肿瘤、器官病理、动物病理诊断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内容,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发病机理、器官常见病理变化及其规律。使学生具有运用动物病理知识,为临床诊断、防疫检疫提供依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本课程以动物解剖生理、动物生物化学等课程的理论和技能为基础,并为学习动物药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动物传染病诊断技术、动物寄生虫病诊断技术、动物性产品检疫检验等课程打下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政治素养和法律意识;2.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服务三农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3.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4.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能正确认识疾病,分析疾病,并能采取正确的处置;5.具有环保意识、安全意识,能正确处理患病动物及户体。(二)知识目标1.掌握疾病的基本概念;2.掌握疾病的发生原因及发生发展规律;
动物病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动物病理是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疾病概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细胞和组织的损伤、适应与 修复、水肿、脱水、酸中毒、缺氧、发热、黄疸、炎症、肿瘤、器官病理、 动物病理诊断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内容,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基 本规律以及发病机理、器官常见病理变化及其规律。使学生具有运用动物 病理知识,为临床诊断、防疫检疫提供依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以动物解剖生理、动物生物化学等课程的理论和技能为基础, 并为学习动物药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动物传染病诊断技术、动物寄生 虫病诊断技术、动物性产品检疫检验等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政治素养和法律意识; 2.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服务三农的责任 意识和使命意识; 3.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4.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能正确认识疾病,分析疾病,并能采取正确 的处置; 5.具有环保意识、安全意识,能正确处理患病动物及尸体。 (二)知识目标 1.掌握疾病的基本概念; 2.掌握疾病的发生原因及发生发展规律;

3.理解疾病的发生机理;4.熟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细胞和组织的损伤、适应与修复、水肿、脱水、黄疽、炎症、肿瘤等器官的常见大体病变;5.掌握充血、出血、水肿、萎缩、变性、坏死、肉芽组织、瘢痕形成、炎症、肿瘤等器官组织的基本组织学病变特点;6.了解器官常见病变的发生规律;7.了解动物户体剖检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三)能力目标1:能识别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并会分析其发生发展规律;2.能正确识别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细胞和组织的损伤、适应与修复、水肿、脱水、黄疽、炎症、肿瘤等器官常见的大体病变;3.能正确识别充血、出血、水肿、萎缩、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坏死、肉芽组织、瘢痕形成、炎症、肿瘤等病理过程的基本组织学病变特点;4.能初步分析器官病变的发生规律;5.能按照户体剖检的注意事项、方法、步骤,独立进行常见动物的户体剖检,并能综合分析病变,对疾病做出初步诊断;6.会填写户体剖检记录和户体剖检报告单;7.能根据病理组织学材料的采取要求,合理选取、固定和寄送病理组织学材料;8.能正确处理、运送动物户体。三、参考学时建议64学时。四、课程学分4学分
3.理解疾病的发生机理; 4.熟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细胞和组织的损伤、适应与修复、水肿、 脱水、黄疸、炎症、肿瘤等器官的常见大体病变; 5.掌握充血、出血、水肿、萎缩、变性、坏死、肉芽组织、瘢痕形成、 炎症、肿瘤等器官组织的基本组织学病变特点; 6.了解器官常见病变的发生规律; 7.了解动物尸体剖检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能力目标 1.能识别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并会分析其发生发展规律; 2.能正确识别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细胞和组织的损伤、适应与修复、 水肿、脱水、黄疸、炎症、肿瘤等器官常见的大体病变; 3.能正确识别充血、出血、水肿、萎缩、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坏死、 肉芽组织、瘢痕形成、炎症、肿瘤等病理过程的基本组织学病变特点; 4.能初步分析器官病变的发生规律; 5.能按照尸体剖检的注意事项、方法、步骤,独立进行常见动物的尸 体剖检,并能综合分析病变,对疾病做出初步诊断; 6.会填写尸体剖检记录和尸体剖检报告单; 7.能根据病理组织学材料的采取要求,合理选取、固定和寄送病理组 织学材料; 8.能正确处理、运送动物尸体。 三、参考学时 建议 64 学时。 四、课程学分 4 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参考序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活动设计建议号学时1.了解动物病理的学习内容和任务;1.多媒体辅助教学;动物病理2.掌握动物病理的研究材料和研究方2.课堂讨论:动物病理知识对动21绪论法。物防疫检疫技术的意义。1.掌握疾病的概念、病因;1.多媒体辅助教学;2.案例分析,结合畜禽常见病2.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3.掌握疾病的经过和转归;(如猪瘟等)分析讨论疾病的发2疾病概论64.能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生发展规律;3.实训室:畜体抗损伤的保护性反应。1.掌握水肿、脱水、酸中毒的概念;1.多媒体辅助教学;2.了解脱水、酸中毒的原因及类型及对2.用显微镜观察水肿病理切片;机体的影响;3.实训:仔猪水肿病、鸡传染性水肿、脱33.能识别皮肤、肺脏、胃肠水肿的眼观法氏囊病等的病变观察。6水、酸中毒和镜检病变;4.会分析水肿、脱水、酸中毒发生机理及规律。1.掌握缺氧的概念;1.多媒体辅助教学;2.案例分析,心脏、胸肺部疾患2.了解缺氧的原因、类型;4缺氧23.掌握缺氧时机体代谢和功能的变化;等所致的缺氧;3.课堂讨论:缺氧的常见原因与4.能正确观察和分析缺氧的临床表现。类型。1.掌握发热的概念、机理;1.多媒体辅助教学;2.了解发热的发展经过及热型;2.案例分析,猪瘟,犬瘟热等的5发热3.掌握发热时机体机能代谢的变化;发热原因、机理及处置原则;44.能正确处置发热动物。3.课堂活动:用体温计测畜体温判断是否发热。1.掌握黄疽的概念、分类及其原因、各1.多媒体辅助教学;型黄疱的病理变化特征;2.课堂讨论:犬肝炎等所致黄疽黄痘62.了解胆红素体内代谢过程及各类型黄的原因、类型;2疱的发生机理;3.实训:犬、猫、牛等动物黄疽3.能正确识别黄疽并分析发生原因。病变观察。1.了解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1.多媒体辅助教学;2.掌握萎缩、变性、坏死、坏疽、溃疡、2.用显微镜观察损伤与修复组糜烂和机化的概念:织切片;3.掌握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坏死的原3.实训:猪的剖检及病理分析;细胞和组4.课堂讨论“肉芽组织的生成”、因、类型和病理变化;7织损伤与104.掌握再生、肉芽组织、创伤愈合的概“手术后拆线时间的确定”。修复念;5.掌握肉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6.能识别萎缩、变性、坏死、肥大、增生和化生等病理变化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 号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教学活动设计建议 参考 学时 1 动物病理 绪论 1.了解动物病理的学习内容和任务; 2.掌握动物病理的研究材料和研究方 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课堂讨论:动物病理知识对动 物防疫检疫技术的意义。 2 2 疾病概论 1.掌握疾病的概念、病因; 2.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 3.掌握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4.能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案例分析,结合畜禽常见病 (如猪瘟等)分析讨论疾病的发 生发展规律; 3.实训室:畜体抗损伤的保护性 反应。 6 3 水肿、脱 水、酸中毒 1. 掌握水肿、脱水、酸中毒的概念; 2.了解脱水、酸中毒的原因及类型及对 机体的影响; 3.能识别皮肤、肺脏、胃肠水肿的眼观 和镜检病变; 4.会分析水肿、脱水、酸中毒发生机理 及规律。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用显微镜观察水肿病理切片; 3.实训:仔猪水肿病、鸡传染性 法氏囊病等的病变观察。 6 4 缺氧 1.掌握缺氧的概念; 2.了解缺氧的原因、类型; 3.掌握缺氧时机体代谢和功能的变化; 4.能正确观察和分析缺氧的临床表现。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案例分析,心脏、胸肺部疾患 等所致的缺氧; 3.课堂讨论:缺氧的常见原因与 类型。 2 5 发热 1.掌握发热的概念、机理; 2.了解发热的发展经过及热型; 3.掌握发热时机体机能代谢的变化; 4.能正确处置发热动物。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案例分析,猪瘟、犬瘟热等的 发热原因、机理及处置原则; 3.课堂活动:用体温计测畜体温 判断是否发热。 4 6 黄疸 1.掌握黄疸的概念、分类及其原因、各 型黄疸的病理变化特征; 2.了解胆红素体内代谢过程及各类型黄 疸的发生机理; 3.能正确识别黄疸并分析发生原因。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课堂讨论:犬肝炎等所致黄疸 的原因、类型; 3.实训:犬、猫、牛等动物黄疸 病变观察。 2 7 细胞和组 织损伤与 修复 1.了解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 2.掌握萎缩、变性、坏死、坏疽、溃疡、 糜烂和机化的概念; 3.掌握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坏死的原 因、类型和病理变化; 4.掌握再生、肉芽组织、创伤愈合的概 念; 5.掌握肉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6.能识别萎缩、变性、坏死、肥大、增 生和化生等病理变化。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用显微镜观察损伤与修复组 织切片; 3.实训:猪的剖检及病理分析; 4.课堂讨论“肉芽组织的生成”、 “手术后拆线时间的确定”。 10

参考A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活动设计建议号学时1.掌握局部血循障碍基本概念;1.多媒体辅助教学;2.了解血栓形成的条件;2.用显微镜观察充血、出血等组3.了解栓子的运行途径、栓塞的种类和织切片;对机体的影响:3.实训:充血、出血、贫血等病局部血液4.能识别充血、淤血、出血、贫血、血料、标本观察;812循环障碍栓、梗死的眼观和镜检病变;4.实训:猪瘟、猪丹毒、鸡新城疫、禽流感等败血性疾病的病变5.会识别血栓与死后凝血;6.会分析充血、淤血、出血、贫血发生观察;发展规律。5.实训:鸡的剖检及病理分析(出血性病例)。1.掌握炎症的概念;1.多媒体辅助教学;2.了解炎症的原因和炎症介质;2.用显微镜观察炎症组织切片;3.掌握炎症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3.实训:炎症标本、病料观察;炎症94.掌握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类型;4.实训:鸡大肠杆菌病、鸭传染105.掌握败血症的概念和病理变化;性浆膜炎、慢性猪瘟扣状肿等的6.能识别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增生性病变观察。炎的眼观和镜检变化。1.掌握肿瘤、癌、肉瘤的概念;1.多媒体辅助教学;2.掌握肿瘤的命名及良性肿瘤与恶性肿2.实训:用显微镜观察肿瘤组织瘤的区别;切片;3.了解肿瘤的一般生物学特性、肿瘤的3.实训:肿瘤的料、图片、标本10肿瘤6生长与扩散;观察。4.了解动物常见肿瘤及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5.能认识动物常见肿瘤并初步分析发生原因、发生发展机理及规律。1.掌握剖检前准备工作、剖检注意事项1.实训:鸡的户体剖检:户体常见变化:2.实训:病料的采取、贮存、运2.掌握户体检记录、报告的编写格式输示范:和内容;3.编写病理剖检报告单。3.掌握各种病理材料的采取、包装、保动物户体11A剖检存、运输方法和注意事项;4.了解剖检后的户体处理方法;5.会剖检病、死动物;6.能正确编写剖检记录和填写病理剖检报告。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1.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做学
序 号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教学活动设计建议 参考 学时 8 局部血液 循环障碍 1.掌握局部血循障碍基本概念; 2.了解血栓形成的条件; 3.了解栓子的运行途径、栓塞的种类和 对机体的影响; 4.能识别充血、淤血、出血、贫血、血 栓、梗死的眼观和镜检病变; 5.会识别血栓与死后凝血; 6.会分析充血、淤血、出血、贫血发生 发展规律。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用显微镜观察充血、出血等组 织切片; 3.实训:充血、出血、贫血等病 料、标本观察; 4.实训:猪瘟、猪丹毒、鸡新城 疫、禽流感等败血性疾病的病变 观察; 5.实训:鸡的剖检及病理分析 (出血性病例)。 12 9 炎症 1.掌握炎症的概念; 2.了解炎症的原因和炎症介质; 3.掌握炎症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4.掌握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类型; 5.掌握败血症的概念和病理变化; 6.能识别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增生性 炎的眼观和镜检变化。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用显微镜观察炎症组织切片; 3.实训:炎症标本、病料观察; 4.实训:鸡大肠杆菌病、鸭传染 性浆膜炎、慢性猪瘟扣状肿等的 病变观察。 10 10 肿瘤 1.掌握肿瘤、癌、肉瘤的概念; 2.掌握肿瘤的命名及良性肿瘤与恶性肿 瘤的区别; 3.了解肿瘤的一般生物学特性、肿瘤的 生长与扩散; 4.了解动物常见肿瘤及肿瘤的病因学和 发病学; 5.能认识动物常见肿瘤并初步分析发生 原因、发生发展机理及规律。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实训:用显微镜观察肿瘤组织 切片; 3.实训:肿瘤的料、图片、标本 观察。 6 11 动物尸体 剖检 1.掌握剖检前准备工作、剖检注意事项、 尸体常见变化; 2.掌握尸体剖检记录、报告的编写格式 和内容; 3.掌握各种病理材料的采取、包装、保 存、运输方法和注意事项; 4.了解剖检后的尸体处理方法; 5.会剖检病、死动物; 6.能正确编写剖检记录和填写病理剖检 报告。 1.实训:鸡的尸体剖检; 2.实训:病料的采取、贮存、运 输示范; 3.编写病理剖检报告单。 4 六、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1.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做学

教”为一体,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2.实施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科学设计教学活动,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和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想学、乐学、会学。3.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集体讲解、小组讨论、示范演示、答疑指导、分组训练等教学形式,采取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教学模式,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4.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配合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手段,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进行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二)评价方法1.采用多元化、多层次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从素质、知识、能力三个维度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2.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学生规范操作、安全文明操作等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形成。3.评价过程既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要考察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沟通表达能力、对完成任务的责任感、创新精神等。4.加大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测、评价及反馈。(三)教学条件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配合图片、模型、标本、实物等,增强
教”为一体,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2.实施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科 学设计教学活动,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和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想学、乐学、 会学。 3.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 法,充分利用集体讲解、小组讨论、示范演示、答疑指导、分组训练等教 学形式,采取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教学模式, 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4.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配合实物 教学、多媒体教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手段,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进行实 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评价方法 1.采用多元化、多层次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 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 对学生从素质、知识、能力三个维度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 2.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又要关注学生规范操作、安全文明操作等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节约能源、 节省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形成。 3.评价过程既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要考察学生的组织性、纪律 性、团结协作精神、沟通表达能力、对完成任务的责任感、创新精神等。 4. 加大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注重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测、评价及反馈。 (三)教学条件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配合图片、模型、标本、实物等,增强

教学直观性和灵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2.加强教学资源库和精品课程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满足课程教学需要。3.建设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实验实训、职业技能鉴定、顶岗实习等需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一体化。(四)教材选编1.依据本课程教学标准编写教材或选用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的高质量教材,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2.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3.建议每3年修订1次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4.教材要图文并茂,引入生产案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语言表达要求文字平实、精炼、准确、科学。5.鼓励开发数字化教材
教学直观性和灵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加强教学资源库和精品课程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满足课程教 学需要。 3.建设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实验实训、职业技能鉴定、顶 岗实习等需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一体化。 (四)教材选编 1.依据本课程教学标准编写教材或选用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 等的高质量教材,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 2.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 3.建议每 3 年修订 1 次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 态更新。 4.教材要图文并茂,引入生产案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语言表达 要求文字平实、精炼、准确、科学。 5. 鼓励开发数字化教材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动物药理》课程教学标准.pdf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基础》课程教学标准.pdf
-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标准.pdf
- 《动物流行病调查技术》课程教学标准.pdf
- 《动物传染病诊断技术》课程教学标准.pdf
- 《动物寄生虫病诊断技术》课程教学标准.pdf
- 《动物防疫技术》课程教学标准.pdf
- 《动物检疫技术》课程教学标准.pdf
- 《动物性产品检疫检验》课程教学标准.pdf
- 《动物生理学》课程授课教案.pdf
-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Animal Physiology.pdf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家畜主要性状的遗传.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家畜的起源与品种.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数量遗传学基础.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选择原理与方法(第一节 选择的概念、第二节 质量性状的选择).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生产性能测定.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个体遗传评定(选择指数法).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家畜育学.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品系与品种的培育.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家畜的选配选配的分类.ppt
- 《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教学标准.pdf
-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标准.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