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国文化概说》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汉语、汉字的文化映射、形成和发展、文化意蕴)

第六章中国的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 分。语言文字的生成变化离不开其所处的文化 大环境,同时,语言文字也对文化的发生发展 有着内在的通约性,是文化的重要表征之 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语言文字与文化
第六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 分。语言文字的生成变化离不开其所处的文化 大环境,同时,语言文字也对文化的发生发展 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语言文字与文化之间 有着内在的通约性,是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

第一节汉语是中国文化的语言代表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语言资源十分 丰富。现代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大约有八 十种语言,分属汉藏、阿尔泰、南亚、马 来一波利尼西亚、印欧五个语系 ■中国的语言这么多,为什么以汉语作为中一 国文化的语言代表? 这是因为三个原因:首先,汉语的历史非 常悠久,其次,汉语的使用人口广泛。再 次,汉语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
第一节 汉语是中国文化的语言代表 ◼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语言资源十分 丰富。现代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大约有八 十种语言,分属汉藏、阿尔泰、南亚、马 来—波利尼西亚、印欧五个语系。 ◼ 中国的语言这么多,为什么以汉语作为中 国文化的语言代表? ◼ 这是因为三个原因:首先,汉语的历史非 常悠久,其次,汉语的使用人口广泛。再 次,汉语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

时间和空间给汉语留下特殊的印记 ■从时间角度看,汉语有文言与白话之分。文言是 古代的书面语,它最初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随 着时代的推移,文言与口语的距离越来越远,成 为一种纯粹的书面语。古代还有一种书面语,称 作白话,是唐宋时期出现的,接近于当时的口语。 唐宋以后,文言与白话并存于世,但正规的文章 都要用文言书写。民国初年出现五四新文化运动, 提倡写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文言便渐渐退出了 历史舞台。今天,文言虽然已不再通行,可是, 由于中国的古代典籍基本上是用文言写的,学习 研究中国文化需要懂得文言,因此,文言仍然具 有很强的生命力
时间和空间给汉语留下特殊的印记 ◼ 从时间角度看,汉语有文言与白话之分。文言是 古代的书面语,它最初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随 着时代的推移,文言与口语的距离越来越远,成 为一种纯粹的书面语。古代还有一种书面语,称 作白话,是唐宋时期出现的,接近于当时的口语。 唐宋以后,文言与白话并存于世,但正规的文章 都要用文言书写。民国初年出现五四新文化运动, 提倡写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文言便渐渐退出了 历史舞台。今天,文言虽然已不再通行,可是, 由于中国的古代典籍基本上是用文言写的,学习 研究中国文化需要懂得文言,因此,文言仍然具 有很强的生命力

■从空间角度看,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自 古以来,汉语便存在通用语与方言之分。 通用语是指通行地域较广的汉语共同语, 历史上称作“雅言”、“通语”、“凡语” 或“官语”。方言是指地方性的语言。现 代汉语的方言主要有八个,即北方方言 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 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其中北方方 言是现代汉语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方
◼ 从空间角度看,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自 古以来,汉语便存在通用语与方言之分。 通用语是指通行地域较广的汉语共同语, 历史上称作“雅言” 、 “通语” 、 “凡语” 或“官语”。方言是指地方性的语言。现 代汉语的方言主要有八个,即北方方言、 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 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其中北方方 言是现代汉语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方 言

北方方言之所以成为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历史 原因造成的。中国古代王朝的统治中心大多在北 方,因此,北方话在全国通行的地域最广,使用 的人口最多,影响最大。现代中国约有70%以上 的汉族人口说北方话。近七百多年来,中国的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主要在北京,因而北京话在 比方话中最具有代表性。1955年,中国召开了 “现代汉语规范化学术会议”,正式提出普通话 的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 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 范。”这一规定是符合汉语的实际的 由于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共同语,因此,它是现 弋中国的代表性语言
◼ 北方方言之所以成为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历史 原因造成的。中国古代王朝的统治中心大多在北 方,因此,北方话在全国通行的地域最广,使用 的人口最多,影响最大。现代中国约有70%以上 的汉族人口说北方话。近七百多年来,中国的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主要在北京,因而北京话在 北方话中最具有代表性。1955年,中国召开了 “现代汉语规范化学术会议”,正式提出普通话 的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 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 范。”这一规定是符合汉语的实际的。 ◼ 由于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共同语,因此,它是现 代中国的代表性语言

第二节汉语的文化映射 词汇与语用 ■汉语的词汇附载大量的文化信息,反映词汇产生 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汉语中有大量以玉(现代玉部 首通常写作“王”)和石作部首的字。完成于公元 121年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一书,收录了玉 部的字227个,石部的字49个。它们有的指玉器 的名称,有的指玉的颜色 光泽,有的是 指治玉的方法,分工非常细。像“琫”,指刀鞘 上部的玉饰,“珌”指刀鞘下部的玉饰,不同部 位,名称不同;“琢”、“琱”、“理”都是指 治理玉器,其区别是手法不同。这些与玉有关的 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大量使用玉器、推崇玉器的文 化背景,与考古发现的古代大量玉器文物正好印
第二节 汉语的文化映射 一、词汇与语用 ◼ 汉语的词汇附载大量的文化信息,反映词汇产生 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汉语中有大量以玉(现代玉部 首通常写作“王”)和石作部首的字。完成于公元 121年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一书,收录了玉 部的字227个,石部的字49个。它们有的指玉器 的名称,有的指玉的颜色、声音、光泽,有的是 指治玉的方法,分工非常细。像“琫”,指刀鞘 上部的玉饰,“珌”指刀鞘下部的玉饰,不同部 位,名称不同;“琢” 、 “琱” 、 “理”都是指 治理玉器,其区别是手法不同。这些与玉有关的 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大量使用玉器、推崇玉器的文 化背景,与考古发现的古代大量玉器文物正好印 证

许慎和《说文解字》 文解
许慎和《说文解字》

「官志雄 “琫”和“现
“琫”和“珌” 1896070 http://ww 2009-09-3 2009-09-3 西汉的白玉剑格(图) hbguanzhixi 官志雄

汉英词语对照 哥哥 大伯 弟弟 小叔 brother内兄 兄弟 内弟 brother-in-law 弟兄 姐夫 妹夫 舅子 连襟
汉英词语对照 哥哥 大伯 弟弟 小叔 brother 内兄 兄弟 内弟 brother-in-law 弟兄 姐夫 妹夫 舅子 连襟

文化对汉语语用的影响 多吃多吃! NO! No!
文化对汉语语用的影响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中国文化概说》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中国传统文学(发展历程、文化特征).ppt
- 复旦大学:《中国文化概说》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中国的传统艺术(书画艺术、园林艺术、戏曲表演、文化精神).ppt
- 复旦大学:《中国文化概说》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中国的古代典籍.ppt
- 复旦大学:《中国文化概说》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中国的传统教育(古代的学校教育、文化印记、思想的精华).ppt
- 复旦大学:《中国文化概说》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中国的传统宗教(概况、特点、对文化的影响).ppt
- 复旦大学:《中国文化概说》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的源头、历史分期).ppt
- 复旦大学:《中国文化概说》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ppt
- 复旦大学:《中国文化概说》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解说中国文化生成的地理、经济、社会因素.ppt
- 复旦大学:《中国文化概说》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中国文化界说.ppt
- 中国文化概说——文化类词语总表.pdf
- 广东人民出版社:《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手册》PDF电子书(黄伯荣,2001年7月).pdf
- 《方言》: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2003年第1期,P6-P27).pdf
- 《汉语方言学》:方言调查字表(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pdf
- 《方言》:汉语方言语法调查问卷(2017年第1期,P1-P10).pdf
- 《汉语方言学》参考材料:汉语音韵讲义(上海教育出版社,丁声树,1984年02月第1版).pdf
- 复旦大学:《汉语方言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材料)上海市区方言志(PDF电子版).pdf
- 复旦大学:《汉语方言学》课程参考材料_国际音标(IPA_Chinese,修订至2005年).pdf
- 复旦大学:《汉语方言学》课程参考材料_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revised to 2005).pdf
- 复旦大学:《汉语方言学》课程参考材料_自编讲义(汉语方言调查).doc
- 复旦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留学生)》PPT教学课件_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ppt
- 复旦大学:《中国文化概说》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中国的传统科学技术(特征、古代科学成就、在近代落伍的社会原因).ppt
- 复旦大学:《中国文化概说》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ppt
- 复旦大学:《中国文化概说》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中国的传统民俗(产生背景、地位及分类、特点和社会作用).ppt
- 复旦大学:《中国文化概说》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形成、模式、价值).ppt
- 复旦大学:《汉语口语(1-2)Spoken Chinese(1-2)》教学资源_《拾级汉语 第5-6级 中级口语》教学计划.pdf
- 复旦大学:《汉语口语(1-2)Spoken Chinese(1-2)》教学资源_教学理念与教材编写-拾级汉语第5-8级次口语课本编写札记(陶炼&王小曼).pdf
- 复旦大学:《汉语口语(1-2)Spoken Chinese(1-2)》教学资源_漫话内容优先与语言关注.pdf
- 复旦大学:《汉语口语(1-2)Spoken Chinese(1-2)》教学资源_汉语口语教学模式的新思路(王小曼).pdf
- 复旦大学:《汉语口语(1-2)Spoken Chinese(1-2)》教学资源_拾级汉语第5-8级口语课本课堂教学活动组织——汉语输出教学的合理模式(王小曼).ppt
- 复旦大学:《汉语口语(1-2)Spoken Chinese(1-2)》教学资源_拾级汉语第5-8级精读课本和口语课本生词状况统计分析(陶炼).pdf
- 复旦大学:《汉语口语(1-2)Spoken Chinese(1-2)》教学资源_如何有效地参与并完成课程学习(王一平).pdf
- 复旦大学:《汉语口语(1-2)Spoken Chinese(1-2)》教学资源_《拾级汉语第5第6级口语课本》学习要求(王一平).ppt
- 复旦大学:《汉语口语(1-2)Spoken Chinese(1-2)》口语课本_第5级第2课PPT.ppt
- 复旦大学:《汉语口语(1-2)Spoken Chinese(1-2)》口语课本_第5级第1课PPT.ppt
- 复旦大学:《汉语口语(1-2)Spoken Chinese(1-2)》口语课本_第5级第3课PPT.ppt
- 复旦大学:《汉语口语(1-2)Spoken Chinese(1-2)》口语课本_第5级第5课PPT.ppt
- 复旦大学:《汉语口语(1-2)Spoken Chinese(1-2)》口语课本_第5级第4课PPT.ppt
- 复旦大学:《汉语口语(1-2)Spoken Chinese(1-2)》口语课本_第5级第6课PPT.ppt
- 复旦大学:《汉语口语(1-2)Spoken Chinese(1-2)》口语课本_第5级第7课PPT.ppt
- 复旦大学:《汉语口语(1-2)Spoken Chinese(1-2)》口语课本_第6级第1课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