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测量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测量方法与测量系统

电子测量原理 第2章测量方法与测量系统 2.1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 2.2电子测量的对象信号与系统 2.3测量方法的分类概述 2.4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 2.5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第1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1页 第2章 测量方法与测量系统 2.1 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 2.2 电子测量的对象——信号与系统 2. 3 测量方法的分类概述 2.4 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 2. 5 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电子测量原理 2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 211电子测量的意义 20世纪30年代,便开始了测量科学与电子科学的结 合,产生了电子测量技术 处理信息最有效、最成功的是电子科学技术 ①具有极快的速度 ②具有极精细的分辨能力,很宽的作用范围。 ③极有利于信息传递 ④极为灵活的变换技术 ⑤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 第2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2页 2.1 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 2.1.1 电子测量的意义 ➢ 20世纪30年代,便开始了测量科学与电子科学的结 合,产生了电子测量技术 处理信息最有效、最成功的是电子科学技术 ①具有极快的速度 ②具有极精细的分辨能力,很宽的作用范围。 ③极有利于信息传递 ④极为灵活的变换技术。 ⑤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

电子测量原理 212电子测量的特点 (1)测量频率范围宽。被测信号的频率范围除测量直流 外,测量交流信号的频率范围低至106Hz以下,高至 THz(ITHZ=1012Hz) (2)量程范围宽。如数字万用表对电压测量由纳伏(nV) 级至千伏(kV)级电压,量程达12个数量级 (3)测量准确度高。例如,用电子测量方法对频率和时 间进行测量时,由于采用原子频标和原子秒作为基准, 可以使测量准确度达到1013-10-14的数量级 (4)测量速度快。因为电子测量是通过电子运动和电磁 浪传播进行工作 (5)易于实现遥测 (6)易于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和测量仪器智能化 第3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3页 2.1.2 电子测量的特点 (1)测量频率范围宽。被测信号的频率范围除测量直流 外,测量交流信号的频率范围低至10-6Hz以下,高至 THz(1THz=1012Hz) (2)量程范围宽。如数字万用表对电压测量由纳伏(nV) 级至千伏(kV)级电压,量程达12个数量级 (3)测量准确度高。例如,用电子测量方法对频率和时 间进行测量时,由于采用原子频标和原子秒作为基准, 可以使测量准确度达到10-13~10-14的数量级。 (4)测量速度快。因为电子测量是通过电子运动和电磁 波传播进行工作 (5)易于实现遥测 (6)易于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和测量仪器智能化

电子测量原理 21.3电子测量的内容 从广义上说,电子测量是泛指以电子科学技术 为手段而进行的测量,即以电子科技理论为依 据,以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为工具,对电量和 非电量进行的测量。 从狭义上讲,电子测量则是利用电子技术对电 子学中有关的电量所进行的测量。 第4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4页 2.1.3 电子测量的内容 ➢ 从广义上说,电子测量是泛指以电子科学技术 为手段而进行的测量,即以电子科技理论为依 据,以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为工具,对电量和 非电量进行的测量。 ➢ 从狭义上讲,电子测量则是利用电子技术对电 子学中有关的电量所进行的测量

电子测量原理 213电子测量的内容(续) ◆电子测量的内容是 (1)按具体的测量对象来分类,包括下列电参数的测量 ①电能量的测量包括各种频率及波形下的电压、电流、 功率、电场强度等的测量。 ②电路参数的测量包括电阻、电感、电容、阻抗、 质因数、电子器件参数等的测量 ③电信号特征的测量包括信号、频率、周期、时间、 相位、调幅度、调频指数、失真度、噪音以及数字信号 的逻辑状态等的测量。 ④电子设备性能的测量包括放大倍数、衰减、灵敏度、 频率特性、通频带、噪声系数的测量 ⑤特性曲线的测量包括幅频特性曲线、晶体管特性曲 线等的测量和显示。 第5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5页 2.1.3 电子测量的内容(续) ◆ 电子测量的内容是: (1)按具体的测量对象来分类,包括下列电参数的测量 ➢ ①电能量的测量 包括各种频率及波形下的电压、电流、 功率、电场强度等的测量。 ➢ ②电路参数的测量 包括电阻、电感、电容、阻抗、品 质因数、电子器件参数等的测量。 ➢ ③电信号特征的测量 包括信号、频率、周期、时间、 相位、调幅度、调频指数、失真度、噪音以及数字信号 的逻辑状态等的测量。 ➢ ④电子设备性能的测量 包括放大倍数、衰减、灵敏度、 频率特性、通频带、噪声系数的测量。 ➢ ⑤特性曲线的测量 包括幅频特性曲线、晶体管特性曲 线等的测量和显示

电子测量原理 213电子测量的内容(续) (2)按基本的测量对象来看,电子测量是对 电信号和电系统的测量: ①电子测量的基本对象是未知的信号与系统 ②电子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已知的信号与系统 ◆③电子测量的基本工作机理是信号与系统的相 互作用 系统 x(t) y(t) h(t) 输入 输出 测试系统框图 第6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6页 2.1.3 电子测量的内容(续) ◆ (2)按基本的测量对象来看,电子测量是对 电信号和电系统的测量: ◆ ①电子测量的基本对象是未知的信号与系统 ◆ ②电子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已知的信号与系统 ◆ ③电子测量的基本工作机理是信号与系统的相 互作用 h(t) 系 统 输入 输出 x ( t ) y ( t ) 测试系统框图

电子测量原理 22电子测量的对象信号与系统 22.1信号的基本概念 测量的目的是获取被测对象的信息,信息描述 了被测对象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 ◆信号就是信息的某种物理表现方式,信号是信 息的载体,是物质,具备能量。 ◆同一个信息可以用不同的信号来运载,反之, 同一种信号也可以运载不同的信息。 第7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7页 2.2 电子测量的对象——信号与系统 2.2.1 信号的基本概念 ◆ 测量的目的是获取被测对象的信息,信息描述 了被测对象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 ◆ 信号就是信息的某种物理表现方式,信号是信 息的载体,是物质,具备能量。 ◆ 同一个信息可以用不同的信号来运载,反之, 同一种信号也可以运载不同的信息

电子测量原理 2.21被测对象信号与系统的特点及分类 信号的特点是 ◆④信号是用变化着的物理量来表示信息的一种函 数 ◆②信号中包含着信息,它是信息的载体,具有能 量(有能源)。被测对象的信息感知阶段的任务, 是要把信息变换成信号; ◆③信号不是信息本身,必须对信号进行测量后 才能从信号中提取出信息,这是电子测量的根本 目的。 第8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8页 2.2.1 被测对象—信号与系统的特点及分类 信号的特点是: ◆ ①信号是用变化着的物理量来表示信息的一种函 数; ◆ ②信号中包含着信息,它是信息的载体,具有能 量(有能源)。被测对象的信息感知阶段的任务, 是要把信息变换成信号; ◆ ③信号不是信息本身,必须对信号进行测量后, 才能从信号中提取出信息,这是电子测量的根本 目的

电子测量原理 2.22信号的分类 1确定性信号和非确定性信号 电子测量中被测信号大多是时间的函数x,按其 性质不同可分类如下: ①确定性信号: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能够重复实现的 信号。确定性信号又分为:恒定(直流)信号;周期 信号(简谐周期信号和复杂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 (准周期信号和瞬变冲激信号); ②非确定性(随机)信号: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不能 够重复实现的信号。随机信号又分为:平稳随机信号 非平稳随机信号。 第9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9页 2.2.2 信号的分类 1.确定性信号和非确定性信号 电子测量中被测信号大多是时间的函数x(t),按其 性质不同可分类如下: ➢ ①确定性信号: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能够重复实现的 信号。确定性信号又分为:恒定(直流)信号;周期 信号(简谐周期信号和复杂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 (准周期信号和瞬变冲激信号); ➢ ②非确定性(随机)信号: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不能 够重复实现的信号。随机信号又分为:平稳随机信号; 非平稳随机信号

电子测量原理 222信号的分类(续) 2周期性信号与非周期性信号 3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 表2-1信号的分类 自变量t 函数值f() 信号分类 连续 模拟信号 连续时间信号 离散 量化信号 连续 采样信号 离散时间信号 离散 数字信号
电子测量原理 第10页 2.2.2 信号的分类(续) ◆ 2.周期性信号与非周期性信号 ◆ 3.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 表 2-1 信号的分类 自变量 t 函数值 f(t) 信号分类 连续 模拟信号 连续时间信号 离散 量化信号 连续 采样信号 离散时间信号 离散 数字信号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测量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电压测量.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测量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阻抗测量.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测量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数字系统测试技术.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测量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信号分析和频域测量.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测量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信号的产生.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测量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时间与频率的测量.ppt
- 西北工业大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技术》第四讲 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ppt
- 西北工业大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技术》第三讲 谐振式传感器.ppt
- 西北工业大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技术》第二讲 光纤传感器的最新发展.ppt
- 西北工业大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技术》第一讲 绪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技术》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ppt
- 《电机学》第二十七讲 变压器的参数测定.ppt
- 《电机学》第二十六讲 作业讲评.ppt
- 《电机学》第二十五讲 变压器负载运行.ppt
- 《电机学》第二十四讲 电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ppt
- 《电机学》第二十三讲 配电变压器结构.ppt
- 《电机学》第二十二讲 变压器.ppt
- 《电机学》第二十一讲 变压器的空载运行.ppt
- 《电机学》第二十讲 变压器的异常运行.ppt
- 《电机学》第十九讲 变压器的并联运行.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测量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测量的基本原理.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测量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测量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二章 测试系统集成技术.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测量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章 线性系统频率特性测量和网络分析.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测量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信号波形测量.ppt
- 《自动控制之连续控制系统》第2章(2-7-6) 由伯德.ppt
- 《自动控制之连续控制系统》第2章(2-3-3) 由微分方程求状态空间表达式.ppt
- 《自动控制之连续控制系统》第2章(2-3) 基本环节的分类.ppt
- 《自动控制之连续控制系统》第2章(2-6) 信号流图.ppt
- 《自动控制之连续控制系统》第2章 连续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
- 《自动控制之连续控制系统》第2章(2-7-6) 由伯德图确定传递函数.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基尔霍夫定律(2/3).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电路元件(2/2)、第3章 线性直流电路 3.1 直流电路 3.2 含源支路.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基尔霍夫定律(3/3)、第2章 电路元件(1/2).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回顾——支路法.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线性直流电路 3.7 叠加定理 3.8 互易定理.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节点分析法.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课程简介(刘同怀)、第1章 基尔霍夫定律(1/3).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线性直流电路 3.3 支路法.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线性直流电路 3.10 不含独立源的单口网络 3.11 含独立源的单口网络 3.12 不含独立源双口网络.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