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传递函数矩阵的状态空间实现

第9章传递函数矩阵的状态空间实现 9实现的基本概念和属性 1.实现:线性定常系统,给定G(s) 寻求状态空间描述{A,B,C,E} 使C(-A)B+E=G(s) 则称{AB,C,F}是G(s)的一个实现。 2.实现的不唯一性:(a)维数可不同(b)同维的参数也可不同 3.实现的存在性:(a)G(s)真(b)元传递函数的分子分母多项式 的系数均为实数 4.最小实现(不可简约实现) 给定G(s),一定存在一类维数最低的实现,即为最小实现; 最小实现一定是既能控、又能观的(不可简约) ·所有最小实现都是代数等价的
第9章 传递函数矩阵的状态空间实现 9.1 实现的基本概念和属性 1. 实现:线性定常系统,给定G(s) 寻求状态空间描述{A,B,C,E} 使 则称{A,B,C,E}是G(s)的一个实现。 2. 实现的不唯一性:(a)维数可不同 (b)同维的参数也可不同 3. 实现的存在性:(a)G(s)真 (b)元传递函数的分子分母多项式 的系数均为实数 4. 最小实现(不可简约实现) • 给定G(s),一定存在一类维数最低的实现,即为最小实现; • 最小实现一定是既能控、又能观的(不可简约); • 所有最小实现都是代数等价的。 ( ) ( ) 1 C sI − A B + E = G s −

5.最小实现是获得被控对象动态方程的重要途径 复杂情况下,直接用物理定律建立动态方程是困难的; O描述G(s)容易通过实验获得; 般被控对象都是既能控又能观的 6.最小实现的维数 SISO系统:g(s)分子分母互质,严格真 A,b,c}是g(s)的最小实现台 g(s)的分母等于A的特征多项式,△(s)=det(sI-A) 或:dimA=degg(s) MIMO系统: G(s)的特征多项式:不可简约矩阵分式描述为 G(S=N(SD(S)=A(SB(S) detD(s)或detA(s)都可定义为G(s)的特征多 项式,正则有理矩阵G(s)的所有子式的最小公分母也 可定义为G(s)的特征多项式,它们之间差一常数
5. 最小实现是获得被控对象动态方程的重要途径 • 复杂情况下,直接用物理定律建立动态方程是困难的; • I/O描述G(s)容易通过实验获得; • 一般被控对象都是既能控又能观的。 6. 最小实现的维数 SISO系统:g(s)分子分母互质,严格真 {A, b, c }是g(s)的最小实现 g(s)的分母等于A的特征多项式,(s)=det (sI-A) 或:dim A = deg g(s) MIMO系统: G(s)的特征多项式:不可简约矩阵分式描述为 det D(s) 或 det A(s) 都可定义为G(s)的特征多 项式,正则有理矩阵G(s)的所有子式的最小公分母也 可定义为G(s)的特征多项式,它们之间差一常数。 ( ) ( ) ( ) ( ) ( ) 1 1 G s N s D s A s B s − − = =

若定义成首1多项式,则唯一确定。 ABC}是G(s)的最小实现兮→ G(s)的特征多项式等于A的特征多项式△(s) 或:dimA=G(s)的不可简约MFD的次数 等价于书中所述 mIn ∑degv(s) V(s)是Smih- Mcmillan标准形中的分母项
若定义成首1多项式,则唯一确定。 {A,B,C}是G(s)的最小实现 G(s)的特征多项式等于A的特征多项式(s) 或:dim A=G(s)的不可简约MFD的次数 等价于书中所述 s 是Smith Mcmillan标准形中的分母项 n s i r i i − = = ( ) deg ( ) 1 min

92标量传递函数的一些典型实现 能控规范形实现 能观测规范形实现 并联形实现(约当形实现) 串联形实现 有的已学过,有的要自学
9.2 标量传递函数的一些典型实现 • 能控规范形实现 • 能观测规范形实现 • 并联形实现(约当形实现) • 串联形实现 有的已学过,有的要自学

93有理分式传递函数矩阵的典型实现 G(s)-严格真,有理分式形式表达,即 G(s)=[gn()i=1,2,…q;=1,2,…P 令d(s)为g;(s)的最小公分母,记为 k t k-1 C1_1S"+…+C1S+ k 则G(s)可表为 G(s) p sk-It.+ps tp d(s) d(s) k 形式上类似于SSO系统的传递函数,只不过分 子的系数变成了矩阵
9.3 有理分式传递函数矩阵的典型实现 G(s)----严格真,有理分式形式表达,即 . , [ ] ( ) 1 ( ) ( ) 1 ( ) ( ) ( ) ( ) ( ) , ( ) [ ( )], 1,2, ; 1,2, ; 1 0 1 1 1 0 1 1 子的系数变成了矩阵 形式上类似于 系统的传递函数 只不过分 则 可表为 令 为 的最小公分母 记为 SISO P s Ps P d s P s d s G s G s d s s s s d s g s G s g s i q j p k k k k k i j i j = = + + + = + + + + = = = − − − −

能控形实现 P×P P 0 0 B kpp 0 11 k-1p C=[P,B1, 形式上与SSO系统的能控规范形一样,数都变 成了矩阵它一定是能控的但不一定是能观的 由此求最小实现时要按能观性进行结构分解
一. 能控形实现 形式上与SISO系统的能控规范形一样,数都变 成了矩阵.它一定是能控的,但不一定是能观的. 由此求最小实现时,要按能观性进行结构分解. k q kp p kp p p p k p p p p p p kp kp C P P P I B I I I I I I A − − = = − − − = [ , , , ] 0 0 0 , 0 0 0 0 1 1 0 1 1

例 G(s)=s+1s+1,d(s)=(s+1)(s+2)=s2+3+2 s+2s+2 2(s+2)(S+2) G(s)=- s2+3s+2L(s+1)(s+1) 4 S+ s2+3s+2‖|11 q=2,p=2,k=2 42 21 3.P 0
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2 1 , 1 1 4 2 2, 3, 2, 2, 2 1 1 4 2 1 1 2 1 3 2 1 ( 1) ( 1) 2( 2) ( 2) 3 2 1 ( ) , ( ) ( 1)( 2) 3 2 2 1 2 1 1 1 1 2 ( ) 0 1 0 1 2 2 2 P P q p k s s s s s s s s s G s d s s s s s s s s s G s

010 2×2 2×2 012×2 -a 2×2 000 00 20-30 20-3 00 00 4221 B C 计算可知, ranke2=4,系统可控 ranke=2,系统不能观
系统不能观 计算可知 系统可控 2, , 4, 1 1 1 1 4 2 2 1 , 0 1 1 0 0 0 0 0 , 0 2 0 3 2 0 3 0 0 0 0 1 0 0 1 0 0 0 2 2 1 2 2 2 2 2 2 4 4 = = = = − − − − = − − = o c rankQ rankQ B C I I I A

作结构分解 在Q中选取两个线性无关行, h2=[4221 另外再选2行与h,h2线性无关,组成变换矩阵 422 00 0 0001 1000P 3-1 0100
− − − − = = = = − 1 2 2 0 1 1 3 1 0 0 0 1 0 0 1 0 , 0 1 0 0 1 0 0 0 1 1 1 1 4 2 2 1 2 , , [1 1 1 1] [4 2 2 1] , : 1 1 1 1 2 2 1 T T h h h h Qo 另外再选 行与 线性无关 组成变换矩阵 在 中选取两个线性无关行 作结构分解

1000 0-200 A=TAT L,B=TB 1-1-3-1 00 00 1000 C,=cT-I= 0100 显然A1=0-2 是最小实现
. 0 1 1 0 , 1 1 2 1 , 0 2 1 0 , 0 1 0 0 1 0 0 0 0 0 0 0 1 1 2 1 , 1 2 2 0 1 1 3 1 0 2 0 0 1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是最小实现 显然 = = − − = = = = = − − − − − − = = − − A B C C C T A T A T B T B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传递函数矩阵的零极点.ppt
-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传递函数矩阵的矩阵分式描述.ppt
-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数学基础:多项式矩阵理论.ppt
-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线性反馈系统的时间域综合(5.7-5.8)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状态重构问题和状态观测器.ppt
-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线性反馈系统的时间域综合(5.5-5.6)解耦控制问题、跟踪问题——无静差性和鲁棒控制.ppt
-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线性反馈系统的时间域综合(5.1-5.4).ppt
-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线性系统的多项式矩阵描述.ppt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资源(教学讲义)第五章 Lyapunov稳定性分析和二次型最优控制(1/2).doc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资源(教学讲义)第五章 Lyapunov稳定性分析和二次型最优控制(2/2).doc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资源(教学讲义)第四章 线性多变量系统的综合与设计 4.1 引言 4.2 极点配置问题 4.3 利用MATLAB求解极点配置问题4.4 利用极点配置法设计调节器型系统.doc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资源(教学讲义)第四章 线性多变量系统的综合与设计 4.5 状态重构问题与Luenberger状态观测器 4.6 利用MATLAB设计状态观测器 4.7 伺服系统设计 4.8 利用MATLAB设计控制系统举例.doc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资源(教学讲义)第三章 线性多变量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分析.doc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资源(教学讲义)第二章 线性多变量系统的运动分析.doc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资源(教学讲义)第一章 系统描述.doc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环工2001化仪习题).doc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总复习).doc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计算机程序控制系统.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复合控制系统.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简单控制系统.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执行器.ppt
-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概论.ppt
-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ppt
-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系统模型和定量分析.ppt
- 《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ppt
- 《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章 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响应及谐振.ppt
- 《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二章 电路中的过渡过程.ppt
- 《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ppt
- 《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ppt
- 《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线性电路的几个定理.ppt
- 《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相量法.ppt
- 《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ppt
- 《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三相电路.ppt
- 《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互感与理想变压器.ppt
- 《电路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磁路与铁芯线圈电路.ppt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教学资源:电工电子技术检测题答案.doc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ppt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路分析基础(曾令琴).ppt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正弦交流电路.ppt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三相交流电路.ppt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磁路与变压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