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印永嘉)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448
文件大小:26.99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印永嘉)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若酒高等教有”十一五国家级疯划的材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 (第四版) ■印水意美正信蕴何永等的

第四版前言 印永嘉编《物理化学简明教程》1965年问世,中间经过两次修订】 前后历时40余年,至今仍有许多院校化学类及相关专业继续用作基本 教村,总印数已超过0万册,是国内最有影响和最受师生欢迎的物理 化学教材之一。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 进行,再次修订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做好修订,我们走访了长期使用本 教材的部分教师,同时邀请国内长期从事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部分教 师召开“修订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姚天扬教授(南京大学),高盘良 教授(北京大学),宋志吊教投(南开大学),陆请教授(复旦大学),万 洪文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等。综合大家的意见,确定如下原则: (1)修订后继续保持“筒明"特色,即保持原书内容筒明,概念清 晰,推理严谨,文字流畅的风格; (2)根据教育部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化学专业教学基本 内容》的要求,主要明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不片面追求“高 深、新”: (3)适当减少化学热力学和统计熟力学部分篇幅,以“开窗口”的 方式适当增加一些学科发展的新内容,特别是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新内 容,以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按照最新国家标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全书的单位、符号、术 语和标准。 依雨上述原则,本次修订增加的内容主要有:标准态(第一章)、非 平衡态热力学前介(第二章)、PH-电势图、锂离子电池(第七章)、LB 膜、微乳技术制备纳米粒子和高分子溶液(第八章),化学动力学研究 简史(第九章)、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技术简介(第十章)等;删减或 简化的内容主要有:盖斯定律(第一章)、判断过程方向及平衡条件的 总结(第二章)、平衡混合物组战的计算示例(第四章)、理想气体反应副 的平衡常数(第六章)、溶胶的光学及力学性质(第八章)等。第三章化 学势,由于国家标准的原因,作了较多的改写。其余部分均有不同程度

第四版前言 的简化。各章的例题、习题和思考题亦作了相应的调整。增知的新内容随后附 了部分参考文献供读者查阅。随着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各院校、各专业物 理化学课程授课学时数不尽相同,书中带“丰”号的部分可依据学时多少选用, 若不讲也能符合《化学专业教学基本内容》的要求。 ”参与修订的几位老师都想尽可能兑现上迷原则,但效果如何,还有待出版后 经受使用实践的检验。 承担修订任务的有山东大学张忠诚(第一、三、五章及附录)、苑世领(第六 章)、张树永(第七、九、十章)和济南大学奚正楷(第二、四、八章),全书由美正稻 教授统稿,最后由山东大学印永嘉教授审定。本次修订得到高等教有出版社和 山东大学校院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修订过程中得到山东大学和济 南大学多位老师的具体帮助,更得到物化界多位同仁的关爱、指导和帮助,借此 一并致谢。期盟各位同仁和读者今后能够继续关爱本书,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编者 2007年2月济南

第三版前言 本书自1965年出版上册以来,下册直到1979年将原稿重新修改 后方才出版,在1985年又根据当时的情况对上册进行了修订,方能勉 强配套使用。这次修订是根据理科高等学校化学教材编审委员会物理 化学编审小组1987年广州会议和1988年济南会议的精神进行的。在 上迷两次会议上,编委们讨论本书的修订方针时,一致的意见是“一定 要保持筒明的特色”,对书中一些不够简明之处提出了中背的意见,并 提出不要受教学大纲的束缚,更不要追求内容的新、高、深,而要面向更 广大的读者,使本书能适应多种学校参考使用。 根据上述精神,这次修订是上、下册同时进行,合并成一册。在绪 论中撒消了“气体"部分,增写了“物理化学学习方法”一节;对原书修 订版中热力学第二定律部分,分散改写为热力学第二定律、化学势两 章;对化学平衡这一章则突出了用热力学方法的处理:对统计热力学这 一章作了较大的删减,只重点介绍了基本概念和配分函数的求算;对动 力学部分考患到是目前物理化学中迅猛发展的一分支,将其分为“化 学动力学基本原理”和“复合反应动力学”两章,原书中“催化作用原 理”一章剧减改写为一节,增写了“光化学概要”一节:其他各章亦均作 了一定的特筒。全书所有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一律采用我国国家标准 局1986-05-19发布的《国家标准》事国际单位制(S)。名称则尽可 能与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所公布的《化学名词》一致。 这次修订是由印永嘉、奚正楷(山东大学)和李大珍(北京师范大 学)合作进行的。参加本书审稿工作的有:杨文治教授(北京大学)、博 献彩救授、沈文假散授(南京大学)、邓景发教授(复旦大学)、屈松生教 授(武汉大学)、苏文煅副牧授(厦门大学)、金世助教投(河北师范大 学)。本书中例题和习题中的单位换算和大量的抄写工作,得到王雪 琳同志和山东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一些同志的神助,在此一并向他们胃 表示谢意。 本书自初版以来,即受到不少教师和广大读的关怀,历年来他们

第三版前言 对本书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编者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广大使用本书的 读者能继续提出意见。 编者 1990年9月

目 录 绪论.1 。0.】物理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面要意义.1 袋0.2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2 50.3 学习物理化学的方法 .3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热力学沉论.6 写1.1热力学的研究对象.6 1,2儿个基本概念.7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9 1.3能量守恒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登1.4体积功.13 1,5定容及定压下的热.18 S1.6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9 1.7热容.22 51.8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4026 号1.9实际气体的节流膨张.30 (三)热化学.33 §1.10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33 §11生成及然烧烙.38 31.12反应绍与温度的关系一基尔蛋大方程.42 思考题.。 .47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49 82.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 .49 2.2热力学第二定钟的经典表述.51

目录 §2.3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52 2.4的概念.56 §2.5篇变的计算及共应用 ,4,4,444,4444444444444. 60 52,6糖的物理意义及规定痛的计算. 66 52.7亥姆霍兹函数与吉布斯函数. 0 2,8热力学函数的一些厘要关系式 72 2.9G的计算.76 ·写2.10非平衡态热力学简介.82 第三章化学势. 88 登3.1偏摩尔登.88 员3.2化学势.91 53.3 气体物质的化学势. 93 §3.4想液态混合物中物质的化学势 95 号3,5理想稀溶液中物质的化学势. 98 53.6不挥发性溶质理想稀溶液的依数性.101 53,7非理想多组分系统中物质的化学势 .l07 思考题10 第四章化学平衡.112 4.1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112 84.2反应的标准吉布斯函数变化 116 4.3平衡常数的各种表示法.121 景4.4平衡普数的实验测定.127 员4,5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130 §4.6其他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形响 .136 思考默.44.44444.4”.4.“.*“.“。.140 第五章多相平衡.142 多5.1相律. .142 (一)单组分系统 44小.44.44e9*40444.40.404+047 85.2克劳修斯一克拉佩龙方程.148 登5.3水的相图. 151 (二)二组分系统 .153

85,4完全互溶的双液落统 .154 ·5.5部分互溶的双液系统 162 95.6 完全不互溶的双液系统 164 多5.7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固-液系统.,. 166 员5.8有化合物生成的固-液系统.172 ‘§5,9有固溶体生戒的固-液系统 .177 (三)三组分系统w 183 多5.10三角坐标图组成表示法. 184 ”55.11二盐一水系统. 185 ·8512部分互溶的三组分系统 188 恩考,4444,。1。 189 第六章统计热力学初步.192 6.1引言.192 S6.2玻耳兹曼分布. .195 及6.3分子陀分函数. 198 §6.4分子配分函数的求算及应用 思考题 213 第七章电化学 214 (一)电解质溶液 4*444.00444,。 214 87.1离子的迁移 214 音7,2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219 57.3电导测定的应用示例 225 §7.4强电解质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228 ·$7.5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 231 (二)可逆电池电动势 234 87.6可逆电池 234 87.7可逆电池热力学.242 57.8电极电势 .249 §7.9由电极电势计算电池电动势 255 各7.10电极电势及电池电动势的应用 259 (三)不可逆电极过程 266 7.11电极的极化. 266 ?.12电解时的电极反应 27

录 §7.13金属的病蚀与防护 .275 "87.14化学电源简介.278 思考题 281 第八章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 284 (一)表面现象.284 8.1表面吉布斯函数与表面张力.284 88.2 纯液体的表面瑰象.287 苓8.3气体在因体表面上的吸附 292 号8.4溶液的表面吸附+44.+.,.,:,30 背8.5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306 (二》分散系统 §8,6分散系统的分类.31 88.7溶胶的光学及力学性质 00040044044444004404.44.。+.4.。4。.312 8.8溶胶的电质.314 s8.9 溶胶的聚沉和絮凝 317 98.10溶胶的制备与净化 320 写8.1】高分子溶液.322 思考题 325 第九章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 327 §9,)引言 327 香9.2反应速治和速率方程.330 09.3 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规斜 .334 $9.4反应级数的测定. 341 §9.5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9.6双分子反应的简单碰撞理论 .357 9.7 基元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大意 362 ”9,8单分子反应理论介.,44 368 思考题 .370 第十章 复合反应动力学 .371 10.1典型复合反应动力学.37列 写10.2复合反应近似处理方法.381 103链反应.“ .383

录 ~510.4反应机理的探素和确定示例 392 105陛化反应.397 号0.6光化学概要.408 ·610.7快速反应与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方法简介.412 思考怒 417 附录.419 【,某些单质、化合物的摩尔热容、标准摩尔生成培、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 及标准摩尔 .419 Ⅱ.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然烧(298K).433 亚,不同能量单位的换算关系.433 N,元索的相对原子质量表.434 V.常用数学公式. 436 .常见物理和化学常数 .438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