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ppt课件(12页)

伤仲永 王安石 教学目标: 1、朗读 2、疏通文意 3、理解作者的观点
伤仲永 王安石 教学目标: 1、朗读 2、疏通文意 3、理解作者的观点

作者介绍: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著有 《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介绍: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著有 《临川先生文集》

朗读感知 1、指导朗读:注意句子的正确停顿 传乡秀才观之 余闻之也久 2、生字正音: pa an e chen In 扳 谒称泯
朗读感知 1、指导朗读:注意句子的正确停顿 传一乡秀才观之 余闻之也久 pān yè chèn mǐn / / / / 2、生字正音: 扳 谒 称 泯

疏通文意 对照注解口头翻译,标出难以理解的 字词句。 2、学生提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句,小组 合作讨论
疏通文意 1、对照注解口头翻译,标出难以理解的 字 词句。 2、学生提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句,小组 合作讨论

重点字词: 隶尝 与书 自是就者 奇宾客利扳 谒 余且 令 称得 奇:对.感到惊奇。 宾客:把.作宾客。 利:把.看作有利可图。 扳:同“攀”,牵,引
重点字词: 隶 尝 与 书 一 自是 就 者 奇 宾客 利 扳 谒 余 令 称 受 且 固 得 奇:对……感到惊奇。 宾客:把……当作宾客。 利:把……看作有利可图。 扳:同“攀”,牵,引

重点语句: 未尝识书具一不曾见过书写工具 即书诗四句一就写了四句诗 传一乡秀才观之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一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立刻完成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一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赞赏的地方 邑人奇之一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 稍稍宾客其父一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 父利其然也一父亲把这件事情看作有利可图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是因为他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重点语句: 未尝识书具 即书诗四句 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 父利其然也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不曾见过书写工具 -就写了四句诗 -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立刻完成 -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赞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 -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 -父亲把这件事情看作有利可图 -是因为他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小组讨论 1、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复述) 2、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经历了 哪几个阶段?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 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4、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告诉我 们什么道理?
小组讨论 1、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复述) 2、 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经历了 哪几个阶段?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 然众人” 的原 因是什么? 4、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告诉我 们什么道理?

九年义务教育 泯然众人矣。 年制初级中学语文

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 原因是因为“受于人者不 至也”,强调了后天教育 的重要性
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 原因是因为“受于人者不 至也”,强调了后天教育 的重要性

勤能补拙 业精于勤 书山有路勤为径 勤奋是成功的阶梯 功夫不负有心人 事在人为 学贵有恒 成功靠的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勤能补拙 业精于勤 书山有路勤为径 勤奋是成功的阶梯 功夫不负有心人 事在人为 学贵有恒 成功靠的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伤仲永》ppt课件(12页)2.ppt
- 《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ppt课件1.ppt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阅读练习_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doc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练习题_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doc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4.doc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设计5_必修三苏教版教案 :第三专题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doc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导学案_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doc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学案_学案使用案例分析集.doc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同步训练_苏教必修3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doc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ppt课件9_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ppt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ppt课件8_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2)1.ppt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ppt课件7_《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2.ppt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ppt课件6.ppt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ppt课件5.ppt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ppt复习课件_09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ppt
- 《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研究之诗词曲中的传统节日》教案1.doc
- 《传统文化--李世民》教案1_传统文化.doc
- 《传统书面语言与时下流行语言》ppt课件1.ppt
- 《传情达意——学写书信》教学设计2_致杨绛先生.doc
- 《传情达意——学写书信》教学设计2_教学.doc
- 《伤仲永》ppt课件(13页)_伤仲永.ppt
- 《伤仲永》ppt课件(14页).ppt
- 《伤仲永》ppt课件(18页)2.ppt
- 《伤仲永》ppt课件(18页).ppt
- 《伤仲永》ppt课件(19页).ppt
- 《伤仲永》ppt课件(20页).ppt
- 《伤仲永》ppt课件(21页)2.ppt
- 百雄市百顺中学《伤仲永》ppt课件(21页).ppt
- 《伤仲永》ppt课件(21页)_05《伤仲永》(1).ppt
- 《伤仲永》ppt课件(22页).ppt
- 《伤仲永》ppt课件(30页)2.ppt
- 《伤仲永》ppt课件(30页).ppt
- 《伤仲永》ppt课件(32页).ppt
- 《伤仲永》ppt课件(42页).ppt
- 《伤仲永》ppt课件(43页).ppt
- 《伤仲永》ppt课件(44页).ppt
- 《伤仲永》ppt课件(48页).ppt
- 《伤仲永》ppt课件(53页).ppt
- 《伤仲永》ppt课件(56页).ppt
- 《伤仲永》ppt课件(57页).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