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比值控制系统、第七章 均匀控制系统、第八章 选择性控制系统

分过程控制系统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第六章比值控制系统 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几种物料的流量保持 定的比例关系。例如,在锅炉的燃烧系统中,要保 持燃料和空气量的一定比例,以保证燃烧的经济性 定义:实现两个或多个参数符合一定比例关系 的控制系统,称为比值控制系统 例如要实现两种物料的比例关系,则表示为: OkON 其中:K—比值系数;Q—主流量;Qx副流量
过程控制系统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第六章 比值控制系统 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几种物料的流量保持一 定的比例关系。例如,在锅炉的燃烧系统中,要保 持燃料和空气量的一定比例,以保证燃烧的经济性。 定义:实现两个或多个参数符合一定比例关系 的控制系统,称为比值控制系统。 例如要实现两种物料的比例关系,则表示为: Q2=K Q1 其中:K—比值系数;Q1—主流量; Q2—副流量

分过程控制系统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6.比值控制系统的种类 1.开环比值控制系统 如图Q1是主流量,Q2是副流量。流量变送器FT 检测主物料流量Q1;由控制器FC及安装在从物料管 道上的阀门来控制副流量Q2 此控制方案的优点是 Q1 结构简单、成本低。缺点 FTH FC 是无抗干扰能力,当副流 管线压力等改变时,不能 保证所要求的比值。 控制目标:Q2=KQ1
过程控制系统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6.1比值控制系统的种类 1. 开环比值控制系统 如图Q1是主流量,Q2是副流量。流量变送器FT 检测主物料流量Q1;由控制器FC及安装在从物料管 道上的阀门来控制副流量Q2。 FT FC Q1 Q2 此控制方案的优点是 结构简单、成本低。缺点 是无抗干扰能力,当副流 管线压力等改变时,不能 保证所要求的比值。 控制目标:Q2=K Q1

分过程控制系统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2.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为了克服开环比值控制的不足,在开环比值控 制的基础上,增加对副流量的闭环控制。特点: 口对g进行闭环控制,比值控制精度提高 口控制目标:Q2=KQ1 口对Q只测量、不控 (F1(K 制。Q变化,Q2跟着变 F, F 化,总流量不稳定。 员→a
过程控制系统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2. 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为了克服开环比值控制的不足,在开环比值控 制的基础上,增加对副流量的闭环控制。特点: ❑ 对Q2进行闭环控制,比值控制精度提高。 ❑ 控制目标:Q2 =K Q1 ❑ 对Q1只测量、不控 制。Q1变化,Q2跟着变 化,总流量不稳定。 F1T Q1 Q2 K F2T F2C

分过程控制系统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3.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为了克服单闭环比值控制中主流量不受控制的缺 点,增加了主流量控制回路。特点: 口有两个闭环控制回路,一→→Q 用比值器联系 口控制目标:Q2KQ F1F19 K Q是主流量,Q2,是副 流量。两个流量都可控, 因此总流量稳定
过程控制系统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3. 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为了克服单闭环比值控制中主流量不受控制的缺 点,增加了主流量控制回路。特点: ❑ Q1是主流量,Q2是副 流量。两个流量都可控, 因此总流量稳定。 F1T Q1 Q2 F1C F2T F2C K ❑ 有两个闭环控制回路, 用比值器联系。 ❑ 控制目标:Q2 =K Q1

分过程控制系统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4.变比值控制系统 以上介绍的都是定比值控制系统。在有些生产过 程中,要求两种物料流量的比值随第三个工艺参数的 需要而变化,为满足这种工艺的要求,就出现了变比 值控制系统。 例如,变换炉工艺中,煤气与水蒸气(58倍) 在触媒的催化下,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氢气。温度越 高转化率越髙,但温度过高会影响触媒寿命。如果 根据触媒层的温度调节其比例系数,就能保持最佳 的触媒温度和最高的转化率
过程控制系统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4.变比值控制系统 以上介绍的都是定比值控制系统。在有些生产过 程中,要求两种物料流量的比值随第三个工艺参数的 需要而变化,为满足这种工艺的要求,就出现了变比 值控制系统。 例如,变换炉工艺中,煤气与水蒸气(5~8倍) 在触媒的催化下,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氢气。温度越 高转化率越高,但温度过高会影响触媒寿命。如果 根据触媒层的温度调节其比例系数,就能保持最佳 的触媒温度和最高的转化率

⊙过程控制系统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除法器算出蒸汽与煤气温度控制器TC根据触媒的实 流量的实际比值,输入际温度与给定温度的偏差, 到流量控制器FC 计算流量比值的给定值。 最后通过调整蒸 汽量(改变蒸汽 (FC TC 与半水煤气的比6 值)来使变换炉 蒸汽 喷射泵 触媒层的温度恒 煤气 触煤层 定在给定值上。 变换炉 转化气 变比值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F1T F2T TT 转化气 温度控制器TC根据触媒的实 际温度与给定温度的偏差, 计算流量比值的给定值。 除法器算出蒸汽与煤气 流量的实际比值,输入 到流量控制器FC。 最后通过调整蒸 汽量(改变蒸汽 与半水煤气的比 值)来使变换炉 触媒层的温度恒 定在给定值上

分过程控制系统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应当注意,在变比值控制系统中,流量比值只 是一种控制手段,不是最终目的,而第三参数(如 本例中温度)往往是主要被控参数。 X(3) K C2(s) Gels) G2(S) G0(s) Gm2(s) Q1(s) K 变比值控制系统框图
过程控制系统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变比值控制系统框图 Gc2 (s) Y(s) + Gv2 (s) G02(s) G0 G (s) c1 (s) X (s) Gm(s) Q1 (s) Q2 (s) Gm2 (s) Gm1 (s) ÷ + K' Kr ' _ _ 应当注意,在变比值控制系统中,流量比值只 是一种控制手段,不是最终目的,而第三参数(如 本例中温度)往往是主要被控参数

分过程控制系统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6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参数整定 1.比值控制系统设计 1)主流量、副流量的确定原则: ①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料流量,一般选为主流 量,其余的物料流量跟随其变化,为副流量 ②工艺上不可控的物料流量,一般选为主流量。 ③成本较昂贵的物料流量一般选为主流量 ④当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时,主、副物料流量的 确定应服从工艺需要
过程控制系统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6.2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参数整定 1.比值控制系统设计 1)主流量、副流量的确定原则: ①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料流量,一般选为主流 量,其余的物料流量跟随其变化,为副流量。 ②工艺上不可控的物料流量,一般选为主流量。 ③成本较昂贵的物料流量一般选为主流量。 ④当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时,主、副物料流量的 确定应服从工艺需要

分过程控制系统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2)控制方案的选择 控制方案选择应根据不同的生产要求确定,同时 兼顾经济性原则。 ①如果工艺上仅要求两物料流量之比值一定,而 对总流量无要求,可用单闭环比值控制方案。 ②如果主、副流量的扰动频繁,而工艺要求主、 副物料总流量恒定的生产过程,可用双闭环比值控制 方案 ③当生产工艺要求两种物料流量的比值要随着第 参数的需要进行调节时,可用变比值控制方案
过程控制系统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2)控制方案的选择 控制方案选择应根据不同的生产要求确定,同时 兼顾经济性原则。 ①如果工艺上仅要求两物料流量之比值一定,而 对总流量无要求,可用单闭环比值控制方案。 ②如果主、副流量的扰动频繁,而工艺要求主、 副物料总流量恒定的生产过程,可用双闭环比值控制 方案。 ③当生产工艺要求两种物料流量的比值要随着第 三参数的需要进行调节时,可用变比值控制方案

分过程控制系统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3)调节器控制规律的确定 比值控制系统中,调节器的控制规律是根据控 制方案和控制要求而定。 在单闭环比值控制系 统中,比值器K起比值计 算作用,若用调节器实现, 1(K)P 则选P调节;调节器F2C F,O PI 使副流量稳定,为保证控 制精度可选PI调节。 →a2
过程控制系统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3)调节器控制规律的确定 比值控制系统中,调节器的控制规律是根据控 制方案和控制要求而定。 F1T Q1 Q2 K F2T F2C 在单闭环比值控制系 统中,比值器K起比值计 算作用,若用调节器实现, 则选P调节;调节器F2C 使副流量稳定,为保证控 制精度可选PI调节。 P PI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路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ppt
- 山东大学:《结构仿生》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结构仿生.pptx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数学模型.pps
-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Power System Analysis Basis(主讲:栗然).ppt
- 成都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 Principles of Automatic Control》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4章 根轨迹法.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电路定理.ppt
-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数字量控制系统梯形图程序设计方法.ppt
- 《电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ppt
- 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Part 1-Part 5.ppt
- 北京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线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ppt
- 《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供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ppt
- 电气安全(PPT课件讲稿)Electrics.ppt
- 《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机的暂态问题.ppt
-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复杂控制系统.ppt
-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考试大纲.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pptx
-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Principles of Automatic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
- 《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静磁场 Static magnetic field.ppt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共七章).ppt
- 《系统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系统仿真及SD方法.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状态空间方法(综合与设计).ppt
- 电子科技大学:《虚拟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虚拟仪器的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3.5-3.8).ppt
-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理想变压器和运算放大器.ppt
-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ppt
-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ppt
-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5章 电压测量.ppt
- 西华大学:《可编程控制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主讲:郑萍).ppt
- BEIJING-FANUC PMC(SA1/SB7)梯形图语言补充编程说明书 B-61863C-2/01.pdf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傅里叶积分变换(主讲:王健).ppt
- 哈尔滨工业大学:CT原理与算法(PPT课件讲稿,刘宛予).ppt
-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9章 单片机I/O接口扩展技术.ppt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控制系统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ppt
- 《模拟电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直流稳压电源.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复域分析法-根轨迹法.ppt
- 《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ppt
- 《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ppt
- 《电路》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