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课程PPT:第七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第七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第七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第一节模态命题 什么是模态命题? 模态命题是反映事物可能性或必然性 的命题。 例1: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例2:明天可能不下雨。 这些都是模态命题。前者反映了共产主 义胜利具有必然性。后者反映了明天不 下雨具有可能性
第一节 模态命题 • 一、什么是模态命题? • 模态命题是反映事物可能性或必然性 的命题。 • 例1: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 例2:明天可能不下雨。 • 这些都是模态命题。前者反映了共产主 义胜利具有必然性。后者反映了明天不 下雨具有可能性

模态命题的种类 根据命题所反映的是事物的必然性还是 可能性,可以把模态命题分为必然命题 和可能命题。反映事物情况必然性的命 题是必然命题;反映事物情况可能性的 命题是可能命题,可能命题又叫或然命 题 必然命题又可分为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 可能命题又可分为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
二、模态命题的种类 • 根据命题所反映的是事物的必然性还是 可能性,可以把模态命题分为必然命题 和可能命题。反映事物情况必然性的命 题是必然命题;反映事物情况可能性的 命题是可能命题,可能命题又叫或然命 题。 • 必然命题又可分为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 可能命题又可分为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

模态命题的种类 所以,模态命题共有四种: 必然肯定命题必然p ·2、必然否定命题必然非p口→p 3、可能肯定命题可能p◇p 4、可能否定命题可能非p◇p
二、模态命题的种类 • 所以,模态命题共有四种: • 1、必然肯定命题 必然p □p • 2、必然否定命题 必然非p □¬p • 3、可能肯定命题 可能p ◇p • 4、可能否定命题 可能非p ◇¬p

、模态命题之间的关系 以上四种模态命题之间,也可用逻辑方阵表示 它们之间的真假关系。 1、反对关系:必然p与必然非p之间具有反对 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2、下反对关系:可能p与可能非p之间具有下 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3、矛盾关系:必然p与可能非p之间和必然非p 与可能p之间具有矛盾关系。(既不能同真, 也不能同假) 4、差等关系:必然p与可能p之间和必然非p与 可能非p之间具有差等关系。(上真下定真, 上假下不定;下假上定假,下真上不定)
三、模态命题之间的关系 • 以上四种模态命题之间,也可用逻辑方阵表示 它们之间的真假关系。 • 1、反对关系:必然p与必然非p之间具有反对 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 2、下反对关系:可能p与可能非p之间具有下 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 3、矛盾关系:必然p与可能非p之间和必然非p 与可能p之间具有矛盾关系。(既不能同真, 也不能同假) • 4、差等关系:必然p与可能p之间和必然非p与 可能非p之间具有差等关系。(上真下定真, 上假下不定;下假上定假,下真上不定)

第二节模态推理 ·定义:模态推理是以模态命题为前提, 根据模态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种类: 、根据模态逻辑方阵进行推演的模态 推理。 、根据“必然”、“实然”、“可能” 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推演 三、模态三段论
第二节 模态推理 • 定义:模态推理是以模态命题为前提, 根据模态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 种类: • 一、根据模态逻辑方阵进行推演的模态 推理。 • 二、根据“必然”、“实然”、“可能” 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推演。 • 三、模态三段论

根据模态逻辑方阵进行推 演的模态推理 1、根据反对关系进行的推理 有效式: (1)必然p→不必然非p(口p→-口→p) (2)必然非p→>不必然p(口→p→口p) 2、根据下反对关系进行的推理 有效式: ·(1)不可能P→可能非p(→◇p→◇→p 2)不可能非p→可能p(→◇-p→◇p)
一、根据模态逻辑方阵进行推 演的模态推理 • 1、根据反对关系进行的推理 • 有效式: • (1)必然p→不必然非p ( □p → ¬□¬p ) • (2)必然非p→不必然p ( □¬p → ¬□p ) • 2、根据下反对关系进行的推理 • 有效式: • (1)不可能P →可能非p ( ¬◇p → ◇¬p) • (2)不可能非p →可能p ( ¬◇¬p → ◇p)

3、根据矛盾关系进行的推理 有效式: (1)必然p→不可能非p(口p→-◇-p) (2)必然非p→不可能p(口→p→-◇p) (3)可能p→不必然非p(◇p→-口-p) (4)可能非p→不必然p(◇→p→-口p) (5)不必然p→可能非p(=p→◇→p) (6)不必然非p→可能p(-口→p→◇p) (7)不可能p→必然非p(◇p→口→p) (8)不可能非p→必然p(→◇→p→>□p
• 3、根据矛盾关系进行的推理 • 有效式: • (1)必然p→不可能非p ( □p → ¬◇¬p) • (2)必然非p→不可能p ( □¬p → ¬◇p) • (3)可能p→不必然非p ( ◇p → ¬□¬p) • (4)可能非p→不必然p ( ◇¬p→ ¬□p ) • (5)不必然p→可能非p ( ¬□p → ◇¬p) • (6)不必然非p→可能p ( ¬□¬p → ◇p) • (7)不可能p→必然非p (¬◇p → □¬p ) • (8)不可能非p→必然p (¬◇¬p→ □p )

·4、根据差等关系进行的推理 有效式: (1)必然p-可能p(□p→◇p) (2)必然非p→可能非p(口→p→◇-p) (3)不可能p→不必然p(◇p→=□p) (4)不可能非p→>不必然非p p
• 4、根据差等关系进行的推理 • 有效式: • (1)必然p→可能p(□p → ◇p) • (2)必然非p→可能非p( □¬p → ◇¬p) • (3)不可能p→不必然p (¬◇p → ¬□p ) • (4)不可能非p→不必然非p • (¬◇¬p→ ¬□¬p)

、根据“实然”和“必然”、 “可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推 理 试比较下面三个例子 1、老王明天必然在家。(必然命题) 2、老王明天在家。 (实然命题) 3、老王明天可能在家。(可能命题) 显然它们之间也具有差等关系。因此可 以由上真推下真,由下假推上假
二、根据“实然”和“必然”、 “可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推 理 • 试比较下面三个例子 • 1、老王明天必然在家。(必然命题) • 2、老王明天在家。 (实然命题) • 3、老王明天可能在家。(可能命题) • 显然它们之间也具有差等关系。因此可 以由上真推下真,由下假推上假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逻辑学》课程PPT:第五章 性质命题及其推理、第六章 关系命题及其推理.ppt
- 《逻辑学》课程PPT:第四章 简单命题的基本要素—概念.ppt
- 《逻辑学》课程PPT:第三章 真值表的判定作用.ppt
- 《逻辑学》课程PPT:第二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ppt
- 《逻辑学》课程PPT:第一章 引论.ppt
- 广东海洋大学:《合同法》讲义(电子课件,共十五章)(张艾妮).ppt
- 《社交礼仪》讲义PPT课件——交往礼仪、谈话的礼仪(王海峰).ppt
- 《科学技术方法》(ppt课件)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系统.ppt
- 《科学技术方法》(ppt课件)第十章 科学知识产生的社会过程.ppt
- 《科学技术方法》(ppt课件)第六章 常规科学研究.ppt
- 《科学技术方法》(ppt课件)第一章 古希腊的自然观.ppt
- 《科学技术方法》(ppt课件)第五章 人与自然.ppt
- 《科学技术方法》(ppt课件)第四章 复杂性探索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统一.ppt
- 《科学技术方法》(ppt课件)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ppt
- 《科学技术方法》(ppt课件)第二章 近代机械自然观.ppt
- 《科学技术方法》(ppt课件)第三篇 思考题.ppt
- 《科学技术方法》(ppt课件)第七章 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ppt
- 《科学技术方法》(ppt课件)第二篇 思考题与参考书.ppt
- 《科学技术方法》(ppt课件)第十一章 科学理论向现实生产力转化.ppt
- 《科学技术方法》(ppt课件)第十三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ppt
- 《逻辑学》课程PPT:第八章 归纳推理、第九章 类比推理、第十章 假说.ppt
- 《逻辑学》课程PPT:第十一章 逻辑的基本规律.ppt
- 《逻辑学》课程PPT:第十二章 论证与反驳.ppt
- 华中科技大学:《伦理学理论和生物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器官移植中的伦理问题.ppt
- 华中科技大学:《伦理学理论和生物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人的克隆:支持和反对的论证.ppt
- 华中科技大学:《伦理学理论和生物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伦理学理论和生物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雷瑞鹏).ppt
- 华中科技大学:《伦理学理论和生物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辅助生殖技术(雷瑞鹏).ppt
- 华中科技大学:《伦理学理论和生物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伦理课案例.doc
- 《现代礼仪》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礼仪概述.ppt
- 《现代礼仪》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涉外礼仪.ppt
- 《现代礼仪》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校园礼仪.ppt
- 《现代礼仪》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个人礼仪.ppt
- 《现代礼仪》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社交礼仪.ppt
- 《现代礼仪》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职场礼仪.ppt
- 《现代礼仪》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公共场所礼仪.ppt
- 《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面试》讲义(PPT课件).ppt
- SI培训教材:《安全案例汇编》讲义.ppt
- 北京大学出版社:欧美心理学译从《女性心理学》[美](埃托奥、布里奇斯)PDF电子书(共十六章).pdf
- 《世纪大讲堂》教学资源(讲稿)第三讲 理想人居“天地、人、神的和谐”.doc
- 《世纪大讲堂》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一讲 空间科技与人类文明.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