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伦理学理论和生物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伦理学理论和生物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雷瑞鹏)

伦理学理论和 生物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 雷瑞鹏 Ethics fellow.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伦理学理论和 生物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 雷瑞鹏 Ethics Fellow,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内容 导论 主要伦理学理论 生物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
内 容 • 导论 • 主要伦理学理论 • 生物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

案例1 位妇女T度完暑假回家,被一男子杀害。这 位男子过去曾向他的心理医生坦白他想杀她。 这位精神病医生考虑到医生对病人负有保密义 务,没有向她或其家庭报告。医生设法将病人 送进精神病院,但没有成功。最后T被该男子 杀害。 问题:(1)这位医生做得对不对?(2) 如果你是这位医生,你会如何处理?为什么?
案例1 • 一位妇女T度完暑假回家,被一男子杀害。这 位男子过去曾向他的心理医生坦白他想杀她。 这位精神病医生考虑到医生对病人负有保密义 务,没有向她或其家庭报告。医生设法将病人 送进精神病院,但没有成功。最后T被该男子 杀害。 • 问题:(1)这位医生做得对不对?(2) 如果你是这位医生,你会如何处理?为什么?

案例2 一中美合作研究项目在中国A省某山区农村收集DNA样本 研究疾病与基因的关系。在征求知情同意的过程中,样本 提供者同意通过采血获取DNA样本,但后来由于某种原 因改为采集尿样获取DNA,但没有再向样本提供者获得 知情同意。过几年后,对此项目进行检查时,该样本提供 者否认曾获知此事,经查阅档案,该样本提供者确实在知 情同意书签了字。后找他核对时,他表示他已忘记此事。 问题:(1)在主要是文盲的人群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或 人体研究,知情同意是必须进行的吗?(2)如果像上面 案例提示的那样,仅仅改变取样方式,也必须重新获得知 情同意吗?(3)后续检查发现,样本提供者先是否认 后又表示忘记,是否说明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的知情同意 工作有问题?如果有问题,是什么问题?
案例2 • 一中美合作研究项目在中国A省某山区农村收集DNA样本 研究疾病与基因的关系。在征求知情同意的过程中,样本 提供者同意通过采血获取DNA样本,但后来由于某种原 因改为采集尿样获取DNA,但没有再向样本提供者获得 知情同意。过几年后,对此项目进行检查时,该样本提供 者否认曾获知此事,经查阅档案,该样本提供者确实在知 情同意书签了字。后找他核对时,他表示他已忘记此事。 • 问题:(1)在主要是文盲的人群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或 人体研究,知情同意是必须进行的吗?(2)如果像上面 案例提示的那样,仅仅改变取样方式,也必须重新获得知 情同意吗?(3)后续检查发现,样本提供者先是否认、 后又表示忘记,是否说明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的知情同意 工作有问题?如果有问题,是什么问题?

导论 人类伦理思考的由来及线索 道德的起源 道德与伦理的异同 科学技术伦理学 生物医学技术v伦理学
导论 • 人类伦理思考的由来及线索 • 道德的起源 • 道德与伦理的异同 • 科学/技术v.伦理学 • 生物医学技术v.伦理学

人类伦理思考的由来及线索 在中国古代,组成“道德”一词的“道”和“德”最 初并未合用。早期典籍中的“道”表示事物运动演化 的规则,而“德”则表示将“道”经认识、践履而得 于心中。适如朱熹所云:“德者,得其道于心而不失 之谓也”。最早可査的“道”、“德”合用,见之于 战国时的荀子之语:“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 道德之极”。此语中的“礼”,当时是做人和做事的 规范之意,于是可知,“道德”最初的含义就是指将 为人处事的规则习得于心。 《周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 位也”;《尚书》:“尧克明峻德,以亲九族,平章 百姓,协和万邦”;《大学》:“格物致知,修身养 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论语》: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伦理学著作;
人类伦理思考的由来及线索 • 在中国古代,组成“道德”一词的“道”和“德”最 初并未合用。早期典籍中的“道”表示事物运动演化 的规则,而“德”则表示将“道”经认识、践履而得 于心中。适如朱熹所云:“德者,得其道于心而不失 之谓也”。最早可查的“道”、“德”合用,见之于 战国时的荀子之语:“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 道德之极”。此语中的“礼”,当时是做人和做事的 规范之意,于是可知,“道德”最初的含义就是指将 为人处事的规则习得于心。 • 《周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 位也”; 《尚书》:“尧克明峻德,以亲九族,平章 百姓,协和万邦”;《大学》:“格物致知,修身养 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 《论语》: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伦理学著作;

人类伦理思考的由来及线索 在西方,“ morality”来自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创造的 形容词“ moralis”,用以描述国家生活的道德风貌和 人们的道德个性。而“ moralis”又是西塞罗根据拉丁 文“mos”(习俗、性格)的复数创造的。因而西方 “道德”的最初含义是习俗、风俗。 “伦理学”一词的词源仅存在于西方。现在用的英文 “伦理学”一词“ ethics”,出自希腊文“ thika”, 是由“ ethos”(习惯、习俗)演变而来。此词由亚里 士多德所创,用来指关于人间事务的哲学。或称人事 哲学,是关于实践或选择的科学。“人间事物”从希 腊文“ energela”演化而来。由“en”(在内)和 “ ergon”(成果)两个词组成,意为“实现活动” 即为有目的、有成果的活动
人类伦理思考的由来及线索 • 在西方, “morality”来自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创造的 形容词“moralis”,用以描述国家生活的道德风貌和 人们的道德个性。而“moralis”又是西塞罗根据拉丁 文“mos”(习俗、性格)的复数创造的。因而西方 “道德”的最初含义是习俗、风俗。 • “伦理学”一词的词源仅存在于西方。现在用的英文 “伦理学”一词“ethics”,出自希腊文“ethika”, 是由“ethos”(习惯、习俗)演变而来。此词由亚里 士多德所创,用来指关于人间事务的哲学。或称人事 哲学,是关于实践或选择的科学。“人间事物”从希 腊文“energeia”演化而来。由“en”(在内)和 “ergon”(成果)两个词组成,意为“实现活动”, 即为有目的、有成果的活动

人类伦理思考的由来及线索 ·苏格拉底的感性幸福论:“善不是别的,就是 快乐;恶不是别的,就是痛苦。”;“快乐超 过痛苦的最大可能平衡 徳性(美德)就 是知识”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个人德性;中道;至善 论的目的论; 伊壁鸠鲁的感性幸福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 始和目的;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 关注人生问题;以感觉作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 准,对于行为的选择也是以感性经验为依据; 斯多亚派的理性幸福论:按照自然而生活也就 是按照理性而生活,同时也就是遵从德性而生 活
人类伦理思考的由来及线索 • 苏格拉底的感性幸福论:“善不是别的,就是 快乐;恶不是别的,就是痛苦。”;“快乐超 过痛苦的最大可能平衡”;“徳性(美德)就 是知识”; •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个人徳性;中道;至善 论的目的论; • 伊壁鸠鲁的感性幸福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 始和目的;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 关注人生问题;以感觉作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 准,对于行为的选择也是以感性经验为依据; • 斯多亚派的理性幸福论:按照自然而生活也就 是按照理性而生活,同时也就是遵从徳性而生 活;

道德的起源 宗教神启论:道德起源于神秘的天启和神的意 志。(基督教、儒家的“天道论”) 理念论:道德起源于至高的理念和精神。(柏 拉图、黑格尔;朱熹) 教育论、环境论和社会关系论:将道德起源归 结为外在环境和条件(培根、爱尔维修、卢梭; 荀子) 先天论、本能论和人性论:道德根源于人类自 然的天性,或是人生而有之的东西。(孟子 康德、霍布斯、休谟、洛克、伏尔泰)
道德的起源 • 宗教神启论:道德起源于神秘的天启和神的意 志。(基督教、儒家的“天道论”) • 理念论:道德起源于至高的理念和精神。(柏 拉图、黑格尔;朱熹) • 教育论、环境论和社会关系论:将道德起源归 结为外在环境和条件(培根、爱尔维修、卢梭; 荀子) • 先天论、本能论和人性论:道德根源于人类自 然的天性,或是人生而有之的东西。(孟子; 康德、霍布斯、休谟、洛克、伏尔泰)

道德与伦理的异同 ·道德和伦理都是人类行动的社会规范,都是指社会和 定方式的治理、协调,使社会生活和人际 关系符合一定的秩序和准则。它们之的区别在子 ·伦理学是道德的哲学研究,又称道德哲学( moral philosophy))。作为行动规范的道德作为种传统或文 化的,部分留传下 体现在习俗、惯例、公约、规 定之中,值在往它们是未经论证( Argument的。伦理 学则要对现存的或建议的行动规范进行分析、论证和 批判。论证是哲学学科的特点。 由于儒家的传统(修身养性)在中国“道德”容易被 理解为如何做人”,而“伦理学”则必须重视行动 及其后果的探讨 医德( medical morality)与医学伦理学( medicalethics 的异同也是如此
道德与伦理的异同 • 道德和伦理都是人类行动的社会规范,都是指社会和 个人经过一定方式的治理、协调,使社会生活和人际 关系符合一定的秩序和准则。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 • 伦理学是道德的哲学研究,又称道德哲学(moral philosophy)。作为行动规范的道德作为一种传统或文 化的一部分留传下来,体现在习俗、惯例、公约、规 定之中,但往往它们是未经论证(argument)的。伦理 学则要对现存的或建议的行动规范进行分析、论证和 批判。论证是哲学学科的特点。 • 由于儒家的传统(修身养性)在中国“道德”容易被 理解为如何“做人”,而“伦理学”则必须重视行动 及其后果的探讨。 • 医德(medical morality)与医学伦理学(medical ethics) 的异同也是如此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中科技大学:《伦理学理论和生物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人的克隆:支持和反对的论证.ppt
- 华中科技大学:《伦理学理论和生物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器官移植中的伦理问题.ppt
- 《逻辑学》课程PPT:第十二章 论证与反驳.ppt
- 《逻辑学》课程PPT:第十一章 逻辑的基本规律.ppt
- 《逻辑学》课程PPT:第八章 归纳推理、第九章 类比推理、第十章 假说.ppt
- 《逻辑学》课程PPT:第七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ppt
- 《逻辑学》课程PPT:第五章 性质命题及其推理、第六章 关系命题及其推理.ppt
- 《逻辑学》课程PPT:第四章 简单命题的基本要素—概念.ppt
- 《逻辑学》课程PPT:第三章 真值表的判定作用.ppt
- 《逻辑学》课程PPT:第二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ppt
- 《逻辑学》课程PPT:第一章 引论.ppt
- 广东海洋大学:《合同法》讲义(电子课件,共十五章)(张艾妮).ppt
- 《社交礼仪》讲义PPT课件——交往礼仪、谈话的礼仪(王海峰).ppt
- 《科学技术方法》(ppt课件)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系统.ppt
- 《科学技术方法》(ppt课件)第十章 科学知识产生的社会过程.ppt
- 《科学技术方法》(ppt课件)第六章 常规科学研究.ppt
- 《科学技术方法》(ppt课件)第一章 古希腊的自然观.ppt
- 《科学技术方法》(ppt课件)第五章 人与自然.ppt
- 《科学技术方法》(ppt课件)第四章 复杂性探索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统一.ppt
- 《科学技术方法》(ppt课件)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ppt
- 华中科技大学:《伦理学理论和生物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辅助生殖技术(雷瑞鹏).ppt
- 华中科技大学:《伦理学理论和生物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伦理课案例.doc
- 《现代礼仪》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礼仪概述.ppt
- 《现代礼仪》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涉外礼仪.ppt
- 《现代礼仪》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校园礼仪.ppt
- 《现代礼仪》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个人礼仪.ppt
- 《现代礼仪》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社交礼仪.ppt
- 《现代礼仪》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职场礼仪.ppt
- 《现代礼仪》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公共场所礼仪.ppt
- 《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面试》讲义(PPT课件).ppt
- SI培训教材:《安全案例汇编》讲义.ppt
- 北京大学出版社:欧美心理学译从《女性心理学》[美](埃托奥、布里奇斯)PDF电子书(共十六章).pdf
- 《世纪大讲堂》教学资源(讲稿)第三讲 理想人居“天地、人、神的和谐”.doc
- 《世纪大讲堂》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一讲 空间科技与人类文明.doc
- 《世纪大讲堂》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二讲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司法改革.doc
- 《世纪大讲堂》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三讲 全球化下的法律.doc
- 《世纪大讲堂》教学资源(讲稿)第十四讲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是什么.doc
- 《世纪大讲堂》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五讲 什么是分岔.doc
- 《世纪大讲堂》教学资源(讲稿)第十六讲 市场条件下的信誉机制.doc
- 《世纪大讲堂》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七讲 网络与生活的互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