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波动光学 第十六章 光的干涉 §16.1 光矢量 光程 §16.2 光的干涉现象 相干光 §16.3 双缝干涉 §16.4 薄膜的等倾干涉 §16.5 薄膜的等厚干涉 §16.6 迈克耳逊干涉仪 §16.7 光源的相干性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94
文件大小:4.69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16.1 光矢量 光程 §16.2 光的干涉现象 相干光 §16.3 双缝干涉 §16.4 薄膜的等倾干涉 §16.5 薄膜的等厚干涉 §16.6 迈克耳逊干涉仪 §16.7 光源的相干性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篇渡动光学

第四篇 波动光学

概述:人们对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否定的否定 过程 1.光的机械微粒学说(17世纪一18世纪末) 牛顿:光是光源发出的粒子流 惠更斯:波动说 2.光的机械波动说(19世纪初一后半世纪) 英国人杨和法国人菲涅尔通过干涉、衍射、 偏振等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和横波性。 在机械以太中传播

概述:人们对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否定的否定 过程。 1. 光的机械微粒学说(17世纪– 18世纪末) 牛顿:光是光源发出的粒子流 惠更斯:波动说 2. 光的机械波动说(19世纪初– 后半世纪) 英国人杨和法国人菲涅尔通过干涉、衍射、 偏振等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和横波性。 在机械以太中传播

3.光的电磁学说(19世纪的后半期-) 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提出光是一种电 磁波,1887年赫兹用实验证实 在电磁以太中传播 迈克尔逊一莫雷实验否定了以太的存在 光的量子说(20世纪初一) 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理论,认为“光是运 动的粒子流”。 量子力学成功地将二者统一起来。 光是一种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双重 性质 的客体,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3. 光的电磁学说(19世纪的后半期– ) 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提出光是一种电 磁波,1887年赫兹用实验证实。 在电磁以太中传播 4. 光的量子说(20世纪初 – ) 迈克尔逊 – 莫雷实验否定了以太的存在。 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理论,认为“光是运 动的粒子流”。 量子力学成功地将二者统一起来。 光是一种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双重 性质 的客体,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第16章的干涉

第16章 光的干涉

161·光矢量光程 光源发光的物体 1.分类 (1)普通光源:自发幅射 3 热光源:由热能激发 E 2 冷光源: E 电致发光:电场激发 E:-E△E 光致发光:由放射线等v 激发 h 化学发光:由化学能激发

§16.1 光矢量 光程 一、光源 发光的物体 1. 分类 (1)普通光源:自发幅射 冷光源: 热光源:由热能激发 E1 E2 E3 h E h Ei Ef Δ = −  = 电致发光:电场激发 光致发光:由放射线等 激发 化学发光:由化学能激发

E E 解说

(2)激光光源:受激幅射 MM E El 解说

E2 E1 (2)激光光源:受激幅射 h E2 − E1  =

二、光 1.可见光=400~760nm 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 人眼最敏感的光是黄绿光 2.单色光只包含一种波长 3.复色光包含多种波长白光

二、光 1. 可见光 2. 单色光 只包含一种波长 3. 复色光 包含多种波长 白光 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 人眼最敏感的光是黄绿光。  = 400 ~ 760 nm

白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

、光矢量 e= Eo coS a(t-)H=Ho cos a(t u E-光矢量 光强:I=E2 四、光程 光从真空进入媒质中 频率不变 速度:n CL 变小 U 波长:元 C )=—变短 vv nn 位相变化:△=2丌n,=2

– 光矢量 三、光矢量 cos ( ) 0 u r E = E  t − cos ( ) 0 u r H = H  t − E  2 E0 光强: I = 四、光程 光从真空进入媒质中: • 频率不变 • 波长:   v  = n  ( )= 1 n c  = 变短 • 速度: 变小 n c v = v c n = 位相变化:     = r 2π  nr = 2π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