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9
文件大小:55.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教学目的 通过对我国宪法基本知识的讲授以及对重要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基本内容的讲 授,帮助在校大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公民在 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认 同感和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宪法的特征和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民事法律制度, 刑事法律制度。 难点: 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民事行为制度,民事权利制度,民事责 任制度,民事诉讼制度,合同法律制度,犯罪构成以及故意犯罪形态。 [教学时数]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案例份析法和课堂讨论法;多媒体教学 第一节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2学时) 引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918年制定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教学目的] 通过对我国宪法基本知识的讲授以及对重要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基本内容的讲 授,帮助在校大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公民在 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认 同感和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宪法的特征和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民事法律制度, 刑事法律制度。 难点: 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民事行为制度,民事权利制度,民事责 任制度,民事诉讼制度,合同法律制度,犯罪构成以及故意犯罪形态。 [教学时数]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课堂讨论法;多媒体教学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2 学时) 引言:1787 年美国制定的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918 年制定

的苏俄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我国第一部带有“宪法”字样的法律 文件,是清潮末年形成的《钦定宪法大纲》。 建国以来宪法的发展历程: 四部宪法: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 年宪法 1954年宪法:国家主席具有实权,统率武装力量;规定在法律平等? 1975/1978年宪法:“文革”的产物和遗产,革命和运动式宪法。“四大自由”, 体现言论自由?规定罢工自由,但取消迁徙自由。 19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 1982年宪法特点:继承1954年宪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言强调宪法是根 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公民权利提前到第二章,增加“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规定国家机关赔偿义务, 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1.宪法的特征: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2.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保障公民权利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法治原则:(法治理念)》 ▲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国体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基本经济制度:2004宪法修正案,从对私有制的保护来看我国社会阶层 变化及经济制度的发展趋势。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的苏俄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我国第一部带有“宪法”字样的法律 文件,是清朝末年形成的《钦定宪法大纲》。 建国以来宪法的发展历程: 四部宪法:1949 年共同纲领;1954 年宪法;1975 年宪法;1978 年宪法;1982 年宪法 1954 年宪法:国家主席具有实权,统率武装力量;规定在法律平等? 1975/1978 年宪法:“文革”的产物和遗产,革命和运动式宪法。“四大自由”, 体现言论自由?规定罢工自由,但取消迁徙自由。 1982 年宪法及其修正案 1982 年宪法特点:继承 1954 年宪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言强调宪法是根 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公民权利提前到第二章,增加“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规定国家机关赔偿义务。 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1.宪法的特征: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2.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保障公民权利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法治原则:(法治理念) ▲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国体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基本经济制度:2004 宪法修正案,从对私有制的保护来看我国社会阶层 变化及经济制度的发展趋势。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平等权 毛泽东:“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是制度造成的。没有宪 政,不可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取消农业税能提高农民收入吗?中国农民究竟 需要政府保障什么?农民工待遇:为什么农民工不得不接受“年薪制”?总理为农 民工讨工资可取吗?为什么农民工成为城市的弱势群体?宪法如何保障农民工的基 本权益?(渝中区某工地,女工头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准备走下塔吊)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权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国家赔偿权 ▲社会经济权(04修正案中的“私产入宪”条款;劳动权及休息权)】 ▲文化教育权 ▲特定主体权利 2.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依法纳税 ▲其他义务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国家主席 3.国务院 4.中央军事委员会 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7,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思考:一府两院的关系以及两院与公安的关系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3-4学时)

▲平等权 毛泽东:“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是制度造成的。没有宪 政,不可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取消农业税能提高农民收入吗?中国农民究竟 需要政府保障什么?农民工待遇:为什么农民工不得不接受“年薪制”?总理为农 民工讨工资可取吗?为什么农民工成为城市的弱势群体?宪法如何保障农民工的基 本权益?(渝中区某工地,女工头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准备走下塔吊)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权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国家赔偿权 ▲社会经济权(04 修正案中的“私产入宪”条款;劳动权及休息权) ▲文化教育权 ▲特定主体权利 2.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依法纳税 ▲其他义务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国家主席 3.国务院 4.中央军事委员会 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7.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思考:一府两院的关系以及两院与公安的关系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3-4 学时)

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1.行政法 ▲授权与限权 ▲合法与合理 2.国家行政机关与公务员 ▲公务员体系: ▲公务员条件 3.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 4.行政责任 ▲种类:作为与不作为 ▲方式: 5.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 ▲《行政处罚法》 ▲《行政复议法》 【案例一】A,男,某镇居民,其在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均为1975 年4月;B,女,某镇居民,户口簿与居民身份证上的出身年月为1976年6月。 1998年8月,A、B自愿申请登记结婚,经所在镇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发给了结婚 证。AB婚后向镇计划生育办公室申请生育指标,未获批准,2000年2月,二人生 养一男孩。2002年5月,有人反映,A居民身份证上的年龄是伪造的,与实际不 符.经核实是在1993年的户口登记时A将出身年月篡改其实际出身年月为1979 年4月。镇政府于2002年6月决定因A为达到法定婚龄,AB非婚生育违反计生 政策,对二人做出处罚决定:(1)AB两人到计划生育学习班集体学习十五天,每 人交纳学费300元:(2)根据镇政府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征收超生费、计划外怀孕费 5000元。 【问题】镇政府在处罚中,有无违背法律的规定? 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1.民法的概念和原则 ▲民法:民法、刑法、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1.行政法 ▲授权与限权 ▲合法与合理 2.国家行政机关与公务员 ▲公务员体系: ▲公务员条件: 3.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 4.行政责任 ▲种类:作为与不作为 ▲方式: 5.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 ▲《行政处罚法》 ▲《行政复议法》 【案例一】A,男,某镇居民,其在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均为 1975 年 4 月;B,女,某镇居民,户口簿与居民身份证上的出身年月为 1976 年 6 月。 1998 年 8 月,A、B 自愿申请登记结婚,经所在镇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发给了结婚 证。AB 婚后向镇计划生育办公室申请生育指标,未获批准,2000 年 2 月,二人生 养一男孩。2002 年 5 月,有人反映,A 居民身份证上的年龄是伪造的,与实际不 符。经核实,是在 1993 年的户口登记时 A 将出身年月篡改,其实际出身年月为 1979 年 4 月。镇政府于 2002 年 6 月决定因 A 为达到法定婚龄,AB 非婚生育违反计生 政策,对二人做出处罚决定:(1)AB 两人到计划生育学习班集体学习十五天,每 人交纳学费 300 元;(2)根据镇政府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征收超生费、计划外怀孕费 5000 元。 【问题】镇政府在处罚中,有无违背法律的规定? 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1.民法的概念和原则 ▲民法:民法、刑法、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禁止权利滥用) 2.民事主体制度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 【案例二】张某,11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父对其也较好。张某在一次 绘画比赛中获一等奖,奖金3000元;父得知后找到母,说张某还未成年,是限制 行为能力人,不能领受奖金,奖金应归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即父母所得,自己也应该 有一半。母非常气愤,说小孩随自己生活,父根本无权监护,奖金应归于自己和张 某所得,父无权染指。二人发生争执,张某悄悄将钱拿出,到商店买了一架高级相 机,价格为2800元。父母听说后立即到商店称小孩买相机未征得父母同意,请求 退货。店员说只有商品质量不合格才给予退货,相机没问题,钱货两清,不同意退 货 【问题】(1)本案中3000元奖金的归属?父的说法是否正确? (2)母称其父无监护是否正确? (3)张某购买的相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人:企业、机关、事业、社团 ▲其他组织:个体、合伙 3.民事行为制度 民事行为包含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和可撤销可变更民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 会公共利益 【案例三】某商店采购一批新型相机,价格定价为1800元,售货员在制作价 格标牌时,误将1800元标为800元。一天,A逛商店发现别的商店卖这款相机是 2000元左右,而这家仅卖800元,于是一下子卖了两部。售货员后来有到库房提 货时发现了这个错误。经努力寻找,将A找到,但A说,这两部相机已先后转让给 B、C,共得2600元,他已用这些钱买了一部绿像机,若商店要追回照相机,商店 自己去找,商店无法,起诉到法院。 【问题】商店以800元一部的价格卖给A两部相机的行为为何种民事行为?B、 C必须退还相机吗?应如何处理? 4.民事权利制度 ▲物权:例:房屋买卖看完全与不完全物权 ▲债权:合同之债、侵权之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

▲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禁止权利滥用) 2.民事主体制度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 【案例二】张某,11 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父对其也较好。张某在一次 绘画比赛中获一等奖,奖金 3000 元;父得知后找到母,说张某还未成年,是限制 行为能力人,不能领受奖金,奖金应归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即父母所得,自己也应该 有一半。母非常气愤,说小孩随自己生活,父根本无权监护,奖金应归于自己和张 某所得,父无权染指。二人发生争执,张某悄悄将钱拿出,到商店买了一架高级相 机,价格为 2800 元。父母听说后立即到商店称小孩买相机未征得父母同意,请求 退货。店员说只有商品质量不合格才给予退货,相机没问题,钱货两清,不同意退 货。 【问题】(1)本案中 3000 元奖金的归属?父的说法是否正确? (2)母称其父无监护是否正确? (3)张某购买的相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人:企业、机关、事业、社团 ▲其他组织:个体、合伙 3.民事行为制度 民事行为包含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和可撤销可变更民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 会公共利益 【案例三】某商店采购一批新型相机,价格定价为 1800 元,售货员在制作价 格标牌时,误将 1800 元标为 800 元。一天,A 逛商店发现别的商店卖这款相机是 2000 元左右,而这家仅卖 800 元,于是一下子卖了两部。售货员后来有到库房提 货时发现了这个错误。经努力寻找,将 A 找到,但 A 说,这两部相机已先后转让给 B、C,共得 2600 元,他已用这些钱买了一部录像机,若商店要追回照相机,商店 自己去找,商店无法,起诉到法院。 【问题】商店以 800 元一部的价格卖给 A 两部相机的行为为何种民事行为?B、 C 必须退还相机吗?应如何处理? 4.民事权利制度 ▲物权:例:房屋买卖看完全与不完全物权 ▲债权:合同之债、侵权之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

▲知识产权:知识经济时代,例:日本经济战略的启示 ▲继承权: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遗嘱与遗赠:社会经纬—多事的遗 嘱.WMV ▲人身权:人格权与身份权:明星肖像权案 5.民事责任制度:重点在特殊侵权责任(举证责任倒置) 6.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2年、1年、4年 【案例四】张某和李某是好友,2000年3月,张某新买了一辆车,邀李某一 道兜风,结果由于张某技术原因,使得李某头部受重伤,经医院抢救花费了5万元 张某主动承担了一半的医疗费用。半年后出院,一直药物治疗,这期间张某经常到 李某家看望,李某由于养病在家无法工作,生活处于窘境,张某又在2002年1月 送来3千元的费用。但在2002年8月,李某向张某提出,要求张某承担医疗费用 的另一半及出院后的花费3万元,双方协商未果,诉至法院。张某在答辩状中声称 从2000年3月到现在,两年多过去了,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自己不应该承担责 任。 【问题】诉讼时效是否已经过期? 7·合同法律制度 ▲合同种类:《合同法》中列名合同(赠与合同、买卖合同、租赁合同) ▲合同内容: ▲合同订立:要约一承诺 ▲合同履行:违约责任 合同担保:定金等(房屋买卖合同成立、担保) 8.知识产权法律制度(99%的国内企业从未申请过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 己的商标,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大约万分之三,最近几十年 我国在美国和欧洲申请的专利分别占总量的0.1%,对外技术依存度>50%,中国的 发明专利仅占世界的1.8%,而中国近10年来科技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次数仅为 2.78%,远低于美国的12.23次。 据统计,仅美方已启动的111个反倾销调查中就有1/3以上涉及中国索要专利 费用和赔偿额动辄数以亿计。 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4.4%而中国每年消费世界7.4%的原油,31%的原煤 30%的铁矿石,40%的水泥。中国经济存在成为缺乏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而付出沉

▲知识产权:知识经济时代,例:日本经济战略的启示 ▲ 继承权: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遗嘱与遗赠:社会经纬——多事的遗 嘱.WMV ▲人身权:人格权与身份权:明星肖像权案 5.民事责任制度:重点在特殊侵权责任(举证责任倒置) 6.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2 年、1 年、4 年 【案例四】张某和李某是好友,2000 年 3 月,张某新买了一辆车,邀李某一 道兜风,结果由于张某技术原因,使得李某头部受重伤,经医院抢救花费了 5 万元, 张某主动承担了一半的医疗费用。半年后出院,一直药物治疗,这期间张某经常到 李某家看望,李某由于养病在家无法工作,生活处于窘境,张某又在 2002 年 1 月 送来 3 千元的费用。但在 2002 年 8 月,李某向张某提出,要求张某承担医疗费用 的另一半及出院后的花费 3 万元,双方协商未果,诉至法院。张某在答辩状中声称, 从 2000 年 3 月到现在,两年多过去了,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自己不应该承担责 任。 【问题】诉讼时效是否已经过期? 7.合同法律制度 ▲合同种类:《合同法》中列名合同(赠与合同、买卖合同、租赁合同) ▲合同内容: ▲合同订立:要约 —— 承诺 ▲合同履行:违约责任 合同担保:定金等(房屋买卖合同成立、担保) 8.知识产权法律制度(99%的国内企业从未申请过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 己的商标,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大约万分之三,最近几十年 我国在美国和欧洲申请的专利分别占总量的 0.1%,对外技术依存度>50%,中国的 发明专利仅占世界的 1.8%,而中国近 10 年来科技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次数仅为 2.78%,远低于美国的 12.23 次。 据统计,仅美方已启动的 111 个反倾销调查中就有 1/3 以上涉及中国索要专利 费用和赔偿额动辄数以亿计。 中国 GDP 总量占世界的 4.4%而中国每年消费世界 7.4%的原油,31%的原煤, 30%的铁矿石,40%的水泥。中国经济存在成为缺乏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而付出沉

重代价。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应用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著作权 ▲专利权 4商标权 三、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1.刑法的概念和原则 ▲刑法:刑法与社会秩序 ▲基本原则:罪刑法定、罪刑相当、平等原则 2.犯罪 ▲犯罪构成: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 ▲排除犯罪的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故意犯罪形态: ▲共同犯罪: 3.刑罚制度 ▲刑罚的体系:死刑的适用与“严打” ▲刑罚的裁量:累犯,自首、数罪并罚、缓刑 前罪 后罪 经典摘麴 4.犯罪的种类 ▲十大类犯罪 第三节我国程序法律制度 审判程序和法二者之间的联系如此密切,就像植物的外形和植物的联系,动 物的外形和血肉的联系一样。 -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78页

重代价。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应用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著作权 ▲专利权: ▲商标权: 三、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1.刑法的概念和原则 ▲刑法:刑法与社会秩序 ▲基本原则:罪刑法定、罪刑相当、平等原则 2.犯罪 ▲犯罪构成: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 ▲排除犯罪的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故意犯罪形态: ▲共同犯罪: 3.刑罚制度 ▲刑罚的体系:死刑的适用与“严打” ▲刑罚的裁量:累犯)、自首、数罪并罚、缓刑 5年内 有期徒刑以上 后罪 故意犯罪 前罪 有期徒刑以上 故意犯罪 一般累犯 4.犯罪的种类 ▲十大类犯罪 第三节 我国程序法律制度 审判程序和法二者之间的联系如此密切,就像植物的外形和植物的联系,动 物的外形和血肉的联系一样。 ——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第 178 页。 经典摘编

一、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1.行政诉讼概述 ▲行政诉讼:“民告官 ▲受案范围:学生告高校 ▲参加人: 2.行政诉讼程序 ▲起诉与受理: ▲第一审程序: ▲第二审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 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正像国民不是为一平方英里的土地,而是为其名誉和独立而斗争一样,原告为 保卫其权利免遭卑劣的蔑视而进行诉讼的目的,并不在于微不足取的标的物,而是 为了主张人格本身及其法感情这一理想目的。 一自【德】鲁道夫冯耶林著:《为权利而斗争》,第24页。 1.民事诉讼概述 ▲民事诉讼:“民告民 ▲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裁定管辖 ▲当事人: 2.民事诉讼程序 ▲审判程序: ▲特别程序 ▲执行程序:执行难 三、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1.刑事诉讼概述 ▲刑事诉讼:“官告民” ▲管辖、回避、辩护、代理:辩护与人权保障 ▲诉讼参与人:当事人、其他参与人 ▲证据制度、强制措施制度:非法羁押与超期羁押 2.刑事诉讼程序 ▲立案和侦查:侦查行为的合法性,例:刑讯逼供案

一、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1.行政诉讼概述 ▲行政诉讼:“民告官” ▲受案范围:学生告高校 ▲参加 人: 2.行政诉讼程序 ▲起诉与受理: ▲第一审程序: ▲第二审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 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正像国民不是为一平方英里的土地,而是为其名誉和独立而斗争一样,原告为 保卫其权利免遭卑劣的蔑视而进行诉讼的目的,并不在于微不足取的标的物,而是 为了主张人格本身及其法感情这一理想目的。 ——自【德】鲁道夫·冯·耶林著:《为权利而斗争》,第 24 页。 1.民事诉讼概述 ▲民事诉讼:“民告民” ▲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裁定管辖 ▲当事人: 2.民事诉讼程序 ▲审判程序: ▲特别程序: ▲执行程序:执行难 三、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1.刑事诉讼概述 ▲刑事诉讼:“官告民” ▲管辖、回避、辩护、代理:辩护与人权保障 ▲诉讼参与人:当事人、其他参与人 ▲证据制度、强制措施制度:非法羁押与超期羁押 2.刑事诉讼程序 ▲立案和侦查:侦查行为的合法性,例:刑讯逼供案

▲起诉:公诉、自诉 ▲审判程序:法庭文化改革,“法锤”、法官袍 ▲执行程序:死刑执行文明化 四、我润的仲裁法律制度 1.仲裁概述 ▲仲裁:准司法性、仲裁与诉讼的比较 1、效益。它不像诉讼那样必须受严格程序的限制和调整。当事人可以就其纠 纷快速地寻求解决,甚至就地解决。而且与诉讼比较,解决争议的成本相对较低 这在效率优洗的今天,其价值十分明显,也是它和诉讼相比较的优势之所在。 2、程序方面。仲裁是一裁终决,诉讼是两审终审(发回重审、提审、再审等, 3、体现当事人的意志。仲裁可以充分体现双方当事人的意志。比如说,当事 人间的纠纷是否交由仲裁、由谁仲裁、在何处仲裁、按照什么规则和程序等都由当 事人选择。而诉讼中当事人既不可选择法院,也不可选择法官和诉讼程序法,而且 只要被诉,另一方就被迫应诉,没有选择余地。 4、便于执行。因为仲裁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尤其是在国际民商事领域。因 而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加之一些著名的国际仲裁机构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 而法院为各国所有,因政治制度、历史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各国法院的判决差 异较大,在跨国执行时难度很大,有时甚至成为一纸空文。 ▲基本原则:自愿、公平、独立 ▲仲裁协议: 2.仲裁程序 ▲申请与受理 ▲仲裁庭的组成:公正性与权威性 ▲仲裁审理程序:不公开 ▲和解、调解和裁决:效力

▲起诉:公诉、自诉 ▲审判程序:法庭文化改革,“法锤”、法官袍 ▲执行程序:死刑执行文明化 四、我国的仲裁法律制度 1.仲裁概述 ▲仲裁:准司法性、仲裁与诉讼的比较 1、效益。它不像诉讼那样必须受严格程序的限制和调整。当事人可以就其纠 纷快速地寻求解决,甚至就地解决。而且与诉讼比较,解决争议的成本相对较低。 这在效率优先的今天,其价值十分明显,也是它和诉讼相比较的优势之所在。 2、程序方面。仲裁是一裁终决,诉讼是两审终审(发回重审、提审、再审等)。 3、体现当事人的意志。仲裁可以充分体现双方当事人的意志。比如说,当事 人间的纠纷是否交由仲裁、由谁仲裁、在何处仲裁、按照什么规则和程序等都由当 事人选择。而诉讼中当事人既不可选择法院,也不可选择法官和诉讼程序法,而且 只要被诉,另一方就被迫应诉,没有选择余地。 4、便于执行。因为仲裁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尤其是在国际民商事领域。因 而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加之一些著名的国际仲裁机构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 而法院为各国所有,因政治制度、历史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各国法院的判决差 异较大,在跨国执行时难度很大,有时甚至成为一纸空文。 ▲基本原则:自愿、公平、独立 ▲仲裁协议: 2.仲裁程序 ▲申请与受理: ▲仲裁庭的组成:公正性与权威性 ▲仲裁审理程序:不公开 ▲和解、调解和裁决:效力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