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芳香化合物

芳香烃及芳香性 二苯的结构 三价键理论对苯结构的处理 四分子轨道理论对苯结构的处理
一.芳香烃及芳香性 二.苯的结构 三.价键理论对苯结构的处理 四.分子轨道理论对苯结构的处理

、芳香烃及芳香性 1.芳香烃 苯及其同系物、多苯环物及衍生物构成芳香族碳 氢化合物简称芳香烃或芳烃。 2.芳香性 芳香烃比较稳定,苯环较容易进行取代反应,不 容易进行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称为芳香性。 3.非苯芳烃 分子中不含苯环,但有芳香性的碳氢化合物称 为非苯芳烃 页少<下一页
一、芳香烃及芳香性 1. 芳香烃 苯及其同系物、多苯环物及衍生物构成芳香族碳 氢化合物简称芳香烃或芳烃。 2. 芳香性 芳香烃比较稳定,苯环较容易进行取代反应,不 容易进行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称为芳香性。 3. 非苯芳烃 分子中不含苯环,但有芳香性的碳氢化合物称 为非苯芳烃

二、苯的结构 现代物理方法测得苯的结构为:苯分子的六 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六个 碳原子构成正六边形,CC键长为0140nm C—H键长为0108nm,键角∠CCH及∠CCC 均为120° 0.108nm 120 0.140nm 页少<下一页
二、苯的结构 现代物理方法测得苯的结构为:苯分子的六 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六个 碳原子构成正六边形,C—C 键长为 0.140 nm, C—H 键长为 0.108 nm,键角 ∠CCH 及 ∠CCC 均为 120°. H H H H H H 120O 120O 0.108nm 0.140nm

苯分子模型 页少<下一页
苯分子模型

三、价键理论对苯结构的处理 杂化轨道理论认为苯环中碳原子为sp2杂化状 态,三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另外两个碳原子的 sp2杂化轨道形成两个C-Co键以及与一个氢原 子的s轨道形成C—Hσ键,没有杂化的p轨道 相互平行且垂直于σ键所在平面,它们侧面互相 重叠形成闭合大π键共轭体系。大π键的电子云 像两个救生圈分布在分子平面的上下。 苯分子环状结构及子云分布图
三、价键理论对苯结构的处理 杂化轨道理论认为苯环中碳原子为 sp2 杂化状 态,三个 sp2 杂化轨道分别与另外两个碳原子的 sp2 杂化轨道形成两个 C—C σ键以及与一个氢原 子的 s 轨道形成 C—H σ 键,没有杂化的 p 轨道 相互平行且垂直于 σ 键所在平面,它们侧面互相 重叠形成闭合大 π 键共轭体系。大π键的电子云 像两个救生圈分布在分子平面的上下。 苯分子环状结构及π电子云分布图

1865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岀苯的构造式, 苯环中双键可以不停地变动: H 共振论认为苯的结构是两个或多个经典结构的 共振杂化体: 苯的氢化热比假想的1,3,5环己三烯的低150 kJ·mol-l,称作共振能或离堿能,体现了苯的稳定性。 页少<下一页
1865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苯的构造式, 苯环中双键可以不停地变动: 共振论认为苯的结构是两个或多个经典结构的 共振杂化体: 苯的氢化热比假想的 1,3,5-环己三烯的低 150 kJ·mol-1,称作共振能或离域能,体现了苯的稳定性。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四、分子轨道理论对苯结构的处理 分子轨道理论认为,六个碳原子上的六个 p轨道组成六个m分子轨道、φ、、 ψ、5和ψ。其中、和妁是成键 轨道;四和y6是反键轨道;和 ,ψ和ψ为简并轨道。其能量为 ≤=<y4=v5<y6。 页少<下一页
四、分子轨道理论对苯结构的处理 分子轨道理论认为,六个碳原子上的六个 p轨道组成六个π分子轨道ψ1、ψ2、ψ3、 ψ4、ψ5 和 ψ6。其中ψ1、ψ2 和 ψ3 是成键 轨道;ψ4、ψ5 和 ψ6 是反键轨道;ψ2 和 ψ3,ψ4 和 ψ5 为简并轨道。其能量为 ψ1 <ψ2=ψ3<ψ4=ψ5<ψ6

y Y6 LUMO Y. Ys 原子轨道 f HOMo + vz Vivo 能量 y ③v 苯的n分子轨道和能级 页少<下一页
苯的π分子轨道和能级

。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溶解性 单环芳烃有特殊的气味,蒸气有毒,对呼吸 道、中枢神经和造血器官产生损害。 苯及其同系物多数为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 机溶剂。二甘醇、环丁砜、N甲基吡咯烷-2-酮、N N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对芳烃有很好的选择性溶解。 因此,工业上用它们从烃的混合物中萃取(抽提) 芳烃。 页少<下一页
一、溶解性 单环芳烃有特殊的气味,蒸气有毒,对呼吸 道、中枢神经和造血器官产生损害。 苯及其同系物多数为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 机溶剂。二甘醇、环丁砜、N-甲基吡咯烷-2-酮、N, N-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对芳烃有很好的选择性溶解。 因此,工业上用它们从烃的混合物中萃取(抽提) 芳烃。 二。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二、相对密度 单环芳烃的相对密度小于1,但比同碳数的脂 肪烃和脂环烃大,一般在0.8~0.9。 页少<下一页
二、相对密度 单环芳烃的相对密度小于 1,但比同碳数的脂 肪烃和脂环烃大,一般在 0.8~0.9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十二章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 Amino acid Peptide Proten nucleic acid.ppt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十章 杂环化合物.ppt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烯烃 alkenes.ppt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七章 胺.ppt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核做共振谱、红外光谱和质谱.ppt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烷烃.ppt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十四章 周环反应.ppt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八章 其它含氮化合物.ppt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羧酸.ppt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环烷烃.ppt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卤代烷.ppt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醚.ppt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三章 不饱和醛酮,取代醛酮,紫外光谱.ppt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十三章 类脂、萜类、甾族、生物碱.ppt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九章 含硫、磷和硅的化合物.ppt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章 醇、酚.ppt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部分含答案)第四章 对映异构.doc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部分含答案)第八章 芳烃.doc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部分含答案)第二十四章 周环反应.doc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六章 不饱和羧酸和取代羧酸.ppt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十一章 碳水化合物-糖.ppt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二章 醛和酮.ppt
- 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立体化学.ppt
-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讲义.doc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一章 物质结构基础.doc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六章 主族元素综述.doc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章 2.1 共价键理论 2.2 键参数 2.3 分子间力和氢键 2.4 热化学.doc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章 4.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4.2 碰撞理论 活化能 4.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4.5 化学平衡的移动.doc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章 3.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3.2 气体分压定律.doc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五章 5.1 电解质溶液 5.2 酸碱理论 5.4 弱酸、弱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doc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七章 7.1 概述 7.2 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7.3 误差与数据处理.doc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八章 8.1 酸碱平衡体系中浓度和不同型体的分布 8.2 酸碱平衡中酸度的计算 8.3 酸碱指示剂 8.4 一元酸碱的滴定 8.6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doc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九章 9.1 氧化还原反应 9.3 电极电势的应用 9.4 氧、硫、硒 9.5 氮、磷、碳.doc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doc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十章 10.1 氧化还原平衡 10.2 氧化还原滴定法 10.3 氧化还原滴定法示例.doc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十二章 配位滴定法.doc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十四章 吸光光度法.doc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十五章 气相色谱分析法.doc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十三章 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