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核算基础是指会计核算应当 具备的前提条件,以及在这个前提下 进行会计核算的应当遵循的标准和质 量要求。 条件会计 前提 标准 核算 要求
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核算基础是指会计核算应当 具备的前提条件,以及在这个前提下 进行会计核算的应当遵循的标准和质 量要求。 会计 核算 前提 条件 标准 要求

第一节会计假设 一、会计假设的定义 ◆为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和会计信 息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 本程序和方法等所做的基本假定 核算范围 前提〖核算内容 会计 条件「核算程序 核算 核算方法
第一节 会计假设 一、会计假设的定义 ◆为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和会计信 息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 本程序和方法等所做的基本假定。 会计 核算 前提 条件 核算范围 核算内容 核算程序 核算方法

、会计假设的内容 (1)会计主体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的定义 ◆会计所服务的特定的经济组织。 ◆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 活动。 B 会计 会计 主体 主体 D 会计 会计 主体 主体
二、会计假设的内容 (1)会计主体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的定义 ◆会计所服务的特定的经济组织。 ◆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 活动。 A 会 计 主 体 C 会 计 主 体 B 会 计 主 体 D 会 计 主 体

2)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 ◆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会 计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的问题。 ★解决会计核空范围的必要性—同一项经济业务对不同会计 主体的经济齐性质所决定的。 A B 会计AB销售产品,货教暂未到会计 主体 主体 应收账款(债权) 应付账款(债务) ◆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假设和全部原则建立的基础
2)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 ◆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会 计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的问题。 ◆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假设和全部原则建立的基础

(2)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的定义 ◆以会计主体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 提,而不考虑其破产和清算等特殊情况 A 会计 主体 持续经营 经营发 展趋势 停业湾理
(2)持续经营假设 1)持续经营假设的定义 ◆以会计主体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 前提,而不考虑其破产和清算等特殊情况

2)确立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和内容(资 金正常运动期间发生的经济活动) A 会计 主体 持续经营 经营发 展趋势 ◆是“会计分期”前提条件和实际成本原则 和配比原则等建立的基础
2)确立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和内容(资 金正常运动期间发生的经济活动)。 ◆是“会计分期”前提条件和实际成本原则 和配比原则等建立的基础

(3)会计分期 1)会计分期的定义 ◆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资金运动) 划分为相等的会计期间。 会计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主体 12.345,6,7,8,9.10,11,12 1月1日月度季度 半年度 12月3日年度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3)会计分期 1)会计分期的定义 ◆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资金运动) 划分为相等的会计期间。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2)确立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 ◆解决了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明确 了何时记账、算账和报账。 ◆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 报告,提供会计信息。 4月份财务状况如 会计报表 报 A 何?经营成果怎 财务状 告 会计 样?结账可知。 况等 主体 2,3,45,6,7,8,9,10,11,12 isLA 1月1日月度季度 半年度 12月31日年度 ◆使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等会 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2)确立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 ◆解决了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明确 了何时记账、算账和报账。 ◆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 报告,提供会计信息。 ◆使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等会 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4)货币计量 1)货币计量的定义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之以实物量、 劳动工时等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的 生产经营活动。解决了会计核算的方法 A会计 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主体 1,23,4,56,7,8,9,10,11,12 月度季度 半年度 年度 ◆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
(4)货币计量 1)货币计量的定义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之以实物量、 劳动工时等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的 生产经营活动。解决了会计核算的方法。 ◆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

2)确立货币计量前提的意义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 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 资产三负 债≡货 会计 币 要素所有者益收入 兀 计 内容 费用利润量 ◆使历史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等 会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2)确立货币计量前提的意义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 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 ◆使历史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等 会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ppt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总论(主讲:张端明).ppt
- 保险职业学院:《保险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第四章 保险法与保险合同.ppt
- 保险职业学院:《保险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第十章 保险市场.ppt
- 保险职业学院:《保险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第十一章 社会保险.ppt
- 保险职业学院:《保险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第六章 人身保险.ppt
- 保险职业学院:《保险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第八章 保险运行环节.ppt
- 保险职业学院:《保险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第五章 财产保险.ppt
- 保险职业学院:《保险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第二章 保险的性质与特点.ppt
- 保险职业学院:《保险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第九章 保险经营.ppt
- 保险职业学院:《保险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第三章 保险的基本原则.ppt
- 保险职业学院:《保险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第七章 再保险.ppt
- 保险职业学院:《保险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ppt
- 保险职业学院:《保险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第十二章 社会保险.ppt
- 《ERP系统中的存货计价过程》讲义.doc
-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双语版)Chapter 6 Banking Industry.ppt
-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双语版)Chapter 5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ppt
-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双语版)Chapter 3 What is money?.ppt
-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双语版)Chapter 7 Central Banking and the Conduct of Monetary Policy(中央银行).ppt
-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双语版)Chapter 4 Interest Rate.ppt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ppt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ppt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成本计算.ppt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会计凭证.ppt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会计账簿.ppt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财产清查.ppt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财务报告.ppt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核算程序.ppt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会计工作组织.ppt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学计划).doc
- 北京大学:《利息理论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一章 利息基本计算.pdf
- 北京大学:《利息理论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二章 年金(主讲:黄海).pdf
- 北京大学:《利息理论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章 投资收益分析.pdf
- 北京大学:《利息理论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四章 本金利息分离技术.pdf
- 北京大学:《利息理论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五章 固定收益证券.pdf
- 北京大学:《利息理论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实际应用.pdf
- 北京大学:《利息理论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七章 利率风险分析.pdf
- 资产负债表输入公式一览表.doc
-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审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习题课(一).ppt
-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审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习题课(二).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