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填空题及答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35
文件大小:206.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填空题及答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01气体 填空题 1、将N2和出按1:3的体积比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400℃和10MPa下 达到平衡时,NH的体积分数为39%,这时PNH=MPa,PN2=MPa, PH2=MPa。 2、在温度T时,在容积为āL的真空容器中充入氮气和氩气使容器内压力为b kPa,若pN2)=ckPa,则p(Ar)=()kPa:N2的分体积为()L 3、将H和N2按3:1的体积比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400℃和10Mpa下反应 达到平衡,NH的体积百分数为39%,这时 (1)P (N2)=Mpa, (2)P(H2)=Mpa。 4、一钢瓶N2体积为40.0L,在298K下使用。使用前压力为1.26×10kPa,使用 后降为1.01×10kPa,由计算可知共使用了N2一mol。 5、己知20℃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34kPa。在20℃,99.3kPa的气压下,用排水集 气法收集 氮气N2150mL,则纯氨气的分压为()kPa:若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经干燥, 则此时 N2的体积为()mL 6、己知23℃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81kPa。在23℃,106.66kPa的压力下,用排水

01 气体 填空题 1、将 N2 和 H2 按 1:3 的体积比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 400 ℃ 和 10 MPa 下 达到平衡时,NH3 的体积分数为 39% ,这时 PNH3 = MPa,PN2 = MPa, PH2 = MPa 。 2、在温度 T 时,在容积为 a L 的真空容器中充入氮气和氩气使容器内压力为 b kPa,若 p(N2)=c kPa,则 p(Ar)=( )kPa;N2 的分体积为( )L。 3、将 H2 和 N2按 3:1 的体积比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 400℃和 10Mpa 下反应 达到平衡,NH3 的体积百分数为 39%,这时 (1)P(N2)= Mpa, (2)P(H2)= Mpa。 4、一钢瓶 N2 体积为 40.0L,在 298K 下使用。使用前压力为 1.26×104 kPa,使用 后降为 1.01×104 kPa,由计算可知共使用了 N2 mol。 5、已知 20℃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2.34kPa。在 20℃,99.3kPa 的气压下,用排水集 气法收集 氮气 N2150mL,则纯氮气的分压为( )kPa;若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经干燥, 则此时 N2 的体积为( )mL。 6、已知 23℃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2.81kPa。在 23℃,106.66kPa 的压力下,用排水

集气法收集氧气(O2)500mL,则纯氧气的分压为_kPa:且氧气的物质的量n 为。若该气体在标准状况(101.325kPa、0℃)下经干燥,则此时O2的体 积为 ml。 7、已知26℃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33kPa。在26℃,99.99kPa的压力下,在水面 上收集氢气(h)200mL,则纯氢气的分压为kPa:且氢气的物质的量n 为 一。若该气体在标准状况(101.325kPa、0℃)下经干燥,则此时H2的 体积为mL。 8、某广场上空有一气球,假定气压在一日内基本不变,早晨气温15℃时,气球 体积为25.0L:中午气温为30℃,则其体积为()L:若下午的气温为25℃, 气球体积为()L。 答案 三、填空题 1、3.9:1.5:4.6 2、b-c:cab 3、(I)P(N2)=.5Mpa:(2)P()=4.6Mpa 4、40.4mol 5、97.0:133.8 6、103.86KPa:0.0211mol:473ml 7、96.66KPa:7.78×103mol:174m 8、26.3L:25.9L

集气法收集氧气(O2)500mL,则纯氧气的分压为 kPa;且氧气的物质的量 n 为 。若该气体在标准状况(101.325kPa、0℃)下经干燥,则此时 O2 的体 积为 mL。 7、已知 26℃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3.33kPa。在 26℃,99.99kPa 的压力下,在水面 上收集氢气(H2)200mL,则纯氢气的分压为 kPa;且氢气的物质的量 n 为 。若该气体在标准状况(101.325kPa、0℃)下经干燥,则此时 H2 的 体积为 mL。 8、某广场上空有一气球,假定气压在一日内基本不变,早晨气温 15℃时,气球 体积为 25.0L;中午气温为 30℃,则其体积为( )L;若下午的气温为 25℃, 气球体积为( )L。 答案 三、填空题 1、3.9;1.5;4.6 2、b-c;ca/b 3、(1)P(N2)=1.5Mpa;(2)P(H2)=4.6Mpa 4、40.4mol 5、97.0;133.8 6、103.86KPa;0.0211mol;473ml 7、96.66KPa;7.78×10-3mol;174ml 8、26.3L;25.9L

02热力学 1、25℃下在恒容量热计中测得:1mol液态C%H6完全燃烧生成液态H0和气态CO2时,放 热3263.9kJ,则△U为_ 一,若在恒压条件下,1mol液态C。H,完全燃烧时的热效 应Ar为 2、己知H0(①)的标准生成培A,H=-286Jmol八,则反应0(①)一→H(g4202g, 在标准状态下的反应热效应= ,氢气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3、已知乙醇的标准摩尔燃烧格△cH(CH,OH,298)136.95mol,则乙醇的标准 摩尔生成烙A,(298)= 答案 二、填空题 1、-3263.9、-3267.6 2、286、-286 3、-277.56 第3章化学反应速率 1.若反应A+2B→C是基元反应,则其反应的速方程可以写成-dcA①D 则其反应分子数是(2)。 2.关反应,反应物反应掉了弓所需的时间是它反应种兮所满时间的2倍。这个反位是 (3)级反应 3.反应A十B一→C的动力学方程式为-dGA)=k,cA)cB),则该反应的总级数 dt c(C) 是(4)级,若浓度以moL一1为单位,时间以s为单位,则速率常数的单位是(5)。 4.发生有效碰撞时,反应物分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6),②(7)。 5.二级反应的h2=(8),(9)与(10)呈直线关系

02 热力学 1、25℃下在恒容量热计中测得:1mol 液态 C6H6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 H2O 和气态 CO2 时,放 热 3263.9kJ,则△U 为 ,若在恒压条件下,1mol 液态 C6H6 完全燃烧时的热效 应   m rH 为 。 2、已知 H2O(l)的标准生成焓  fHm =-286 kJ·mol-1,则反应 H2O(l)→H2(g)+ 2 1 O2(g), 在标准状态下的反应热效应= ,氢气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 3、已知乙醇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  Hm c (C2H5OH,298)=-1366.95 kJ·mol-1,则乙醇的标准 摩尔生成焓  fHm (298)= 。 答案 二、填空题 1、-3263.9、-3267.6 2、286、-286; 3、-277.56 第 3 章 化学反应速率 1.若反应 A+2B → C 是基元反应,则其反应的速率方程可以写成− = t c d d (A) (1) , 则其反应分子数是 (2) 。 2.某反应,反应物反应掉了 9 5 所需的时间是它反应掉 3 1 所需时间的 2 倍,这个反应是 (3) 级反应。 3.反应 A+B → C 的动力学方程式为 (C) (A) (B) d d (A) A c c c k t c  − = ,则该反应的总级数 是 (4) 级,若浓度以 mol·L—1 为单位,时间以 s 为单位,则速率常数的单位是 (5) 。 4.发生有效碰撞时,反应物分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 (6) ,② (7) 。 5.二级反应的 t1/2= (8) , (9) 与 (10) 呈直线关系

6.反应A一B为一级反应。A的起始浓度为0.4moL一时,半衰期为30s,当A的 起始浓度为0.2moL一1时,半衰期为(1)。 7.对反应2A(g)+B(g→3C(g,己知A、B浓度(mol-L)和反应速率v(moL-1s) 的数据如下: 编号dA)molL-c(B)/mol-L-v/mol-Lls () 0.20 0.30 2.0x10 (2) 0.20 0.60 80×10 (3) 0.30 0.60 8.0x10- A和B的反应级数分别是(12)和(13):反应的速率方程(14)· 8.催化剂改变了(15),降低了(16),从而增加了(17),使反应速率加快。 9.某反应经历如下两个元反应:(1)V*+Cu2→V4+Cu(慢):(2)Cu+Fe3→Cu2 +F2+(快)。该反应的级数为(18),催化剂是(19),速度方程式是(20)。 三、填空题答案 1.(1)1.9kJmo 2.(2)△H、△U 3会-益A6:A8-A, 4.(5)178mo(6161JK-mo 5.()为零(8)为零(9大于零 6.(10)不能自发进行(11)1122.8K 7.(12)92.52JK1mo(13)331.9K 8.(14)4,G(D(15)△,G.(TD(16)△,G(D 9.17)U、H、S、G、Tp、P18)U、H、S,G、V(19T、p 10.(20)0K 第4章化学平衡熵和Gibbs函数

6.反应 A → B 为一级反应。A 的起始浓度为 0.4 mol·L—1 时,半衰期为 30s,当 A 的 起始浓度为 0.2 mol·L—1 时,半衰期为 (11) 。 7.对反应 2A(g) + B(g) → 3C(g),已知 A、B 浓度(mol·L –1 )和反应速率 v (mol·L–1·s–1 ) 的数据如下: 编号 c(A) / mol·L–1 c(B)/ mol·L–1 v / mol·L–1·s–1 (1) 0.20 0.30 2.0×10–4 (2) 0.20 0.60 8.0×10–4 (3) 0.30 0.60 8.0×10–4 A 和 B 的反应级数分别是 (12) 和 (13) ;反应的速率方程 (14) 。 8.催化剂改变了 (15) ,降低了 (16) ,从而增加了 (17) ,使反应速率加快。 9.某反应经历如下两个元反应:(1)V3++Cu2+ → V4++Cu+(慢);(2)Cu++Fe3+ → Cu2+ +Fe2+(快)。该反应的级数为 (18) ,催化剂是(19) ,速度方程式是(20) 。 三、填空题答案 1. (1)1.9kJ·mol-1 2. (2) △H、△U 3. (3) lg R H K K 2.303 Δr m 1 2  = ( ) 1 2 2 1 T T T − T (4) θ rGm,T = θ rH m,T –T θ rSm, 4. (5) 178 kJ·mol-1 (6) 161 J·K-1·mol-1 5. (7) 为零 (8) 为零 (9) 大于零 6. (10) 不能自发进行 (11) 1122.8K 7. (12) 92.52 J·K-1·mol-1 (13) 331.9K 8. (14) θ rGm (T) (15) rGm (T) (16) θ rGm (T) 9. (17) U、H、S、G、T、p、V (18) U、H、S、G、V (19) T、p 10. (20) 0 K 第 4 章 化学平衡 熵和 Gibbs 函数

1、冬天公路上撒盐可使冰融化,此时的△G值符号为(),△S值的符号为 ()。 2、用吉布斯自由能的变量△G来判断反应的方向,必须在()条件下: 当△G0的可逆反应C(s+H2O(g=CO(grH2(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 (1)加入HO(g),则H2(g)的物质的量将();(2)升高温度,H2(g)的 物质的量将();增大总压,H(g)的物质的量将():加入催化剂(g) 的物质的量将() 4、标准状态时,H20(1,100℃)一H0(g,100℃)过程中,DH9() 零, DS9()零,DG9()零。(填>、=、<=) 5、反应2Mn04(aq)+5Hz0z(aq)+6H(aq)=2Mm2*(aq)+502(gt8H20(1)的标准平 衡常数K日的表达式为( )。 6、在一定温度下,二硫化碳能被氧氧化,其反应方程式与标准平衡常数如下: (1)CS2(g+302=C0z(g+2S02(g) (2)CS2(g+02(g)=C02(g+S02(g) 试确立Ke1,K2之间的数量关系。 7、不查表,排出下列各组物质的熵值由大到小的顺序:

1、冬天公路上撒盐可使冰融化,此时的△G 值符号为( ),△S 值的符号为 ( )。 2、用吉布斯自由能的变量△rG 来判断反应的方向,必须在( )条件下; 当△rG<0 时,反应将( )进行。 3、ΔrHΘm>0 的可逆反应 C(s)+H2O(g)=CO(g)+ H2(g)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 (1)加入 H2O(g),则 H2(g)的物质的量将( );(2)升高温度, H2(g)的 物质的量将( );增大总压,H2(g)的物质的量将( );加入催化剂 H2(g) 的物质的量将( ) 4、标准状态时, H2O(l,100℃)→H2O(g,100℃)过程中,DHΘ ( ) 零 , DSΘ( )零,DGΘ( )零。(填>、=、<=) 5、反应 2MnO4 - (aq)+5H2O2(aq)+6H+ (aq) = 2Mn2+(aq)+5O2(g)+8H2O(1)的标准平 衡常数 KΘ 的表达式为( )。 6、在一定温度下,二硫化碳能被氧氧化,其反应方程式与标准平衡常数如下: (1)CS2(g)+3O2 = CO2(g)+2SO2(g) (2) CS2(g)+O2(g) = CO2(g)+ SO2(g) 试确立 KΘ 1,KΘ 2 之间的数量关系。 7、不查表,排出下列各组物质的熵值由大到小的顺序:

(1)02(1)03(g)、02(g)的顺序为( (2)NaCI(s、NaO(s、NaCO3(s)、NaNO3(s、以Nas)的顺序为( (3)H(g、F2(g人、B2(g、C(g人I2(g)的顺序为( 8、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C(s)+C02(g)=2C0(g)的K9=2.0:当C02(g)与 CO(g)的分压皆为10OkPa时,则该反应在同样温度时自发进行的方向为 ( )。 9、可逆反应C(g)+3F2(g)一2CIF3(g)的△Hm29然=3264kJmo,为提高 F2(g)的转化率,应采用()压()温的反应条件。当定温定容,系统组成一定时, 加入He(g),a(F2)将()。 10、已知K(AgSF6.3'1050,K(AgCN2片2.51020,则反应 2[Ag(CN)](aqS2-(aq)Ag2Ss4CN(aq)的标准平衡常数K=( 三、填空题答案 1、负或(一),正或(+)。 2、定压定温、不做非体积功:正向自发。 3、(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4、(大于或>):(大于或>):(等于或=), kaa2"1c2年@)pl,以,0e 5.K)t(H)l (H)e

(1)O2(1)、O3(g)、O2(g) 的顺序为( ) (2)NaCI(s)、Na2O(s)、Na2CO3(s)、NaNO3(s)、Na(s) 的顺序为( ) (3)H2(g)、F2(g)、Br2(g)、Cl2(g)、I2(g) 的顺序为( ) 8、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C(s) + CO2(g) == 2CO(g)的 KΘ = 2.0;当 CO2(g)与 CO(g)的分压皆为 100kPa 时,则该反应在同样温度时自发进行的方向为 ( )。 9、可逆反应 Cl2(g) + 3F2(g) 2ClF3(g) 的△rHΘm(298K)=-326.4 kJ·mol-1 ,为提高 F2(g)的转化率,应采用( )压( )温的反应条件。当定温定容,系统组成一定时, 加入 He(g),α(F2)将( )。 10、已知 K (Ag2S)=6.3´10-50, KΘ f(Ag(CN)2 - )=2.5´1020 , 则反应 2[Ag(CN)2] - (aq)+S2- (aq) Ag2S(s)+4CN- (aq) 的标准平衡常数 KΘ= ( )。 三、 填空题答案 1、 负或(-),正或(+)。 2、 定压定温、不做非体积功;正向自发。 3、 (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 4、 (大于或>);(大于或>);(等于或=). 5、 KΘ=

6、K81=(K82)3 7、03(g)、02(g)、02(1): NaNO3(s、NaCO3(s、NaO(s).NaCI(s).Na(s): I(g、B(gCl2(g人F2(gH2(g)· 8、正向自发。 9、高压低温:增大。 10、2.5×103 第5章酸碱和酸碱反应 3.填空题 3.1己知:k,(HNO2)=7.2X10,当HNO2溶液的解离度为20%时,其 浓度为_mol-dm3,c+P_mol dm3。 3.2 浓度为0.010mol·dm3的某一元弱碱(Kb=1.0×10-8)溶液, 其pH=,此碱的溶液与等体积的水混和后,pH=一。 3.3在0.10mol·dm-3HAc溶液中加入固体HAc后,HAc的浓度_,电离 度一,pH值一。 34 将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列,为: H2SO4,HClO4,C2HsOH,NH3,NH*4.HSO4

6、 KΘ 1 = (KΘ 2)3 7、 O3(g)、O2(g) 、O2(1); NaNO3(s)、Na2CO3(s)、Na2O(s)、NaCI(s)、Na(s) ; I2(g)、Br2(g)、Cl2(g)、F2(g)、H2(g) 。 8、正向自发。 9、高压低温;增大 。 10、 2.5×108 第 5 章 酸碱和酸碱反应 3.填空题 3.1 已知:Kθ a (HNO2)=7.2×10-4,当 HNO2 溶液的解离度为 20 %时,其 浓度为 mol·dm-3 , c[H+]= mol·dm-3。 3.2 浓度为 0.010 mol·dm-3 的某一元弱碱(K θb =1.0×10- 8)溶液, 其 pH = ,此碱的溶液与等体积的水混和后, pH = 。 3.3 在 0.10mol·dm-3 HAc 溶液中加入固体 HAc 后,HAc 的浓度 ,电离 度 ,pH 值 。 3.4 将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列,为: H2SO4, HClO4, C2H5OH, NH3, NH + 4 , HSO4 -

3.5已知18℃时水的Kw=6.4×1015,此时中性溶液中c刷为_,pH为 3.6 现有浓度相同的四种溶液HCL,HAc(K。=1.8X10),NaOH和NaAC, 欲配制pH=4.44的缓冲溶液,可有三种配法,每种配法所用的两种溶液及其 体积比分别为:一, 3.7 己知,S2-+H20HS-+0H-的pk0a1=6.3x10-8,pk92=4.4×10-13,则 其平衡常数9=,共轭酸碱对为 。 3.8 依pauling规则,可以判断出HPO,HPO4,和HPO24的pKa分 别为和。 3.9HPO4和NazHPO4在水溶液中混和时主要反应的平衡方程式 为:C02和CaC03的是 3.10(CHhN一PF2有两个碱性原子P和N,与BH3形成配合物时,原 子与B结合。与BF3形成配合物时,原子与B相结合。 答案 3.1 1.4×102,2.8×103 3.2 9.0.8.85 3.3 不变,减小,增大 3.4 HClO4,HSO4,NH4,H2sO4,C2HsOH,NH3 3.5 8×10-8,7.10

3.5 已知 18℃时水的 K θ w =6.4×10-15,此时中性溶液中 c[H+]为 ,pH 为 3.6 现有浓度相同的四种溶液 HCl, HAc(K θ a =1.8×10-5 ), NaOH 和 NaAC, 欲配制 pH = 4.44 的缓冲溶液, 可有三种配法, 每种配法所用的两种溶液及其 体积比分别为: , , 。 3.7 已知,S2- + H2O HS- + OH-的 pKθ a1 = 6.3×10-8 , pKθ a2= 4.4×10-13, 则 其平衡常数 Kθ = ,共轭酸碱对为 。 3.8 依 pauling 规则,可以判断出 H3PO4, H2PO- 4 ,和 HPO 2- 4 的 pKa 分 别为 和 。 3.9 H3PO4 和 Na2HPO4 在水溶液中混和时主要反应的平衡方程式 为: CO2 和 CaCO3 的是 。 3.10 (CH3)2N—PF2 有两个碱性原子 P 和 N,与 BH3 形成配合物时,原 子 与 B 结合。与 BF3 形成配合物时, 原子与 B 相结合。 答案 3. 1 1.4×10-2 , 2.8×10-3 3. 2 9.0 , 8.85 3. 3 不变, 减小,增大 3. 4 HClO4, HSO4 - , NH + 4 , H2SO4, C2H5OH, NH3 3. 5 8×10-8 , 7.10

3.6 HAc-NaAC,2:1;HCI-NaAC,2:3;HAc-NaOH,3:1 3.71.4,HS-S2 3.83,8,13 3.9 H3PO4+HPO 2H2PO.CO2+CaCO3+H2O-Ca2*+2HCO3 3.10 P.N 第6章沉淀—溶解平衡 1.PbS04和K9p为1.8×10-8,在纯水中其溶解度为()mol·L,在浓度为1.0 ×102molL-l的Na2S0a溶液中达到饱和时其溶解度为()mol·Ll。 2.在AgCL,CaCO,Fe(OH),MgF2,ZnS这些物质中,溶解度不随pH值变化的 是()。 3,同离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 度()。 4.AgCL,AgBr,Agl在2.0mol·L1NHH0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 5.2[Ag(CN2](aqHS2-(aq广AgS(s+4CN-(aq)的的标准平衡常数Ke值为()。 (Ag2S的K9p=6.3×1050) 三:填空题:

3. 6 HAc—NaAC, 2:1 ; HCl—NaAC, 2:3 ; HAc—NaOH, 3:1 3. 7 1.4 , HS-—S2- 3. 8 3,8,13 3. 9 3. 10 P , N 第 6 章 沉淀——溶解平衡 1. PbSO4 和 KӨ sp为 1.8×10-8 , 在纯水中其溶解度为( )mol·L -1 ; 在浓度为 1.0 ×10-2 mol·L-1 的 Na2SO4 溶液中达到饱和时其溶解度为( )mol·L -1。 2.在 AgCl, CaCO3, Fe(OH)3, MgF2,ZnS 这些物质中,溶解度不随 pH值变化的 是( )。 3. 同离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 );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 度 ( )。 4. AgCl, AgBr, AgI 在2.0mol·L -1 NH3·H2O 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 ( )。 5. 2[Ag(CN)2](aq)+S2- (aq)=Ag2S(s)+4CN- (aq)的的标准平衡常数 KӨ值为( )。 (Ag2S 的 KӨ sp=6.3×10-50) 三:填空题:

1.1.3×1042.68 2.AgCI 3.降低,增大 4.AgCI AgBr Agl 5.2.6×108 第7章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 三、填空题 1.根据EPbO2/PbSO4)>EMnO4Mn2+)>ESn+S2+),可以判断在组成电对的 六种物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一,还原性最强的是一。 2.随着溶液的pH值增加,下列电对C2O72-Cr3+、C/C、MnOr/MnO2的E 值将分别一、一、一 3.用电对MnO4Mn+,Ch/Cr组成的原电池,其正极反应为 一负极反应为 一,电池的电动势等于一 电池符号为_ (E(MnO4/Mn2+)=1.51V:E(Cl/CF)=1.36V) 4.己知 :Cn07-+136C3+041Cr2+086C,则ECrn021Cr2+y_V, C2+能否发生歧化反应一·

1.1.3×10-4 2.68 2. AgCl 3. 降低,增大 4.AgCl AgBr AgI 5. 2.6×108 第 7 章 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基础 三、 填空题 1. 根据 E θ (PbO2/PbSO4) >E θ (MnO4 - /Mn2+) >E θ (Sn4+/Sn2+),可以判断在组成电对的 六种物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还原性最强的是 。 2. 随着溶液的 pH 值增加,下列电对 Cr2O7 2- /Cr3+、Cl2/Cl-、MnO4 - /MnO4 2-的 E 值将分别 、 、 。 3. 用电对 MnO4 - /Mn2+,Cl2/Cl-组成的原电池,其正极反应为 ,负极反应为 ,电池的电动势等于 , 电池符号为 。(E θ (MnO4 - /Mn2+)=1.51V;E θ (Cl2/Cl- )=1.36V) 4. 已知 :Cr2O7 2- +1.36 Cr3+ -0.41 Cr2+ -0.86 Cr,则 E θ (Cr2O7 2- / Cr2+)= V, Cr2+能否发生歧化反应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