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土壤全钾与有效钾测定

土壤全钾测定 本章要点: 1、了解土壤中钾的存在形态。 2、熟悉土壤全钾测定中样品分解的方法。 3、掌握溶液中钾的定量方法一火焰光度法 的原理与测定条件
土壤全钾测定 本章要点: 1、了解土壤中钾的存在形态。 2、熟悉土壤全钾测定中样品分解的方法。 3、掌握溶液中钾的定量方法-火焰光度法 的原理与测定条件

土壤全钾测定 第一节概述 存在形态: 1、矿物结构钾: 这是土壤中钾的主要存在形态,其含量占土壤全 钾量的98%左右,主要存在于铝硅酸盐,如长石、 云母等矿物中。这些钾一般不溶于水,也不能被 溶液中的阳离子所代替,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 所以又叫无效钾
土壤全钾测定 第一节 概述 一、存在形态: 1、矿物结构钾: 这是土壤中钾的主要存在形态,其含量占土壤全 钾量的98%左右,主要存在于铝硅酸盐,如长石、 云母等矿物中。这些钾一般不溶于水,也不能被 溶液中的阳离子所代替,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 所以又叫无效钾

2、非交换态钾(难交换态钾): 主要指层状硅酸盐矿物层间和颗粒边缘的那一部 分钾。它是速效钾的贮备,能逐渐转化为被植物 吸收利用的速效钾,所以叫缓效钾。这种钾一般 用1 molL hNo3提取(或0.5mo/LHCL…) 提取的钾量与作物的吸钾量有良好的相关性。由 于易转变为速效钾,所以常把缓效钾作为土壤钾 素供应潜力的指标。 我国缓效钾含量一般在40-1400mg/kg,北京地区 600-800mg/g
2、非交换态钾(难交换态钾): 主要指层状硅酸盐矿物层间和颗粒边缘的那一部 分钾。它是速效钾的贮备,能逐渐转化为被植物 吸收利用的速效钾,所以叫缓效钾。这种钾一般 用1 mol/L HNO3提取(或0.5 mol/L HCl…..), 提取的钾量与作物的吸钾量有良好的相关性。由 于易转变为速效钾,所以常把缓效钾作为土壤钾 素供应潜力的指标。 我国缓效钾含量一般在40-1400mg/kg,北京地区 600-800mg/kg

3、水溶性及交换性钾: 这两种形态的钾统称速效钾,其中水溶性钾很少, 交换性钾可占速效钾总量的95%以上。 速效钾一般占土壤全钾量的1-2%
3、水溶性及交换性钾: 这两种形态的钾统称速效钾,其中水溶性钾很少, 交换性钾可占速效钾总量的95%以上。 速效钾一般占土壤全钾量的1-2%

含量 我国士壤中全钾的含量一般在2%(K2O)左右。 在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全钾 含量相差很大。如: 华北平原(盐渍土除外)22-2.6%(K2O) 华中与华南地区 0.5-3.0%(K2O) 三、分析意义:
二、含量: 我国土壤中全钾的含量一般在2%(K2O)左右。 在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全钾 含量相差很大。如: 华北平原(盐渍土除外)2.2-2.6%(K2O) 华中与华南地区 0.5-3.0%(K2O) 三、分析意义:

第二节测定方法评述 样品的分解: 1、CaCO3NH4C法:又叫史密斯法,是1881年 J. Lawrence smith创建的,属经典方法。目前很 少使用。其基 是 低温阶段:300°C,15-20min CacO3+ 2 NH4Cl= Cacl +(NH4)2CO3 (NH)2CO3→2NH3↑+CO2↑+H2O 高温阶段:700-750°C,60min CaC1 +2KAISioo+6 CaCO,) 6 CaSio3+ Ca(A1O2)2+2KCI+6CO2
第二节 测定方法评述 一、样品的分解: 1、CaCO3 -NH4Cl法: 又叫史密斯法,是1881年 J.Lawrence Smith创建的,属经典方法。目前很 少使用。其基本原理是: 低温阶段:300C,15-20min CaCO3 + 2 NH4Cl = CaCl2 + (NH4 ) 2CO3 (NH4 ) 2CO3 → 2 NH3 + CO2 + H2O 高温阶段:700-750C,60min CaCl2+2KAlSi3O8+6CaCO3→ 6CaSiO3+Ca(AlO2 ) 2+2KCl+6CO2

此法要求严格的反应条件(如温度),操作繁琐, 温度不易控制,测值不稳。另此法试液含杂质多, 只能测钾,不能测定其它成分
此法要求严格的反应条件(如温度),操作繁琐, 温度不易控制,测值不稳。另此法试液含杂质多, 只能测钾,不能测定其它成分

2、碱熔法: Na2CO3法:土样熔融完全,试液可测全磷、全钾, 但铂坩埚昂贵,所以单测全钾时不用此法。另外, Na2CO3本身易含有杂质,用时需作空白试验,以 校正试剂误差。 NaOH法:样品分解完全,可用Ag(Ni坩埚,熔融 温度低(750°C),操作简便,试液可测全钾及全 磷。本法也要作空白测定。此法适用于一般实验室
2、碱熔法: Na2CO3法:土样熔融完全,试液可测全磷、全钾, 但铂坩埚昂贵,所以单测全钾时不用此法。另外, Na2CO3本身易含有杂质,用时需作空白试验,以 校正试剂误差。 NaOH法:样品分解完全,可用Ag(Ni)坩埚,熔融 温度低(750C),操作简便,试液可测全钾及全 磷。本法也要作空白测定。此法适用于一般实验室

3、酸溶法: HF-HCIO4法:用聚四氟乙烯坩埚代替贵重的铂坩 埚,使成本大大降低 SiO2+4HF=SiF↑+2HO 由于SiF能挥发出来,从而彻底破坏了矿物结构, 使其中的Ca、Mg、K、Na、Al、Mn…等元素溶 解出来。 HCO4可氧化有机质
3、酸溶法: HF-HClO4法:用聚四氟乙烯坩埚代替贵重的铂坩 埚,使成本大大降低。 SiO2 + 4 HF = SiF4 + 2 H2O 由于SiF4能挥发出来,从而彻底破坏了矿物结构, 使其中的Ca、Mg、K、Na、Al、Mn….等元素溶 解出来。 HClO4可氧化有机质

优点:分解样品完全,操作简便,杂质少,不用脱 硅;制备好的试液可测定多种元素(Ca、Mg、K、 Na、Al、Fe、Mn.)。 缺点:由于HF的腐蚀作用,消煮时必须在通风抽气 设备良好的通风橱中进行。同时因试液中常含有残 留氟,对玻璃器皿有腐蚀作用,影响测定结果的准 确度。所以试液放在塑料瓶中 总之,GB指定用 HE-HCIO4法,但同时又指出若不具 备该法消煮条件时,可用NaOH熔融法
优点:分解样品完全,操作简便,杂质少,不用脱 硅;制备好的试液可测定多种元素(Ca、Mg、K、 Na、Al、Fe、Mn….)。 缺点:由于HF的腐蚀作用,消煮时必须在通风抽气 设备良好的通风橱中进行。同时因试液中常含有残 留氟,对玻璃器皿有腐蚀作用,影响测定结果的准 确度。所以试液放在塑料瓶中。 总之,GB指定用HF-HClO4法,但同时又指出若不具 备该法消煮条件时,可用NaOH熔融法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土壤全磷与有效磷测定.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土壤有效氮测定.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土壤全氮测定.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土壤碳酸盐与有机质测定.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与土壤水溶性盐分测定.ppt
- 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实习实验)土壤侵蚀原理实习实验指导书.doc
- 《果树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苹果栽培学.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土壤学部分)第十一章 有机肥料.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土壤学部分)第十章 复混肥料(Compound and Blending Fertilizers).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土壤学部分)第十讲 微量元素营养及肥料.ppt
- 《病虫害图片》茄子黄萎病.doc
-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微量元素》第十章 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微量元素肥料.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章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施用.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土壤空气及热量状况.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土壤水.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土壤的孔性、结构性与耕性.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土壤有效微量元素测定.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测定.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环境监测分析.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肥料分析.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植物分析概论.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植物品质分析.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植物水溶性糖测定.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植物矿质养分分析.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习题.doc
-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讲 马铃薯的栽培技术.ppt
-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甘薯栽培技术.ppt
-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水稻部分(概述).ppt
-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水稻部分(稻的起源和分类).ppt
- 四川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 Fruit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一讲 柑桔.ppt
- 四川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 Fruit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二讲 枇杷.ppt
- 四川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 Fruit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讲 苹果.ppt
- 四川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 Fruit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四讲 梨.ppt
- 四川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 Fruit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五讲 桃.ppt
- 四川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 Fruit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六讲 李、杏的栽培.ppt
- 四川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 Fruit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七讲 葡萄.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