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环境监测分析

环境监测分析 本章要点: 1、了解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 2、熟悉环境污染的类型。 3、了解水体污染监测的一般过程。 4、熟悉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方法。 5、熟悉水质监测中各个物理指标的测定 方法。 6、掌握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原理与技术
1 环境监测分析 本章要点: 1、了解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 2、熟悉环境污染的类型。 3、了解水体污染监测的一般过程。 4、熟悉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方法。 5、熟悉水质监测中各个物理指标的测定 方法。 6、掌握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原理与技术

7、了解水样中含氮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8、了解大气污染监测的主要内容。 9、熟悉大气监测样品的采集方法。 10、了解大气中主要气态污染物的测定 方法。 11、掌握大气总悬浮物颗粒物的测定方 法原理与技术。 12、熟悉大气降尘量、可吸入颗粒物的 测定原理
2 7、了解水样中含氮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8、了解大气污染监测的主要内容。 9、熟悉大气监测样品的采集方法。 10、了解大气中主要气态污染物的测定 方法。 11、掌握大气总悬浮物颗粒物的测定方 法原理与技术。 12、熟悉大气降尘量、可吸入颗粒物的 测定原理

主要内容: 环境监测分析概论 环境监测分析 水体污染监测 大气污染监测
3 主要内容: •环境监测分析概论 •环境监测分析 水体污染监测 大气污染监测

环境监测分析 环境监测分析概论 环境监测分析 水体污染监测 大气污染监测
4 环境监测分析 •环境监测分析概论 •环境监测分析 水体污染监测 大气污染监测

候变暖 水土流失 臭氧层破坏 大气圈 酸雨增加 河流、海洋污染 沙漠化严重 水圈地 球 岩石圈 火 物种消亡加快 森林面积减少 活动 疾病、怪病增加 人类生境恶化 物圈一环境激素增加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5 地 球 水 圈 岩石圈 生物圈 大气圈 人类 活动 •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 •河流、海洋污染 •水土流失 •酸雨增加 •沙漠化严重 •物种消亡加快 •森林面积减少 •人类生境恶化 •疾病、怪病增加 •环境激素增加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有不同的类型 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按污染物的分布范围又可分为 全球性污染、区域性污染、局 部性污染等
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按污染物的分布范围又可分为 全球性污染、区域性污染、局 部性污染等。 •环境污染有不同的类型

世界的环境问题(一) 北 冰 洋 北极 圈 大 北回归线 太 洋 出西 南回归线9 赤道 度洋 洋 南极圈 森林严重破坏地区 1:280000000 一森林主要分布地区 0 28005600千米
7

L●
8

硫酸雾和酸雨 大气中二氧化硫可被氧化成硫酸雾,随飘尘直接进入肺泡。它的危害作用 比二氧化硫大10倍。由二氧化硫排放引起的酸雨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已由 80年代初的西南局部地区,扩展至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部分地区, 目前年均降水pH值低于5的地区已占全国面积的40%左右。酸雨和二氧化 硫污染危害居民健康,腐蚀建筑材料,破坏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经济损 失每年多达200多亿元,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最近, 英国评价报导,英国每年有多达24,000人由于大气污染而早死,有大约相 当于此数的人由于短期大气污染事故而住院。报导估计,由于颗粒物的影 响而造成每年约8000人早死,10,500人住院,二氧化硫的影响约为3500人, 臭氧的影响为12,500早死和9900人住院
9 大气中二氧化硫可被氧化成硫酸雾,随飘尘直接进入肺泡。它的危害作用 比二氧化硫大10倍。由二氧化硫排放引起的酸雨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已由 80年代初的西南局部地区,扩展至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部分地区, 目前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的地区已占全国面积的40%左右。酸雨和二氧化 硫污染危害居民健康,腐蚀建筑材料,破坏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经济损 失每年多达200多亿元,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最近, 英国评价报导,英国每年有多达24,000人由于大气污染而早死,有大约相 当于此数的人由于短期大气污染事故而住院。报导估计,由于颗粒物的影 响而造成每年约8000人早死,10,500人住院,二氧化硫的影响约为3500人, 臭氧的影响为12,500早死和9900人住院 •硫酸雾和酸雨

世界的环境问题(二) 北 冰 洋 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甲度。洋 南回归线 洋 —南极圈 荒漠化地区酸雨严重地区國受污染的海域 1:280000 2800 千米
1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测定.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土壤有效微量元素测定.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土壤全钾与有效钾测定.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土壤全磷与有效磷测定.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土壤有效氮测定.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土壤全氮测定.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土壤碳酸盐与有机质测定.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与土壤水溶性盐分测定.ppt
- 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实习实验)土壤侵蚀原理实习实验指导书.doc
- 《果树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苹果栽培学.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土壤学部分)第十一章 有机肥料.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土壤学部分)第十章 复混肥料(Compound and Blending Fertilizers).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土壤学部分)第十讲 微量元素营养及肥料.ppt
- 《病虫害图片》茄子黄萎病.doc
-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微量元素》第十章 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微量元素肥料.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章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施用.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肥料分析.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植物分析概论.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植物品质分析.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植物水溶性糖测定.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植物矿质养分分析.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习题.doc
-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讲 马铃薯的栽培技术.ppt
-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甘薯栽培技术.ppt
-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水稻部分(概述).ppt
-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水稻部分(稻的起源和分类).ppt
- 四川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 Fruit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一讲 柑桔.ppt
- 四川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 Fruit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二讲 枇杷.ppt
- 四川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 Fruit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讲 苹果.ppt
- 四川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 Fruit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四讲 梨.ppt
- 四川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 Fruit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五讲 桃.ppt
- 四川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 Fruit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六讲 李、杏的栽培.ppt
- 四川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 Fruit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七讲 葡萄.ppt
- 四川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 Fruit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八讲 猕猴桃.ppt
- 四川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 Fruit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九讲 草莓.ppt
- 《作物育种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育种目标.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