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吧种内与种间关系

第七章种内与种间关系 7.1概述 72种内关系 7.3种间关系
2 第七章 种内与种间关系 7.1 概述 7.2 种内关系 7.3 种间关系

7.1概述 711种内关系: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间的相互作用 712种间关系:生活于同一生境中的物种间的相互作用 713种内、种间相互作用的种类 竞争 捕食、自相残杀 互利共生 寄生
3 7.1 概述 7.1.1 种内关系: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间的相互作用 7.1.2 种间关系:生活于同一生境中的物种间的相互作用 7.1.3 种内、种间相互作用的种类 – 竞争 – 捕食、自相残杀 – 互利共生 – 寄生

种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 相互作用型 物种1‖物种2 相关作用的一般特征 中性作用 O匚。两个物种彼此不受影响 竞争:直接干扰型 ‖每一种群直接抑制另一个 竞争:资源利用型 资源缺乏时的间接抑制 偏害作用 ○‖种群1受抑制,种群2无影响 寄生作用 种群1寄生者,通常较宿主2的个体小 捕食作用 偏利作用 原始合作 十+++ 种群1捕食者,通常较猎物2的个体大 ‖种群1偏利者,而宿主2无影响 相互作用对两种都有利,但不是必然的 互利共生 相互作用对两种都必然有利
4 种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 相互作用型 物种 1 物种 2 相关作用的一般特征 中性作用 ○ ○ 两个物种彼此不受影响 竞争:直接干扰型 - - 每一种群直接抑制另一个 竞争:资源利用型 - - 资源缺乏时的间接抑制 偏害作用 - ○ 种群 1 受抑制,种群 2 无影响 寄生作用 + - 种群 1 寄生者,通常较宿主 2 的个体小 捕食作用 + - 种群 1 捕食者,通常较猎物 2 的个体大 偏利作用 + ○ 种群 1 偏利者,而宿主 2 无影响 原始合作 + + 相互作用对两种都有利,但不是必然的 互利共生 + + 相互作用对两种都必然有利

7.2种内关系 721密度效应 722性别关系 723领域性和社会等级 724他感作用
5 7.2 种内关系 7.2.1 密度效应 7.2.2 性别关系 7.2.3 领域性和社会等级 7.2.4 他感作用

7.2.1密度效应 ·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 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 影响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 -3/2自疏法则
6 7.2.1 密度效应 • 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 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 影响 •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 • -3/2自疏法则

Population Food 8 Time FIGURE9.1 Changes in population size and food supply over time. According to Malthus, food supply increases arithmetically, whereas population size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7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 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 的密度如何,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 Y=Wad=Ki Y单位面积产量,W植物个体平均重量,d为密度, K常数 ·原因:密度增加时,竞争加强,生长率下降, 个体变小
8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 • 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 的密度如何,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 • Y=Wad=Ki Y单位面积产量,Wa植物个体平均重量,d为密度, Ki常数 • 原因:密度增加时,竞争加强,生长率下降, 个体变小

a)100+ 世 02.512.5 25 种子X10/m2 1000 1 181天, (b) 500 3l天 胚 天 0.2.5:57.5::30 种子X103/m2 图5-1每单位面积干物质产量与播种密度之间的关系
9 密度效应

3/2自疏法则 自疏现象:同一种植物因密度引起的个 体死亡 自疏导致的密度和个体重量的关系: W=cd-3/2 双对数曲线斜率为3/2,故称为3/2自疏 法则
10 -3/2自疏法则 • 自疏现象:同一种植物因密度引起的个 体死亡 • 自疏导致的密度和个体重量的关系: W = C d -3/2 双对数曲线斜率为-3/2,故称为-3/2自疏 法则

e2001Br。。ks/cole- Thoms。 n Learning Slope =-3/2 高要 10-1 1 已5096 1 104 Dens number of plants per m
11Self-thinning in the rye grass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生活史对策.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物种及其变异与进化.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物质环境.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能量环境.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生命科学学院).ppt
- 《环境监测仪器分析》教学教材电子书(PDF电子版,共十九章).pdf
- 土壤及固体废物污染与治理(PPT课件讲稿).ppt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基础(赵光复).ppt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ppt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噪声监测.ppt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ppt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ppt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监测.doc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doc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doc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章 自动监测与简易监测技术.doc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大气和废弃监测.doc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噪声污染监测.doc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ppt
- 山东建筑大学: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规划(鲁敏).ppt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绿色化学与化工技术的进展(闵恩泽).ppt
- 《燃煤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PPT讲义.ppt
- 《液膜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PPT讲义.ppt
-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第八章 可续发展与经济.ppt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环境科学、技术与化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Chemistry.ppt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平流层化学、臭氧层 Stratospheric Chemistry, The Ozone Layer.ppt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环境光化学 Environmental Photochemistry.ppt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近地面层大气化学与空气污染 Ground Level Air Chemistry and Air Pollution.ppt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有毒化学品 Toxic Chemicals.ppt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水环境化学 Aquatic Environmental Chemistry.ppt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土壤环境化学 Soil Environmental Chemistry.ppt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环境生物化学与毒理化学 Environmental Biochemistry and Toxicological Chemistry.ppt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pdf
-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新型排水系统》讲义.pdf
- 池州师范专科学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完整版,共十九章).ppt
- 《化学品废水处理设计方案》讲义.doc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土壤圈 Pedosphere.ppt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水圈 Hydrosphere 5.1 地球上水的分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