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Chapter6环境污染生物监洳 环境监测中理化监测的不足 目前在环境监测中,一般采用各种仪器和化学 分析手段.对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可以比较快速而 灵敏地分析测定出来,其中某些常规检验已经能够 连续监测。但大部分测定项目或参数还需定期采样 因而只反映采样瞬时的污染物浓度,不能反映环境 已经发生的变化
Chapter6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目前在环境监测中,一般采用各种仪器和化学 分析手段.对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可以比较快速而 灵敏地分析测定出来,其中某些常规检验已经能够 连续监测。但大部分测定项目或参数还需定期采样。 因而只反映采样瞬时的污染物浓度,不能反映环境 已经发生的变化。 环境监测中理化监测的不足:

生物监测的定义和方法 生物监测方法 1.生态(群落生态和个体生态)监测 落2.生物测试(毒性测定、致突变测定) 是名3.生物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4.生物体内污染物残留量测定
利用生物的组分、个体、种群或群 落对环境污染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反应, 从生物学的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 评价提供依据,称为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方法: 1. 生态(群落生态和个体生态 )监测 2. 生物测试(毒性测定、致突变测定) 3. 生物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4. 生物体内污染物残留量测定 生物监测的定义和方法

生物监测的特点 长期性 环境污染物的含量和其它环境条 件改变的强度大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这些变化是因污染物的排放量不稳定而造 成的。理化监测只能代表取样期间的概况。 而生活于一定区域内的生物,能把一定时 问内环境变化情况反映出来
生物监测的特点 ◼ 长期性 环境污染物的含量和其它环境条 件改变的强度大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这些变化是因污染物的排放量不稳定而造 成的。理化监测只能代表取样期间的概况。 而生活于一定区域内的生物,能把一定时 问内环境变化情况反映出来

富集性 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从 环境中富集某些元素。如水中DDT农芗 水中浓度为0.0003mg/L 以上过程, 只有通过生物监测 手段,通过食物链 浮游生物(富集7.3万倍) 放大了的各营养级 进行分析,才能对 小鱼 (富集143万倍)水体进行全面评价 大鱼 (富集858万倍) 人食用这些水中生物后富集10016函
生物监测的特点 ◼ 富集性 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从 环境中富集某些元素。如水中DDT农药: 水中浓度为0.000003mg/L 浮游生物(富集7.3万倍) 小鱼 (富集14.3万倍) 大鱼 (富集858万倍) 人食用这些水中生物后富集1000万倍。 以上过程, 只有通过生物监测 手段,通过食物链 放大了的各营养级 进行分析,才能对 水体进行全面评价

生物监测的特点 ■综合性 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染物,成份极其 复杂。理化监测只能获得各种成份的类别和含量, 但不能确切说明对生物有机体的影响。而生物是接 受综合作用,不仅仅是个别组分的影响,所以生物 监测能反映环境诸因子、多组分综合作用的结果, 能阐明整个环境的情况。对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染物, 其长期影响环境的后果,更需要用生物监测来评价
生物监测的特点 ◼ 综合性 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染物,成份极其 复杂。理化监测只能获得各种成份的类别和含量, 但不能确切说明对生物有机体的影响。而生物是接 受综合作用,不仅仅是个别组分的影响,所以生物 监测能反映环境诸因子、多组分综合作用的结果, 能阐明整个环境的情况。对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染物, 其长期影响环境的后果,更需要用生物监测来评价

第一节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第二节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第三节生物污染监测 第四节生态监测
第二节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第三节 生物污染监测 第四节 生态监测 第一节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第一节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6.1.1对水环境进行生物监测的主要目的: 了解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状况,判别和 测定水体污染的类型和程度,为制定控制污染 措施,使水环境生态系统保持平衡提供依据
6.1.1对水环境进行生物监测的主要目的: 了解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状况,判别和 测定水体污染的类型和程度,为制定控制污染 措施,使水环境生态系统保持平衡提供依据。 第一节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6.1.2采样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原则 断面要有代表性 尽可能与化学监测断面相一致 考虑水环境的整体性、监测工作连续性和经济 性 河流:根据长度,至少设上(对照)、中(污 染)、下游(观察)三个断面;采样点数视水面宽、 水深、生物分布特点等确定 湖泊(水库):入湖(库)区、中心区、出口 区、最深水区、清洁区等处设监测断面
6.1.2采样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原则 断面要有代表性 尽可能与化学监测断面相一致 考虑水环境的整体性、监测工作连续性和经济 性 河流:根据长度,至少设上(对照)、中(污 染)、下游(观察)三个断面;采样点数视水面宽、 水深、生物分布特点等确定。 湖泊(水库):入湖(库)区、中心区、出口 区、最深水区、清洁区等处设监测断面

613生物监测主要方法 一、生物群落监测方法 二、生物测试法 三、细菌学检验法
6.1.3生物监测主要方法 一、生物群落监测方法 二、生物测试法 三、细菌学检验法

6.1.3.1生物群落监测方法 生物群落监测中的对象: 浮游生物(原生 动物、轮虫、枝 浮游生物角类和桡足类) 浮游生物-藻类 水污染指示生物/的各种基质表面上的机体落 底栖动物一栖息在水体底部淤泥 内、石块或砾石表面及其间隙中 的肉眼可见的水生无脊椎动物。 鱼类 微生物
6.1.3.1生物群落监测方法 未受污染的环境水体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水 生生物,这是长期自然发展的结果,也是生态系 统保持相对平衡的标志。当水体受到污染后,水 生生物的群落结构和个体数量就会发生变化,使 自然生态平衡系统被破坏,最终结果是敏感生物 消亡,抗性生物旺盛生长,群落结构单一,这是 生物群落监测法的理论依据。 生物群落监测中的对象: 水污染指示生物 浮游生物 着生生物-附着于长期浸没水中 的各种基质表面上的有机体群落。 底栖动物-栖息在水体底部淤泥 内、石块或砾石表面及其间隙中 的肉眼可见的水生无脊椎动物。 鱼类 微生物 浮游生物(原生 动物、轮虫、枝 角类和桡足类 ) 浮游生物-藻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ppt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监测.doc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doc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doc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章 自动监测与简易监测技术.doc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大气和废弃监测.doc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噪声污染监测.doc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生物污染监测.doc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固体废物监测.doc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土壤污染监测.doc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一章 绪论.doc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节部分图片.doc
- 《水质分析手册》HZHJSZ00155 水质硼的测定姜黄素分光光度法.pdf
- 《水质分析手册》HZHJSZ00154 水质三氧乙醛的测定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pdf
- 《水质分析手册》HZHJSZ00153 水质全盐量的测定重量法.pdf
- 《水质分析手册》HZHJSZ00152 水质三氯乙醛的测定吡唑啉酮光度法.pdf
- 《水质分析手册》HZHJSZ00151 水质三氯乙醛的测定气相色谱法.pdf
- 《水质分析手册》HZHJS00150 水质甲醛的测定变色酸光度法.pdf
- 《水质分析手册》HZHJSZ00149 水质余氯的测定碘量法.pdf
- 《水质分析手册》HZHJSZ00148 水质二氧化硅的测定硅钼蓝光度法.pdf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噪声监测.ppt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ppt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基础(赵光复).ppt
- 土壤及固体废物污染与治理(PPT课件讲稿).ppt
- 《环境监测仪器分析》教学教材电子书(PDF电子版,共十九章).pdf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生命科学学院).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能量环境.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物质环境.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物种及其变异与进化.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生活史对策.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吧种内与种间关系.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ppt
- 山东建筑大学: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规划(鲁敏).ppt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绿色化学与化工技术的进展(闵恩泽).ppt
- 《燃煤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PPT讲义.ppt
- 《液膜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PPT讲义.ppt
-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第八章 可续发展与经济.ppt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环境科学、技术与化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Chemistry.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