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水环境化学 Aquatic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第六章水环境化学 Chapter 6. Aquatic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CCTV。d
第六章 水环境化学 Chapter 6. Aquatic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G1.天然水的组成 11天然水的组成 (1)天然水的主要离子组成 K+,Na+,Ca2,Mg2+,HCO3,NO3,C,SO42为天然水中常 见的八大离子,占天然水离子总量的95-99%。 (2)水中的金属离子: 水溶液中金属离子的表达式通常可以写成M叶,表示简单的 水合金属离子M(H2O。 水中金属离子常常以多种形态存在。例如铁:Fe(OH)2, Fe(OH)2+,Fe2(OH)24,Fe3+,……
1. 天然水的组成 1.1 天然水的组成 水溶液中金属离子的表达式通常可以写成Mn+,表示简单的 水合金属离子M(H2O)n+ 。 水中金属离子常常以多种形态存在。例如铁: Fe(OH)2+ , Fe(OH)2 + , Fe2 (OH)2 4+ , Fe3+ , …… K+ , Na+ , Ca2+, Mg2+, HCO3- , NO3- , Cl- , SO4 2- 为天然水中常 见的八大离子,占天然水离子总量的95-99%。 (1) 天然水的主要离子组成: (2) 水中的金属离子:

G1.天然水的组成 (3)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大气中的气体与溶液中 K1是各种气体在 同种气体间的平衡为: 定温度下的享利定 律常数( molL. pa); IG(aq=KH×PG 亨利定律并不能说明气体在溶液中进一步的化学反应。溶 解于水中的实际气体的量,可以大大高于亨利定律表示的 量
(3)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大气中的气体与溶液中 同种气体间的平衡为: [G(aq)] = KH×pG 亨利定律并不能说明气体在溶液中进一步的化学反应。溶 解于水中的实际气体的量,可以大大高于亨利定律表示的 量。 KH 是各种气体在一 定温度下的亨利定 律常数(mol/L·Pa); 1. 天然水的组成

G1.天然水的组成 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氧在干燥空气中的含量为20.95%,大部分元素氧来 自大气。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水的温度、氧在水中的分压 及水中含盐量有关。水在25℃时的蒸汽压为0.03167×105 Pa。氧在1.013×105Pa,25℃饱和水中的溶解度: pO,=(10130×103-003167×105)×2095%=02056×105(Pa) O2(aq)=KHPO2=1.26×10°×0.2056×10=2.6×10(mol/) 氧的分子量为32,因此其溶解度为8.32ng/L
氧在干燥空气中的含量为 20.95% ,大部分元素氧来 自大气。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水的温度、氧在水中的分压 及水中含盐量有关。水在25℃时的蒸汽压为0.03167 × 105 Pa。氧在 1.013 × 105 Pa, 25 ℃饱和水中的溶解度: 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氧的分子量为3 2,因此其溶解度为8.3 2mg/L。 (mol/L) 4 2.6 1 0 5 0.2056 1 0 8 [O2 (aq)] H O 1.2 6 1 0 (P a) 5 ) 2 0.9 5% 0.2056 1 0 5 O (1.0130 1 0 0.03167 1 0 2 5 2 − = − = = = − = K p p 1. 天然水的组成

G1.天然水的组成 不同温度下,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计算: △H1 lg C,2.303R C1C2---为绝对温度为7,T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ΔH--一溶解热,J/mol R---气体常数8314J/molK
,8.314J/mol K J/mol , , ) 1 1 ( 2.303 lg 1 2 1 2 1 1 2 2 − − − − − − − − − − = 气体常数 溶解热, 为绝对温度为 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R H C C T T R T T H C C 不同温度下,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计算: 1. 天然水的组成

G1.天然水的组成 CO2的溶解度 CO2在干燥空气中的含量为0.0314%,水在25℃时的蒸 汽压为003167×105Pa,CO2的亨利定律常数为334×107 moPa。则CO2在水中的浓度为: PCO2=(1130×10-003167×10)×003140=30.8(Pa) CO2(aq)= KH. Pco2=334×10°×30.8=1.028×10(m)/L) H2Co3 >H+Hco3 h co2 K THCO31 HCO H+CO分 [HCO3 1[H2CO3 K HTJ[HCO3 I [H2CO3] [COst K2K1LH2CO3 [H"]
CO2在干燥空气中的含量为0.0314% ,水在25℃时的蒸 汽压为0.03167 × 105 Pa,CO2的亨利定律常数为3.34×10-7 mol/L.Pa。则CO2在水中的浓度为: CO2的溶解度 (mol/L) 5 3 0.8 1.028 1 0 8 [CO2 (aq)] H CO 3.3 4 1 0 ) 0.0314% 3 0.8(P a) 5 CO (1.0130 1 0 0.03167 1 0 2 5 2 − = − = = = − = K p p [H2 CO3 ] [H ][HCO3 ] 1 2- 3 HCO3 H CO - H2 CO3 H HCO3 + − = + − ⎯→ + + ⎯→ + K [H ] 2 1[H2 CO3] ] 2 3 [CO [H ] 1[H2 CO3] [HCO3 ] ] - [HCO3 ] 2 3 [H ][CO 2 + = − + = − + − = K K K K 1. 天然水的组成

G1.天然水的组成 (4)水生生物 ·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自养生物、异养生物; 生产率、富营养化、C、N、P atrophia eutrophIc 英汉简明词典 eutrophic environment eutrophic lake eutrophication eutrophic state [ju:, trofi ker∫an eutrophic stream n超营养作用 eutrophic swamp eutrophicate eutrophication eutrophication mechanism
(4) 水生生物 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自养生物、异养生物; 生产率、富营养化、C、N、P 1. 天然水的组成

G1.天然水的组成 12赤潮 赤潮( Algal bloom或 Red tide)是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植 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的增殖,引 起一定范围一段时间的海水变色现象。 赤潮的长消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起始阶段:存在诱发赤潮的物质条件,表面现象不明显; 发展阶段:赤潮生物迅速繁殖,水体颜色开始转变,稍微不同 于周围水体; 维持阶段:赤潮现象出现后至临近消失时所持续的时间,颜色 较深; 消亡阶段:赤潮现象消失的过程,水体表面出现较多泡沫
赤潮(Algal bloom或Red tide)是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植 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的增殖,引 起一定范围一段时间的海水变色现象。 1.2 赤潮 起始阶段:存在诱发赤潮的物质条件,表面现象不明显; 发展阶段:赤潮生物迅速繁殖,水体颜色开始转变,稍微不同 于周围水体; 维持阶段:赤潮现象出现后至临近消失时所持续的时间,颜色 较深; 消亡阶段:赤潮现象消失的过程, 水体表面出现较多泡沫。 赤潮的长消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 天然水的组成

G1.天然水的组成 (1)怎样判断赤潮? 海水颜色异常。主要为红色、褐色,而且颜色分布不均, 或呈块状,或呈条带状,或呈不规则形状。 pH值升高,透明度降低。 ∞海水中溶解氧白天明显增高,夜间明显降低。 种或少数几种赤潮生物处于优势地位,数量急剧升高
海水颜色异常。主要为红色、褐色,而且颜色分布不均, 或呈块状,或呈条带状,或呈不规则形状。 pH值升高,透明度降低。 海水中溶解氧白天明显增高,夜间明显降低。 一种或少数几种赤潮生物处于优势地位,数量急剧升高。 (1) 怎样判断赤潮? 1. 天然水的组成

G1.天然水的组成 (2)为什么会发生赤潮? 海域水体的富营养化。含有有机质和丰富营养盐的工农业 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尤其是水体交换能力差的河口 海湾地区,污染物不容易被稀释扩散。海水养殖密度高的 区域也往往存在水体的富营养化。 海域中存在赤潮生物种源。海洋中有330多种浮游生物能形 成赤潮,有毒的种类大约有80多种,目前在中国沿海海域 的赤潮生物约有150种
海域中存在赤潮生物种源。海洋中有330多种浮游生物能形 成赤潮,有毒的种类大约有80多种,目前在中国沿海海域 的赤潮生物约有150种。 (2) 为什么会发生赤潮? 海域水体的富营养化。含有有机质和丰富营养盐的工农业 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尤其是水体交换能力差的河口 海湾地区,污染物不容易被稀释扩散。海水养殖密度高的 区域也往往存在水体的富营养化。 1. 天然水的组成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有毒化学品 Toxic Chemicals.ppt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近地面层大气化学与空气污染 Ground Level Air Chemistry and Air Pollution.ppt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环境光化学 Environmental Photochemistry.ppt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平流层化学、臭氧层 Stratospheric Chemistry, The Ozone Layer.ppt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环境科学、技术与化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Chemistry.ppt
-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第八章 可续发展与经济.ppt
- 《液膜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PPT讲义.ppt
- 《燃煤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PPT讲义.ppt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绿色化学与化工技术的进展(闵恩泽).ppt
- 山东建筑大学: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规划(鲁敏).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吧种内与种间关系.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生活史对策.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物种及其变异与进化.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物质环境.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能量环境.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生命科学学院).ppt
- 《环境监测仪器分析》教学教材电子书(PDF电子版,共十九章).pdf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土壤环境化学 Soil Environmental Chemistry.ppt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环境生物化学与毒理化学 Environmental Biochemistry and Toxicological Chemistry.ppt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pdf
-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新型排水系统》讲义.pdf
- 池州师范专科学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完整版,共十九章).ppt
- 《化学品废水处理设计方案》讲义.doc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土壤圈 Pedosphere.ppt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水圈 Hydrosphere 5.1 地球上水的分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ppt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大气圈 Atmosphere.ppt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全球变化响应的灵敏指示器——冰冻圈.ppt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岩石圈 lithosphere.ppt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主讲:于妍).ppt
- 《德国污水处理厂》德国污水处理厂调控技术.pdf
- 《德国污水处理厂》经济设计方案 kostenplanung-chi.pdf
- 《德国污水处理厂》收费制度Gbure-chi.pdf
- 《德国污水处理厂》Lingen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及利用方案Vortrag7.chi.pdf
- 《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讲义.ppt
- 《水保监测》PDF学习资料.pdf
- 《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Environmental Chemistry,Seventh Edition,STANLEY E. MANAHAN,英文版.pdf
- 《氧化还原水处理技术》PPT电子课件讲义.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