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反应器原理》第五章(5-5)理想反应器的组合与优化

553理想反应器的组合与优化 以单一底物无抑制的细胞反应,其反应的动 力学方程为 max x=uCx Ko+c X 若 X XO X/S SO 有 S SO C X/S
5.5.3 理想反应器的组合与优化 以单一底物无抑制的细胞反应,其反应的动 力学方程为 若 有 X S S S X X C K C C V C + = = max S S X X X S C C C C Y − − = 0 0 / ( ) 0 / 0 1 X X X S S S C C Y C = C − −

当C=0时,代入,有 SO X X/S X X Ks+Cso X/S 上式可看出:1/x~Cx有最小值 根据CSTR和PFR的反应时间的特性,有 CSTR的反应时间 X XO CSTR X
当CX0=0时, 代入,有 上式可看出:1/VX ~CX有最小值 根据CSTR和PFR的反应时间的特性,有 ➢ CSTR的反应时间 X X X S S S X X S S X C C Y K C C Y C V + − − = / 0 / max 0 1 1 X X X CSTR V C C t − 0 =

CSTR的反应时间c为1/x=1/x与Cx=C、 CX=CX所围成的矩形面积 >PFR的反应时间tpR x do X PFR XO PFR的反应时间tp为x~Cx曲线与Cx=C Cx=Cx所围成的面积
CSTR的反应时间tCSTR为1/VX=1/VX与CX=CX0、 CX=CX、所围成的矩形面积。 ➢ PFR的反应时间tPFR PFR的反应时间tPFR为1/VX ~CX曲线与CX=CX0、 CX=CX、所围成的面积 = X X C C X X PFR V dC t 0

t csTR 2 t FPRI FPR2 I CSTR I XO X2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1 2 CX 3 4 5 1 /VX C X 1 C C X 2 X 0 C X,opt t FPR 1 t CSTR 1 t CSTR 2 t FPR 2

1/x对应的Cx=C X, opt √当Cx(sF,这时无论在 反应时间还是反应器的体积上,采用CSTR都是 有利的, √当Cx>Cxm时,有可能tPR<tsR, 最优的反应器的组合形式为在CCxm时采用 CSTR反应器,在反应进行到Cx=C,时串联PFR 反应液→CSTR→串联→PFR坂应液 XXO
1/VX对应的CX =CX,opt ✓ 当CX<CX,opt时,显然tFPR>tCSTR,这时无论在 反应时间还是反应器的体积上,采用CSTR都是 有利的, ✓ 当CX>CX,opt时,有可能tFPR<tCSTR, 最优的反应器的组合形式为在CX≤CX,opt时采用 CSTR反应器,在反应进行到CX =CX,opt时串联PFR。 即 反应液 CSTR 串联 PFR 反应液 CX=CX,opt

56扩散作用对PFR的偏离 实际的生化反应器往往因扩散等效应而偏离 PFR的无扩散的理想模型或者因返混不足而偏离 CSTR的完全返混的理想模型 561有扩散效应的PFR dv= A-di azc dc A· Au(c; +-ar) F=A· dc dc e AiDe -( Pe C+-a) d i di =0 I=L
5.6 扩散作用对PFR的偏离 实际的生化反应器往往因扩散等效应而偏离 PFR的无扩散的理想模型或者因返混不足而偏离 CSTR的完全返混的理想模型。 5.6.1 有扩散效应的PFR

对反应体系的某一组分id=Aa的为体积元 中的质量平衡式为 对流进入d(扩散进入d)(在d内生成 的组分的+的谁组分的+的谁组分的 质量流量 质量流量 质量速率 对流离开)(扩散离开d)(在d内消耗 =的组分的+的组分的+的组分的 质量流量 质量流量 质量速率
对反应体系的某一组分i在dV=Adl的为体积元 中的质量平衡式为 + + = + + 质量速率 的 组分的 在 内消耗 质量流量 的 组分的 扩散离开 质量流量 的 组分的 对流离开 质量速率 的 组分的 在 内生成 质量流量 的 组分的 扩散进入 质量流量 的 组分的 对流进入 i d V i d V i d V i d V i d V i d V

以细胞热死灭为例,细胞的热死灭符合一级动力 学规律 对流进入d)(扩散进入d 的活细胞的+的活细胞的 质量流量 质量流量 对流离开d(扩散离开d)(在d内热死 的活细胞的+的活细胞的+灭的活细胞 质量流量 质量流量 的质量速率
以细胞热死灭为例,细胞的热死灭符合一级动力 学规律 + + = + 的质量速率 灭的活细胞 在 内热死 质量流量 的活细胞的 扩散离开 质量流量 的活细胞的 对流离开 质量流量 的活细胞的 扩散进入 质量流量 的活细胞的 对流进入 d V d V d V d V d V

A·Cx+4u.Dm(+×dCsM =A.uCr+dl A u D al +k. Cy. Adl 式中A反应器的截面积 l流速 C活细胞浓度 轴向长度 k细胞热死灭速度常数
即 式中 A——反应器的截面积 u——流速 CX——活细胞浓度 l——轴向长度 kd——细胞热死灭速度常数 k C Adl d l d C d l A u D d l d C A u C d l d l d C C d l d A u C A u D d X X e X X X X e X + + = + + +

整理得 d-C D X dCx d 12 u kx·Cy=0 令下列无因次量: 无因次活细胞浓度 X X XO >无因次长度 L >反应准数(表征反应程度)M2、knl kx·t Peclet准数(表征返混程度)Nmp
整理得 令下列无因次量: ➢ 无因次活细胞浓度 ➢ 无因次长度 ➢ 反应准数(表征反应程度) ➢ Peclet准数(表征返混程度) 0 2 2 − − d X = X X e k C d l d C u d l d C D X 0 X X C C C = L l L = k t u k l N d d R = = e pe D u l N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主要参考书.doc
-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doc
-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一章植物衰老与器官脱落.doc
-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植物的成花生理.doc
-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植物的生长物质.doc
-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二章植物的逆境生理.doc
-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绪论 第一章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doc
-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doc
-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doc
-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doc
-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doc
-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章 植物的生殖与成熟.doc
-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doc
- 《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统一性、基因控制个体发育、细胞凋亡(Apoptosis).ppt
- 《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物种的形成、遗传与个体发育.ppt
- 《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四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ppt
- 华东理工大学:《发酵工程》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种子的扩大培养.ppt
- 华东理工大学:《发酵工程》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发酵过程动力学的基本概念.ppt
- 华东理工大学:《发酵工程》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张嗣良).ppt
- 华东理工大学:《发酵工程》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菌种的来源.ppt
- 《生化反应器原理》绪论.ppt
- 《生化反应器原理》第一讲 均相的酶促反应动力学.ppt
- 《生化反应器原理》第二章 细胞反应动力学(1/2).ppt
- 《生化反应器原理》第二章 细胞反应动力学(2/2).ppt
- 《生化反应器原理》第三章 固定化酶、细胞的反应动力学——外扩散的限制效应.ppt
- 《生化反应器原理》第三章 固定化酶、细胞的反应动力学——固定化酶、细胞的内扩散效应.ppt
- 《生化反应器原理》第三章 固定化酶、细胞的反应动力学——内外扩散同时存在及其它影响.ppt
- 《生化反应器原理》第四章 细胞反应的质量平衡和能量平衡(1/3).ppt
- 《生化反应器原理》第四章 细胞反应的质量平衡和能量平衡(2/3).ppt
- 《生化反应器原理》第四章 细胞反应的质量平衡和能量平衡(3/3).ppt
- 《生化反应器原理》第五章 生化反应的理想反应器.ppt
- 《生化反应器原理》第五章(5-3) 连续完全返混型反应器(CSTR).ppt
- 《生化反应器原理》第五章(5-4)活塞流反应器(PFR).ppt
- 麻省理工大学:《生物医用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中文版)第一讲 生物材料简介(从材料学和生物学角度上的结构层级).pdf
- 麻省理工大学:《生物医用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中文版)第五讲 蛋白质表面相互作用(1/2).pdf
- 麻省理工大学:《生物医用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中文版)第二讲 生物材料表面性能(物理性质).pdf
- 麻省理工大学:《生物医用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中文版)第六讲 蛋白质表面交互作用(2/2).pdf
- 麻省理工大学:《生物医用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中文版)第七讲 细胞表面相互作用(对生物材料的宿主应答).pdf
- 麻省理工大学:《生物医用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中文版)第三讲 生物材料表面性能:化学性质(1/2).pdf
- 麻省理工大学:《生物医用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中文版)第四讲 生物材料表面性能:化学性质(2/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