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麻醉解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麻醉解剖学讲稿授课教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6
文件大小:298.8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麻醉解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麻醉解剖学讲稿授课教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包头医学院教案教研室: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师姓名:赵志英授课专业和班课程名称麻醉解剖学2012级麻醉本科班级理论4学时;上肢授课学时授课内容实验8学时授课地点授课时间1~10周解教研室教室第一节绪论【目标要求】1.掌握:麻醉解剖学的学习方法。2.熟悉:麻醉解剖学的定义、范畴、作用、地位、学习内容与目的。3.了解:人体基本分区和结构概况。学习麻醉解剖学的基本要求。第二节上肢1.掌握:上肢动脉干和神经干的体表投影。腋腔的构成、内容。掌握臂丛三束的位置、臂丛的分支和臂丛神经阻滞定位。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的行程及注入部位。肘窝的构成和内容。肱动脉的行程分支分布。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行程分支分布。正中神经、尺神经的阻滞定位。桡神经的行程、主要分支、分布及阻滞麻醉。手指神经的分布及阻滞定教学目标位。2.熟悉:腋胶鞘的形成、内容、进针方向。肩脚上神经的阻滞定位。上肢皮神经的分布。肱骨肌管及肘后区的结构。掌浅弓、掌深弓的构成及分支。手掌各神经的分布。手背的皮神经分布。上肢皮神经及肌神经的节段性分布。臂丛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腋神经易损伤部位及损伤后表现。腕管的构成及内容。3.了解:上肢的境界、分区、体表标志。上肢能触及的神经。上肢深筋膜及肌肉的名称和位置。臂、肘、前臂后区的骨筋膜鞘及肌肉配布。肱深动脉、骨间后动脉的位置及肘关节网的形成。手掌浅层结构,手掌深层结构的层次及掌中间鞘的构成。手指掌面的浅层结构。指腱鞘的构成。手背的浅、深层结构。1、头及贵要静脉的起止、行程、回流及交通关系。2、腋腔前壁的层次结构、腋腔的内容,腋动脉的分段、分支及其臂丛的毗邻关系,肩脚动脉网的构成及其临床意义。教学重点3、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的行程,肌皮神经、桡神经与肱深血管的行程、分支及分布。4、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毗邻关系,肘关节动脉网的构成。1、腋腔前壁的层次结构、腋腔的内容,腋动脉的分段、分支及其教学难点臂丛的毗邻关系,肩动脉网的构成及其临床意义

包头医学院教案 教研室: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教师姓名:赵志英 课程名称 麻醉解剖学 授课专业和班 级 2012级麻醉本科班 授课内容 上肢 授课学时 理论4学时; 实验8学时 授课地点 解剖教研室教室 授课时间 1~10周 教学目标 第一节 绪论 【目标要求】 1.掌握:麻醉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2.熟悉:麻醉解剖学的定义、范畴、作用、地位、学习内容 与目的。 3.了解:人体基本分区和结构概况。学习麻醉解剖学的基本 要求。 第二节 上肢 1.掌握:上肢动脉干和神经干的体表投影。腋腔的构成、内 容。掌握臂丛三束的位置、臂丛的分支和臂丛神经阻滞定位。头 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的行程及注入部位。肘窝的构成和 内容。肱动脉的行程分支分布。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 桡神经的行程分支分布。正中神经、尺神经的阻滞定位。桡神经 的行程、主要分支、分布及阻滞麻醉。手指神经的分布及阻滞定 位。 2.熟悉:腋鞘的形成、内容、进针方向。肩胛上神经的阻滞 定位。上肢皮神经的分布。肱骨肌管及肘后区的结构。掌浅弓、 掌深弓的构成及分支。手掌各神经的分布。手背的皮神经分布。 上肢皮神经及肌神经的节段性分布。臂丛神经、尺神经、桡神 经、正中神经、腋神经易损伤部位及损伤后表现。腕管的构成及 内容。 3.了解:上肢的境界、分区、体表标志。上肢能触及的神 经。上肢深筋膜及肌肉的名称和位置。臂、肘、前臂后区的骨筋 膜鞘及肌肉配布。肱深动脉、骨间后动脉的位置及肘关节网的形 成。手掌浅层结构,手掌深层结构的层次及掌中间鞘的构成。手 指掌面的浅层结构。指腱鞘的构成。手背的浅、深层结构。 教学重点 1、头及贵要静脉的起止、行程、回流及交通关系。 2、腋腔前壁的层次结构、腋腔的内容,腋动脉的分段、分支及其 臂丛的毗邻关系,肩胛动脉网的构成及其临床意义。 3、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的行程,肌皮神经、桡神经与肱深血管的行 程、分支及分布。 4、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毗邻关系,肘关节动脉网的构成。 教学难点 1、腋腔前壁的层次结构、腋腔的内容,腋动脉的分段、分支及其 臂丛的毗邻关系,肩胛动脉网的构成及其临床意义

2、手掌深筋膜、掌中间隙及鱼际间隙的位置及交通关系教学工具自制多媒体课件版书设计见多媒体幻灯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启发式、诱导式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2.理论与临床相结合。3.讲授重点内容。使用的教材《麻醉解剖学》张励才主编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局部解部学》彭裕文主编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参考资料《人体解部彩色图谱》郭光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系统解部学》柏树令主编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内容的时间分配第一节绪论1.重点阐述麻醉解剖学的概念、范畴、作用、地位、学习内容与目的。(10分钟)2.一般介绍人体的基本分区和层次结构概况。(30分钟)3.详细讲解学习麻醉解剖学的基本要求和方法。(15分钟)4.手术器械使用(15分钟)5.课程要求、考核方式及(10分钟)第二节上肢1、概述一般介绍上肢的境界、分区、表面解剖。(5分钟)教学2.肩区详细讲解胶腔的构成、内容,臂丛三束的位置,臂过丛的分支。重点阐述臂丛锁骨下阻滞麻醉定位。详细讲解腋鞘的程形成、内容,肩脚上神经阻滞麻醉。(45分钟)3.臂、肘和前臂前区一般介绍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浅淋巴、皮神经的节段分布,深筋膜、肌肉的配布。详细讲解肘窝的位置、围成及内容。重点阐述正中神经。(40分钟)4.臂、肘、前臂后区、一般介绍皮神经的节段分布、深筋膜及肌肉的配布。重点阐述尺神经阻滞麻醉。5.手部一般介绍手掌的层次结构,手背层次结构,手掌筋膜间隙,指髓间隙,指腱鞘。详细讲解腕管的构成、内容。详细讲解手指血管神经及指神经阻滞麻醉。(5分钟)6.详细讲解上肢神经的阶段分布和上肢神经损伤。(5分钟)7.实验操作8学时新进展内容1、头及贵要静脉的起止、行程、回流及交通关系。2、腋腔前壁的层次结构、腋腔的内容,腋动脉的分段、分支及其臂丛的毗邻关系,肩肿动脉网的构成及其临床意义?

2、手掌深筋膜、掌中间隙及鱼际间隙的位置及交通关系 教学工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 版书设计 见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方法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启发式、诱导式教学方法。 2. 理论与临床相结合。 3. 讲授重点内容。 使用的教材 《麻醉解剖学》  张励才主编  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资料 《局部解剖学》  彭裕文主编  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 《人体解剖彩色图谱》  郭光文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系统解剖学》  第七版  柏树令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 学 过 程 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 内容的时间分配 第一节 绪论 1.重点阐述麻醉解剖学的概念、范畴、作用、地位、学习内 容与目的。(10分钟) 2.一般介绍人体的基本分区和层次结构概况。(30分钟) 3. 详细讲解学习麻醉解剖学的基本要求和方法。(15分钟) 4. 手术器械使用(15分钟) 5.课程要求、考核方式及(10分钟) 第二节 上肢 1、概述  一般介绍上肢的境界、分区、表面解剖。(5分钟) 2.肩区  详细讲解腋腔的构成、内容,臂丛三束的位置,臂 丛的分支。重点阐述臂丛锁骨下阻滞麻醉定位。详细讲解腋鞘的 形成、内容,肩胛上神经阻滞麻醉。(45分钟) 3.臂、肘和前臂前区  一般介绍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 静脉、浅淋巴、皮神经的节段分布,深筋膜、肌肉的配布。详细 讲解肘窝的位置、围成及内容。重点阐述正中神经。(40分钟) 4.臂、肘、前臂后区  一般介绍皮神经的节段分布、深筋膜 及肌肉的配布。重点阐述尺神经阻滞麻醉。 5.手部  一般介绍手掌的层次结构,手背层次结构,手掌筋 膜间隙,指髓间隙,指腱鞘。详细讲解腕管的构成、内容。详细 讲解手指血管神经及指神经阻滞麻醉。(5分钟) 6.详细讲解上肢神经的阶段分布和上肢神经损伤。(5分钟)     7.实验操作8学时 新进展内容 1、头及贵要静脉的起止、行程、回流及交通关系。 2、腋腔前壁的层次结构、腋腔的内容,腋动脉的分段、分支及其 臂丛的毗邻关系,肩胛动脉网的构成及其临床意义?

3、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的行程,肌皮神经、桡神经与肱深血管的行程、分支及分布?4、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毗邻关系,肘关节动脉网的构成如何?5、尺神经的位置及临床意义?6、腕管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排列关系、临床意义、手掌深筋膜、掌中间隙及鱼际间隙的位置及交通关系?7、掌浅、深弓的构成及分支分布,皮神经的分布?1、头及贵要静脉的起止、行程、回流及交通关系。2、腋腔前壁的层次结构、腋腔的内容,腋动脉的分段、分支及其臂丛的毗邻关系,肩动脉网的构成及其临床意义?3、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的行程,肌皮神经、桡神经与肱深血管的行程、分支及分布?课后复习题4、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毗邻关系,肘关节动脉网的构成如何?5、尺神经的位置及临床意义?6、腕管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排列关系、临床意义、手掌深筋膜、掌中间隙及鱼际间隙的位置及交通关系?7、掌浅、深弓的构成及分支分布,皮神经的分布?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课后反馈意见包头医学院教案教师姓名:赵志英教研室: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授课专业和班课程名称麻醉解剖学2012级麻醉本科班级理论4学时;下肢授课学时授课内容实验8学时1~10周授课地点解剖教研室教室授课时间1.掌握:下肢的体表标志和动脉、神经的体表投影。通过梨教学目标状肌上、下孔及坐骨小孔的血管和神经。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臀部坐骨神经阻滞的入路。大隐静脉及其属支的特点,注入股静脉的部位。腹股沟浅淋巴结的分群、位置、收集范围。肌腔隙、血管腔隙、股鞘和股三角的组成及内容。股环、股管的界壁及其临床意义。收肌管的组成及行经管内的结构。股神经、闭孔神经的行程、分支分布及阻滞麻醉。坐骨神经的行程、分支分布。脑窝的内容及毗邻关系。小腿后区的小阴静脉的行程、皮神经的分布。胫神经的行程、分支分布及阻滞麻醉。排总神经的起始行程,分支分布。腓总神经阻滞麻醉。踝管的形成及通过的内

3、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的行程,肌皮神经、桡神经与肱深血管的行 程、分支及分布? 4、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毗邻关系,肘关节动脉网的构成如何? 5、尺神经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6、腕管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排列关系、临床意义、手掌深筋膜、掌 中间隙及鱼际间隙的位置及交通关系? 7、掌浅、深弓的构成及分支分布,皮神经的分布? 课后复习题 1、头及贵要静脉的起止、行程、回流及交通关系。 2、腋腔前壁的层次结构、腋腔的内容,腋动脉的分段、分支及其 臂丛的毗邻关系,肩胛动脉网的构成及其临床意义? 3、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的行程,肌皮神经、桡神经与肱深血管的行 程、分支及分布? 4、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毗邻关系,肘关节动脉网的构成如何? 5、尺神经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6、腕管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排列关系、临床意义、手掌深筋膜、掌 中间隙及鱼际间隙的位置及交通关系? 7、掌浅、深弓的构成及分支分布,皮神经的分布? 课后反馈意见 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包头医学院教案 教研室: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教师姓名:赵志英 课程名称 麻醉解剖学 授课专业和班 级 2012级麻醉本科班 授课内容 下肢 授课学时 理论4学时; 实验8学时 授课地点 解剖教研室教室 授课时间 1~10周 教学目标 1.掌握:下肢的体表标志和动脉、神经的体表投影。通过梨 状肌上、下孔及坐骨小孔的血管和神经。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 系。臀部坐骨神经阻滞的入路。大隐静脉及其属支的特点,注入 股静脉的部位。腹股沟浅淋巴结的分群、位置、收集范围。肌腔 隙、血管腔隙、股鞘和股三角的组成及内容。股环、股管的界壁 及其临床意义。收肌管的组成及行经管内的结构。股神经、闭孔 神经的行程、分支分布及阻滞麻醉。坐骨神经的行程、分支分 布。腘窝的内容及毗邻关系。小腿后区的小阴静脉的行程、皮神 经的分布。胫神经的行程、分支分布及阻滞麻醉。腓总神经的起 始行程,分支分布。腓总神经阻滞麻醉。踝管的形成及通过的内

容及其临床意义。踝关节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足背动脉的行程及分支。2.熟悉:臀部的皮肤、浅筋膜、皮神经、深筋膜和肌的分层。髋关节的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阔筋膜及其形成的隐静脉裂孔、骼胫束、肌间隔及骨筋膜鞘。股四头肌及内收肌群的配布及作用。股后区的皮神经与肌肉配布。小腿前、外侧群肌的配布及功能。踝部深筋膜增厚所形成的肌支持带。3.了解:皮肤、浅筋膜、阴部外动脉、腹壁浅动脉、旋浅动脉的行程及分布。膝前区、小腿前区的浅、深筋膜的浅静脉、皮神经肌间隔和肌筋膜鞘。足底部的血管和神经。足底结构。1、大隐静脉的走行及属支教学重点2、股三角的境界及内容教学难点肌腔隙和血管腔隙。教学工具自制多媒体课件版书设计见多媒体幻灯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启发式、诱导式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2.理论与临床相结合。讲授重点内容。3.使用的教材《麻醉解剖学》张励才主编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局部解部学》彭裕文主编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人体解剖彩色图谱》郭光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资料《系统解剖学》第七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内容的时间分配1.概述一般介绍下肢的境界分区、结构概况、体表标志及血管神经的投影。(10分钟)2.股前区、膝前区与小腿前区详细讲解大隐静脉及其属支,隐神经,腹股沟浅淋巴结,皮神经的节段性分布。详细讲解阔筋膜,隐静脉裂孔,肌腔隙、血管腔隙,股三角的围成及内容,股鞘、股管、股环及收肌管及通过结构。重点阐述股神经、隐神经、闭孔神经的阻滞麻醉。详细讲解排浅、深神经。(60分钟)教学过程3.臀部一般介绍臀部皮神经、臀筋膜、肌层。详细讲解梨状肌上、下孔及穿经结构,坐骨小孔及穿经结构。重点阐述坐骨神经阻滞麻醉。(30分钟)4.股后区、膝后区与小腿后区一般介绍皮神经的节段性分布。详细介绍坐骨神经、腔神经、腓总神经的行程、分支分布;腔的围成及其内容。(50分钟)5.踝与足详细介绍踝管的围成、内容。一般介绍足背与足底的结构。(30分钟)6、实际操作8学时新进展内容

容及其临床意义。踝关节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足背动脉的 行程及分支。 2.熟悉:臀部的皮肤、浅筋膜、皮神经、深筋膜和肌的分 层。髋关节的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阔筋膜及其形成的隐静脉 裂孔、髂胫束、肌间隔及骨筋膜鞘。股四头肌及内收肌群的配布 及作用。股后区的皮神经与肌肉配布。小腿前、外侧群肌的配布 及功能。踝部深筋膜增厚所形成的肌支持带。 3.了解:皮肤、浅筋膜、阴部外动脉、腹壁浅动脉、旋髂浅 动脉的行程及分布。膝前区、小腿前区的浅、深筋膜的浅静脉、 皮神经肌间隔和肌筋膜鞘。足底部的血管和神经。足底结构。 教学重点 1、大隐静脉的走行及属支 2、股三角的境界及内容 教学难点 肌腔隙和血管腔隙。 教学工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 版书设计 见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方法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启发式、诱导式教学方法。 2. 理论与临床相结合。 3. 讲授重点内容。 使用的教材 《麻醉解剖学》  张励才主编  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资料 《局部解剖学》  彭裕文主编  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 《人体解剖彩色图谱》  郭光文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系统解剖学》  第七版  柏树令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 学 过 程 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 内容的时间分配 1.概述  一般介绍下肢的境界分区、结构概况、体表标志及 血管神经的投影。(10分钟) 2.股前区、膝前区与小腿前区   详细讲解大隐静脉及其属 支,隐神经,腹股沟浅淋巴结,皮神经的节段性分布。详细讲解 阔筋膜,隐静脉裂孔,肌腔隙、血管腔隙,股三角的围成及内 容,股鞘、股管、股环及收肌管及通过结构。重点阐述股神经、 隐神经、闭孔神经的阻滞麻醉。详细讲解腓浅、深神经。(60分 钟) 3.臀部  一般介绍臀部皮神经、臀筋膜、肌层。详细讲解梨 状肌上、下孔及穿经结构,坐骨小孔及穿经结构。重点阐述坐骨 神经阻滞麻醉。(30分钟)     4.股后区、膝后区与小腿后区  一般介绍皮神经的节段 性分布。详细介绍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行程、分支分 布;腘腔的围成及其内容。(50分钟) 5.踝与足  详细介绍踝管的围成、内容。 一般介绍足背与 足底的结构。(30分钟) 6、实际操作8学时 新进展内容

梨状肌上、下孔及与坐骨神经的关系。、2、大隐静脉的走行及属支。课后复习题股三角的境界及内容。3、4、胸窝的境界、膝关节的血供。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课后反馈意见包头医学院教案教研室: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师姓名:赵志英授课专业和班课程名称麻醉解剖学2012级麻醉本科班级理论2学时;头部授课内容授课学时实验4学时1~10周授课地点授课时间解部教研室教室目标要求:1、掌握:颅顶层次,底结构,腮腺形态穿经结构,面神经,三叉神经的起止,分布及阻滞部位。教学目标2、熟悉:十二对颅神经出颅部位,脑的血管特点。咽峡的围成,经鼻气管插管的通道及解剖特征。3、了解:面神经的行程,分布。舌下间隙的位置,内容和交通。1、顶层次,颅底结构,腮腺形态穿经结构,三又神经的起止,分布及阻滞部位。教学重点2、经鼻气管插管的通道及解剖特征。教学难点腮腺形态穿经结构;三叉神经的起止,分布及阻滞部位。教学工具自制多媒体课件版书设计见多媒体幻灯片

课后复习题 1、梨状肌上、下孔及与坐骨神经的关系。 2、大隐静脉的走行及属支。 3、股三角的境界及内容。 4、腘窝的境界、膝关节的血供。 课后反馈 意 见 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包头医学院教案 教研室: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教师姓名:赵志英 课程名称 麻醉解剖学 授课专业和班 级 2012级麻醉本科班 授课内容 头部 授课学时 理论2学时; 实验4学时 授课地点 解剖教研室教室 授课时间 1~10周 教学目标 目标要求: 1、掌握:颅顶层次,颅底结构,腮腺形态穿经结构,面神 经,三叉神经的起止,分布及阻滞部位。 2、熟悉:十二对颅神经出颅部位,脑的血管特点。咽峡的围 成,经鼻气管插管的通道及解剖特征。 3、了解:面神经的行程,分布。舌下间隙的位置,内容和交 通。 教学重点 1、颅顶层次,颅底结构,腮腺形态穿经结构,三叉神经的起止, 分布及阻滞部位。 2、经鼻气管插管的通道及解剖特征。 教学难点 腮腺形态穿经结构;三叉神经的起止,分布及阻滞部位。 教学工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 版书设计 见多媒体幻灯片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启发式、诱导式教学方法。2.教学方法理论与临床相结合。3.讲授重点内容。使用的教材《麻醉解剖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张励才主编《局部解剖学》彭裕文主编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参考资料《人体解剖彩色图谱》郭光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系统解剖学》第七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内容的时间分配第一节概述(5分钟)境界:面与颅的分界,体表标志。第二节颅部(30分钟)一、颅顶:层次及结构特征二、颅底:海绵窦的位置、构成、穿经结构及关系。教学过第三节面部(40分钟)程一、浅层结构:面部血管行程、分布特点。面神经,三叉神经出颅位置、行程、分布和临床意义。二、面侧区:腮腺的穿经结构第四节气管插管经头面部结构解剖(15分钟)气管插管所经过的头面部的主要结构形态特征。新进展内容1.海绵窦的位置、构成、内容及交通。2.三叉神经分支分布、终末支及其阻滞定位。课后复习题3.面神经的经行、分支分布与阻滞定位。4.穿经腮腺的结构及其位置关系。5.颅内、外静脉的交通途径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课后反馈意见包头医学院教案

教学方法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启发式、诱导式教学方法。 2. 理论与临床相结合。 3. 讲授重点内容。 使用的教材 《麻醉解剖学》  张励才主编  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资料 《局部解剖学》  彭裕文主编  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 《人体解剖彩色图谱》  郭光文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系统解剖学》  第七版  柏树令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 学 过 程 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 内容的时间分配 第一节 概述(5分钟) 境界:面与颅的分界,体表标志。 第二节 颅部(30分钟) 一、颅顶:层次及结构特征 二、颅底:海绵窦的位置、构成、穿经结构及关系。 第三节 面部(40分钟) 一、浅层结构:面部血管行程、分布特点。面神经,三叉神 经出颅位置、行程、分布和临床意义。 二、面侧区:腮腺的穿经结构 第四节 气管插管经头面部结构解剖(15分钟) 气管插管所经过的头面部的主要结构形态特征。 新进展内容 课后复习题 1.海绵窦的位置、构成、内容及交通。 2.三叉神经分支分布、终末支及其阻滞定位。 3.面神经的经行、分支分布与阻滞定位。 4.穿经腮腺的结构及其位置关系。 5.颅内、外静脉的交通途径 课后反馈 意 见 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包头医学院教案

教研室: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师姓名:赵志英授课专业和班课程名称2012级麻醉本科班麻醉解部学级理论4学时;授课内容颈部授课学时实验8学时1~10周授课地点授课时间解剖教研室教室1.掌握:颈部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及临床意义。颈部重要器官的配布特点。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的毗邻关系及穿刺部位。颈丛的组成、位置及分支。颈丛浅支和隔神经阻滞的途径。臂丛的组成、位置和臂丛神经锁骨上部阻滞的途径。颈交感神经节的位置,掌握星状神经节的阻滞途径。甲状腺的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喉的位置、构造及毗邻关系。喉腔的结构及分部。掌握喉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解部。气管颈部的位置、毗邻及气管切开的应用解部。教学目标2.熟悉:颈部的体表标志。颈深筋膜的配布、筋膜间隙的组成及交通途径。熟悉喉的神经及损伤表现。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毗邻、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位置及功能。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的主要分支、分部。颈外侧淋巴结的分群、位置及回流途径。甲状腺的动脉与静脉。3.了解:颈部的境界与分区。颈部的结构层次。颈动脉鞘的内容。颈内静脉的组成、属支及注入部位。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在颈部的行径概况。颈前淋巴结的位置及回流。甲状腺的形态、被膜与位置。甲状旁腺的形态与位置。1、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层次、颈动脉鞘的构成、内容及毗邻关系。甲状腺前面的层次结构,甲状腺的位置、被膜、固定装置和教学重点毗邻,甲状腺的血管及喉的神经的位置和毗邻关系。2、颈祥的构成。教学难点颈动脉鞘的构成、内容及毗邻关系。甲状腺前面的层次结构。教学工具自制多媒体课件版书设计见多媒体幻灯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启发式、诱导式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2.理论与临床相结合。3.讲授重点内容。使用的教材《麻醉解剖学》张励才主编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局部解剖学》彭裕文主编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参考资料《人体解彩色图谱》郭光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系统解部学》第七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教学过结及内容的时间分配程1.概述颈部的境界、分区,体表性标志与投影。(10分钟)2.颈部层次结构一般介绍颈部的浅层结构。详细讲解颈深筋膜及筋膜间隙。一般介绍颈肌和肌间三角。(20分钟)

教研室: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教师姓名:赵志英 课程名称 麻醉解剖学 授课专业和班 级 2012级麻醉本科班 授课内容 颈部 授课学时 理论4学时; 实验8学时 授课地点 解剖教研室教室 授课时间 1~10周 教学目标 1.掌握:颈部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及临床意义。颈部重要器 官的配布特点。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的毗邻关系及 穿刺部位。颈丛的组成、位置及分支。颈丛浅支和膈神经阻滞的 途径。臂丛的组成、位置和臂丛神经锁骨上部阻滞的途径。颈交 感神经节的位置,掌握星状神经节的阻滞途径。甲状腺的毗邻关 系及临床意义。喉的位置、构造及毗邻关系。喉腔的结构及分 部。掌握喉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解剖。气管颈部的位置、毗邻及 气管切开的应用解剖。 2.熟悉:颈部的体表标志。颈深筋膜的配布、筋膜间隙的组 成及交通途径。熟悉喉的神经及损伤表现。颈总动脉、颈内动脉 的毗邻、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位置及功能。颈外动脉、锁骨 下动脉的主要分支、分部。颈外侧淋巴结的分群、位置及回流途 径。甲状腺的动脉与静脉。 3.了解:颈部的境界与分区。颈部的结构层次。颈动脉鞘的 内容。颈内静脉的组成、属支及注入部位。迷走神经、副神 经、舌下神经在颈部的行径概况。颈前淋巴结的位置及回 流。甲状腺的形态、被膜与位置。甲状旁腺的形态与位置。 教学重点 1、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层次、颈动脉鞘的构成、内容及毗邻关 系。甲状腺前面的层次结构,甲状腺的位置、被膜、固定装置和 毗邻,甲状腺的血管及喉的神经的位置和毗邻关系。 2、颈袢的构成。 教学难点 颈动脉鞘的构成、内容及毗邻关系。甲状腺前面的层次结构。 教学工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 版书设计 见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方法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启发式、诱导式教学方法。 2. 理论与临床相结合。 3. 讲授重点内容。 使用的教材 《麻醉解剖学》  张励才主编  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资料 《局部解剖学》  彭裕文主编  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 《人体解剖彩色图谱》  郭光文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系统解剖学》  第七版  柏树令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 学 过 程 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 结及内容的时间分配 1.概述  颈部的境界、分区,体表性标志与投影。(10分钟) 2.颈部层次结构   一般介绍颈部的浅层结构。详细讲解颈 深筋膜及筋膜间隙。一般介绍颈肌和肌间三角。(20分钟)

3.颈部血管、神经、淋巴结(1)颈部血管详细讲解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位置、毗邻;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的分支分布;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位置、毗邻、属支及穿刺。(2)颈部神经重点阐述颈丛的组成、位置、毗邻、分支及阻滞途径;臂丛的组成、位置、毗邻、分支及臂丛颈部的阻滞途径。详细讲解迷走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分支分布。重点阐述颈交感干的位置及星状神经节的阻滞麻醉。(3)一般介绍颈部的淋巴。(90分钟)4.详细讲解甲状腺的形态、位置、毗邻、血供及神经。(30分钟)5.重点阐述气管插管经喉与气管颈部的解剖。(30分钟)6、实验操作8学时新进展内容1、颈部浅静脉及皮神经的分布。2、颈部各三角的构成,颈筋膜的层次、附着和筋膜间隙及其交通关系如何?3、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层次、颈动脉鞘的构成、内容及毗邻关课后复习题系。甲状腺前面的层次结构,甲状腺的位置、被膜、固定装置和毗邻,甲状腺的血管及喉的神经的位置和毗邻关系如何?4、气管颈段前层次结构及毗邻关系如何?临床气管切开注意什么?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课后反馈意见包头医学院教案教师姓名:赵志英教研室: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授课专业和班课程名称麻醉解剖学2012级麻醉本科班级理论4学时;授课内容胸部授课学时实验8学时1~10周授课地点解剖教研室教室授课时间1.掌握:肋间神经行程及其分支,肋间神经皮支的节段性分教学目标布及肋间神经阻滞途径。隔的位置、分部、孔裂及通沟结构。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胸膜的分部以及肋膈隐窝的位置。肺的位置、形态、分叶以及肺门和肺根的构成与毗邻。纵隔的概念和分区。肺尖和肺下界的体表投影。气管及左、右主支气管的体表投影。心包、心包腔的构成,心包窦的位置和临床意义。胸交感干的位置、内脏大小神经。经鼻气管插管的应用解剖要点。经口气管插管的应用解剖要点

3.颈部血管、神经、淋巴结 (1)颈部血管 详细讲解颈总动 脉、颈内动脉位置、毗邻;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的分支分布;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位置、毗邻、属支及穿刺。(2)颈部神经 重点阐述颈丛的组成、位置、毗邻、分支及阻滞途径;臂丛的组 成、位置、毗邻、分支及臂丛颈部的阻滞途径。详细讲解迷走神 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分支分布。重点阐述颈交感干的位置及 星状神经节的阻滞麻醉。(3)一般介绍颈部的淋巴。(90分钟) 4.详细讲解甲状腺的形态、位置、毗邻、血供及神经。(30 分钟) 5.重点阐述气管插管经喉与气管颈部的解剖。(30分钟) 6、实验操作8学时 新进展内容 课后复习题 1、 颈部浅静脉及皮神经的分布。 2、颈部各三角的构成,颈筋膜的层次、附着和筋膜间隙及其交通 关系如何? 3、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层次、颈动脉鞘的构成、内容及毗邻关 系。甲状腺前面的层次结构,甲状腺的位置、被膜、固定装置和 毗邻,甲状腺的血管及喉的神经的位置和毗邻关系如何? 4、气管颈段前层次结构及毗邻关系如何?临床气管切开注意什 么? 课后反馈 意 见 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包头医学院教案 教研室: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教师姓名:赵志英 课程名称 麻醉解剖学 授课专业和班 级 2012级麻醉本科班 授课内容 胸部 授课学时 理论4学时; 实验8学时 授课地点 解剖教研室教室 授课时间 1~10周 教学目标 1.掌握:肋间神经行程及其分支,肋间神经皮支的节段性分 布及肋间神经阻滞途径。膈的位置、分部、孔裂及通沟结构。胸 膜和胸膜腔的概念,胸膜的分部以及肋膈隐窝的位置。肺的位 置、形态、分叶以及肺门和肺根的构成与毗邻。纵隔的概念和分 区。肺尖和肺下界的体表投影。气管及左、右主支气管的体表投 影。心包、心包腔的构成,心包窦的位置和临床意义。胸交感干 的位置、内脏大小神经。经鼻气管插管的应用解剖要点。经口气 管插管的应用解剖要点

2.熟悉:上纵隔的主要结构及层次关系。女性乳房的淋巴回流及其临床意义。中纵隔、后纵隔的位置、内容。心包内大血管相互之间的关系。食管胸部的行程和毗邻,小儿与成人气管插管解剖的异同。先天性心脏病的分型及临床麻醉意义。常见性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病理改变及与其有关的麻醉方式的选择。3.了解:胸部的境界和分区、体表标志以及胸部的标志线。胸壁的层次。胸前外侧区肌的配布,肋间隙的结构。隔的薄弱区、隔的血管、神经和淋巴。胸腔的构成。胸膜的体表投影及其血管、神经和淋巴。支气管肺段、肺的血管、神经和淋巴。肺裂的体表投影。前纵隔内的结构。纵隔左、右侧面的结构与毗邻关系。了解其血管、淋巴、神经的分布特点。胸主动脉、胸导管、奇静脉及其属支的行程和毗邻。1、女性乳房的位置、淋巴引流及其临床意义。2、胸膜腔及窦的构成,胸膜顶及各胸膜窦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教学重点肺根的构成、毗邻关系,胸膜及肺的体表投影。3、心包的组成,心包斜窦、横窦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教学难点心包的组成,心包斜窦、横窦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教学工具自制多媒体课件版书设计见多媒体幻灯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启发式、诱导式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2.理论与临床相结合。3.讲授重点内容。使用的教材《麻醉解剖学》张励才主编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彭裕文主编、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局部解剖学》参考资料《人体解剖彩色图谱》郭光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系统解部学》第七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内容的时间分配1.概述一般介绍胸部的境界、分区和体表标志。(5分钟)2.胸壁(1)浅层结构一般介绍皮肤、浅筋膜、乳房。(2)详细讲解深层结构及肋间神经的行程、分布及阻滞途径。(30分钟)3.膈详细讲解位置、分部、裂孔的位置及通过结构。(10分钟)4.胸腔及其脏器(1)胸膜和胸膜腔。详细讲解胸膜的分教学过程部、胸膜隐窝、胸膜的投影及胸膜腔穿刺。(2)详细讲解肺的形态、分叶、肺段、肺门、肺根。(45分钟)5.详细讲解纵隔的分部及其内容(45分钟)6.重点阐述气管插管径路的应用解部:经鼻气管插管应注意的解部要点。经口气管插管应注意的解部要点。小儿与成人气管插管解剖的异同点。(30分钟)7.一般介绍心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15分钟)8、实际操作8学时新进展内容

2.熟悉:上纵隔的主要结构及层次关系。女性乳房的淋巴回 流及其临床意义。中纵隔、后纵隔的位置、内容。心包内大血管 相互之间的关系。食管胸部的行程和毗邻,小儿与成人气管插管 解剖的异同。先天性心脏病的分型及临床麻醉意义。常见性先天 性心血管畸形的病理改变及与其有关的麻醉方式的选择。 3.了解:胸部的境界和分区、体表标志以及胸部的标志线。 胸壁的层次。胸前外侧区肌的配布,肋间隙的结构。膈的薄弱 区、膈的血管、神经和淋巴。胸腔的构成。胸膜的体表投影及其 血管、神经和淋巴。支气管肺段、肺的血管、神经和淋巴。肺裂 的体表投影。前纵隔内的结构。纵隔左、右侧面的结构与毗邻关 系。了解其血管、淋巴、神经的分布特点。胸主动脉、胸导管、 奇静脉及其属支的行程和毗邻。 教学重点 1、女性乳房的位置、淋巴引流及其临床意义。 2、胸膜腔及窦的构成,胸膜顶及各胸膜窦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肺根的构成、毗邻关系,胸膜及肺的体表投影。 3、心包的组成,心包斜窦、横窦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难点 心包的组成,心包斜窦、横窦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工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 版书设计 见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方法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启发式、诱导式教学方法。 2. 理论与临床相结合。 3. 讲授重点内容。 使用的教材 《麻醉解剖学》  张励才主编  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资料 《局部解剖学》  彭裕文主编  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 《人体解剖彩色图谱》  郭光文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系统解剖学》  第七版  柏树令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 学 过 程 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 结及内容的时间分配 1.概述  一般介绍胸部的境界、分区和体表标志。(5分钟) 2.胸壁 (1)浅层结构 一般介绍皮肤、浅筋膜、乳房。 (2)详细讲解深层结构及肋间神经的行程、分布及阻滞途径。 (30分钟) 3.膈  详细讲解位置、分部、裂孔的位置及通过结构。 (10 分钟) 4.胸腔及其脏器 (1)胸膜和胸膜腔。详细讲解胸膜的分 部、胸膜隐窝、胸膜的投影及胸膜腔穿刺。(2)详细讲解肺的形 态、分叶、肺段、肺门、肺根。(45分钟) 5.详细讲解纵隔的分部及其内容(45分钟) 6.重点阐述气管插管径路的应用解剖:经鼻气管插管应注意 的解剖要点。经口气管插管应注意的解剖要点。小儿与成人气管 插管解剖的异同点。(30分钟) 7.一般介绍心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15分钟) 8、实际操作8学时 新进展内容

1、胸部的境界、分区、胸壁的浅深筋膜及肌的分布。2、女性乳房的位置、淋巴引流及其临床意义。3、胸膜腔及窦的构成,胸膜顶及各胸膜窦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课后复习题肺根的构成、毗邻关系,胸膜及肺的体表投影?4、主动脉弓三大分支的毗邻关系,动脉导管三角?5、心包的组成,心包斜窦、横窦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是什么?6、食管与胸导管的毗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课后反馈意见包头医学院教案教研室: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师姓名:赵志英授课专业和班课程名称麻醉解剖学2012级麻醉本科班级理论4学时授课内容腹部授课学时实验8学时授课地点解部教研室教室授课时间1~10周1.掌握:腹前外侧壁的层次结构。神经分布的节段平面、动教学目标脉分布和静脉回流及其临床意义。腹前外侧壁的层次、结构特点。腹股沟区的特点。腹股沟管的构成及其通过的内容。腹股沟三角的边界、构造和临床意义。腹下神经、腹股沟神经、腹壁下动脉的行程,以及与腹股沟疝、阑尾手术的意义。腹膜与腹膜腔的概念以及腹膜的功能,腹膜形成的韧带、网膜和系膜。掌握腹膜腔的重要间隙,如隔下间隙,左、右肠系膜窦,升、降结肠旁沟,膀胱直肠陷凹,子宫直肠陷凹的形成、位置和其临床意义。胃的动脉供应、神经分布及其对胃切除术或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的意义。十二指肠的分部、各部的毗邻、十二指肠悬韧带。肝门、肝蒂的组成。胆总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的相互排列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肝外胆道的组成,胆总管的分段及各段的主要毗邻。空、回肠动脉分布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各部结肠的共同特点与腹膜的关系。阑尾的位置、动脉的走行位置、寻找阑尾的方法及其根部的体表投影。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的发起、行程、分支及分布。肝门静脉的组成及其主要属支。肝门静脉系统的特点、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系间的吻

课后复习题 1、胸部的境界、分区、胸壁的浅深筋膜及肌的分布。 2、女性乳房的位置、淋巴引流及其临床意义。 3、胸膜腔及窦的构成,胸膜顶及各胸膜窦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肺根的构成、毗邻关系,胸膜及肺的体表投影? 4、主动脉弓三大分支的毗邻关系,动脉导管三角? 5、心包的组成,心包斜窦、横窦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6、食管与胸导管的毗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课后反馈 意 见 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包头医学院教案 教研室: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教师姓名:赵志英 课程名称 麻醉解剖学 授课专业和班 级 2012级麻醉本科班 授课内容 腹部 授课学时 理论4学时; 实验8学时 授课地点 解剖教研室教室 授课时间 1~10周 教学目标 1.掌握:腹前外侧壁的层次结构。神经分布的节段平面、动 脉分布和静脉回流及其临床意义。腹前外侧壁的层次、结构特 点。腹股沟区的特点。腹股沟管的构成及其通过的内容。 腹股沟 三角的边界、构造和临床意义。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腹 壁下动脉的行程,以及与腹股沟疝、阑尾手术的意义。腹膜与腹 膜腔的概念以及腹膜的功能,腹膜形成的韧带、网膜和系膜。掌 握腹膜腔的重要间隙,如膈下间隙,左、右肠系膜窦,升、降结 肠旁沟,膀胱直肠陷凹,子宫直肠陷凹的形成、位置和其临床意 义。胃的动脉供应、神经分布及其对胃切除术或高选择性迷走神 经切断术的意义。十二指肠的分部、各部的毗邻、十二指肠悬韧 带。肝门、肝蒂的组成。胆总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的相互 排列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肝外胆道的组成,胆总管的分段及各段 的主要毗邻。空、回肠动脉分布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各部结肠 的共同特点与腹膜的关系。阑尾的位置、动脉的走行位置、寻找 阑尾的方法及其根部的体表投影。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 膜下动脉的发起、行程、分支及分布。肝门静脉的组成及其主要 属支。肝门静脉系统的特点、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系间的吻

共16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