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第1章 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 第2节 线性规划问题的几何意义

第1章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
第1章 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

第2节线性规划问题的几何意义 ·2.1基本概念 ·2.2几个定理
第2节线性规划问题的几何意义 • 2.1 基本概念 • 2.2 几个定理

2.1基本概念 1.凸集 2.凸组合 3.顶点
2.1 基本概念 1. 凸集 2. 凸组合 3. 顶点

1.凸集 ·设K是n维欧氏空间的一点集,若任意两点X1)∈K, X2)∈K的连线上的所有点aX1)+(1-a)X2)∈K, (0≤a≤1)则称K为凸集。 图1-7 X2 X1●X2 x 不2 (a) (b) (c) (d)
1.凸集 • 设K是n维欧氏空间的一点集,若任意两点X(1)∈K, X(2)∈K的连线上的所有点αX(1)+(1-α)X(2)∈K, (0≤α≤1);则称K为凸集。 • 图1-7

实心圆,实心球体,实心立方体等都是凸 集,圆环不是凸集。从直观上讲,凸集没有 凹入部分,其内部没有空洞。图1-7中的(a)b) 是凸集,(c)不是凸集。 图1-2中的阴影部分 一x1+2x2=8 是凸集。 41=16 4x2=12 0 ·任何两个凸集的交集是凸集,见图1-7(d)
• 实心圆,实心球体,实心立方体等都是凸 集,圆环不是凸集。从直观上讲,凸集没有 凹入部分,其内部没有空洞。图1-7中的(a)(b) 是凸集,(c)不是凸集。 • 图1-2中的阴影部分 是凸集。 • 任何两个凸集的交集是凸集,见图1-7(d)

2.凸组合 。 设X(),X2),.,Xk是n维欧氏空间E中的k个点。 若存在μ1”μ2”,μk且0≤μ≤1,i=1,2,k, ∑4=1 i=l ·使X=μX+μ2X2++μkX o 则称X为X),X2),.,X)的凸组合。(当0<μ <1时,称为严格凸组合)
2. 凸组合 • 设X(1),X(2),…,X(k)是n维欧氏空间E中的k个点。 若存在μ1,μ2,…,μk,且0≤μi≤1, i=1,2,…,k; • 使X=μ1X(1)+μ2X(2)+…+μkX(k) • 则称X为X(1),X(2),…,X(k)的凸组合。(当0<μi <1时,称为严格凸组合). ∑ = = k i i 1 μ 1

3.顶点 。i 设K是凸集,X∈K;若X不能用不同的两点X)∈K 和X(2)∈K的线性组合表示为 X=aX1+(1-a)X2),(0<a<1) 。 则称X为K的一个顶点(或极点)。 一x1+2x2=8 ·图中0,Q1,2,3,4都是顶点。 —4x1=16 4x2=12 22
3. 顶点 • 设K是凸集,X∈K;若X不能用不同的两点X(1)∈K 和X(2)∈K的线性组合表示为 X=αX(1)+(1-α)X(2),(0<α<1) • 则称X为K的一个顶点(或极点)。 • 图中0,Q1,2,3,4都是顶点

2.2几个定理 ·定理1若线性规划问题存在可行域,则其可 行域 2%马0 是凸集
2.2 几个定理 • 定理1 若线性规划问题存在可行域,则其可 行域 是凸集 ⎟⎟⎟⎠⎞ ⎜⎜⎜⎝⎛ = ∑ ≥= =nj jj j xbxPXD 1 0

证:为了证明满足线性规划问题的约束条件 ∑Pjx,=b,¥20,j=12,…,m j=1 的所有点(可行解)组成的集合是凸集, 只要证明D中任意两点连线上的点必然在D内 即可。 设 X()=(),x0),…,x0) Xe)=(),x2),.,x) 是D内的任意两点;X1)≠X(2)
证:为了证明满足线性规划问题的约束条件 ∑= =≥= n j jj j njxbxP 1 ",,2,1,0, 的所有点(可行解)组成的集合是凸集, 只要证明D中任意两点连线上的点必然在D内 即可。 设 是D内的任意两点;X(1)≠X(2) 。 ( ) () () ( ) ( ) () () () () ( ) T n T n X xx x X xx x 2 2 2 2 1 2 1 1 2 1 1 1 ,,, ,,, " " = =

则有 ∑Px9=b,x9≥0,j=1,2,n i ∑Px2=bx2≥0,j=1,2,,n i=l 令X=(X1,x2,,X)T为X,X2连线上的任 意一点,即 X=aX+(1-a)X2)(0≤a≤1) X的每一个分量是 x,=ax9+(1-a)x2) 将它代入约束条件,得到
() () () () ∑ ∑ = = =≥= =≥= n j jj j n j jj j njxbxP njxbxP 1 2 2 1 1 1 ,,2,1,0, ,,2,1,0, " " ( 1 ) ( 2 ) )1( jj j xx −+= αα x 令X=(x 1 , x 2 , … , x n ) T 为 X(1),X(2)连线上的任 意一点,即 X= α X(1)+(1- α)X(2) (0≤α≤1) X的每一个分量是 将它代入约束条件,得到 则有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第1章 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 第1节 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pdf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非线性规划、无约束问题.pdf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Matlab优化函数_NLP-ex.pdf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Matlab优化函数_MATLAB初步_优化2003.doc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Matlab优化函数_linprog.pdf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ILOG实验指导_运筹学实验指导书(2012-10).doc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ILOG实验指导_注册激活我们的ILOG方法.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ILOG实验指导_接受实验报告邮箱地址.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ILOG实验指导_优化软件ILOG_OPL.ppt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ILOG实验指导_ILOG ODMS上机实验指导.ppt
-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英文教材PDF电子版.pdf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平面图与图的着色.ppt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命题逻辑的推理.pdf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Introduction(主讲:陈玉泉).ppt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谓词逻辑的等值和推理演算.ppt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命题逻辑的等值和推理演算.ppt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树及二叉树 Algorithms and DataStrucstures.ppt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图.ppt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历届考试试题_试卷(A卷)答案.doc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历届考试试题_试卷(A卷)试卷.doc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第1章 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 第3节 单纯形法.pdf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第1章 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 第4节 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pdf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第1章 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 第5节 单纯形法的进一步讨论.pdf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第1章 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 第6节 应用举例.pdf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第2章 对偶理论和灵敏度分析 第1节 单纯形法的矩阵描述.pdf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第2章 对偶理论和灵敏度分析 第3节 对偶问题的提出.pdf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第2章 对偶理论和灵敏度分析 第4节 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pdf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第2章 对偶理论和灵敏度分析 第5节 对偶问题的经济解释——影子价格 第6节 对偶单纯形法.pdf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第2章 对偶理论和灵敏度分析 第7节 灵敏度分析 第8节 参数线性规划.pdf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第3章 运输问题 第1节 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 第2节 表上作业法.pdf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第3章 运输问题 第3节 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及其求解方法 第4节 应用举例.pdf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第4章 目标规划 第1节 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 第2节 解目标规划的图解法.pdf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第4章 目标规划 第3节 解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法 第4节 灵敏度分析 第5节 应用举例.pdf
-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教学资源_运筹学绪论.pdf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pdf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数理逻辑——第9章 集合.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史通论》教学教材电子书(翻译版)A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n Introduction [数学史通论·第二版].(美)维克多·J·卡茨.pdf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史》教学资源_教学资料_数学史和数学教育(个人的经验和看法).pdf
- 《数学史》课程教学资源:数学史选讲(共五章).pdf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的天空》课程教学资源_2012诺贝尔经济学奖专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