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清代诗词文

第一章清代诗词文
第一章 清代诗词文

中b2 第一节清代诗歌 (1)数量巨大。徐世昌《晚睛诗汇》收录诗人 600多人,诗作27600多首。 (2)流派众多。清初有爱国派,尊唐派,宗宋派 神韵派;清中叶有格调派,肌理派,性灵派 各派主张不同,诗风各异。 (3)诗体发展。叙事功能有较大开拓。大量新型 乐府体、五七言体等长篇叙事诗,各种诗体的 组诗,记事、抒情、写景,挥洒旬如。 (4)两火审美特色。一是重实;二是感伤
第一节 清代诗歌 (1)数量巨大。徐世昌《晚晴 诗汇》收录诗人 6l00多人,诗作27600多首。 (2) 流派众多。清初有爱国派,尊唐派,宗宋派, 神韵派;清中叶有格调派,肌理派,性灵派。 各派主张不同,诗风各异。 (3) 诗体发展。叙事功能有较大开拓。大量新型 乐府体、五七言体等长篇叙事诗,各种诗体的 组诗,记事、抒情、写景,挥洒自如。 (4)两大审美特色。一是重实;二是感伤

丰 or esTers 清初诗歌 38清初80年,诗歌分前后两期: 前期诗人:分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 类。遗民诗人保持气节,关注现实;入 仕诗人出处尴尬,多表现伤慼情怀; 3后期诗人:多重形式技巧。喜立派 别门户,与现政权和谐相处。主要有王 士祯、朱彝尊、赵执信、查慎行等。以 王士祯影响最大
一、 清初诗歌 清初80年,诗歌分前后两期: 前期诗人: 分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 类。遗民诗人保持气节,关注现实;入 仕诗人出处尴尬,多表现伤感情怀; 后期诗人: 多重形式技巧,喜立派 别门户,与现政权和谐相处。主要有王 士祯、朱彝尊、赵执信、查慎行等。以 王士祯影响最大

中b2 (一)请初遗民诗人: 1、顾炎武 有巛亭林诗文集》传世,存诗四百多首, 他主张“文须有益于天下”,“诗主性情.不 贵奇巧”,反对摹拟。其诗抚事感时,同情人 民悲惨遭遇。充满深厚民族慼情,格调慷慨悲 壮,苍劲沉郁。 《秋山》、《海上》、《精卫》,抒写 亡国之痛和复国决心,对清初和晩清诗坛影响」 巨大
(一)清初遗民诗人: 1、顾炎武: 有《亭林诗文集》传世,存诗四百多首。 他主张“文须有益于天下” , “诗主性情,不 贵奇巧” ,反对摹拟。其诗抚事感时,同情人 民悲惨遭遇,充满深厚民族感情,格调慷慨悲 壮,苍劲沉郁。 《秋山》、《海上》、《精卫》等,抒写 亡国之痛和复国决心,对清初和晚清诗坛影响 巨大

丰 or esTers 2、屈大均 有《道援堂诗集》。其诗富于民族意识,多 故国之悲,如《鲁连台》、《大同咏叹》 有关心民瘼之作如《民谣》。屈诗长于五律, 悲歌慷慨,气勢纵横,洋濫着浪漫主义精神。 3、吴嘉纪 著有《陋轩集》。其诗内容充实,反映社会 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绝句》《挽船行》 《过兵行》,继承乐府歌辞和杜甫、白居易诗 歌传统,以深厚工力、质朴语言、白描手法、 遵劲风格而特色独具
2、屈大均: 有《道援堂诗集》。其诗富于民族意识,多 故国之悲,如《鲁连台》、《大同咏叹》;也 有关心民瘼之作如《民谣》。屈诗长于五律, 悲歌慷慨,气势纵横,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3、吴嘉纪: 著有《陋轩集》。其诗内容充实,反映社会 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绝句》 《挽船行》 《过兵行》,继承乐府歌辞和杜甫、白居易诗 歌传统,以深厚工力、质朴语言、白描手法、 遵劲风格而特色独具

丰 or esTers (二)请初入仕诗人: 1、钱谦益:清初宗宋派领袖 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主张“转 蓝多听”,“有本”"(性情)、“有物”(学后),其 诗词藻华美,才气纵横,尤工七律。《投耄棐》中怀念 故国,悔恨平生,颇有佳作。 《后秋兴》:大型七律组诗,叠杜甫《秋兴》八首原韵, 8首一組,13组共104首。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令时 人难望项背。 2、吴伟业:清初尊唐派领袖。 《梅村集》存诗1000多首,其主要内容是感慨朝代兴 亡和悲叹自身失节
(二)清初入仕诗人: 1、钱谦益: 清初宗宋派领袖。 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主张“转 益多师” , “有本”(性情)、 “有物”(学问), 其 诗词藻华美,才气纵横,尤工七律。《投笔集》中怀念 故国,悔恨平生,颇有佳作。 《后秋兴》:大型七律组诗,叠杜甫《秋兴》八首原韵, 8首一组,13组共104首。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令时 人难望项背。 2、吴伟业: 清初尊唐派领袖。 《梅村集》存诗1000多首,其主要内容是感慨朝代兴 亡和悲叹自身失节

丰 or esTers “梅村体”: 吴伟业的诗体风格。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 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代兴亡:吸取白居易 《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 行写法,侧重叙事写人,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 纷,晚唐温、李的风情韵致及明代传奇曲折变化 的戏剧性。代表作《圆圆曲》《永和宫词》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吴诗“歌行一体,尤所擅长。格律本乎四杰而 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韵协宫商 感均顽艳,一时尤称绝调
“梅村体” : 吴伟业的诗体风格。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 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代兴亡;吸取白居易 《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 行写法,侧重叙事写人,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 纷,晚唐温、李的风情韵致及明代传奇曲折变化 的戏剧性。代表作《圆圆曲》《永和宫词》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吴诗“歌行一体,尤所擅长。格律本乎四杰而 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韵协宫商, 感均顽艳,一时尤称绝调。

丰 or esTers (三)王士祯与其他诗人 1、王士祯 有《带经堂集》《渔洋诗文集》《渔洋诗话 等传世。左右诗坛数十年,论诗提倡“神韵” 擅七言近体,善融情入景创幽静闲远境界。引 人入胜,如《江山》《真州绝句》等 2、“神韵说” “神韵”即风神韵味,王士祯极赏唐司空图 《诗品》“冲淡”、“自然”、“清奇”和南宋 严羽《沧浪诗话》“妙悟”、“兴趣”之说,提 倡“兴会”“神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要求诗歌有幽静淡远境界和含蓄隽永语言
(三)王士祯与其他诗人 1、王士祯 有《带经堂集》《渔洋诗文集》《渔洋诗话》 等传世。左右诗坛数十年,论诗提倡“神韵” 。 擅七言近体,善融情入景,创幽静闲远境界,引 人入胜,如《江山》《真州绝句》等。 2、 “神韵说” “神韵”即风神韵味,王士祯极赏唐司空图 《诗品》“冲淡” 、 “自然” 、 “清奇”和南宋 严羽《沧浪诗话》“妙悟” 、 “兴趣”之说,提 倡“兴会”“神到” ,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 要求诗歌有幽静淡远境界和含蓄隽永语言

中b2 3、查慎行、赵执傖 查诗以白描见长,不尚藻饰。 赵诗清新拔。路峻刻,重视 内容,现实性强
3、查慎行、赵执信 查诗以白描见长,不尚藻饰。 赵诗清新峭拔,思路峻刻,重视思想 内容,现实性强

丰 or esTers 二、清中叶诗歌 清中叶政治高压、文化专制、汉学兴盛。 诗歌向着拟古、形式方向发展。出现了尊唐的 “格调派”、宗宋的“肌理派”,继承晚明主 情的“性灵派”。 (一)沈德潜及其“格调说” 1、沈德潜著有《归愚诗文集》。诗多歌功颂 粉饰太平,有封建卫道气。诗选、诗评影响颇大。 有《古诗源》《唐诗别教集》《明诗别集》《国 朝诗别裁集》《说诗啐语》
二、清中叶诗歌 清中叶政治高压、文化专制、汉学兴盛。 诗歌向着拟古、形式方向发展。出现了尊唐的 “格调派”、宗宋的“肌理派”,继承晚明主 情的“性灵派” 。 (一)沈德潜及其“格调说” 1、沈德潜 著有《归愚诗文集》。诗多歌功颂 德粉饰太平,有封建卫道气。诗选、诗评影响颇大。 有《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国 朝诗别裁集》《说诗啐语》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汤显祖.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明代传奇.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八章《西游记》.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明代杂剧.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二章《水浒传》.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一章《三国演义》.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四章《金瓶梅》.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六编 元代文学 第一章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章 我国古代杰出的戏剧家关汉卿 第三章 王实甫和《西厢记》第四章 元杂剧其他作家作品 第五章 宋元南戏 第六章 元代散曲 第七章 元代诗文.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编 明代文学(1368—1644)——绪论.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 第一章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第二章 北宋前期的词 第三章 苏轼 第四章 北宋后期的诗词 第五章 南宋前期文学 第六章 陆游 第七章 辛弃疾 第八章 南宋后期文学 第九章 宋代话本 第十章 辽金文学.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南北朝文学(420—581).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建安、曹魏与西晋文学.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 隋代与初唐文学 第二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 第三章 李白与杜甫 第四章 白居易和中唐诗歌 第五章 唐代散文和小说 第六章 晚唐诗歌与唐五代词.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汉代诗歌.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东晋文学与陶渊明.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魏晋南北朝思想、文化与文学).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上古文学 第二章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第三章 楚辞 第四章 先秦历史散文 第五章 先秦诸子散文.ppt
- 乐山师范学院:《外国文学》课程思考题与论文选题库.doc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二章《长生殿》与《桃花扇》.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清代戏曲.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明代诗文.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六章《红楼梦》.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八编 清代文学(1644—1839)——绪论.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四章《儒林外史》和清代其它长篇小说.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九编 近代文学(1840—1919)——绪论.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一章《聊斋志异》.ppt
- 《英国文学史》课程作品选读(PPT讲稿,英文版)Chapter 10 The Twentieth Century.ppt
- 《英国文学史》课程作品选读(PPT讲稿,英文版)Chapter 1 The Anglo-Saxon Period(450-1066).ppt
- 《英国文学史》课程作品选读(PPT讲稿,英文版)Chapter 2 The Norman Period(1066-1350).ppt
- 《英国文学史》课程作品选读(PPT讲稿,英文版)Chapter 3 The Age of Chaucer(1350-1400).ppt
- 《英国文学史》课程作品选读(PPT讲稿,英文版)Chapter 4 The Fifteenth Century(1400-1550).ppt
- 《英国文学史》课程作品选读(PPT讲稿,英文版)Chapter 5 The English Renaissance(1550-1642).ppt
- 《英国文学史》课程作品选读(PPT讲稿,英文版)Chapter 6 The Seventeenth Century(1603-1688).ppt
- 《英国文学史》课程作品选读(PPT讲稿,英文版)Chapter 7 The Eighteenth Century(1688-1798).ppt
- 《英国文学史》课程作品选读(PPT讲稿,英文版)Chapter 8 The Age of Romanticism(1798-1832).ppt
- 《英国文学史》课程作品选读(PPT讲稿,英文版)Chapter 9 The Victorian Age(1832-1901).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鲁迅.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