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 soil sciences(Pedology)》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土壤酸碱性 acidity and salinity of soil

第五章土壤酸碱性 (Chapter 5 acidity and salinity of soil)
第五章土壤酸碱性 (Chapter 5 acidity and salinity of soil )

中土壤酸碱度分布图 多a P H 盐基饱和度 P H 盐基饱和度% 8,5 00 4-6-1

中国土壤酸碱性分布规律 中国土壤的酸碱性反应,大多数在 pH4.5~8.5之间。在地理分布上有“东南酸 西北碱”的规律性。大致可以长江为界(北 纬33~35°),长江以南的土壤为酸性或强酸 性,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我国 土壤的酸碱性南北差异很大,由南向北土壤 pH相差7个数量级。 如吉林、内蒙古、华北的碱土pH值有的 高达10.5,而台湾省的新八仙山和广东省丁 湖山、五指山的黄壤,pH值有的低至 3.6~3.8
中国土壤酸碱性分布规律 中 国 土 壤 的 酸 碱 性 反 应 , 大 多 数 在 pH4.5~8.5之间。在地理分布上有“东南酸 西北碱”的规律性。大致可以长江为界(北 纬33~35),长江以南的土壤为酸性或强酸 性,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我国 土壤的酸碱性南北差异很大,由南向北土壤 pH相差7个数量级。 如吉林、内蒙古、华北的碱土pH值有的 高达10.5,而台湾省的新八仙山和广东省丁 湖 山 、 五 指 山 的 黄 壤 , pH 值 有 的 低 至 3.6~3.8

第一节 土壤酸度 soil acidity
第一节 土壤酸度 soil acidity

土壤酸的成因 (一)土壤酸性的形成因素 1、气候因素:高温高遢气候条件加速了矿物和岩石的风化作 用和盐基离子强烈的淋熔作用。 2、生物因素: 1)生物的呼吸作用:土壤中微生物、植物根糸和动物生命活 动释放大量的C○2,嵱于水后形成碳酸,对土壤酸度发展有重要 影响。 (2)土壤中一些专性微生物作用:硫化细菌、硝化细菌可将土 壤中硫和氮分别氧化成硫酸和硝酸,增强了土壤酸度 (3)植被影响:针叶林有机物分解产生酸性,真菌活动强烈的 森林土壤中,形成大量黄腐酸,土壤pH值很低。 3、施肥和灌溉的影响:长期使用生理酸性肥料(硫酸铵、氯 化铵、氯化钾等,又增加土壤酸的效果。 灌溉对土壤酸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水质。 4.环境影响;主要是酸雨作用
一 .土壤酸的成因 (一)土壤酸性的形成因素 1.气候因素:高温高湿气候条件加速了矿物和岩石的风化作 用和盐基离子强烈的淋溶作用。 2.生物因素: (1)生物的呼吸作用:土壤中微生物、植物根系和动物生命活 动释放大量的CO2,溶于水后形成碳酸,对土壤酸度发展有重要 影响。 (2)土壤中一些专性微生物作用:硫化细菌、硝化细菌可将土 壤中硫和氮分别氧化成硫酸和硝酸,增强了土壤酸度 (3)植被影响:针叶林有机物分解产生酸性,真菌活动强烈的 森林土壤中,形成大量黄腐酸,土壤pH值很低。 3.施肥和灌溉的影响:长期使用生理酸性肥料(硫酸铵、氯 化铵、氯化钾等,又增加土壤酸的效果。 灌溉对土壤酸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水质。 4.环境影响;主要是酸雨作用

ACID INPUT A RELEASE H A AF H EXCHANGE H accumulates in soil SURFACES Ca Mg. K, and Na are moved with ar CATION M A LEACHING Ha= acids(H2 CO3, HNO3, H, 4, organics H rogen ion a =anions(HCO,, NO3, SO4 2, organic geable metal cations Ca2+, Mg2+, K Roles of acid input, cation exchange, and leaching in soil acidification
Roles of acid input, cation exchange, and leaching in soil acidification

土壤酸度成因 Development of soil acidity (二)土壤酸化的机理 1.氩离子的来源 (1)水的解离:HOHH+OH 土壤胶体对氨离子吸附使得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 (2)碳酸解离:H2CO3÷H+HCO (3)有机酸的解离:有机酸→H+R-COO (4)酸雨:(干沉降和湿沉降一酸雨) (5丿其它无机酸:施入土壤中生理酸性肥料产生的无机酸 2.土壤中铝的活化 当土壤胶体上交换性氫离子饱和度达到一定程度肘,品架结构解体,八面 体中解体,铝离子释放岀来成为活性铝,被胶体吸附称为潜性酸。 土壤中交换性HA当量比随肘间的变化 土壤 0.5hr 4h 10hr 24hr 砖红壤 0.93 0.67 0.44 0.35 红壤(第四纪 0.56 0.34 0.18 0.15 红壤(花岗岩 0.20 0.11 0.08 0.07 黄壤 0.95 0.61 0.54 043 灰化土(黑龙江) 0.42 0.26 0.20 0.14
(二)土壤酸化的机理 1.氢离子的来源 (1)水的解离: HOH⇌ H++OH- 土壤胶体对氢离子吸附使得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 (2)碳酸解离: H2CO3 ⇌H++HCO3 - (3)有机酸的解离:有机酸→ H++R-COO- (4)酸雨:(干沉降和湿沉降—酸雨) (5)其它无机酸:施入土壤中生理酸性肥料产生的无机酸 2.土壤中铝的活化 当土壤胶体上交换性氢离子饱和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晶架结构解体,八面 体中解体,铝离子释放出来成为活性铝,被胶体吸附称为潜性酸。 一 .土壤酸度成因Development of soil acidity 土壤 0.5hr 4hr 10hr 24hr 砖红壤 红壤(第四纪) 红壤(花岗岩) 黄壤 灰化土(黑龙江) 0.93 0.56 0.20 0.95 0.42 0.67 0.34 0.11 0.61 0.26 0.44 0.18 0.08 0.54 0.20 0.35 0.15 0.07 0.43 0.14 土壤中交换性H/Al当量比随时间的变化

土壤酸度类型 土壤酸度的类型 活性酸度( soil active acidity) 土壤酸度 潜性酸度 soil potential acidity (一)土壤活性酸度( soil active acidity) 土壤嵱液中的氦离子浓度。用pH表示,测定肘的水土比为1:1浸 提测定嵱液中氦离子浓度,所以,也有人表示为pH2o (二)土壤潜性酸度( soil potential acidity) 指由土壤胶体上吸附的氢离子、铝离子和羟基离子所可能产生的 酸度。 潜性酸度作用机理 1.土壤胶体上氦离子的解离 胶体XH胶体」-(Xy)H+yH 2.胶体上氢离子被其阳离子代换到嵱液中 胶体-XH+Ca胶体2H+2H
二.土壤酸度类型 土壤酸度的类型 土壤酸度 活性酸度(soil active acidity) 潜性酸度soil potential acidity (一)土壤活性酸度(soil active acidity) 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用pH表示,测定时的水土比为1:1浸 提测定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所以,也有人表示为pHH2O. (二)土壤潜性酸度(soil potential acidity) 指由土壤胶体上吸附的氢离子、铝离子和羟基离子所可能产生的 酸度。 潜性酸度作用机理 1.土壤胶体上氢离子的解离: -(X-y)H + yH+ 胶体 胶体 -XH⇌ 胶体 2.胶体上氢离子被其它阳离子代换到溶液中 胶体 -XH +Ca⇌ -Ca -(x-2)H +2H+

二土壤酸度类型 3.土壤胶体上铝离子作用 H A13+H20A1(OH)2+H A Al(0H)2++ H,0sAl(OH),+H -0 HH Al(OH)+H,0 SAl(0H)31+H 土壤中羟基铝离子实际上还很复杂。[A16(OH)12]6 [Al10(OH)21等等 土壤中交换性铝离子才是土壤潜性酸的主要贡献者。在南方 红壤土壤中占到90%以上
二.土壤酸度类型 3.土壤胶体上铝离子作用 Al3++H2O⇋Al(OH)2++H+ Al(OH)2++ H2O⇋Al(OH)2 ++H+ Al(OH)2 ++H2O ⇋Al(OH)3↓+H+ 土壤中羟基铝离子实际上还很复杂。[Al6(OH)12] 6+ 、 [Al10(OH)22] 8+等等 土壤中交换性铝离子才是土壤潜性酸的主要贡献者。在南方 红壤土壤中占到90%以上

土壤酸度类型 80 Bound H& Al %o1 60 Cation Exchangeable Adsorption Exchangeable Hons Bases Capacity 40 Bound &:ONions 5 Soil pH
二.土壤酸度类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土壤学 soil sciences(Pedology)》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土壤胶体及其离子交换 Soil colloid and Ion Exchange.ppt
- 《土壤学 soil sciences(Pedology)》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 soil organic.ppt
- 《土壤学 soil sciences(Pedology)》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土壤矿物质 Soil minerals(2.2)土壤矿物 soil minerals.ppt
- 《土壤学 soil sciences(Pedology)》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土壤矿物质 Soil minerals(2.1)土壤质地 soil texture.ppt
- 《土壤学 soil sciences(Pedology)》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 preface(1.3-1.4)土壤科学发展史简介 History of Soil Sciences、土壤科学体系、研究内容和方法、任务.ppt
- 《土壤学 soil sciences(Pedology)》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 preface(1.1-1.2)土壤在农业、自然环境和社会其他各领域内作用与地位、土壤的基本概念 concept of soil.ppt
- 《作物学报》:小麦培养细胞与燕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电融合(南京农业大学:刘保、吴琴生、刘大钧).pdf
-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果树矮化密植栽培.ppt
-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果树整形修剪.ppt
-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果园土、肥、水管理.ppt
-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果树育苗.ppt
-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果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ppt
-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果的生物学特性.ppt
-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果树的分类.ppt
-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ppt
-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枇杷.ppt
-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柑桔.ppt
-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草莓.ppt
-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猕猴桃.ppt
-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葡萄.ppt
- 《土壤学 soil sciences(Pedology)》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土壤孔性与结构性 soil porosity and structure(6.1)土壤孔性 soil porosity.ppt
- 《土壤学 soil sciences(Pedology)》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土壤孔性与结构性 soil porosity and structure(6.2)土壤结构 soil structure.ppt
- 《土壤学 soil sciences(Pedology)》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土壤水分 soil water.ppt
-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李向东).doc
-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小麦.ppt
-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甘薯栽培.ppt
-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棉花栽培学 第三节 棉花产量形成 第四节 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第五节 不同栽培方式植棉技术.ppt
-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大豆 Soybean.ppt
-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水稻(种稻的土肥水条件).ppt
-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水稻栽培技术(Rice).ppt
-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水稻 Rice 概述.ppt
-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水稻 Rice 生长发育.ppt
- 河北农业大学:《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景观生态学概述 Landscape Ecology(主讲:贾渝彬).ppt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生物技术与生物经济.ppt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农业技术进步——内涵与机制.ppt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导论(朱信凯).ppt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ppt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农业技术的扩散、推广与选择.ppt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农业技术组织与创新.ppt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生物技术的潜在利益与风险.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