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悲伤辅导

第八章悲伤辅导 悲伤没有正确的方式或时间。 —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大卫凯思乐《ON GRIEF AND GRIEVING》
第八章 悲伤辅导 悲伤没有正确的方式或时间。 ——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大卫·凯思乐《ON GRIEF AND GRIEVING》

什么是悲伤辅导 ●(一)何谓悲伤 s悲伤在英文中有 bereavement、gre和 mourning 三个词,词义略有不同。 ★ bereavement是陷入失落时的一种状态。有暗示因为 失落而带来不快乐之意 ★gref是指一个人遭遇失落或被夺去心爱的人或物时 所产生的一种悲哀、愤怒和罪恶感的感觉。 ★ mourning是指悲伤的公开表现,其表现方式与社会、 文化和习俗有很大的关系 2021/6/30 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一、什么是悲伤辅导 (一)何谓悲伤 悲伤在英文中有bereavement、grief和 mourning 三个词,词义略有不同。 bereavement 是陷入失落时的一种状态。有暗示因为 失落而带来不快乐之意。 grief 是指一个人遭遇失落或被夺去心爱的人或物时 所产生的一种悲哀、愤怒和罪恶感的感觉。 mourning 是指悲伤的公开表现,其表现方式与社会、 文化和习俗有很大的关系。 2021/6/30 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2

什么是悲伤辅导 ●(一)何谓悲伤 s悲伤辅导中悲伤主要指gef s因此,悲伤是指一个人遭遇失落或被夺去心爱 的人或物时所产生的悲哀与伤痛 2021/6/30 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一、什么是悲伤辅导 (一)何谓悲伤 悲伤辅导中悲伤主要指grief。 因此,悲伤是指一个人遭遇失落或被夺去心爱 的人或物时所产生的悲哀与伤痛。 2021/6/30 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3

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 ●1、英国精神科医师帕克( Parkes,1972) 提出的悲伤过程四阶段(约一年时间) 麻木( numbness)麻木和震惊是丧失亲友的第 反应,特别是意料之外的丧失。 s渴望( pining)希望见到死去的人能够回来。失亲 者会反复思考死者去世前发生的事,希望发现什么 地方出了错,以便纠正。 颓丧( depression)悲痛的程度会随时间减轻,但 是丧亲者会感到人生空虚,没有意义。 s复元( recovery)恙痛被削减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丧亲者开始积极探索所面对的世界 2021/6/30 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 1、英国精神科医师帕克(Parkes,1972) 提出的悲伤过程四阶段(约一年时间) 麻木(numbness)麻木和震惊是丧失亲友的第一 反应,特别是意料之外的丧失。 渴望(pining)希望见到死去的人能够回来。失亲 者会反复思考死者去世前发生的事,希望发现什么 地方出了错,以便纠正。 颓丧(depression)悲痛的程度会随时间减轻,但 是丧亲者会感到人生空虚,没有意义。 复元(recovery)悲痛被削减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丧亲者开始积极探索所面对的世界。 2021/6/30 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4

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 ●2、卡文诺夫( Robert Kavanaugh,1974) 的悲伤发展七阶段论 震惊( shock) s解组( disorganization) s反复无常的情绪( volatile emotion) s罪恶感(guit s失落与寂寞(| oss and loneliness) 解脱( relif) s重组( reorganization) 2021/6/30 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 2、卡文诺夫(Robert Kavanaugh,1974) 的悲伤发展七阶段论 震惊(shock) 解组(disorganization) 反复无常的情绪(volatile emotion) 罪恶感(guilt) 失落与寂寞(loss and loneliness) 解脱(relif) 重组(reorganization) 2021/6/30 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5

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 3、史班格勒( Spangler)的悲伤反应理论 ●震惊阶段(数小时至一周)身体方面可能出现的反应 s认知方面可能出现的反应 ★身体麻木 ★思考缓慢或解组 非现实感 思考闭塞 ★感觉自己能存在于现实之外 愿望与死者联结在一起 过度活动 自杀意念 过少活动 ★似乎表面不受影响 ★说话过多 情感方面可能出现的反应 社会关系方面可能出现的反应 ★心灵麻木 ★被动的人际关系 ★感觉能力迟钝 缺乏对他人的觉察 情绪爆发 心理防卫机制: 安乐感 ★否认 ★歇斯底里症状 ★理智化 ★不受影响 ★自我感丧失 2021/6/30 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 3、史班格勒(Spangler)的悲伤反应理论 震惊阶段(数小时至一周) 认知方面可能出现的反应: 思考缓慢或解组 思考闭塞 愿望与死者联结在一起 自杀意念 似乎表面不受影响 情感方面可能出现的反应: 心灵麻木 感觉能力迟钝 情绪爆发 安乐感 歇斯底里症状 不受影响 身体方面可能出现的反应: 身体麻木 非现实感 感觉自己能存在于现实之外 过度活动 过少活动 说话过多 社会关系方面可能出现的反应: 被动的人际关系 缺乏对他人的觉察 心理防卫机制: 否认 理智化 自我感丧失 2021/6/30 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6

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 3、史班格勒( Spangler)的悲伤反应理论 ●追思阶段(一周至三个月)身体反应 s认知反应 生理不适 ★思念死者 胸部疼痛 ★失眠 寻找死者 ★沉思默想 疲劳 梦及死者 呕吐 ★认知错误,误以为死者重现 ★食欲改变 ★体重改变 情感反应 社会关系 ★忧伤 ★恐惧 依赖性增强 解脱 寻求帮助 ★急躁 s防卫机制 ★罪恶感 ★退缩到早期模式 思念 投射 ★内射 2021/6/30 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 3、史班格勒(Spangler)的悲伤反应理论 追思阶段(一周至三个月) 认知反应 思念死者 寻找死者 沉思默想 梦及死者 认知错误,误以为死者重现 情感反应 忧伤 恐惧 解脱 急躁 罪恶感 思念 身体反应 生理不适 胸部疼痛 失眠 疲劳 呕吐 食欲改变 体重改变 社会关系 依赖性增强 寻求帮助 防卫机制 退缩到早期模式 投射 内射 2021/6/30 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7

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 3、史班格勒( Spangler)的悲伤反应理论 ●解组阶段(三个月至半年) s身体反应 认知反应 自我中存在死者的感觉 ★混乱 采纳死者的行为特征 ★漫无目的 坐立不安 思维缓慢 机体抵抗力降低 ★失去兴趣 社会关系 ★自尊降低 ★退缩 集中回忆 逃避接触人群 ★易有发生意外的倾向 缺乏进取 情感反应 缺乏兴趣 忧伤 s防卫机制 孤独 与上一阶段相同 ★无意义感 冷漠 非现实感 ★强烈愤怒 2021/6/30 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 3、史班格勒(Spangler)的悲伤反应理论 解组阶段(三个月至半年) 认知反应 混乱 漫无目的 思维缓慢 失去兴趣 自尊降低 集中回忆 易有发生意外的倾向 情感反应 忧伤 孤独 无意义感 冷漠 非现实感 强烈愤怒 身体反应 自我中存在死者的感觉 采纳死者的行为特征 坐立不安 机体抵抗力降低 社会关系 退缩 逃避接触人群 缺乏进取 缺乏兴趣 防卫机制 与上一阶段相同 2021/6/30 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8

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 3、史班格勒( Spangler)的悲伤反应理论 重组阶段(半年至2年) 防卫机制 认知反应 ★前面的防卫机制继续发挥作用 ,同时又发展新的适应模式 ★发展对死者的回忆 ★在回忆中体验快乐 恢复以往的社会功能 ★发现生命的新意义 情感反应 ★能同时体验忧伤与快乐 s身体反应 ★恢复以前的功能水平 s社会关系 更新或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更新或建立新的兴趣 2021/6/30 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 3、史班格勒(Spangler)的悲伤反应理论 重组阶段(半年至2年) 认知反应 发展对死者的回忆 在回忆中体验快乐 恢复以往的社会功能 发现生命的新意义 情感反应 能同时体验忧伤与快乐 身体反应 恢复以前的功能水平 社会关系 更新或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更新或建立新的兴趣 防卫机制 前面的防卫机制继续发挥作用 ,同时又发展新的适应模式。 2021/6/30 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9

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 ●悲伤可分为正常悲伤和病态悲伤。正常悲 伤又称“自然悲伤”( natural grief)或“ 非复杂的悲伤”( uncomplicated grief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科教授沃登( William Worden,1982)从情感、生理、认 知和行为四个方面,论述了正常悲伤的表 现 2021/6/30 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10
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 悲伤可分为正常悲伤和病态悲伤。正常悲 伤又称“自然悲伤”(natural grief)或“ 非复杂的悲伤”(uncomplicated grief)。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科教授沃登( William Worden,1982)从情感、生理、认 知和行为四个方面,论述了正常悲伤的表 现。 2021/6/30 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1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临终关怀.ppt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论死亡.ppt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自杀及其预防.ppt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基督教的生死观(高贵敏).ppt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死亡的尊严.ppt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安乐死.ppt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论生命.ppt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殡葬文化——人类肉体的归宿.ppt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死亡与审美——论死亡的价值与意义.ppt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死亡教育概述(主讲:王云岭).ppt
- 《城市社会学 Urban Soc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讲 城市组织与社区.ppt
- 《经济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讲 政治与经济.ppt
-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社会问题.ppt
- 山东大学:《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主讲:解玉喜).ppt
- 图书馆学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PPT讲稿).ppt
-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讲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授课人:王栋).ppt
- 复旦大学:《社会工作伦理》课程教学资源(PPT完整教学课件讲稿,主讲:赵芳).ppt
-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ppt
- 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旅游者二元行为理论(一个旅游学基础理论的构建).pdf
- 导游服务的程序与规范——PPT讲义.ppt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濒死体验——Life after life?.ppt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死亡与永生——与世永存,人类的梦想.ppt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死亡美学●颜翔林+着.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生老病死人类学系列:死亡学精华.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面对死亡》(俄)拉夫林著.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王夫子著:殡葬文化学——死亡文化的全方位解读(上、下卷).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丧葬史》陈文华 著.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前世今生——16堂生死启蒙课 Many Lives, Many Masters》.[美]布莱恩?魏斯.精校文字版.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图解西藏生死书:认识生命轮回与解脱之道》(莲花大师原著、达赫释著).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窥视生死线:中国死亡文化研究》.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中西死亡美学(陆扬).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为自己的人(弗洛姆).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评判.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弗洛姆着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思想录——论宗教和其他主题的思想.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敬畏生命(阿尔贝特·史怀泽).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成大版)《儒学的生死学——以晚明儒学为文本》.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伊凡·伊里奇之死》托尔斯泰 著.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安乐死和医生协助自杀:赞成和反对的论证》PDF电子书.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打开生死之门 deaths-door》.pdf